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时间:2024-02-29 点赞:47583 浏览:9491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属于高中政治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相关政治论文600。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3G”时代的到来,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特别突出,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分析这一影响,趋利避害.

关 键 词 高校 手机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雪侠,河南城建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28-02

自从3G技术正式投入运营以来,手机媒体的发展速度已经势不可挡,触角深入到了人民生活中的角角落落.高校是我国信息化、网络化覆盖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与活力的群体,他们对潮流的认知具有超前性,能够快速接受各种新技术带来的新成果,并在它们的运用和推广过程中扮演着体验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如今,手机媒体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经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并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认识到手机媒体的使用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积极地分析这一影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手机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手机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手段,这种方式对大学生传递的信息量十分有限,效果也是有限的.网络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很大的进步.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使信息实现了快速传递,且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覆盖面广等优势,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户接受的不仅是文字,同时还有声音、图像、图片等各类信息,较之以往任何时代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都有质的跨越.

鉴于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可以利用3G技术提供的大量的资源,对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加以创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可以把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的主题,利用手机媒体向大学生进行传播,体现教育的与时俱进.同时教育者可利用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等方式提供给大学生,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可有效的避免学生的对立情绪,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平民化、生活化.手机媒体无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了一个全所未有的广阔平台.

(二)手机媒体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谈心、社会实践、座谈等受到了时间、空间、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既不能掌握充分的资源,也不可能被需求者随时随地使用.而利用手机媒体,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与大学生交流与沟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信息交流的途径狭窄、信息交流的资源缺乏等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利用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化变为动态化,从而增强互动性、趣味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豍当大学生需要帮助时,都可以通过手机媒体,及时有效地向老师、同学询问,充分实现互动性,且有针对性,打破了时空限制,“这种实时交互性,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过去的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并且教育者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基本动向、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个体“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豎

(三)手机媒体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采用“灌输”的方法,许多学生接受教育并不是主动的,不是课堂上的灌输就是单独进行交谈,这样使得大学生感到枯燥,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当社会信息传播现代化手段日益的时候,传统的教育手段对新一代大学生更加没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样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手机媒体的兴起,为教育者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由于手机媒体和互联网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利用手机媒体,教育者可以建立起一个网络平台,建立群、飞信、博客、微博、微信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向所有的学生们发送.这种方式能够让教育者更为方便快捷地发布人性化、个性化的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的把选择的教育内容传递给大学生,并能迅速得到相应地回应,使教育更直接、更深入、更有效.同时,还可以对大学生予以日常生活管理,使工作效率得以大幅的提升.

(四)网络的虚拟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学生

网络模糊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而3G技术更是从根本上打破了网络世界里人们的隔阂,在人们之间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模式.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交往者的性别、年龄、相貌、职业等被掩盖了,没有了现实中的不平等,人们只是以“符号”出现,这种人际交流中的虚拟环境和角色,让双方更平等,更隐秘,无形中缩小了人际交往的心理距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心理防范,减轻了现实生活中交往的压力.


网络的这种虚拟性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等交流、润物细无声的可能性.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虚拟性,让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互动,教育双方可以进行平等地交流,大学生可以将内心深处的迷惑苦闷、生活中的感悟等倾诉出来,教育者对于学生生活、学习、思想中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疏通、引导,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的效果.同时,这种交流方式也避免了一些面对面的尴尬,学效果远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

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带来了诸多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也带来新的挑战.只有认识并积极接受挑战,手机媒体才能够更好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挑战

教育者对3G网络的认识与应用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开展力度和效果,然而高校教师队伍年龄层次差异大,往往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应用要滞后于大学生群体.因此,教育者要主动熟悉并运用3G网络,提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是迎接挑战的必然要求.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海量性也冲击着高校教师的主导和权威地位,“在3G网络时代,学生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可以快捷地查到各种公开或内部、真的或假的信息,很容易对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产生怀疑.”豏“如果教师缺乏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对自己所教育的内容没有充分的说服力,则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威.”豐

(二)挑战了大学生的鉴别能力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传媒工具,手机媒体推倒了传统大学生生活的“塔”,让大学生关注社会万象,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也为其校园生活增添许多的乐趣.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的3G网络技术刚刚起步,相关的管制还不严,个人的思想言论也是百家争鸣,信息良莠不齐,宣扬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纵欲主义等的信息充斥网络,甚至一些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言论在手机媒体上传播.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强的敏锐性以及可塑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形成,缺乏对信息的鉴别力、判断力,对不良信息缺乏抵抗力,因此,他们在接收到来自手机媒体上的信息时,容易失去鉴别真假的能力.“这种信息的随意传播容易使大学生摆脱现实社会的道德等约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同时那些杂乱而未经甄别的信息,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迷失,导致他们在人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上发生倾斜.”豑少数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也受到了的影响,缺乏诚信,社会责任感缺失,意志薄弱,斗志消沉,追求享乐、纵欲等不良习气,甚至有些大学生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认为只有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才是优秀的,质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不利于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里,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做人能力,交际能力,做事能力以及生存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课堂中认真听讲,认真思考,与其他思想碰撞,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课外活动中与他人交流合作,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但是,在3G时代,互联网信息量大,而且传播及时、便捷,在为大学生查阅资料创造了便利的同时,正逐渐替代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大学生对它产生依赖性,他们平时不愿思考,一旦遇上问题不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决,而是随时随地取出手机,在“百度”“谷歌”,搜索答案.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老师讲解,在课后也不继续研究学习,遇到了问题,不是主动思考或者找老师、同学探讨,而是依赖手机,“百度”答案.更有甚者,少数学生让手机成为了工具,考试中利用手机上网查阅答案、传递答案.这极大地削弱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有些缺乏自律的大学生,不是利用手机媒体学习,而是整日沉迷于手机网络暴力、、游戏的漩祸中无法自拔.他们经常熬夜到凌晨二、三点,严重影响休息,最终致使少数大学生玩物丧志,荒废学业.

同时,手机媒体的虚拟交往也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有多数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用途是“交友聊天”,它减少了大学生现实生活和交往的时间,部分大学生课余时间宁愿宅在宿舍上网聊天,也不愿走出去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如果热衷于虚拟交往,长期依赖社交网络跟外界联系,则会导致其自身交际范围狭窄,逐渐减弱了跟其他人交流的能力,性格变得孤僻,没有自信,也容易怀疑他人,不愿与外界接触,心理障碍多,也失去了认识自我、反省自己的机会,给其身心健康带来重大影响,走上社会后,不能很快走出虚拟的世界,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使用手机媒体的必然趋势,高度重视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不断利用手机媒体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控和应用,抑制它的消极作用,发挥积极作用,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注释:

孙国俊.3G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55.

徐兴,赵芸.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9(4).381-381.

李为刚,刘永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语境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黑龙江史志.2009(8).145-146.

张青.教师的权威者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变化及其社会学原因.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5).63-65.

何国焕,黄芳.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

相关论文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此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本,与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相关硕士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思想政治。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该文为思想政治教育类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相关政治论文写法,可作为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