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捕捞学硕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3-12-20 点赞:52548 浏览:10952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海洋经济论文范文,海洋经济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形势下捕捞学硕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海洋经济及教学改革及渔业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海洋经济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海洋渔业和捕捞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在研究方向设置、教学体系建设、导师队伍建设、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 键 词:捕捞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9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洋渔业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受总体科技水平落后的制约,海洋渔业以传统捕捞为主,生产手段原始粗放,效率低下.随着我国渔业经济体制的改革,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渔业的产值和产量迅速增加,海洋捕捞产量80年代中期为500余万吨,至1999年总产量达顶峰,为1497万吨,之后产量基本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海洋渔业在保障我国粮食稳定供给、改善国民食物结构、解决沿海居民就业中占据了更为突出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国家发展战略.随着近海传统渔业资源的不断衰退,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由传统的单纯开发利用型向管理与养护型转变,从过去生物管理模式向生物、环境和社会管理模式转化,与之相应地其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也亟待进行不断的探索,水产学相关本科、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新的海洋事业发展和海洋生态资源与环境恶化的双重挑战.但目前为止,关于水产类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相关本科专业方面,针对捕捞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尚未见系统的报道.本文根据我国海洋渔业和捕捞学科今后发展的趋势,结合我校自身的区域特点和现实基础,按照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规格及知识结构需求的不同,初步探索捕捞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问题.


1对捕捞学硕士学位点人才培养的基本认识

渔业资源是海洋渔业兴起和发展的基础条件.近30多年来,我国近海主要经济种类资源持续衰退,特别是底层经济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传统渔场、渔汛消失,渔获物组成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另一方面,沿海水域环境持续恶化,近海水域呈现富营养化,赤潮和海上溢油事故频发,破坏了海洋生物的产卵场和生栖环境,从而影响近海渔业资源的补充过程和补充量,加剧渔业资源衰退的进程.面对此形势,海洋渔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利用必须由传统的单纯开发利用型向管理与养护型转变,以海洋养殖为代表的农牧化和设施渔业将成为近海渔业资源开发的重点,同时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也是海洋渔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面对海洋渔业生产新的发展需要和渔业资源衰退、渔业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以及海洋经济时代对海洋水产人才的需求,捕捞学硕士专业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2捕捞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与实践

我校捕捞学始建于1958年,2006年捕捞学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如今已经成功培养三届毕业生,2011年,以捕捞学位点为基础,成功获得水产一级学科硕士点.面对海洋经济大发展的契机和挑战,我们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逐步开展改革与创新,培养高质量的高层次人才.

2.1研究方向设置

围绕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对捕捞学专业内涵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海洋渔业实际和我校学科情况,大胆进行了突破,在捕捞学专业下设置了现代渔业工程技术、渔业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渔业生态环境、渔船装备与技术和渔业经济等5个研究方向,在现代渔业工程技术方向,主要开展现代捕捞技术,渔具设计理论,现代设施渔业技术,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等研究.在渔业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方向,主要开展渔业资源生物学,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渔情预报,渔业资源种群动力学,渔业资源繁殖保护与管理,海洋珍稀动物保护等研究工作.在渔业生态环境方向,主要开展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渔业资源增殖与放流,海洋生态系统修复,海洋生态系统模型,海洋环境与渔场形成机制,渔业水域环境保护与规划等.在渔船装备与技术方向,主要开展渔船设计技术与方法、渔船综合节能技术与方法、渔船装备技术、渔船作业安全及评估、渔业机械等研究工作.在渔业经济方向,主要开展渔业生产经营与贸易、渔业经营体制、渔业政策与管理、区域渔业经济发展与对策等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的设置,基本满足了新形势上海洋捕捞业的行业需求.

2.2构建适合多生源背景的课程教学体系

我国拥有捕捞学学科的高校屈指可数,对于浙江海洋学院这样的省属院校而言,捕捞学对口专业生源非常有限.在2007年至今招收的5届学生中,录取的生源以调剂生为主,近五年,录取调剂学生比例最高达79%,五年平均专业对口率仅为42%.跨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知识面不系统,很难按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授课.面对此形式,捕捞学科从2009年开始对捕捞学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在原有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不变的基础上,设置了不同方向模块,注重本硕课程的贯通,这样一方面可以弥补跨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的不足,扩展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加大了交叉学科选修课数量,鼓励跨专业选修课程,激发学生积极性;规范本科补修课程设置,以小班专门授课代替旁听本科课程.

2.3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教学与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捕捞学科在多方面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首先,严格执行学校的硕士生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对导师队伍进行动态管理.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道德多方面对申请教师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导师有充足经费和较高学术水平.每两年学科对导师开展人才培养评估,对履职存在问题的,进行减招、停招等处罚.其次,多层次开展导师队伍培训工作,每年召开一次研究生导师的研讨会,主要是宣传国家和学校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政策,并研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导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最后,同中国海洋大学、日本海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合作,积极选聘校外导师.目前本学科已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科研经费4200多万元,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7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和国内一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12项.

2.4构建完善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科研创新能力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为培养捕捞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我们重点开展了下列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研究生选题和开题工作.要求研究生选题必须要有高层次科研项目支撑,符合重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同时组织专家对选题和开题两个环节分别进行论证,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位点设立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研究生进行自由探索.在省校两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之外,学科拿出资金资助研究生自主承担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三,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平台、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学科多方筹措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平台建设,新增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新增省重点实验室2个,新建近海渔业资源综合调查船1艘.高水平学科平台和科研平台建设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经过相关实践,捕捞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显著提高.2009年以来,捕捞学硕士研究生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承担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8项;研究生自主设计的“巨鱿仿生智能机器人”,获2012年首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一等奖.

相关论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该文是论文总结专业顶岗实习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顶岗实习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是一篇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管理会计方面毕业论文,关于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管理会计及财务会。

新形势下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是一篇园艺论文范文,关于园艺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新形势下园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园艺及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