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双”要素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4-02-01 点赞:48775 浏览:9973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建筑业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基于“五双”要素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是学年论文专业与建筑业及建筑工程管理及顶岗实习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建筑业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托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通过在校企合作、师资建设、课程改革、实训环境等方面改革实践,形成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学生职业素质素养提升双通道,校内外实训场所双交替,学生毕业双证书”的“五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建筑工程管理;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职业素养

在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领域,孟胜国提出土建类专业建设与改革必须以行业为依托,构建适应学生实际情况、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体系,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1].陶红林提出了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展示了实践应用中所取得的实际效果[2].景海萍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模式、三方考核制度和校企共建教学团队等培养建筑工程应用性人才关键要素[3].许成祥等对土建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现状与弊端进行了分析,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采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培养企业需要的、满足岗位能力要求的高技能人才[4].陈红秋等提出了“面向农村、面向乡镇建筑企业、面向工程建设第一线”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考核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改革的建设性意见[5].

鉴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以及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更好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满足广西建设行业企业需求,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整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培养建筑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2011年底我院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作为“特色引领型”申报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依托该项目建设,专业团队按照服务和发展相结合原则,专业建设形成基于“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学生职业素质素养提升双通道,校内外实训场所双交替,学生毕业双证书”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为区域建筑业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能力.

图1基于真实工程项目建造过程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

“五双”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双主体

专业根据企业规模,采对企业进行分级分类,本着“联大,引中,服小”的方针,开展校企合作.与区内最大行业协会广西建筑业联合会、区内龙头企业广西建工集团开展合作,开展了开展建筑业高职人才模式改革和高职课程标准的开发,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企业规模一般的,如南宁天朗工程检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成立建筑材料检测中心,引进广西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工程成立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室,初步形成了“校中企”模式.针对小微企业方面,专业主要采取技术服务、合作就业等方式进行合作.专业教师团队成立工作室,针对企业实施的项目,专业教师带领专业学生参与其中,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为满足小微企业人才需求,专业将学生顶岗实习部分安排在小微企业,学生在小微企业得到锻炼,企业获得需求的人力资源.实现就业合作.通过上述方式合作,合作企业数量总量达到28家.专业实现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共享、课程开发和建设等取得了一定成果,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2师资队伍素质双师化

一方面,在校内专任师资团队建设中,既有经验企业的人员,也有刚参加工作年青教师,对于年青教师采用下企业锻炼方式,丰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针对企业派出的专业人员担任课程授课的,由专业团队派出专业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开展帮扶,提升企业人员授课能力.此外,通过校企合作,企业还提供了一批优秀员工进行师资共享,每学期保证一定数量员工到校任教,促进了教师团队内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的交流.

专业经过2年建设,专任教师人数由原来的22人,增加到现在的28人.教师参与各类培训和进修次数达到50人次.教师的职称明显提升,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数达到13人,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13人,到企业挂职锻炼达到46人次,教师双师数量达到23人,双师素质明显提升,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超过80%.师资总体水平得到提升.


3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双通道

在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教学过程以真实的校内在建工程项目为载体(校内会议中心项目和建筑工程技术综合实训体项目),开发建设6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先通过虚拟仿真现实软件在课堂进行教学,然后再将学生带到项目建设现场实地教学,通过两种环境和途径的教学和训练,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职业素养.

4校内外实训环境双交替

鉴于建筑行业技术性强,实践性要求与真实工程项目紧密结合.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习实训场所在校内实训基地和真实工程项目现场交替.在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基本实训,在校外真实工程项目现场完成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工作试用.认识实习是在第一学年暑期2周内完成,顶岗实习在第二学年暑期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寒假完成,在第六个学期,学生基本能胜任岗位工作,开始领取工作薪水.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建筑施工管理经验得到不断丰富.

5学生毕业双证书

学生除正常修学分取得书,还要求有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为实现毕业生能力能达到建筑业能力需求,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主办的建筑业“八大员(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岗位资格考试,必须取得一个岗位职业资格证书.2013届毕业生双证获得率达到96%以上.就业率达到95%,就业对口率达到96%.就业质量好,学生平均薪水达到2300元以上.

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企业合作意识有待提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所需的配套制度需进一步健完善;其次,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实践时间,2012年专业形成的人才培养课程方案,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一个艰辛的颠覆性改革过程,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质量等体现改革成效的指标生成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需要进一步收集信息和总结提升新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孟胜国.高职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探索[J].中国建设教育,2007(09).

[2]陶红林.高职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3]景海萍.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4]许成祥,曾磊,刘昌明.土建类专业“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05).

[5]陈红秋,张苏俊.关于培养高职土建类优秀拔尖人才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责任编辑:薛俊歌]

相关论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该文是论文总结专业顶岗实习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顶岗实习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

关于工业设计及高职教育及职业教育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工业设计类本科论文格式,关于高职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论文范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文是一篇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物流管理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物流管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