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花怒放高碑店

时间:2024-02-24 点赞:48512 浏览:9547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灌渠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化之花怒放高碑店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可作为饮食文化专业灌渠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灌渠及村民及民俗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高碑店村的农民‘富裕’了,但这不能代表高碑店村的农民就‘富有’了.”支芬说,“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者,是文化与文明的结合体.”

这是一个曾经的“三无”村庄.但有一位女公仆,却迎难而上,勇敢地来到这里上任——她就是北京市高碑店乡高碑店村党总支书记支芬.

“咱没了地,是摔了泥饭碗,但是如今,我们搞起了文化产业,这是金饭碗.”上任后,她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村里的乡亲们清理河道,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以文化带动经济,创造出蜚声国际的文化特色高碑店.

如今,支芬拥有着全国和市级劳模、优秀党务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多项桂冠.面对多项荣誉的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微笑着说,“其实,荣誉并不重要,乡亲们的收入从2001年的人均4050元到2012年的24590元,这才是我高兴的事.”

主政“三无村”

高碑店村自辽代就已建村,元朝时是漕运码头、皇粮商品的集散地,盛极一时.

然而,历史的辉煌没能让它在新时期延续.1993年,伴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让这个距离东长安街只有8公里,方圆面积仅200多公顷的高碑店村,承担了更多的城市服务保障功能.辖区内的大量集体土地被用来建设重点工程,世代靠地为生的高碑店村,逐渐变成了“农村无农业、农民无耕地、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

“高碑店完了,没有希望了.”除了村民们的哀叹,“三无村”面临的困境还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这时,47岁的老党员支芬临危受命.但能否主持好村子的工作?能否得到村民们的一致信任?支芬也在犹豫.

“这个女书记最多干三个月”,这是支芬见到村民后听到的第一句话.这句话不仅没有让支芬放弃,反而让她更坚定了接管“三无村”的信念.

主政三无村,支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理村容村貌.

刚上任时,支芬就立即带领村里的领导班子,来村里实地考察.

但当支芬一行往河边走时,一阵阵的恶臭扑鼻而来,让他们睁不开眼.临近河边一堵两米多高的墙,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身边的人告诉支芬,这条是通惠灌渠,是通惠河的一条小支流,多年来无人管理,为了挡住这条河搭建了这堵墙等河风飘来的臭味,让人不敢说话.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支芬,支芬找到墙体的一个破损处,坚定地说:“翻过去!”随即纵身翻了过去.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但他们的眼光更多的是敬仰.

“我们不能让灌渠两岸的村民长期生活在垃圾堆里.”支芬觉得要发展,如果不改变脏乱的环境,是不可能的.支芬的这一提议得到了村里党员和老干部们的支持.

当时的高碑店村,河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河岸还有随意搭建的狗窝、厕所、煤棚子,就凭借一村之力治理灌渠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一是灌渠的管理权在通州水利局,治理工作首先要得他们同意;二是垃圾日久年深很难清理;三是要拆除沿岸村民搭建的房屋,迁墓平坟,涉及到群众的思想工作要做;四是村里无力支付整治灌渠的几百万资金.

尽管如此,支芬还是咬紧了牙,坚定的说了声“干!”

拿到专家做出的治理方案之后,支芬和总党支便开始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治理灌渠的好处.与此同时,还召开了十几次会议.会上,支芬耐心地和村民们交心,广泛争求村民们的意见,还将治理灌渠的方案和效果图拿给村民看.在拆除违章建筑的时候,支芬还自掏腰包给一个坚决不同意拆迁的村民补偿.

在迁坟这件事情上,刨坟掘墓是村民们的大忌,为了充分表达对死者及家属的尊重,支芬便在村里专门划拨一方土地,统一安葬几百座坟.村里还为各家提供优质的松树苗,组织各家在坟前种松树,以树代墓,缅怀先人.一位曾极力反对迁坟的村民现在很欣慰:“现在看不到遍地的坟头了,一到春天,到处都是绿色,我看到了干部们的一片苦心.”

经过几番周折,治理通惠灌渠的工程终于在全村的瞩目下开工了.随着治理的深入,全村上下渐渐拧成了一股绳.经过奋战,治理后的灌渠实现了从“垃圾堆”到花园的变身——1.5公里长的水泥路沿河而建,便道上铺满了光亮整洁的红黄彩砖,河上架起了一座古朴典雅的木桥和一座能通汽车的水泥桥.

灌渠的成功治理在改善了沿河两边村民的居住条件的同时也为高碑店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支芬不断的探访和摸索下,高碑店村后来又兴起了遛宠物带文明铲的举措.党总支、村委会为每户养宠物的村民都配备了清理宠物粪便的小铁铲,号召村民以举手之劳,来美化村庄环境.全体村民在积极响应的同时还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如今的通惠灌渠,景美、灯亮、路通、岸绿、水清.村民闲暇之余,会坐到河边的石凳上享受生活,每每此时,他们都会把对支芬书记的感谢溢于言表.

走文化新路

为了能尽快找到村子发展的出路,支芬在让村子旧貌换新颜的同时,还凝结集体的智慧,找寻村子发展的新突破点.

在一次支部会议上,村里的一位老人所讲述的高碑店村的历史,为支芬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高碑店村历史上是漕运码头,大小商家店铺云集,有“高米店”、“高蜜店”之称.支芬立即意识到,这正是自己苦苦找寻的发展突破点.

“既然,七八百年前,高碑店村的老祖宗们也不是以土地为生,而是以商业,我们能否从这个角度挖掘古村历史文化,恢复历史上大小商家大小店铺的繁荣景象呢?”支芬心中有了主意.

从通惠河回来,支芬找到了村子发展的方向:挖掘古村历史文化,恢复历史上商铺繁荣的景象.

散布在村里一条街上的几十家经营古典家具的商户让支芬感觉眼前一亮.她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古家具市场近年来一直挺好,且发展古典家具产业和千年古村的优势非常匹配.它占地不多,村民们也有现成的房子用,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而且村民们还可以通过出租房屋很快收益.如果真是这样,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就业问题,还能提高村民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为高碑店村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村里投资100多万,对原有几十家古家具店铺一条街进行了升级改造——整修道路、绿化美化的同时按照明清建筑风格统一改造了门面. 支芬来到高碑店村第二年的金秋十月,带领高碑店人请来了众多媒体来村里参加“高碑店村首届古典家具展示会”,古典家具街的知名度被有效地提升了.两个月后,入住家具街的商户便猛增到202家.同年年底,高碑店村成立了古家具公司,使家具街发展更具规模和影响力.

这是文化产业现雏形的标志.同时也体现着她智慧的光芒,这让支芬得到了些许的鼓舞,及时提出了建设古典家具文化村的发展目标.

如果说,古典家具商户打开了市场,让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那么,把家具产业演变为家具文化,为高碑店村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找准了下一步文化发展的方向,支芬领导的高碑店又修建了一个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的华夏民俗文化园.将其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展示和销售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保护基地.

园内建筑采用中国明清古典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别具特色,共有各类建筑300余间,设有多功能展示大厅.其中传统手工艺品中包括剪纸、泥塑、刺绣、年画、木雕、唐卡、风筝、香包等百余个品种.

华夏民俗文化园自2004年建成后,不仅成为了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展示和销售中心,也成为了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播交流中心,目前园区已先后承办了2004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欢聚高碑店主题活动、首届华夏民俗文化节、第六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使节夫人活动日、各国大使闹元宵等许多有影响的重大品牌活动.

2005年启动了“国际民俗旅游接待”项目,将村民的居住性资产变成了经营性资产,先后共接待来自美、英、德、日、韩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

2006年高碑店村被确定为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面对这个发展机遇,支芬带领党总支一班人进一步完善了全村“三街、两区、一园”的产业发展格局,对古典家具老街、古典艺术新街、水乡茶楼一条街、国际民俗接待区、医药批发产业区和民俗园进行提升.

目前,新街已经引进了聚仙堂、华夏民俗文化园、科举匾额博物馆、中原文化艺术长廊、徽派宰相府和飞云画院等文化底蕴深厚的企业,还引进了老北京的华声天桥市场和暖炉博物馆等项目,使整建后的古典艺术新街成为一张展现京城民俗文化的新名片.

在支芬的带领下,高碑店村以古典家具一条街和华夏民俗文化园为龙头,在通惠河两岸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旅游产业,从困境中走出了一条“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完善保障、构建和谐”的发展之路,全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现在的高碑店村,已经成为一个“发展有后劲、人人有事干、生活有乐趣”的“三有村”.

创和谐民风

“高碑店村的农民‘富裕’了,但这不能代表高碑店村的农民就‘富有’了.”支芬说,“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应该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富有者,是文化与文明的结合体.”

为了让村风成为促进发展的动力,高碑店村开办了“人文奥运大讲堂”,普及礼仪、奥运和健康知识,开展各种学习和交流活动,展现群众文明风采,并在奥运会到来之时,作为长安街上的第一个村庄,向世界展现北京人良好的国际形象.

支芬提出,在富裕的同时要伸出友爱之手,帮扶困难群体,把对弱势群体的临时救助变成365天的关怀,形成村民之间互帮互助的长效机制.

村里还成立了“爱心公益服务站”,为困难家庭发放了“爱心卡”,他们每月都可以在服务站领到各种生活用品.

除了帮扶,支芬还倡导开展“两优工程”,即在就业指导站推行困难群体就业优先工程和困难群体本人及子女参加技能培训优惠工程,使全体村民共享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让村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

同时,村里还多次举办“村歌大联唱”、金秋晚会等文娱活动,成立了村民们非常感兴趣的腰鼓队、舞蹈队、合唱队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了感情,凝聚了人心,汇聚了力量等村里的老年高跷队和少年高跷队还先后赴英国和澳大利亚参加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国外人了解了更多中国文化的同时还提高了高碑店村的知名度.

现如今在地图上,这个方圆面积仅有200多公顷的小村庄,早已名扬四方.

国内外,只要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明清古典家具艺术的,都知道北京有个高碑店村.这也让高碑店村拥有了全国法治示范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北京市文明村、北京市经济百强村、北京市平安村、北京市卫生村、北京市法制示范村、北京市敬老先进村、残疾人工作五好村等多项荣誉.

“看着这一步步走来所取得的成就,心里感觉到踏实.”当记者对支芬的能力表示惊叹时,支芬只是用朴实的语言、谦逊的态度回答记者:“其实,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我当时处在那样的位置,必须把党交给我的事情做好,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还应该受到批评等”

现场采访

记者:目前高碑店村的布局是什么样的呢?

支芬:高碑店的区域图就像一个宝鼎,通惠河的水源源不断流入宝鼎,这水便是财.而且区域面积大,距离天安门又近,这宝鼎一定要打造成绝世宝鼎.而目前,高碑店用现有的土地形成了三个产业区.一个是以古家具为龙头;一个是老北京的民俗文化产业区;另一个就是是医药文化产业区.目前已经有一个医药公司,占地18.5万平方米的中医药港也在筹建中.

记者:您当时怎么会有建设文化村思路的呢?

支芬:这应该算是绝处逢生吧!在村子无路可走的时候,有那么一个机遇,抓住了就好了!当时是村子里的一个老人挖出的石碑给了我指点.石碑上记录着高碑店村的历史,曾经这里以商业为主,是盏极一时的漕运码头、皇粮商品的集散地.而如今的村民们没有地,也可以走从前老祖宗的路啊,但是卖粮这样的事情行不通,所以就出现了走文化产业道路的想法.

记者:我听说,村子的建设也不是特别顺利的,也遇到了许多的阻力,费了许多心血.

支芬:其实,也不算是什么阻力,也没有费什么心血.作为干基层工作的人,领会好上级的精神,再联系本村实际,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实在在落到实处.你看我来高碑店干了三件事儿,十年就干了三个活儿.第一是把村子治理干净了,建立长效机制,治脏治乱;第二是整治环境,发展文化产业;第三是组织老百姓翻建房屋.

记者:2002年您刚上任时,曾很有决心的说

该文为灌渠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化之花怒放高碑店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可作为饮食文化专业灌渠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灌渠及村民及民俗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不仅是人要来,而且心也要来”,您应该是胸有成竹的吧?

支芬:其实那不是什么豪情壮语.作为一个党员,一个支部书记,领导安排你到哪里工作,你都要全身心.如果是模棱两可的就干脆不去了,否则浪费时间事小,耽误村子的发展事大.

相关论文

文化之花绽红山

本文是一篇文化建设论文范文,文化建设类有关电大毕业论文,关于文化之花绽红山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文化建设及图书馆及群众文化方面的。

花再小,也要怒放

本论文为关于马车夫类论文目录格式,关于花再小,也要怒放相关毕业论文,可用于马车夫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

安全文化花开遍地

该文是文化软实力专业企业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企业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与安全文化花开遍地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适合企业及基地及全国方面。

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

本文是一篇文化产业论文范文,文化产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辽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化产业及知。

关于风电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

本文是一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关于风电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企业文化。

怎么发表文化文

本文是一篇怎么发表论文范文,关于怎么发表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怎么发表文化文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怎么发表及经济发展及文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