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观形成的客观基础探析

时间:2024-04-10 点赞:44750 浏览:8626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篇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属于科学小论文500字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科学发展观相关毕业论文模板,与科学观形成的客观基础探析相关论文范文。适合科学发展观及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科学发展观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借鉴了当代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为了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完成新的历史任务而提出的,标志着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关 键 词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建设,客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12-3

发展是每个时代、每一社会的永恒主题.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丰富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客观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几代中国人探索的结果.如果没有、、不同时期的发展理论和实践作基础,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也不会一下子就形成科学发展观这样成熟的理论.

1.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第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

1956年,我国在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相继取得伟大胜利之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全新课题,是照搬苏联模式,还是从本国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国后的头几年,我国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建设的.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逐渐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在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情,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1964年底的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我们一定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家经济的总方针,同时确立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家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一个探索的时代,也是创造“奇迹”的时代.在一穷二白的起点上,中国人勒紧裤腰带,在短短将近30年的时间里,经历种种挫折,走完了英国花了近百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千瓦/小时增长到了1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4万吨上升到了869万吨.

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造出了“两弹一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逝世时,中国已由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都能造的工业大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可惜的是,由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和林彪、“”的干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思路未能得到有效实施和执行.但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所经历的曲折,从正反两个方面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做出了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总方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明确提出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主题,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富有时代性、政治性和战略性并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结论.同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改革开放的大思路下,我国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并创造了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396亿元,经济总量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世界排名第7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1998年的4200万,20年时间共解决2亿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第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提出了“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当中的问题.20世纪末,在第二步战略目标即将实现的时候,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规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20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经济社会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进一步满足.

2000年,中国完全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超额完成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172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美元,人民生活在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2.另一方面,我们在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实现的.目前我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发达国家的投入产出比为1:1,世界平均为2.9:1,我国2003年为5:1.从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中,可以看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

第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和局部利益等普遍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使生态环境整体功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森林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下降,90%的草地不同程度退化,华北地区因长期超采地下水形成约3万至5万平方公里的漏斗区,江河断流、湖泊萎缩现象加剧.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量上限的2倍.在污水灌溉集中的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污灌面积的20%.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大头.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据不完全统计,入侵外来物种已有200多种,我国野生水稻、大豆等遗传资源保护不力,70%以上的野生稻被破坏.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水资源涵养功能退化,洪水蓄调功能下降,1998年长江洪灾造成下游直接经济损失达1345亿元.自然生态系统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

第三,资源形势严峻.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我国的资源总储量虽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则居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其中,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水平的40%,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1%.在45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中,据估计到2020年将有9种严重短缺,外贸依存度达到70%以上.

第四,社会分配和社会公平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财富增长的最大化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化相统一,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多年积累,收入差距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明显表现,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据2003年中国基尼系数达到了0.46,已超过了国际警戒线.收入差距的扩大加剧了已有的社会矛盾,高收入阶层出现,城乡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乡贫困人口问题凸现,社会公正问题突出,以收入差别为主的全面社会差别拉开,以利益矛盾为主要表现的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第五,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据联合国发展署2003年公布的数据,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6位,而中国社会发展却排名世界第104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以教育和卫生事业为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适应,区域及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教育还很薄弱.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到8年,仍有9%的成人是文盲.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还没有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较低.特别是占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87%的农民完全是自费医疗.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全世界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排名,在“财务负担公平性”方面中国为第188名.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的缺陷.此外,我国的社会和社会事业管理落后,行政成本过高,浪费严重.

第六,就业压力增大.我国近13亿人口,年龄15到64岁的劳动力是9.09亿,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劳动力总数.“十一五”期间,就业不足不仅表现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动者的就业难上,更为严峻的是由于近年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各种民办和中外合资高等教育发展较快,从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起就遇到了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的不足还将表现在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的就业难上.到2005年10月份,还有74万大学生没有工作.所以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上述矛盾和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不仅直接危及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将危及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科学发展观正是基于我们党对于发展问题的深层认识,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积极正视矛盾,努力化解矛盾而提出的.

二、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客观依据

二战之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各国都认识到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开始盛行.但是,由于各国在传统的发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发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政治动荡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发展.为此,人们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经济增长却带来越来越多发展问题的局面.随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实践的推进,国际社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共识.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注重发展的综合性、协调性和持续性,已成为当下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主流.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3000美元.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时候,往往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占有资源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会拉大,而随着收入提高及差距拉大,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矛盾处理得好,可以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处理得不好,会引起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出现政局动荡.20世纪仅有日本、韩国、新加坡、马耳他和香港、台湾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获得成功,巴西等拉美国家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因为跨越挫折,正在经历经济长期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痛苦过程.

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正处于这一特殊的发展时期,因此要格外重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努力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并以宽广视野借鉴汲取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历史任务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客观要求

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水平,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济更加发展,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从总体上看,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面临各种困难和风险.

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对长期以来我国发展实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当前面临的复杂形势、任务,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条件的变化,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坚持把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全起来,坚持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坚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

这篇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属于科学小论文500字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科学发展观相关毕业论文模板,与科学观形成的客观基础探析相关论文范文。适合科学发展观及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科学发展观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坚持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把握时代需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时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集成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中国几代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探索,承前启后的结果,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标志着我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相关论文

科学观的教育公正取向探析

关于科学发展观及教育公平及初等教育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科学发展观方面浅谈教育论文,关于科学观的教育公正取向探析相关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绘画时空观形成的哲学基础

本论文是一篇时空观方面有关哲学论文征稿,关于中国传统绘画时空观形成的哲学基础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时空观及中国传。

科学观的现实基础和哲学基础

该文为科学发展观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科学观的现实基础和哲学基础相关哲学本科论文,可作为中国哲学专业科学发展观论文写作研究的。

科学观的哲学基础

本论文是一篇科学发展观类哲学观点论文,关于科学观的哲学基础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及全面建设。

科学观指导下的“概”课教学探析

本文是一篇科学发展观论文范文,科学发展观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科学观指导下的“概”课教学探析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科学发展观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