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时间:2024-03-01 点赞:43775 浏览:8311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新农村相关论文发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农村及农村及农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农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作为浙江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首批小康县市之一,桐乡有条件、也有责任按照提出的20字方针要求,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努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走在前列.

一、建设新农村是桐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选择

1.建设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次重大创新.新农村建设其实在上个世纪50年代、70年代都分别提起过,但大多是作为一种口号或向往而没能付诸实践.改革开放后,为了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千百年来的美好愿望,党对农村政策先后多次作了重大调整,第一次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新农村建设出现了雏形,如萧山航民村、江阴华西村.第二次是世纪之交,民营经济成为主导、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为土地适度流转、农民离乡离土提供了可能.桐乡东浜头村就是在这一时期前后形成了新农村的初步规模.第三次是基于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程度提高的有利时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第一次清晰地勾画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和实现途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包含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其实质就是要把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两个率先”进程中统筹协调,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统筹安排,最终建立起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的发展新格局,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由治标走向了治本,由单项治理走向了全面建设.对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而言,是一次不亚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变革;对农业而言,是一次提升产业层次的难得发展机遇.因此,“十一五”期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2.建设新农村是“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2005年,桐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36元,是全国平均的2.2倍,比2000年增长69%,年均增长11.1%,增幅已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小于1∶2;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5.66亿元,人均4500美元以上;财政收入23.01亿元;城市化率达到43.1%以上.多项指标已超过小康标准,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的基础和实力.但由于农村二元体制的存在,农村基础薄弱、社会事业落后、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农民素质、生活方式与现代文明还不相适应,城市化带动不了农民市民化.桐乡现有53万农民,还有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的30万外来人口,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进城人群权益保障、失地农民转移安置矛盾突出,这些问题解决得不好,就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让广大农民既有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又有共享发展成果的机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因此,建设新农村是一项践行“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理念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3.桐乡建设新农村的有益探索让群众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大致轮廓.近年来,桐乡市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启动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和村庄整治建设工程,为我们勾勒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致轮廓.

一是形成了良性工作机制.突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三农”发展的政策举措,制订实施了《桐乡市建设现代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建立了市镇两级领导机构,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形成了全市上下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制考核,把城乡一体化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的考核体系.完善了工作协调制度、领导挂钩制度、部门联系制度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加强政府扶持与创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相结合,重点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医疗保障、失地农民保障、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村庄整治等方面的投入,2005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达2.27亿元(不包括城乡教育经费和城乡低保户的低保资金).全市上下在领导精力、工作力度、资源要素、财力安排等方面不断向“三农”倾斜,形成了统筹城乡兴“三农”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实现了重点突破.以村庄整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垃圾收集处理工程等,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先后有8个村被命名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62个村、1个镇完成整治建设任务.以农村河道整治为重点的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垃圾收集处理市镇村网络基本建立,投资2.5亿元建成了日处理400吨、日发电1.5万千瓦的嘉兴市第一个垃圾焚烧电厂,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明显改善,其中洲泉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秀生态镇”.全市通村公路等级化和硬化率均达到100%,连村公路基本达到四级公路标准和通公交要求,通组达户道路已浇筑1177公里,城乡公交车已通行政村159个,通达率达到89.3%.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进展顺利,以梧桐果园桥地面水厂、崇福地面水厂两大水厂为主体的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基本确立,人口覆盖面达到85%.

三是城市文明延伸到了农村.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多年达99%以上,其中小学、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9.95%,初升高比例达到94.04%,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01%,共有11个镇乡、街道被命名为省教育强镇.镇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网络基本配套完善,各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现全市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28座,城乡覆盖率达100%,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农村文化示范户”达1000户,80%以上的乡镇行政村建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2.3%,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大力推进农民素质培训工程,累计完成农民素质培训63784人次,其中农民转移就业培训15540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26499人次,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0895人次,农民上岗就业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新农村建设亟待的难题

1.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与新农村建设一样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这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认识还不够全面.一是简单化.停留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上,简单地理解成集中建房子、浇路头、清河浜、种绿化,对如何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素质缺少办法.二是主导、主体不分.存在着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县市领导发文件、以奖代补,不亦乐乎.农民群众认为政府要拿出很多的钱来建设新农村热情高涨,而具体组织实施者乡、村两级干部积极性不高,因为建设新农村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资金配套.

2.机制问题.城乡分割的体制没有打破,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由户籍制度派生的政策,造成城乡居民之间在收入、生活、教育、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体制障碍.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由于农村土地的置换转让缺乏具体规定,加上国家对建设用地实行严格控制的统一政策,桐乡87%农保率一成不变,致使宅基地流转困难,用地指标问题突出,大量农民进城目前难度较大.建设资金筹措困难,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以奖代补资金及乡村配套要用在刀刃上,大量投入要靠社会、民间的参与,桐乡市目前尚有近1000公里连村通组公路需要建设,总投资约1亿元;有800多公里中小河道需要疏浚,总投资超过2亿元,硬件建设任务重,资金压力大.

3.产业带动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核心是要将产业做大,以及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目前农业产业提升的空间有限,工业经济结构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产业集群发展的转型期,城镇人口本身面临部分下岗和重新培训就业问题,因而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拉力不足.另一方面,市域中心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小城镇集聚作用不强,第三产业培育缓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一定困难.

4.农民素质问题.相当多的农民习惯于传统生产方式形成的生活模式和生活习惯,与现代生活要求不相适应,少数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熟视无睹,即使在已建成整治村,也经常看到生活垃圾随意抛洒的现象.有些地方出现了消极腐朽思想抬头的情况,把喝酒、打、玩当作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个别乡镇封建迷信死灰复燃,影响了农村的稳定和农民正常的生产活动.一些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出现吃老、靠老现象,不思进取.有些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对科学知识和对市场的了解,习惯于传统小农经济耕作方式,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缺少办法.

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因此,一定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不仅要抓硬件,还要抓软件;不仅要有新农村,还要有新农民;不仅要推进经济建设,还要推进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今后一个时期,桐乡新农村建设一定要抓住重点,选准突破口.

1.发展农村新产业,提升物质文明水平.建设新农村,要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一要继续做大、做强工业,加速形成一批特色块状经济.桐乡农民收入的64.9%来自企业务工,财政收入60%以上来自工业税收,日本、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只有工业发展了,以工补农才能成为现实.在工业发展已积聚较大总量的情况下,今后主要是提质增效,继续打响濮院毛衫、崇福皮毛、洲泉化纤、家纺布艺、乌镇旅游等特色产业品牌,为农村发展积聚大量资金,为农民增收搭建新的平台.二要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促互动.农业要做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拓展三方面文章,在巩固粮食、蚕桑、杭白菊、湖羊等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引导农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商资本投资农业项目,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引导农村人口居住就近向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集中,把一批有特色产业基础的小城镇培育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加快发展高桥蔬菜、乌镇禽蛋、石门湖羊等农产品物流经济和桂花村“农家乐”、华庄现代观光农业园区等特色休闲观光农业,进一步繁荣农村市场,发展壮大农村第三产业.

2.统筹农村规划布局,优化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引导作用,切实提高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一要高起点.要按照《桐乡市域总体规划》要求,抓紧启动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从全市建设的角度来规划农村发展,用三次产业合理配置的理念规划村庄布局.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本着集约利用土地、节约资源的原则,立足区域特点、产业基础和传统优势,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自然村庄撤并和新型住宅区的规划建设,着力建设规划一批中心村、中心镇,增强对产业和人口的拉动、吸纳作用.要坚持用发展的观念指导村镇规划,着眼长远,着眼未来,努力提高规划的层次与质量.二要有特色.新村规划要突出个性,在指导理念上彰显农村地方特点,体现文化品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三要配套规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村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统筹考虑,使规划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形成“集镇型社区――农业中心社区――一般居民点”规划体系.

把优化生产生活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让群众短期内能够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要按照“抓点、连线、扩面”的总体思路,加大村庄整治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连村到组达户道路建设和供水管网建设,实施镇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提高城乡公交和区域供水一体化程度,全面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进一步美化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在2007年前,完成全市17个示范村、161个整治村建设任务.

3.倡导文明新风貌,培育现代新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农民.要用城市理念建设农村、以市民标准教育农民,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足相统一的新农民.

强化主体意识教育.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途径,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意义,大力营造有利于推进“三农”工作的舆论氛围.认真挖掘和总结各类先进典型,增强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宣传发动和组织引导,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关心和自觉参与

本论文是一篇新农村相关论文发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农村及农村及农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农村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新农村建设,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实践.

深入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升农民专业综合技能,增强农民的择业、就业能力,促进农村人口优势向人力资本优势转变.按照适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要求,大力培训农业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建立健全农民培训信息库及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实现公共事务信息系统向农村延伸,建设各类劳动服务机构.抓紧完善城乡统一就业体系,通过企业解决、三产吸纳、自主创业消化和政府购买的办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开展系列文明创建和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引导城市文明加快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谐家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革除农村中的陈规陋习和思想懒散现象,倡导农村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深入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依法维护权利的能力和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

4.改革利益分配,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以调整财政管理体制和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为契机,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继续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二要完善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扩大五费合征范围.借鉴苏南模式,创造条件建立老年农民社会养老保险,逐步推进农保与城保的接轨.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巩固全市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水平.三要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扩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鼓励种植向大户集中、养殖向园区集中,建立提高产出、节约土地和农民共享土地增值的机制,如濮院镇新港村建立了12.3亩生态养猪基地,对园区内的猪粪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沼气化利用,养殖场利用猪粪为食料进行蚯蚓养殖,年处理猪粪6000吨,为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要以明年取消农业户口为契机,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农民平等共享改革成果的机制.四要加强村级财力建设.桐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平衡性较大,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30万元至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村各占1/3,要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强其“造血”功能.要研究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办法,财政、建设、土管等部门要围绕村庄改造、新村建设、土地复垦和用地指标置换等研究一些具体办法,盘活村级存量资产,完善对经济薄弱村的资金补助、项目扶持,加大公共财政对经济薄弱村的转移支付力度.


5.建设强村富民干部队伍,提升新农村建设管理水平.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精力要向新农村建设方面倾斜,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制定完善的督导检查办法和工作考核方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村级管理制度建设,特别是要抓好村一把手的建设,努力在解决问题、务求实效、群众满意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组织协调、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农民建设新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农村党员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排头兵.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扩大农村基层,实行村务公开、监督,真正形成广大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继续创新筹资方式,深化“百企联百村”共建活动,鼓励更多的企业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动员更多的普通百姓自觉投身到各项建设中来,形成举全市之力、共建和谐家园的良好格局.

(作者单位:桐乡市委党校)

相关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府责任

本论文为关于新农村相关论文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府责任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可用于新农村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您写现代农业发展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现代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破题

为您写新农村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新农村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破题相关论文范文文献,包括关于新农村及农民及农。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为您写法律援助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法律援助类开题报告范文,与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法律援助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