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课程的整体性其教学模式

时间:2024-02-15 点赞:53506 浏览:11207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军事专业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课程的整体性其教学模式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马克思主义及整体性及课程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根据“05”方案设置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内在的整体性特征,这不仅体现在每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中,也体现在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上.在教学中,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教学的客观要求具体化为统领教学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整体性教学理念、整体性教学组织基础、以课程团队为核心的衔接性教学模式、整体性教学管理和教师考核方式等环节构成.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整体性;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44-04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整体性决定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性,也决定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整体性.根据“05”课程方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称“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这四门课程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独特的整体性,但同时,这些不同课程之间也构成了一个内在的有机整体,特别是“原理”、“概论”和“纲要”这三门课程之间更是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本文以“原理”、“概论”和“纲要”这三门课程为对象,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教学中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这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创新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每门课程自身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每门具体课程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都具有跨度大、宏观性强、教学内容量大等共同的特征.为了实现每门课程的教学主旨和教学目的,首先必须要准确把握每门课程自身的整体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最直接的要求.

“原理”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相关教学内容,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认识和历史,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基本原理.这三大组成部分中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复杂的内容,可以单独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因此要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时中掌握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必须要强调和突出“原理”教学中的整体性,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它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1]具体地说,整体性视野中的“原理”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不同社会形态中具体体现出来的一般性特征.整个“原理”课教学必须围绕这两个层面展开,只有抓住这两个层面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首尾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综合安排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2]离开了这两个层面的教学主旨,就必然把“原理”课教学湮没在具体的知识性细节中,不论讲授多少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知识,都无法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内容和最核心的精神.

“概论”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无论从历史线索还是从理论逻辑来说,教学内容都非常复杂,因此必须要抓住“概论”教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即对于中国人来说,究竟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可以涵盖和统领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上党的理论活动主线和理论认识成果.因此,“概论”课的教学必须要围绕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来推动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换,并以此提升“概论”教学的整体性.只有这样,“概论”课才能起到使学生在掌握具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科学理论武装的重要作用.

“纲要”讲授的是战争以来至今17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大问题.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这170多年的历史,“纲要”课的教学很容易陷入具体的历史枝节.对历史的发展来说,“最后的形式总是把过去的形式看成是向着自己发展的各个阶段”.[3]也就是说,必须要用当代的发展来构建对历史的理解,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来统领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认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符合逻辑和符合历史的必然结果,这是体现“纲要”教学整体性的必然要求.从整体性的视野来看,“纲要”教学必须要着重体现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逻辑,着重体现中国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环境和艰难进程,这也是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历史基石.

二、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不同课程之间的整体性

“原理”的教学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概论”的教学核心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纲要”的教学核心是中国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条件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核心命题本身是一个不断从抽象到具体的有机过程,这表明“原理”、“概论”和“纲要”三门课程不仅存在着自身的整体性,而且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也存在着内在关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整体性.科学认识不同课程之间的这种整体性以及在整体性下不同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更深层次的要求.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概论”课处于核心层次,其教学内容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的指导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一课程的教学效果关系着青年大学生对中国执政地位的理论和政治认同.可以说,“原理”、“概论”和“纲要”这三门课程是“一体两翼”,“概论”是“体”,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两个基本的命题,一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原理”作为“一翼”,要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涉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的理解.没有这个前提,学生是无法真正理解中国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的.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对历史的理解,中国的理论更是这样.“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中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4]因此,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又必须要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理解中国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环境.“纲要”作为“一翼”,承担的正是这样一个任务.这样,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间的整体性关联就非常清晰了. 归纳起来说,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间的整体性实际上是维系在这样一条主线上,即在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并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来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突出这一主线,是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最主要的目的.

自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的割裂,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门课程之间各自为阵,缺乏有机协调,没有充分考虑具体课程之间的整体性关联,教学内容上存在大量重复,课程之间的衔接性不够.第二,教学中知识性湮没了思想性,比较严重的是,不少学校的“原理”课畸变为哲学或经济学,“纲要”课畸变为中国近现代史,这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大大弱化.因此,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要在课程的整体性上下大功夫,在整体性上寻求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教学水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有效突破口.

三、用整体性统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需要树立和把握的几个观念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整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要把这种客观存在的整体性转换成为教学实践,必须要着眼于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树立并把握整体性的教学观念.具体说,这种整体性的观念主要是由教学中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三个因素构成.这三种意识并不是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主旨,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共同的教学主旨,也是把这些不同课程联结在一起的教学主线.

科学意识,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原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识和体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即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发展唯一科学的理论,“纲要”和“概论”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要使学生确立起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科学认识以及对指导这条发展道路的理论的科学性的认识.应该说,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在整体上形成的科学意识比起掌握某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来说,在重要性上要大得多,是一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内容”.[5]

规律意识,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自觉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根本上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阐述和实践.中国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科学性根本上则体现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制度演进和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阐述.在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原理”课、“概论”课还是“纲要”课,其教学的主旨都在于促进学生对规律意识的自觉和体悟,促使青年学生养成从人类社会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视域来认识事物和认识自身的意识.

信念意识,就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信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并不是抽象的,或者说是外在的,它们最终要转向青年学生个体性的体验和认知,并且表现为青年学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上ʍ

该文是军事专业马克思主义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类有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课程的整体性其教学模式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马克思主义及整体性及课程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6;一是对历史的信念,在这个层面上,“原理”课、“概论”课以及“纲要”课的教学指向性都在于“四个选择”,即在中国建党9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6]对历史的信念是对现实和未来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二是价值信念,即对于人民群众历史事业的价值追求.恩格斯曾经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7]这一论断深刻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价值信念,即对人民群众事业的自觉和辩护.这样一种意识的形成,能够促使青年学生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上思考自己个体的前途命运,从而摆脱现代社会中人的“单向度”发展、“片面化”发展和“原子化”发展的倾向.三是对自身个体生命的信念,即把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转换成对自身生命价值意识的认知,这一点是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的实质与根本.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价值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自然生命的基础上确立起对个体生命价值的积极追求,其实质是自然性生命与精神性生命、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对青年学生进行有效的生命价值教育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承担的重要任务,[8]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这一方针的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关于科学、规律这些“道”的层面的内容要真正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作用,必须要体现在学生对自己生命与生命价值认知这个“用”的层面的思考上.要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特别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和思想发展的讲授,拉近学生与历史伟人的心理距离,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民族大我与个体小我的关系,唤起对自己生命的充分尊重并确立起对自身生命价值的正确认识.

上述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所构成的整体性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性要求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从当代青年学生的学习心理看,他们“在认知方式上偏重直观化,注重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而轻视理论思维和理论学习,对泛泛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接受”[9].因此,用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来统领教学,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整体性教学观念,是提升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思想性、切实使学生能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并从中“终身受益”的必需条件.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10]青年大学生是当代青年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用整体性的教学观念统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对于党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条件下“代表”、“依靠”和“赢得”广大青年,确立起主导性思想意识形态在广大青年中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构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整体性教学模式,创新整体性教学的保障机制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整体性教学,关键的是要创新教学模式,用机制来保障整体性教学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基本环节组成.

第一,确立整体性的教学理念.对于承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任务的机构来说,必须要在自己的教师队伍中牢牢确立起整体性的教学理念,并把整体性上升到整个办学理念的层次来指导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

第二,在教研室的层面夯实整体性教学的组织基础.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主要是由“原理”、“概论”、“纲要”、“思修和法律基础”四个教研室组成.教研室内部和教研室之间要经常开展教研活动,以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指导,对课程教学进行总体设计,精心提炼问题,体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认知和信仰体系的转换.

第三,以课程团队为核心,创新教学模式.目前,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拉通式教学,二是衔接性教学.拉通式教学就是由一个教师把整门课程讲完,衔接性教学就是由若干教师来主讲同一门课程.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目前这两种方式都有不足.拉通式教学由于教学任务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局限,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的主旨.衔接性教学由于教师之间的协调不够,特别是由于在课程总体教学的目标、方法等问题上不统一,使得衔接式教学简单地变成为“拼盘课”,教学内容分散,不同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主旨.整体性教学所要求的是以教学团队为基础的衔接性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两个特点,一是教学团队是建立在整体性要求的基础之上,具有整体性的教学理念,并能以科研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二是衔接性教学不是拼盘式授课,而是有着内在教学整合性,着力在整体性的基础上突出教学中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并以此来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

第四,建立整体性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师考核方式.要保障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必须要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与考核方式.整体性教学对教学管理方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必须要在学时分配、教学方案设计、问题提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组织管理等方面建立起对整体性教学的保障机制.在教师考核方式上,需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教研室为对象的团队考核,主要用于对教研室实践整体性教学的考核;二是以教师个人为对象的个体考核,主要考核教师个人在体现整体性、在教学中推动学生的科学意识、规律意识和信念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此,必须要从教师本人、学生、教研室、学院等多重视角来构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考核的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

相关论文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课程教育调查

本文是一篇政治理论论文范文,政治理论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课程教育调查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政治理论及思想政。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课课程建设探究

本论文为关于概论类政治论文题目,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课课程建设探究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可用于概论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教学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相关有关政治的论文,关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教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课实践教学探析

本论文是一篇实践教学相关政治论文800字,关于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课实践教学探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践教学及政治理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