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时间:2024-01-31 点赞:46223 浏览:9101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金融会计专业金融市场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金融市场方面大学毕业论文,与金融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适合金融市场及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金融市场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本文就金融市场发展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等热点问题综述了与会代表的意见.

关 键 词 :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11-0059-04

2010年7月25日,由中国金融学会指导,上海市金融学会、上海金融学院、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University)、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University ofMissoual-St.Louis)、美国道富银行信托公司、德国德意志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合办,上海金融学院承办的第五届2010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论坛围绕“金融市场发展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交流和热烈讨论.

一、金融市场发展的环境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为核心,以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重点,这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和优势决定的.上海应如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深化“市场体系”内涵如何完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度环境如何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和谐生态发展环境与会代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上海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认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上海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更是上海必须承担的国家战略.上海的优势不在于金融资源的总量,而在于金融市场.上海的金融市场门类相对齐全,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以完善金融市场为核心,把个人交易活动更多地吸引到上海,提高上海对全球金融资源的定价能力.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心工作.同时,环境建设是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针对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切实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出台引导性政策和针对性措施,要完善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主要是引进和培育会计、法律、评估、咨询等各类专业机构,充分发挥金融审判、检察、仲裁等机构在维护机构秩序、保障投资者利益方面的作用,要强化政府在金融教育、人才培养、品牌提升、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优良的软环境.

上海金融学院副校长吴大器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会计体系建设密不可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必然与较高的全球会计地位相匹配.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全球会计地位并不高,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加强会计体系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为此,应在发挥好会计对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所承担的基础责任的同时,也应要求会计在提升功能和效率上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也给会计理论与实务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为契机所开展的会计生态系统建设,就是要实现会计从基础职能到多层功能的转变,实现会计准则形式到会计准则运行效率的转变,实现会计与金融相互关联到两者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转变.

国家开发银行顾问刘大为认为,金融制度创新构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价值.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必须紧紧地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调节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任何金融创新都离不开服务实体经济客观需要这个总目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必须服务和服从实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注重通过市场化的办法进行一系列的信用和制度建设,这既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突破口.又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真正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变革和跨越式发展,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才能获得成功和可持续增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才可能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上海金融学院朱文生博士认为,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配套改革的角度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应始终是与领导体制、机制的优化及放松管制相对应的.同时,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领导体制、机制优化方向应该是市场化的.其途径主要应该有:一是行政区划优化,二是金融监管领导体制、机制优化,三是应对隐性层面挑战,优化领导体制、机制.

上海金融学院肖本华博士认为,上海已经建立的金融市场体系并没有成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市场,是一种典型的“行政主导型”市场,交易功能较强而其他功能较弱:各金融市场分属不同行政部门管理.缺乏内在关联,各金融市场之间资金缺乏流动,价格几乎没有关联.同时,金融产品的类型、数量、价格存在行政管制.市场参与主体有限,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市场竞争格局不能形成.为此,首先.要发挥政府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推动作用,推动模式应从行政主导型向政府引导型转变,其次,要制定国家层面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选准突破口,最后,政府和上海市应高度重视上海的软环境建设,在软环境建设中应把法制环境和金融监管环境作为建设的重点,应审慎地放松有关的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税收环境.

二、金融市场发展路径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目前,上海已基本具备了金融要素市场的主要内容,涉及到黄金、证券、期货、债券、外汇等多个市场.如何利用上海的优势,有方向有目的地发展金融市场,找准发展金融市场的路径和渠道,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成了与会代表积极讨论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扭曲的金融机构不利于金融发展,不利于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金融发展中的一大弊病是间接融资比例高企,直接融资严重偏低.2008年以来的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目前,国家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大力发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正规的场内市场仍不足以解决金融结构扭曲的状况.当前,应当瞄准新的领域,找准增长点,有方向有目的地发展金融市场.为此,上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是要大力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二是要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三是要大力发展金融租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吴晓球认为,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是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关键.资本市场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财富管理方式和最重要的资产配置方式.今天的国际金融中心已不再仅仅是货币交易中心,更重要的是资产交易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从居民资产配置理论角度来讲,当财富总量和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就会超越静态意义上的资产安全性的要求,希望提供增值、避险、组合和一体化金融服务.尤其是对存量财富的管理和资产配置需求最为迫切.因此,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具备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功能,才能促使本国货币的清算功能向储备功能的转变.可以说,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人民币要实现国际重要储备货币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资本市场还是配置风险、管理风险的最佳方式,是一种风险分散和转移机制.中国要成为国际金 融中心,还需要在规模、结构、资源配置、财富管理、风险管理、全球地位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为此,第一,资本市场总量规模还应进一步扩大,第二,资本市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建立与股票市场规模相近的企业债券市场,以弥补企业融资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并为投资者创造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品种,优化资本市场的风险结构,第三,不断优化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产业结构、实现投资工具的多样化,以加强资本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和财富管理功能,第四,允许国际投资者自由投资中国资本市场、允许外国优质企业在中国上市,真正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只有如此,才能使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才能成为与中国实体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金融学院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顾问李豫认为,中国应当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要,建立中国金融市场与欧洲金融市场的直接联系,尽早引进欧盟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有关产品,为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交易、投资、风险管理平台和产品.同时.为缓解外汇集中于国家的压力,国家应鼓励企业和居民持有和投资外汇,实现财富币种的多元化,实现“藏汇于民”.同时,他认为,建立与欧洲金融市场直接联系途径的一个选择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所属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建立类似CME模式的合作,使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以及中资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的平台上直接交易德意志交易所集团提供的欧元债券和场内的汇率利率期货期权等产品.

美国道富银行信托公司执行副总裁柯杰瑞认为,中国应积极培育基金业的后台服务产业.在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后.中国的基金行业将进入一个快速扩张时期,并进一步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国基金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服务外包市场.与美国的基金产业以市场为主导、政策为辅助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基金产业早在成立初期,就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产业的演化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层的规制和引导.目前.法律法规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后台业务外包发展的瓶颈.中国应当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后台业务外包的范围,理清承包方和发包方的权责,借鉴国际经验,培育后台服务产业,为基金行业的持续繁荣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监管法律的完善,基金后台业务外包提供商将会不断涌现,资产服务业会作为一个新的行业出现.而集中式的后台业务处理模式也将成为中国基金公司的主流业务处理模式.

申银万国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单豪杰博士和马龙官博士认为,在上海的金融市场中,证券市场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证券市场最有助于金融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其次,现代经济发展也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而证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恰好能满足这种需要,第三,现代金融的发展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的,而金融创新主要是以证券市场创新为龙头.因此发展证券市场带动其他市场的发展是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新的思路,它能够带动法律制度、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约束.上海证券市场的发展应该要以国际化作为当前的重要内容.从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来看,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特别是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是一个金融中心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推进证券市场国际化便是当前一项较好的战略选择,这也是促进制度完善和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人民币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009年4月《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了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在此次论坛中,关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进程、方式和方法等问题也成为了与会代表热烈讨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与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相辅相成: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发展人民币市场、推动人民币“走出去”的重要战略部署,而扩大人民币使用则将有力夯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第一,稳步推动资本项下和金融市场开放,积极构建人民币回流的国际投资池,第二.积极推进与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相适应的上海外汇市场发展.为此.一是积极推出各类避险交易工具,完善外汇市场的功能和体系,大力拓展外汇远期和掉期交易,适时推出外汇期货期权交易,争取掌握人民币定价主导权.二是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上海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规模,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主体范围,增加银行间市场交易模式,丰富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品种,提高外汇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活跃程度.三是完善外汇交易做市商制度,提高欧元、日元和港币对人民币交易的流动性,第三,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放宽对跨境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为此,一是进一步放宽境内机构对外直接投资的限制,支持企业“走出去”.二是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逐步放宽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投资的限制.三是拓宽境内外汇资金的投资渠道,允许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在境外的证券市场进行投资.四是深入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工作.五是在继续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管理方式改革的同时,积极配合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探索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引导外汇资金双向合理流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殷剑峰认为,就人民币国际化乃至中国融入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成败而言,放松管制是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目前,为了顺利实施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有序开放,迎接第二个全球化阶段,在放松管制、积极推动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同时.应该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功能和香港中资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同时,立足香港中资金融机构,发挥QDII和QFII的战略作用.为此,第一,培育香港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第二,继续推动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同时,以QDII和QFII为手段,以香港的中资金融机构为依托,稳妥、有效地推动资本项目开放.

上海金融学院李豫认为,人民币已初步具备成为地区和世界范围强势货币的经济基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现阶段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同时推进国际和国内两个金融市场建设.一方面,在国际上为人民币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内全力推进以金融市场建设为核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开放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离岸市场等金融市场体系,推进人民币汇率利率市场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四、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与发展热点问题探讨

中国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沪深两市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场,中国也成为名符其实的资本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走强,法律体系的不断 健全,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资本市场,也将带动理论和学术界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广泛和深入研究.本届论坛上,众多海外专家学者也针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英国阿伯丁大学的JingChen,Roger BucklandJulian Williams三位专家学者认为,2001年后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规制改革,实际上是对中国B股市场资产所有权的放松管制,它对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结构的自发调整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使中国和香港资本市场的长期联系更加稳定,而且也使得两市场间的相关性和传导机制更趋收敛.这些结构性变化必将为两市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套利机会.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OscarVarela教授和Duc Anh Ngo博士认为,中国GDP排名世界第三.目前中国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正尝试着私有化改革,随着市场效率和透明度的逐渐提高,必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同时,他们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是有效的,美国基金管理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时机选择问题不仅是无效的,而且还会影响市场的绩效.尤其是对上海的B股市场.

美国卫理工会大学(Methodist University)的Andrew H.Chen教授、美国上市公司法律经济咨询集团(LECGl的Sumon C.Mazumdar理事和Rahul Surana顾问认为,虽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但是,非国有企业仍被限制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资资金.这说明过去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是被严格监管的.2007年中国证监会公布《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中允许上市公司在没有担保和价格控制的情况下发行企业债券,这不仅是中国债券市场过去二十年最富有意义的发展.而且也将为债券发行市场带来巨大的需求.相信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必将迎来更多、更深入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企业债券的发行者仍大

该文是金融会计专业金融市场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金融市场方面大学毕业论文,与金融市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适合金融市场及金融创新及科技创新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金融市场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810;数是国有企业或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在发行企业债券时仍存在很多困难.当发行者企图通过外部渠道提升资本实力时,信息不对称仍是主要障碍.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的HaroldBeladi、犹他州大学fUtah State University]的Reza Ola.di和旧金山大学fUniversity 0f San Fransisco)的Nicholas S.P.Tay三位专家学者认为,随着新交易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资本市场的快速整合也将给各证券交易所带来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证券交易所纷纷在当地或跨国寻求稳固的战略合作联盟.迄今为止这些证券交易所的努力成效已经初步显现.但是,这些竞争优势能否持久保持仍是不确定的.目前,这些证券交易所的增长机会主要来源于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上市公司或其交易的证券.但是,这些公司仍面临严峻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证券交易所可以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利用其声誉资本扮演信息媒介的角色,相信这将给证券交易所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同时,他们认为,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资信越高的企业选择越具有声誉资本的证券交易所上市,则必将获得更高的收益.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Chuanthan Ma和Juan Yao两位学者认为,1999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上海和深圳B股市场的投资者“羊群行为”非常明显,但确没有相关证据证明中国A股市场也存在“羊群行为”.同时,“羊群行为”在产业层次的表现强于市场层次的表现,在增长股的表现强于价值股的表现,在股市衰退期的表现强于股市上涨期和盘整期的表现.这些结果说明:首先,A股市场和B股市场不同的投资行为不应该用统一的一般资产定价模型来解释,其次,由于B股市场表现出强烈的“羊群行为”,因此,资产组合多样性策略可能并不像在其它不具有“羊群行为”的市场中的表现一样有效.这些结果应引起拟投资中国股票市场的外国基金管理者们的注意.总的来说,中国股票市场在过去二十年中信息披露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中国股票市场已有的以及正在经历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预想的效果.这也说明了中国政府可以通过选定某特征的股票作为目标市场,并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更好地规制股票市场.

(责任编辑:周智立)

相关论文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析

本论文为金融市场有关金融类毕业论文选题,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探析相关函授毕业论文,可用于金融市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契机

此文是一篇金融市场论文范文,关于金融市场方面论文范文集,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新契机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金融市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