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步实践

时间:2024-03-15 点赞:54869 浏览:11598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自主学习论文范文属于论文总结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自主学习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历史与社会》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初步实践相关如何写论文总结。适合自主学习及学生及课堂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自主学习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特别提倡与强调自主学习,改变过分注重接受式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在两年多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关 键 词 :历史与社会,培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5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8-0153-02

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学习理论上特别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独立性.他主张“发现学习”,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过程,才是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我国的教育理论中,也有“自得”的论点,提倡让学生自己经过学习研究、探索来获得新的知识.自主学习实验理论的提出,正是这一教育思想的良好体现.它力图使学生认识水平不断架构、更新、完善和提高,它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科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学科教材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众多领域的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根据中学社会学科的特点,新课程把传统的“双基”扩展为基本知识、基本应用、基本技能、基本实践四个环节.这种编排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对社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知识的获取,尽量通过其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内化、吸收来完成,并且这个参与是多方位的,是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不能只停留在拥有多长的学习时间和多少种学习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

1.创设参与氛围,培养参与意识

首先,要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以平等的身份来到学生中间,尊重学生的一切,真心实意地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地听取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注意发现学生发言的合理部分,绝不轻易否定,而以学生口吻谈看法,让学生都认识到: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改变课堂中课桌椅的摆法,用环形或分圈围坐的方式,代替传统的“秧田式”排列等.

其次,坚持教学中的学生“无错原则”.即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对知识有错误理解,允许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初一学生有个特点就是喜欢在课堂上发言,不怕别人耻笑,教师应该很好地保护这种学习积极性.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因斯坦,当你收起你的教鞭、讽刺与责骂,任学生的思想在自由王国里奔跑时,新的“牛顿”、“爱因斯坦”将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当学生答对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答错时也不指责,这样使课堂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保证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

第三,尽可能多地减少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依赖性,克服学生只求“师”,不求“思”,当忠实“听客”的不良习惯,破除学生答“标准”答案、答案惟一意识,鼓励他们多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联系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回答问题,结论只求正确,不求统一.问题的标准完全可以弹性化,允许多种答案并存,只要是有道理,可以讲通的,就可以保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围绕所学知识,向前发展.

第四,激发参与动机,提高参与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开端,也是保证全体学生全程参与的动因之一.教师要注意发现《历史与社会》课教材所蕴涵的兴趣因素,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感,而教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在讲《行政区划》各省的相对位置时,我叫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把相关的内容串联起来,其中有学生编出了这样的故事:江西省象一个汉族少女头像,湖南省象一个苗家少男头像,他们俩面对面,正在亲吻,因此上面的假(湖北省象大盖帽)发出了惊奇的一声“鄂”(湖北省简称).这些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实在是很丰富的.这样全班同学对学习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保证参与的延续性,教师还应及时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进一步地探讨,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激趣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

2.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如何学习,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发展自身的创造性,这是“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学生由一个被动学习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因此,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扶持,只有在教师巧妙的引导下,有针对性的提示下,学生才能思维清楚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

(1)可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师生双方课堂教学、学习的指向, 不能认为只是教师的事.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其主体地位会更明显地凸现出来.如八年级下册中的西安事变这类有关历史事件的课文,师生共同确定的教学目标为:事变的背景、领导人、时间、经过、结果、意义等.再如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的目标可确定为:变法的背景、人物、内容、影响等.这些目标,学生是可以确定的.这样既保证了学习目标的透明度,又使学生学得主动,学有效果.

(2)让学生参与学习方法的选择.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更喜欢与人交流.前者表现出一种场独立性的风格,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场依存性,这两种认知风格并不影响学生认知发展.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稳定的学习方式,我们不应该强求一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先确定自己的学习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这是既尊重了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因此教师在平时加强学法指导的前提下,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确定每课的学习方法也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3)让学生在实践中验证.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课本内容的基础上,为使其进一步把掌握的常识性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讲七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课《身边的故事》中《走进家庭》一节时,我安排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搜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资料.在课上展示时,各组气氛活跃,尤其是负责近现代时期的小组,他们以时装模特的形式展示了近现代服饰,并伴有主持人的讲解.又如,在讲第二单元第二课中《气象万千》一节时,各组学生分别扮演生活在不同气候区域的人们,去描绘当地的特点,并及时向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一组扮演的是来自热带沙漠中的人,他们在介绍完自己生活区域的气候特点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用头巾裹头,穿浅色的大衣服吗?” 这样一个问题引起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各组纷纷讨论,气氛活跃.其他小组也不甘示弱,分别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提出相关问题.在学习人种时,各组又扮演不同肤色的人们.在讲地图语言时,我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比例尺、方向、图例,让他们介绍各自的情况.让学生在模拟中去体验,去感悟,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还可组织学生或由家长带领,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运用掌握的旅游、交通知识为家人设计一条假日旅游线路去旅游;成立“社会志愿者服务小队”,亲自体验参与的快乐,助人的幸福,达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生活的目的.

(4)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善于总结知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有的知识相互关联,有的似联非联,有的毫无关联.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把这些知识加以总结,经过大脑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对于相关联的知识,要总结出其共同特征,找到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别;对于似联非联的知识,要能发现其内在的本质联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对于毫不相关的知识,要善于总结其本质的区别及各自重要的特征.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样的地形》一课时,学生在自行探索中认识到我国地形的多种多样,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异.要想理顺上述这些差异,学生须纵观地图找到各地差异的程度、差异的特点,总结出我国地势像阶梯,从西向东,逐级降低的特点,从而对我国地形分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总结出的结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口头总结,就是把探索得到的知识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讲给老师和别的同学听;二是书面总结,把探索获得的知识写在本上,让大脑经过再加工、再梳理,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善于总结,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

(5)让学生参与学习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是社会课整个评价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学生之间不但水平相近,思维相当,容易产生共同语言,在碰撞中相互启迪,共同提高,而且没有逆反心理等障碍,容易沟通.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又可分为:同桌评议、小组评议、班级评议.

同桌评议常应用于日常教学评价,如平时测试和作业相互批改、评分等.学生好为人师,有机会批改他人试卷和作业,并指出他人的短处,往往使他们感到兴奋,有助于满足他们某种自尊的要求.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力特别集中,并能在同学的错误中反省自己和完善自己,因而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再学习过程,同时,学生相互评价,他们会感到可亲可信.小组评价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形式.如在日常教学中,对某些问题,可设置一定的情境,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收集论据、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点,相互间进行补充、论证和评价.还可以采用小组热点问题辩论赛、小组时事知识竞赛等方式进行.小组教学评价方法,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班级评价形式普遍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如在进行课堂时事评述时,学生进行个别演讲后,由全班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指明优缺点.在班级整体评价中,学生慢慢学会了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适时地、恰当地给别人赞扬和鼓励.这样不但营造了互帮互学轻松愉快和睦相处的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将来立足社会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和生存能力.

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活学活用,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通过评价,学生自我反省,检查自己有没有实现学习目标,以此来改善学习方法,使评价过程又成为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样可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学习的动力,让自主学习更为扎实有效,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历史与社会》学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才能促进自我得到发展.只有学会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这也反映了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教育方向,它应是每一位《历史与社会》课教师不懈的追求.


相关论文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

本论文为关于德育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标注,关于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德育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让生活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

该文是文化社会学专业学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学生毕业论文提纲,与让生活走进《历史与社会》课堂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学生及社会及历。

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的

本文是一篇教学改革论文范文,教学改革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教。

《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关于课堂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关于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