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的本质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

时间:2024-02-04 点赞:53888 浏览:11282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本质论文范文,关于本质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本质及社会及物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我们科学认识人本身提供了正确的依据,也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明确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2-0026-05

思想政治教育是建构在对“人”的教育基础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性、人的本质属性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只有对人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与分析,对人的本质属性进行更加准确地把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断拓展新内容,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显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自身的价值.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性,是指人作为高级动物,与动物相区别开来的根本属性及特点.而人的本质则是指在人的一般属性中,最能代表和反映人的属性的根本特征.因此,要探索人的本质的正确答案,必须以对人性的分析为基础.

古往今来,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一直都在审视和思考着人性,许多思想家都对这一问题做了不懈的探索,提出过不同的观点.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以善恶作为研究人性的标准,提出了“性善论”、“性恶论”、“性二元论”、“性三品说”等等,但局限于阶级利益的限制,最终没能得出人的本质的真谛.西方思想家们从人性的解放中肯定了人的自然属性,指出人具有“类本质”,却将之引导到了抽象的人的本质上去,正如费尔巴哈所言:人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具有“意志、情感、爱”等这样的特质.诚然,人作为同类,拥有共同的某些特性,但离开了人的生存方式和具体的社会生活去考察人的本质,是不能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

马克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历史唯心主义者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社会实践出发把人的本质定义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一论断,将人的本质学说置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知识,并将之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揭示了研究人的本质的正确方法:从现实的、实践的、具有复杂社会关系的人出发去研究人的本质,从而为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首先,人具有自然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规定的前提.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具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2]“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有肉体、有自然力、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3],这说明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生命存在,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实体,这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其次,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生活”[4],而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性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结成的社会关系.现实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进行劳动,而在劳动中总会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不断拓展和丰富,社会关系被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形成了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物质关系以及政治关系、思想关系、法律关系等思想关系,他们交叉渗透,互为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人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有机体中的个体,离开社会,人就不成其为人.因此,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即使不像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5]

人的自然属性体现的是生物意义的人,有满足性欲、追求温饱、寻求安全等生物性需求,但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动物有着天壤差别,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受着社会伦理及法律制度等的约束,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才能实现.也正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生物性,形成人所特有的心理、意识、观念及行为规范和制度,并逐渐形成一定的物质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正是由这些社会关系决定.在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被各种社会关系所制约、所规定.人总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存在的,这正是人最普遍的本质.


2.人的本质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社会关系,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伦理道德关系等也要因此发生变化.马克思曾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6],这说明,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不同,结成的社会关系就不同,因此生活在不同社会关系时期的人的本质就有所差别.同样,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也会导致人的本质的变化.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每个人从出生开始,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受着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关系考察人的本质,只能走入抽象人性论的误区.只有从客观现实存在出发,才能抓住人的真正本质.

3.人的本质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具有能动性,能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自然、社会以及本身的实践活动.恩格斯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7]动物的劳动实质上是凭借生物本能在进行活动,纯粹是适应自然的结果,而人的活动则是在长期的人类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意识,是有目的、有意识改造自然的活动.正是由于人类在此过程中创造性地生产出自然界不曾有过而又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因此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人类的这种能动性又不是无限的,在各种社会实践中,人类还受制于人类自身、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受动性的一面.当人类的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时,体现出人的能动性;当环境等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时,反映的是人类的受动性.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是辩证统一的,人类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客观世界,又不能为所欲为地表现自己的自由意志. 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马克思在研究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现实的人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包括对人所在的社会历史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等的分析和综合,从而把握人的本质形成的现实基础,揭示人的本质,得出了人的本质理论的正确结论,为我们科学认识人本身提供了正确的理论依据,也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

对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社会的关注是马克思与以往哲学家们抽象地谈论人性论的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认为,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生产关系中的人,只有将人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确定其本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人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当前,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科研经费等方面而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不可谓不高,但实际效果却不能令社会各界满意,其原因值得深思.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片面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味强调以社会为本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社会”而不是“人”,忽视了对现实人性的关注与研究,过于强调人的“社会性”,忽视人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强调人的“可塑性”,忽视现实的人的“主体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思想实际脱节,不能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8].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仍然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个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实现,既要靠现实的人来实施,又要靠现实的人来接受,整个教育过程都离不开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各种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原始的基本关系’”.[9]可见,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基本范畴,是构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演进的现实基础.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认真研究当前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思想冲击和心理影响,把握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等对人们思想造成的各种影响,着力研究人们的思想意识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需求,将对“现实的人”的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成为提高人们思想觉悟、建构理想信念、解决思想困惑、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有力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续发挥它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决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虽然强调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但并未否定人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早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曾深刻指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存在于

本文是一篇本质论文范文,关于本质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本质及社会及物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情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不仅深刻揭示了人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指出人有物质需要,强调物质需要的满足过程可以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指出 “需要是等人类发展的动力”[10],“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11].因此,尊重和满足人的物质性需要,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既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存,也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正如恩格斯所言:“人们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12],就现代生活而言,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和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仍然是现代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和需要,因为现实中的人类生活离不开物质需要的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物质利益是人的最基本的利益.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物质需要的合理性,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恩格斯也严厉地批判那种“苦修苦练的、禁绝一切生活享受的、斯巴达克式的共产主义”[13].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正视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诉求,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满足人们正当的物质需要和基本物质利益需求,才能显示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价值.众所周知,在新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那些特殊的年代,人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早在红军时期,就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等要使他们从这些问题出发,了解我们提出的更高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进行到底.”[14]思想政治教育在今天之所以实效性不强,与十年内乱中思想政治教育只关心阶级斗争,一味按照理想人格去塑造人而不是关心人们的温饱和精神需求有一定关系.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围绕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来展开,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时代的主题之一.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个人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这种趋势将长期存在于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成为促进人格完善、提升个体精神境界,协调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手段,必须将人放置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心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超越.

3.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决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导向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5].人总是不断的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生存环境不断优化,人的发展也必然更加完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本质的真正实现,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6].同时,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解放过程,“人的解放就是人摆脱自然束缚,摆脱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束缚,摆脱旧传统、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自由地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17].人能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去满足自身的需要和发展,人的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孕育着人的新的本质力量.人在满足生存和发展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运用新的本质力量以便于进一步地占有自己的本质,最终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进步.马克思将人的自由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人的身心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三是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和全面发展,四是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的精神劳动实践活动之一,为人类追求自身的解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内在的精神支柱,它的最终目标也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将“现实的人性”作为研究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正视人的本质发展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超越,将以人为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将个人的需要、自由、尊严、幸福等紧密联系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人们追求幸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和手段. 三、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提出的要求

1.人具有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

现实生活中的人离不开衣、食、住、行等生存的基本资料,这些物质需求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关注教育对象的物质需求为起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需求观.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8]可见,物质需求是人第一位的、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个人生存的基本前提条件,是个人从事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精神需要是在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才产生的,“‘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9].同志也强调要重视物质需要,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0]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属于精神需要的范畴,是在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正确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我们:

第一,正视需要的客观性.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需要受到当前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有些需要是可以满足的,有些需要暂时还不能满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尽最大努力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需要,引导其正确认识不可能实现的需要.

第二,认识需要的多样性.马克思说: “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21],例如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交往需要等等.其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教育对象的物质利益需求,只有满足了教育对象的基本生活需要,才能在思想意识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了解需要的可变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对象的需要也随之变化,产生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时刻关注教育对象需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引导他们树立合理的需求观,以需要来调动人们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重视教育对象的社会关系,把握其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根源

人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变的,总体上看,社会关系包括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两大类.其中,物质关系又包括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等等;精神关系又包括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等.所以人的本质是复杂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22]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社会性.

第一,内容的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大背景下,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所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二,方法的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汲取了多学科的方法为其所用.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自身方法的认识,在有效整合中实现了创新,从而实现了自身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三,目标的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在现实社会中,人的思想和行为时刻受到各种客观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也受到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一个受着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人,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教育效果.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较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很大发展,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也越来越丰富,社会关系不断复杂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西方资产阶级的提倡个性解放,追求个人权利和利益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市场经济注重个人价值,追求个人利益的价值取向的影响,社会转型期的新旧思想观念冲突对人们思想的影响等等.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思想冲突,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其综合性教育功能,全面考察各种社会关系对人思想的影响,充分认识和把握人的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根源,以便全方位地引导和调控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3.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对象,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3]可见,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原有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新的思想问题又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新的社会关系和思想实际,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一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践过程,教育方法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首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同一种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同一种教育方法也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的教育内容.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择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效果.

二是要重视网络媒体,加强舆论引导.随着全球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继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之后的重要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搭建起教育者与网民之间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以便捷快速的途径传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同时,图、文、声并茂的沟通形式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治教育阵地建设,发挥网络沟通作用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三是由传统灌输说教式向启发引导式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僵化,教育方法陈旧,教育任务被简单归结为传道,即向人们灌输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命令说教、强制注入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制约了教育对象自我转化、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说教式向启发引导式转变迫在眉睫.启发引导式教育方法要求教育者通过亲身示范、正确引导、典型激励等具体行为唤醒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引起情感共鸣,使教育对象由被动的接受教育信息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并自愿将所学内化为自&

本文是一篇本质论文范文,关于本质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本质及社会及物质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本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36523;的行为规范. 四是由单一的课堂教育式向社会共育式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忽视了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素质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受教育者接受新观念、激发创造力的能力.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单一的课堂教育式向社会共育式转变,形成学校与社会共育的合力型教育体系.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因素来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思想品德.总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充分体现灵活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完善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从以上各论述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似乎变得庸俗化了,人的利益、需求和个体价值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内容,而国家利益、社会价值、共同理想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似乎被淡化,实则不然.现代社会是一个尊重人的主体价值的社会,只有人们感受到被尊重,他们的切身利益通过党和政府的努力得以实现,他们才会信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进而相信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政治思想观念和道德导向,成为维护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的中坚力量.

相关论文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思想政治教育及。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思想。

尼采思想对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尼采思想对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