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时间:2024-03-11 点赞:43775 浏览:8311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文化及中西文化及土地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化相关论文例文,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赛珍珠是提倡女性解放的先驱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本文旨在从文化视角探讨赛珍珠《大地》中塑造的女主人公阿兰的形象,从而体现她对中国传统女性的关注和对当时男性主义至上的社会观念的有力抨击.小说不但推动了当时及后来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也试图为当今的跨国、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赛珍珠 《大地》 中西文化 冲突与融合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从小生长在中国,熟悉、热爱中国,尤其热爱中国农民,并以满腔热情在她的众多小说里表现了旧中国农村的重重灾难和中国农民的纯朴淳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优秀品质.但她出生在美国,接受西方文化,加之她本人世界观和阶级的局限,对中国的介绍难免有些偏颇.赛珍珠的文化思想由两部分组成:一为东方文化(主要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为西方文化.那么,究竟哪种文化思想占主导地位呢?在对赛珍珠的作品,尤其是其代表作《大地》进行了仔细研读与认真思考之后,笔者认为,她是具有双重文化思想的,互有融合、互相渗透,颇具调和性.东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她的文化思想中是表层,而西方文化则是实质.


《大地》以王龙一家人的生活为主线,以女主人公阿兰为主体,塑造了全新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农民形象.赛珍珠运用中国人的视角,以文化为切入点,描写中国农村和城镇生活,向西方阐释中国;以土地为纽带,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站在两种文化的交叉面上,既看到了两种文化的矛盾和对立,又看到了两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一、赛珍珠的双重文化思想

“对异域文化中普通大众而非对衣食无忧、养尊处优者的关注、交流与融合”是赛珍珠的一贯特点.在中国,她长期与广大百姓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固步自封在洋人奢华的小环境里.“近土地,最接近生和死,最接近欢笑和泪水.”她认为,只有对于一个国家底层群众给予关注,才可能抓住该民族文化真正的内核;也只有对普通劳动人民进行关怀和爱护,才能为跨文化传播提供现实基础.

赛珍珠是中西文化的沟通者.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双重文化思想,并成功地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呢?这基于她双重时代、双重世界的特珠身份.赛珍珠较为准确地把握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并成功地将中国的民族文化介绍给西方.汤姆森教授说:“尽管政治气候不停地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有了赛珍珠,一代代的美国人才带着同情、热爱与尊敬的目光来看待中国人.”不意识到这一点,就无法理解赛珍珠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方人中只有她才发现了中国人的“土地情结”,而这一点正是她的代表作《大地》成功的关键.身处两种文化之中的赛珍珠,吸取了中西文化中的优点,她深深地关注着全人类的命运,毫无偏见地向西方介绍我们这个备受欺凌的民族.她义正词严地谴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并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沟通东西方文化这项不朽的事业中.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她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这个称号她是当之无愧的.

二 赛珍珠《大地》中的“恋土情节”引发的中西文化冲突

1.赛珍珠的“恋土情节”及其文化弊端

赛珍珠认为:“农民自身的品质、对土地的态度决定了自己或贫穷或富有的不同命运.”在她看来,农民背弃土地不仅是道德的沦丧,最终也会带来个人和整个家族的毁灭.在《大地》中,她对那些疏离土地的农民给予了无情的批判:黄家挥霍无度,最后出卖土地而日渐衰败;王龙的叔叔好吃懒做,不肯在土地上辛勤劳作而沦为土匪;王龙的子孙们抛弃土地在城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赛珍珠尖锐地批判了他们对土地的背弃,表达了“农民只有依靠土地才能得到生息繁衍和身心愉悦”的思想观点.

总的看来,赛珍珠的文化思想同泰戈尔、罗素等人有一脉相承的地方――都是在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面前,依旧鼓吹中国传统文化,这就必然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构成尖锐的矛盾并产生激烈的思想交锋.但是,对于一些中国本土作家而言,渐渐地察觉到赛珍珠盲目固守土地思想的种种弊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中,广大中国农民依靠在土地上的艰辛劳动,不但不能改变贫穷挨饿的悲惨命运,反而会摧毁农民的精神状态,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愚昧和麻木.因此,他们支持和鼓励农民起来通过武装来推翻中国农村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实现农民的解放,而这在赛珍珠那里是绝对不允许的,甚至是严厉批判的.面对同一个问题,中西方作家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2.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

不难发现,产生中西文化冲突的原因首先是源于中西方作家截然不同的身份.赛珍珠不管如何热爱中国,欣赏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但她依然无法改变自身是一个美国人的现实.作为外国人,她不可能有中国人那种强烈的民族危亡意识和深刻的历史责任感;不可能像鲁迅和其他众多进步作家一样,在动荡的时代里经历心灵的焦虑和痛苦,站在时代的前沿,“深入到民族灵魂的深处,探讨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但是,在《大地》中,她可以通过描写王龙一家的生活经历,将她理解的中国农民和中国社会介绍给西方,展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家族制度和普通中国农民的生活.她认为造成农民苦难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和匪患,而不是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她不愿、也不能深入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尖锐的阶级斗争和动荡的社会状况.赛珍珠从文化的视角而非社会的角度去理解和观察中国社会,将中国农民封闭在一个“以土地为中心”的世界里,从而也留下了中西文化冲突的隐患.

三、解决中西文化冲突,追求人类共同文明

1.人类共有的物质文明财富――大地

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的神话都认为人来自土地.虽然神话不是历史,但它也非随意创造,它反映了古代人认识世界和自然的特殊思维方式.在众多创世神话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土地永远斩不断的联系――人来源于土地.因此,不仅仅是赛珍珠拥有“恋土情节”,可以说全世界所有人的生命都与土地息息相关.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土地上诞生、成长、衰老和死亡,最后再回归于土地.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灵魂的归宿与情感的依托.正是这种强烈的故土观念,才使很多的人(不管贫穷还是富有),在年老的时候都坚决地回到自己的家乡.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种“叶落归根”的归属感.因此,《大地》中特别重视的土地,在实现人类文明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阿兰――冲破中西文化冲突、走向融合的缩影

《大地》这部小说塑造的阿兰是一个典型的父权制下受压迫的妇女形象.一方面,受西方进步女性主义思想影响,即使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阿兰依然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在父权制的夹缝中生存和抗争着.作品没有把阿兰仅仅描述成受害者和一个完全顺从于父权制社会结构下的女性,而是赋予了她主体地位,主动对父权制进行了抗争.阿兰是一位勇敢、坚韧、顽强、勤奋、能干并且富有主动进取精神的农村妇女.在艰难的环境里,她比王龙更聪明、更勇敢,经验更丰富、谋生方法更多,成了全家的精神支柱.阿兰不仅向父权制进行了抗争,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女人不仅可以照顾家庭,而且还可以参与家庭以外的事情,甚至可以比男性做得更加出色,展现了女性的强大力量.但是,另一方面,在《大地》中,赛珍珠虽然承认阿兰进行了抗争,而不是一味忍让、任人奴役,但也应该正确认识到阿兰的抗争是消极的,这就是由于她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只是从某些方面想要得到自己的权益,从没有想过从根本上彻底地去推翻社会中的男权统治地位.

但是,如果从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角度来看,作为普通的中国农村妇女,阿兰有这样的抗争已经难能可贵了.她凭借着自身的勇气和才智,向男权制发动了默默但有效的反击,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和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为“女权主义的先行者”.

3.参与跨文化交流,实现共同文明

赛珍珠写作的目的是想真实地再现中国当时的客观现实,是想向西方如实地介绍中国.她说:“我不喜欢那些把中国人写得奇异而荒诞的著作,而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要使这个民族在我的书中如同他们自己原来一样真实地出现.”她要借助笔墨文字把中国普通百姓的勤劳善良、喜怒哀乐真实地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大地》中“恋土情节”的文化弊端、女主人公阿兰不彻底的斗争和反抗清晰地体现出由于中西文化冲突带来的许多对全人类发展的不利因素.随着经济、政治的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的全球化也成了一种必然趋势.文化的全球化应该是各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走向世界,真正呈现多元共生的状态.全球物质的生产逐渐走向一体化,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在相互往来与相互依赖的过程中,要实现一种互补所长、兼容并包的态势,途径之一便是进行跨文化交流.

赛珍珠独特的成长背景也成就了她独特的文化视角,使其始终能够站在多元文化的立场,以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形成自己“文化融合”的中西文化观.她预示到人类发展的前景应是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从而实现共同文明.“融合”并不意味着将一种文化强加于另一种文化,而是在相互尊重和理解基础上的求同存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用中国文化取代西方文化.当今中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开放就意味着交流,有交流就会有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赛珍珠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文化的交流和沟通,不断通过小说和评论等方式,向西方、特别是美国阐释当时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方文明各有其优缺点,当文明交流碰撞时,我们需要的是求同存异、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结论

不管是《大地》中的阿兰、还是赛珍珠作品中其他的女主人公,虽然为自己的权益进行了抗争,但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和父权制的影响,她的人生目标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得到了实现,并未接受广阔社会生活的考验,女性的解放事业还只是一个开端.由此也可以看出,为了使全世界女性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还需要在深层次的思想上得到融合.事实上,即便是在21世纪的今天,女性解放的理想也未能完全实现.这样看来,赛珍珠的中国妇女观直到今天还有现实意义.而如何从更宽广、更深入的角度考察赛珍珠的女性主义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努力.

尽管为中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赛珍珠一生的结局始终是个悲剧.悲剧的根源在于美国与中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反差使她承受了由于两种不同文化给她带来的伤痛.她是两种文化融合的混血儿,也是两种文化隔阂的牺牲品,这种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在她的思想和所有作品中都得

本文关于文化及中西文化及土地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化相关论文例文,与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文化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她一生都抱有希望,一直期待着中美两国的沟通与融合.因此,赛珍珠研究在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注: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支助项目,排名第一.课题名称为“中西跨文化交际的文化价值观研究”.课题编号:2010WLH42.

参考文献:

[1] 王逢振等:《大地》,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2] 云德:《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3] 姚君伟:《文化相对主义:赛珍珠的中西文化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郑际根:《赛珍珠:一位与中国大地息息相关的美国作家》,《安徽文学》,2006年第9期.

[5] 王玉括:《试论赛珍珠〈大地〉中的中国人视角》,《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6] 芮渝萍:《女性的沉默与抗争――评赛珍珠的〈大地〉与〈母亲〉》,《宁波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 张子清:《赛珍珠的跨文化创作与跨文化比较》,赛珍珠:《群芳亭》,漓江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郭燕,女,1981―,湖南长沙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相关论文

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本文关于文化及文化差异及学生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文化方面论文例文,与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对不知。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香港话剧

本论文为关于话剧翻译论文,关于中西文化交汇下的香港话剧相关电大毕业论文,可用于话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透过外来语看中西文化交流

本文是一篇外来语论文范文,关于外来语毕业论文范文,关于透过外来语看中西文化交流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外来语及社会科学及语言。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行业途径

该文是论文前言专业自治州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自治州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与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行业途径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自治。

梁启超中西文化观念的形成

本文关于文化及科学及社会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化方面论文范例,与梁启超中西文化观念的形成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对不。

广告语言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于广告及语言及文化差异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广告类有关毕业论文致谢,关于广告语言的中西文化差异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对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