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比较优势与中国梯形对外贸易战略的构建

时间:2024-02-06 点赞:51666 浏览:10662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对外贸易类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关于超比较优势与中国梯形对外贸易战略的构建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对外贸易及国际贸易及科学技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对外贸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魏浩,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通信作者及地址:魏浩,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邮编:100875;E-mail:weihao9989@163..本文系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10zd&0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李

摘 要 在对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超比较优势理论,构建了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借鉴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三个指标,本文对2000―2010年期间我国2 000多种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即稳定发展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积极培育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高度重视并战略性地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突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对于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予战略性的扶持,选择少数几个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对于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国家政府要紧密跟踪其比较优势的变化,关注整个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的新变化,稳定以及逐渐提高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行业的竞争力,防止超比较优势行业的衰落.

关 键 词 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 超比较优势 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一、 引 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货物贸易额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①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1978―2010年年均增长16.8%.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2009年,中国出口量和进口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7%和1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总量3%的年均增长速度.② 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978年为206亿美元,所占世界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1%.③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位次不断提升.1978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居世界的第32位,1990年提升到第15位,2000年提升到第8位,2004年提升到第3位.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二位.[1]201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9.89%,并且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但是,在看到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业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严重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发展,急需实施新的对外贸易战略.具体来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出口结构有待优化,产品地位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名义上已经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但在实质上我国还处于国际分工的较低位置,还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最底端.其次,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急剧增加,贸易风险日益凸现.尽管我国实际上得到的贸易利益很少,但却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者.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WTO成员,连续5年成为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再次,国际范围内碳关税的发展已经对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形成严重冲击.碳关税的兴起和发展将使世界经济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这意味着我国传统的粗放式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已经不可持续,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必须进行调整,贸易结构也必须进行优化,以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

为了应对目前对外贸易发展中已经存在的、日益凸显的各种难题和新的挑战,我国急需实施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基于此,首先,本文在对对外贸易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超比较优势理论;其次,对我国各类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技术复杂度进行全面分析;最后,提出了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以期指导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 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初期,出于对建国以来我国对比较优势理论重视不足的反省,理论界普遍接受了比较优势的观念,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学术界针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出现了分歧.有些学者认为,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贸易分工格局长期化,将使我国贸易条件逐步恶化,对外贸易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的趋势.[2][3]另有学者认为,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禀赋和某一特定产品的要素密集度都是动态变化的,认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所描述的贸易模式进行国际分工会导致“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并不正确,在准确理解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尊重现代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的国际贸易与分工,对于促进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4]

针对这种争论,有关学者提出竞争优势战略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洪银兴[2]认为,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一种产品的资本和劳动投入可以相互替代,单纯由劳动力禀赋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并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只有高新技术和丰富劳动力资源的结合才能让中国贸易产品形成竞争优势.王佃凯[3]认为,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国际贸易,不仅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反而陷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等动态贸易利益;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不适性,这使得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进行调整,由比较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岳昌君认为,无论是产业内贸易还是产业间贸易都属于贸易方式,归根结底,追求的是对外贸易综合效益的提高,“南北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虽然有利,但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因规模经济和技术优势可获得更多的贸易所得.为使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我国提出“科技兴贸”的战略,但科技兴贸应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遵循动态比较优势.[5]林毅夫和李永军认为,竞争优势的建立离不开比较优势的发挥,发展中国家只有充分依靠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才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6]程恩富和丁晓钦认为,要实现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就必须以国际经济综合竞争为导向,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和培育我国的知识产权优势或知识产权型竞争优势.[7]郭克莎认为,对外贸易战略要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运用逆比较优势战略,在WTO规则下有效地推行有保护的出口促进战略.[8]代谦和别朝霞认为,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一方面可作为一种要素投入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外部性,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研发部门的效率,这种外部性是发展中国家培育自己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只有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演变,才能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进入更高级的产业,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9]马常娥认为,根据比较优势经济理论和实际国情,我国目前巨大的劳动力存量仍然是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创造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是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基础,不能轻言放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一个国家既要充分发挥其对外贸易中现有的比较优势,更要注重发现和培育对外贸易的潜在优势,才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取更多的比较优势利益.中国应当努力培育资本优势,着力对外贸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大力改造,并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职工培训、引进战略性投资者等途径,实现产品出口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变.[10]阮敏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静态竞争优势带来的剩余将不断提高资源禀赋的结构,动态比较优势会自发地导致动态竞争优势,因此,要利用静态的比较优势所获得的剩余来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从而使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断渐进地高度化.[11]王岳平揭示了我国在分享全球化利益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固化分工的特征,提出结合不同类型行业比较优势的阶段性变化培育我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12] 总的来看,基于比较优势的视角,国内的学者已经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进行了众多的讨论,但是,已有的讨论存在一定的不足:① 已有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文字层面的理论分析,没有对我国出口商品和出口产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等进行实证分析,② 已有研究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进行讨论的,没有提出新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重点内容包括提出“超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并构建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三、 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与超比较优势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理论中的经典学说和核心学说.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一般是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有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之分.静态比较优势就是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具有静态性,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自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引进外资得到“干中学”的溢出效用逐步得到发展,各个国家按照这种比较优势格局参与国际分工可以获得最大贸易收益.传统的基于静态框架的比较优势理论对当前国际贸易新特征的解释和指导能力逐步减弱,相反,从动态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比较优势理论,并用以指导发展中国家摆脱“比较优势陷阱”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前沿问题.动态比较优势也就说比较优势的动态性,从目前来看某个国家在某个产业不存在比较优势,但是,这个产业存在着发展比较优势的潜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就会形成比较优势,进而改善该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福利获取.如果发展中国家不去主动培育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劣势产业,那么,发展中国家在这种产业上的比较优势会发展很缓慢,以致发展中国家经济被锁定在生产要素推动阶段.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延伸和发展,是贸易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综合考虑的成果,主要研究的是长期比较优势变化的决定因素及其福利的影响.现有的关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主要分为三大类[13]:基于要素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基于技术进步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和基于其他因素变化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有的学者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所谓竞争优势战略就是指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的一种强调贸易动态利益的贸易发展战略.它强调贸易利益的动态性和长期性,为了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贸易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一些中短期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战略注重产业内部的交换关系、产业的生产率以及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能适应当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不断上升的趋势,它所关心的是如何将一国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3]Michael E. Porter也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现实国际贸易中的形态,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可以表现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一国在生产要素方面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去建立国际竞争优势,但是,不是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创新能力对于一国维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建立才能获得持久的比较利益.[14]

其实,在国际贸易中,不仅存在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而且存在超绝对利益,超绝对利益是一国与另一国进行对方没有的商品贸易时所具有的利益,主要产生于社会资源的特点,特别产生于技术和技能的积累.[15]绝对利益学说是假定两个国家都能够生产两种商品,当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或市场价格低于对方国家时,它在这种商品的贸易上具有绝对利益.但在现实里,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某种商品可能是另一个国家所不能生产的,这就不存在这两个国家里绝对成本或绝对价格的高低问题,因而也就不是绝对利益的问题.假定存在A、B两个国家,某种商品只有A国能够生产而B国不能生产,那么在这两个国家这种商品的贸易中A国具有不可比拟的利益,这种利益就是超比较利益.也就是说,所谓超比较优势是指在两个国家的贸易中,一个国家能够生产的某种商品可能是另一个国家所不能生产的;或者在多国贸易中,某种产品只有很少国家可以生产的情形.超比较优势产品是国际贸易领域中一种客观现象,不仅有其客观性,而且有其相对性.超比较优势产生于社会资源的特点,超比较优势产品或者是分布极不均匀的自然资源产品,或者是某个国家特有的特殊工艺产品,或者是高技术和高技能产品[16].超比较优势产品产生的原因,既有先天的自然禀赋,也有后天的科技创新和发明,还有由于垄断或使用传统工艺所形成的超比较优势.世界上贸易强国均有其超比较优势产品,而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也必须发挥超比较优势产品的作用,尤其是发展高层次的比较优势产品.[17]

总的来看,从短期和静态来看,我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从长期和动态来看,我国应该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国家政府应该培育某些目前没有比较优势但未来对我国经济具有主导意义的产业,以使这些产业在未来形成比较优势;从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来看,我国应该按照超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国家政府应该积极支持某些可以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的产业,推动科技的自主创新,发展成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18]

因此,为了加快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国家政府应该对我国各个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世界产业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构建并实施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之所以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是因为它最能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最能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贸易福利.之所以是梯形的,是因为对不同产业,要实施不同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传统优势产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对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培育其动态比较优势以参与国际分工;对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的重要新兴产业则应该培育超比较优势以参与国际分工.

这种阶梯形的对外贸

本论文是一篇对外贸易类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关于超比较优势与中国梯形对外贸易战略的构建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对外贸易及国际贸易及科学技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对外贸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易发展战略,既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已有的比较优势,又可以培育潜在的比较优势和超比较优势,从而转变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保证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扶持和培育产业需要采取一定的财政和信贷政策,需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而政府的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从中选择最值得扶持或培育的产业.有鉴于此,提出一套科学的产业分类标准对出口产品进行分类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把超比较优势产品提炼出来,重点培育这类产业.因此,本文将提出一个产品综合分类标准,并且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分类,为构建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四、 比较优势的测度指标

1. 测度指标

从超比较优势的形成原因和定义可以看出,相对其他产业和国家,超比较优势可能表现为:① 本国在该类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② 本国在该类产品的世界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③ 该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很高,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以生产.可以说,如果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上具有超比较优势,那么,该国在该种产品上必然表现出上面所说的至少一种情况,而这三种表现可以通过三个量化指标来衡量: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

(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是 Balassa[19]于1965年提出的测算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的指标,该指数在理论上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一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比较优势.该指数的计算是一国一种产品的出口量占该国出口总量的比例与世界市场该产品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比例之比,具体计算公式为:

RCAij等于Xij/∑ni等于1Xij∑mj等于1Xij/∑mj等于1∑ni等于1Xij

其中,RCAij表示j国在i产品上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j表示j国i产品的出口量,n为产品数目,m为国家数量.

从长期来看,一国的比较优势和在国际贸易上的表现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如果某个国家在一种产品上相对他国越具有比较优势,那么,该国这种产品的RCA指数越大.RCA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表示一国在某种产品上相对其他产品比其他国家更有优势,该指标可以对应超比较优势的第一个表现.

(2) 国际市场占有率(MS).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是最直观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的指标,是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的实际结果.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是指一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量与世界该种产品出口总量之比,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一国某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国际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国际市场占有率(MS)的计算公式是:

MSij等于Xij∑mj等于1Xij

其中,MSij表示j国i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该指标对应超比较优势的第二个表现.

(3) 产品技术复杂度(RTV).在国际市场上,即使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世界出口总的份额很小,但是,如果该产品的技术含量很高,那么,该国在这种产品上依旧拥有超比较优势.至于为什么在国际贸易中并没有表现出较高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原因很可能是高科技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出口政策有所不同,一些高科技产品是被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因此,产品技术复杂度(RTV)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指标来表示超比较优势.本文借鉴樊纲等[20]的显示技术附加值方法对一国出口产品和产业进行技术赋值,具体计算公式为:

RTVij等于∑mj等于1RCAij∑mj等于1RCAijYj

其中,RTVij表示j国i产品的技术水平,Yj表示j国的人均GDP.

另外,本文对产品技术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等世界份额的方法进行分类的,即把世界看做一个整体,把所有产品都分为高技术、中篇上技术、中等技术、中偏下技术、低技术五类,每类产品的出口份额都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5.[21]

2. 测度的产品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将分别对贸易产品2000和2010年的指标进行计算,贸易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国际贸易数据库,[22]人均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23]贸易产品分类使用的是《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3五位码分类.五位码分类共有3 121种商品,2000和2010年世界可计算商品种类分别为2 952和2 872种商品,人均GDP数据包括181个国家,2000和2010年数据分别为22.23万和22.72万组数据.其中,中国在2000和2010年可计算的商品种类数为2 832和2 718种,两年都有数据的商品种类为2 717种,没有数据的商品是因为没有参与贸易或者数据缺失.

五、 中国出口产品比较优势的总体分析

1. 显示性比较优势

本文对2 717种中国贸易产品的RCA指数总体分布进行了统计,并将RCA指数按值分为四个区间:比较劣势、较低比较优势、中等比较优势和较高比较优势(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1)的产品是917种,其中,具有低比较优势、中比较优势、高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分别为504、107和306种.2010年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1)的产品有997种,其中,具有低比较优势、中比较优势、高比较优势的产品数量分别为730、134和133种,较低比较优势的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比较2000和2010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整体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增加了80种,其中,较低比较优势产品增加226种,中等比较优势产品增加27种,而高比较优势产品则减少了173种.这种变化说明,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的种类越来越多,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所占比例从33.75%增加到为36.69%,但是,具有较低比较优势的商品种类增加幅度明显,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商品种类中减少幅度明显,具有较低比较优势的商品所占比例从18.55%增加到26.87%,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商品所占比例从11.26%下降到4.90%.

进一步来看:① 2010年RCA指数最大前十位出口商品的RCA指数都大于6.② 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商品的RCA指数出现了很大变化.RCA指数上升前十位出口商品的RCA指数在十年间增长基本上都超过了3,其中,既有原来是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也有原来是具有较低比较优势的产品,另外,这十种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都表现为大幅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从43%到71%.RCA指数下降幅度最大的十种产品,2000年这十种产品的RCA指数都在10以上,属于较高比较优势的范围,到2010年,有三种产品已经从高比较优势降为比较劣势,剩余七种都变为中低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除了RCA指数下降最小的商品外,其他九种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减少了至少14%以上. 2. 国际市场占有率

表2列出了中国贸易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总体分布情况,具体来看,200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下的商品有2 162种,占商品总数的79.57%,国际商场占有率在50%以上的只有37种,占商品总数的1.36%.在201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0%以下的只有1517种,占商品总数的55.83%,国际市场占有率在30%与50%之间的商品共计287种,占商品总数的10.56%,国家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的增长到155种,占商品总数的5.70%.总的来看,在2000―2010年期间,我国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整体表现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0年大约45%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10%,大约17%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0%.

进一步来看:(1) 2010年国际市场占有率前十大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份额都超过了80%.(2) 在2000―2010年期间,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出现了很大变化.国际市场占有率份额增长前十的商品,在这十年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长都超过了50%,其中,有六种商品在2000年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不足10%.在此期间,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十种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都超过了30%,只有三种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维持在10%以上,有三种商品在2010年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接近0.

3. 产品技术复杂度

表3是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分类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2000年,我国出口商品最多的是低技术含量商品,中等技术含量商品所占比例较低.到2010年,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低技术含量商品所占份额大幅下降,从2000年的40.35%下降到2010年的24.80%,中等技术含量商品所占份额大幅上升,从2000年的13.78%上升到2010年的23.12%,高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占份额也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的8.27%上升到2010年的11.10%.总的来看,在2000―2010年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结构日益优化,技术水平日益提升,改变了以出口低技术含量商品为主的局面,中等以及高技术含量商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4. 出口产品的分类标准及结果

通过对产品层面的全面分析,我们对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商品结构和现状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总的来看,在2000―2010年期间,我国出口商品具有比较优势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具有较低比较优势的商品种类增加幅度明显,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商品种类减少幅度明显;我国出口商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整体表现为快速增长的态势,大约45%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了10%,大约17%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30%;我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结构日益优化,技术水平日益提升,改变了以出口低技术含量商品为主的局面,中等以及高技术含量商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在此基础上,为了构建新的贸易发展战略,我们还要对出口商品的类型进行划分.本文根据五位码产品的指标表现对这些产品进行分类,分别为静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和超比较优势.具体分类标准是:将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定义为2000年和2010年的RCA指数都大于1;将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定义为2000年的RCA指数小于1且2010年RCA指数大于1;将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定义为国际市场占有率(MS)大于50%或者RCA指数大于4;将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定义为国际市场占有率(MS)在10%―50%之间或者RCA指数在1―4之间.统计结果表明:在2000―2010年期间,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25.76%,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10.93%,二者合计占产品总数的36.69%.在超比较优势方面,中国目前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还比较少,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只有156种,只占产品总数的5.74%,其中,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只有4种;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有144种,具有比较劣势的高技术含量产品有404种.

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产品的内部结构情况,本文按照RCA指数对不同类型产品进行了分类.针对产品内部的分类标准,本文界定为:超比较优势产品的RCA指数大于4,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的RCA指数在1―4之间,比较劣势产品的RCA指数小于1.统计结果表明: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低技术含量产品(75种)、中低技术含量产品(36种),中高技术含量产品(5种)、高技术含量产品(3种)中具有超比较优势的种类比较少.从超比较优势涉及的行业和产品特征来看,可以把相关行业和产品的超比较优势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型超比较优势,这种超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我国的资源禀赋优势,纺织、服装等产业就是明显的例证,这些产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国拥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源泉;另一类是技术型超比较优势,这种超比较优势主要是由本国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代表行业.

六、 构建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货物贸易发展战略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正在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这种转变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的根本目的是国民福利水平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升,转变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增长.从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构建以超比较优势为核心的梯形对外货物贸易发展战略,是转变我国现行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之一,既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已有的优势,又可以培育潜在的优势和超级优势,既可以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又可以顺利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

(一) 稳定发展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

在短期内,在科学技术和社会资源一定的条件下,比较优势的格局为一定.世界各国只有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得到国际贸易的利益.因此,在短期和静态的条件下,比较优势的原则不可抗拒,我国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本国社会资源的特点,争取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争取通过国际贸易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16] 静态比较优势产业是我国一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虽然,这类产业的比较优势水平没有达到超比较优势的程度,但是,这类产品和行业却是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为这类商品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出口商品,例如,服装、纺织、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等行业,这类产业的贸易收益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却可以为我国解决一部分就业.因此,国家政府要稳定发展这类行业.

(二) 积极培育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

我国既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但又不能拘泥于仅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比较优势的格局在短期内是一定的,但在长期里是可变的.我国在短期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必须注重自主的技术创新,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长期的比较优势格局.在投入高成本去研究我国得不到的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或者去超越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时,显然没有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但是一旦我国掌握了这样的先进技术,我国将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格局,使我国可以按照新的比较优势格局参与国际分工.也就是说,在短期内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静态的国际分工的前提下,通过局部地发展没有比较优势但具有比较优势前景的产业来创建新的动态的比较优势格局.这就是说,不断从短期的、局部的非比较优势走向长期的、动态的比较优势,就是我国应该采用的发展战略.在这个方面,日本和韩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然而,由于社会资源是稀缺的,政府只能有重点地发展某些对本国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主导产业,而且这些主导产业是有可能成为比较优势产业的.[16]

动态比较优势产业是我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希望,虽然这类产业没有达到超比较优势的水平,但是,这类产业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而且,比较优势是提高的,这对于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就是动态比较优势行业的代表,这类行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与我国国内需求的方向也是一致的.针对这类行业,国家政府应该积极培育.

(三) 高度重视并战略性地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品和行业

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和主宰的&

本论文是一篇对外贸易类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题目,关于超比较优势与中国梯形对外贸易战略的构建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对外贸易及国际贸易及科学技术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对外贸易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22320;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利和从属的地位,关键在于发达国家掌握着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家很多进口的产品是它们不能生产的,出口的却是发达国家可以生产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向于放弃的商品.因此,发达国家支配着国际贸易并在国际贸易中获取高额的寡头垄断利润.显然,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相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相对成本高的商品来获得国际贸易利益这样的问题了.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果停留在按一般意义上的比较优势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将永远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始终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超比较优势产生的主要源泉是科学技术,我国要改变不利的国际贸易格局,必须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要进行自主的技术创新.当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可能全面超越发达国家.但是,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我国有可能在科学技术的某个方面取得突破,局部地建立某些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16]

超比较优势行业是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突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关键,也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关键.在国际贸易中,超比较优势产品是一国国际贸易地位的决定因素,拥有超比较优势商品的数量越多,在国际市场上就越有话语权.资源型的超比较优势很难改变,但是,技术型的超比较优势是可以改变的,日本、韩国的发展经验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国家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并并战略性地发展具有超比较优势的行业.

具体来看:

(1) 继续扶持和大力发展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行业.对于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国家政府要紧密跟踪比较优势的变化,关注整个世界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的新变化,稳定以及逐渐提高已经具有超比较优势行业的竞争力,防止超比较优势行业的衰落.目前,我国具有超比较优势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例如,纺织业、服装业等,这些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保持竞争力,这些行业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生产工序,使这些产业赋予更多的技术含量,从而使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从依靠资源转向依靠技术.

(2) 战略性地培育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行业.对于潜在的具有超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应该给予战略性的扶持,选择少数几个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战略性产业进行重点突破.高技术产品无疑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超比较优势产品,生产这些产品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一般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高技术产品的生产流程十分复杂,模仿的难度很高,而且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升级较快.尽管整体产业的追赶相对较慢,中国依旧可以通过集中资源突破某个或者某几个领域,正是这种重点突破的战略使得中国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上能够走在世界前列.经过了多年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中国现在完全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在某几个产业或产品上发展成为超比较优势,从具体的产业来说,通用设备行业、医疗设备以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是中国最该大力培育成为超比较优势的产业.

相关论文

2023转折之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

本文是一篇对外贸易论文范文,对外贸易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2016转折之年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对外贸易及国际贸。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政策选择

本文是一篇对外贸易论文范文,对外贸易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政策选择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对外贸易及产业结构。

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

为您写对外贸易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对外贸易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对。

中国花生对外贸易概况前景展望

该文为关于进出口贸易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中国花生对外贸易概况前景展望相关贸易毕业论文,可作为国际贸易专业进出口贸易论文写作研究的大。

中国贸易开放战略的利弊

关于对外贸易及环境污染及经济发展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对外贸易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论文,关于中国贸易开放战略的利弊相关论。

中印两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开题报告

本文是一篇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关于可持续发展硕士毕业论文,关于中印两国对外贸易战略比较开题报告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可持续发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