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走向

时间:2024-01-18 点赞:48347 浏览:9640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关于高校体育相关课程论文评语,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反思与走向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高校体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高校体育及体育课程及体育课程改革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改革的过程是不断反思的过程.文章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反思.并指出整合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重新关注运动技术教学的合理比重与运动技术在课程中的地位,围绕锻炼的实效性进行改革,提高和优化教师专业技能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等,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与重点.

[关 键 词 ]高校体育课程 反思 走向

[作者简介]许竞(1977-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力学及运动训练.(陕西 西安 71006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47-02

一、高校体育课程基本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学校教学发展的变化和要求,我国共经历了八次课程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其大背景下不断地深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从苏联注重技术教授,强调体育为国家服务,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到第八次教学改革强调体育教学的“健身”功能,同时重视个人的发展,突出了以人为本、注重个性与差异.《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等”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围绕素质教育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终身体育能力.

二、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1.体育课程改革理念.新体育课程改革明确了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但这一理念过于模糊与宽泛,课程的实施者在理解与操作上容易出现偏差,有些教师认为,可以利用传统的技术教学,达到增强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即通过技术练习,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运动技术并提高身体素质.显然,这一观点片面地理解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人的身心割裂开来,只注重身体素质的锻炼,忽视了运动对个体心理影响以及塑造人格的功能.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三自主”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学习时间、授课教师,这一改革思路是正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师资、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这一改革有可能加剧运动技术为核心教学过程.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是为配合《决定》出台的文件,但《纲要》没有明确区分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没有与普通本科院校区分开来.高职院校有独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以及课程指导思想,对课程设置也有明确要求,课程改革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工作过程”,这两种指导思想现阶段还很难达到重合与统一.这就使得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陷入尴尬的选择,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还是围绕高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还存在不能完全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及对“健康第一”理解不够透彻,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紊乱等问题.

2.课程内容与教学实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但改革的表象还是要看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是否合理.无论是研究体育课程的学者,还是课程的实施者,都普遍认为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各个高校都尝试开设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积极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一部分高校虽然还在使用统编教材,但对授课内容进行了超越教材的拓展,根据本地体育传统项目与师资等优势,把一些学生喜欢、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作为体育授课内容,在弘扬本地体育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但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因为大多数高校选择统编教材,如果按照教材、大纲进行授课,就难以避免以运动技术学习为主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如果按照课改内容,就会出现教材、大纲与实际授课内容脱节,教材与大纲的严肃性受到质疑.也还有很多高校在体育教材的内容选择以及大纲的制定上,还是以运动技术的教授作为课程的主要任务.

3.师资力量的支撑.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顺利进行,师资队伍是一个重要前提,要有一支专业技能范围广,年龄、职称结构合理,专业理论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我国高校扩招引起的师生比严重失调,以及教师专业、年龄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难以扭转.而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在岗专业能力、课改观念等的培训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短期内难以完全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虽然大部分高校进行了类似“三自主”教学模式、自选课等课程与教学改革,但学生的选课实际上也是“半自主”,因为师资与其他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真正的“三自主”选课要求,任由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选择教师.但这一模式是进步的,也迫使高校课程的内容不断拓展.所以,师资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4.场地器材的保障.体育场馆与器材是体育教学必需的基础条件,更是课程改革的基础保障.只有具有完备的体育设置,才能保证各个项目顺利开展,我国高校学生生均场馆面积与器材数量还处于较低水平,很难达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各个项目体育设施发展也不均衡,田径与大球类项目基本能满足需要,羽毛球、网球等场地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有些高校为了标新立异,没有根据本校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把高尔夫等一些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作为课程内容,占用了大量有限的体育经费与场地设施,这无疑加剧了学校体育经费与场馆紧张的现状.由于场地器材建设项目发展不均衡,以及缺少科学的论证造成场地器材浪费,是限制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三、反思

1.过于专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最大的进步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但过于关注学生的兴趣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一个比较极端的现象.有些高校从一年级开始就进入选课阶段,学生按照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由于选课体系本身的缺陷,一部分学生频频换项,哪个项目不累,考试容易通过,就选择哪个项目,健康教育、人格培养等很难完成.而且,选课教学容易演变为专业技术教学,这对一些身体素质不佳、技术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很大的压制与打击.所以,对学生兴趣过于关注,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个突出问题.体育课程虽然要满足学生兴趣的需要,还要能满足身体锻炼与培养情感的需要. 2.形式上的运动技术教学模式.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一个很大的成就,是摆脱了数十年苏联运动技术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但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设计者与课程实施者在满足学生需要、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开展运动技术教学.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U”形发展,从最初的技术教学为核心,到“放羊式”“快乐教学”等模式,再到盲目打击“放羊式”“快乐教学”模式,最后又回到运动技术为核心模式.

3.身体锻炼实效性较差.体育课程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通过身体活动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无论是盲目地满足学生选课的兴趣,还是彻底放弃运动技术教学,都是以牺牲体育课运动负荷为代价,失去了体育课本身的属性与特征.一些高校为了拓展体育课程内容,把一些不属于体育范围的游戏,或者没有多少运动强度的体育项目作为选课内容,比如象棋、围棋等,背离了体育学科的自身特性与体育教学的本质.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体育课程内容,首先要满足课堂练习的强度,达到锻炼的目的,保持体育学科的本质特性.

4.教师专业结构、能力与学生选课的矛盾.从我国高校不断增大办学规模,各个高等院校普遍扩招到现在,一直存在体育教师与在校生生均比较低的现象,有的高校体育教师授课量达到每周20课时以上,每个教学班学生数量也持续上升.虽然各个高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但这一突出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体育学科更是尤为严重.特别是进行体育选修教学的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结构、专业能力与学生选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很多教师不得不教授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教学的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

四、改革的走向

1.课程目标需要整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要问题是确定课程目标,这关系到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决定》《纲要》等文件虽然阐明了课程改革的前提与目标,即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作为主要目标.但这一目标过于宽泛,造成课程目标不够清晰,定位模糊.课程实施者容易陷入“什么都想要,但哪个也没有做好”的境地.特别是高职体育课程目标仍在是围绕学生 “职业能力”进行体育教学,进而满足社会的需要(即将来从事工作的需要),还是坚持既有目标之间徘徊.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明确并清晰地表述体育课程目标,整合过于宽泛的现有课程目标,在满足社会、学生的前提下进行课程目标的整合,制定出普通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

2.制定合理的运动技术教学比例.运动技术为核心的课程理念要坚决抛弃,但不能理解为体育教学不需要运动技术教学.高校体育选课模式与“三自主”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杜绝学生入校就进行以上两种模式教学.在满足课程目标、运动技术、学生兴趣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地划分技术教学、学生运动兴趣的比例,培养学生多样运动技术基础,然后进行选课教学.

3.围绕锻炼的实效性进行改革.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就体育学科而言,学生能不能在大学两年的体育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到两门体育技能,能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身体锻炼,这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抛弃和偏离了这一核心目标,任何体育课程的改革都是失败的,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要围绕学生课堂锻炼的实效性开展进行.


4.提高和优化教师专业技能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体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人才的支撑,特别是进行选修课程改革的院校,特别要重视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一方面要保持与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示范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讲授能力,优化教师专业结构,根据选课的需要,鼓励教师进行进修培训,使得教师能胜任多个体育技能教学岗位,以保证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反思.可以预见,整合高校体育课程目标,重新关注运动技术教学的合理比重与运动技术在课程中的地位,围绕锻炼的实效性进行改革,提高和优化教师专业技能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等,将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与重点.

[参考文献]

[1]赵苏吉.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体育学刊,2006(5).

[2]刘淑英.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开设条件剖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4).

[3]孙洪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趋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

相关论文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校体育及体育教育方面的的。

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

本文是一篇体育课程论文范文,关于体育课程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实践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是一篇体育教师论文范文,关于体育教师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体育教师及体育。

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新反思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学生体育方面论文修改网站,关于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新反思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生体育及体育。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这篇体育教学改革论文范文属于美术教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体育教学改革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与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关教学学术论文。适合。

关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

本论文是一篇体育教学方面有关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关于关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体育教学及高校体育及教。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为您写教学改革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教学改革方面有关开题报告范文,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相关论文例文,包括关于教学改革及高校体育及体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