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金融理的武汉城市圈模式探析

时间:2024-01-18 点赞:49808 浏览:10112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城市及环境及产业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城市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基于环境金融理的武汉城市圈模式探析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城市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武汉城市圈自被国家确立为“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日起,就在不断探索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创新型发展道路.重点就是研讨如何在武汉城市圈实现环境金融理论的实际应用,以更快更好更高效的方式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

关 键 词 :武汉城市圈,环境金融,两型社会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001-02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的工业化发展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也为环境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倡导将缺乏计量环境成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道路上来.

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不能再延用以往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项优势,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思路,探索出一条以环境金融理论为指导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环境金融的起源及相关概念

环境金融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Jose Salazar(1998)认为:环境金融是金融业根据环境产业的需求而进行的金融创新.《美国传统辞典》(2000)认为:环境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所以,环境金融的定义可以归纳如下:是指金融业在经营活动中要体现环境保护意识,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它不仅要求金融业率先引入环境保护理念,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金融发展模式,更强调金融业关注工农业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中的污染问题,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2.武汉城市圈现状分析

2.1 武汉城市圈概况

武汉城市圈的诞生起自2004年7月湖北省政府开始起草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规划于2006年7月审议通过,规划期限为2007-2020年.但是,真正确立武汉城市圈未来发展道路的是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思考,已经将环保问题上升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高度,希望通过武汉城市圈的成功试点带动华中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目前,武汉城市圈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行政区划包括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和天门市.土地面积5.78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3086.73万,GDP总量3999.8亿元.

根据《规划》中的相关研究发现,武汉城市圈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1)“中部之中”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国中西部的结合处和长江流域的中游,在中部地区五省中居中心位置,是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相对较好的资源基础.自然环境多样,水资源保障程度高,土地资源优于沿海地区,可开发潜力大,矿产资源中,非金属矿(盐矿、石膏、建材)资源丰富,天然气开发前景广阔.

(3)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科技教育资源.长期作为国家粮棉油主产区而形成的坚实农业基础,初步建成了以钢铁、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纺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以物流、现代商贸、信息通信、房地产好文化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已初具规模,武汉市科教综合实力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位,中部地区人才与智力资源最密集地区,其中武汉东湖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北京中关村的第二大智力密集区.

鉴于武汉城市圈的多项优势来看,区域内初步具备了构建“两型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如何将这些优势在“两型社会”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以实现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进步问题的解决,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关键.

2.2 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困境

武汉城市圈作为中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城市集群,既有着自身的优势,也有着伴随经济发展而逐步积累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

2.2.1 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失调

总的来看,由于武汉城市圈整体处于工业化前期,综合经济实力较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带动效应.此外,产业结构失衡表现在,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现代化农林牧渔产业尚未成型,第二产业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造成轻、重工业失调,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实融、通信、物流等服务业的现代化转变.

武汉城市圈现有的产业模式不可避免的与国家以往的产业布局有着密切联系,之所以造成目前第二产业中以生产制造业、采掘业、化工业等为主,这是与武汉城市圈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低廉的人力成本有着紧密联系的.

2.2.2 市场机制运行效率低

武汉城市圈内的大型国有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等因为行政干预的原因都可以获得较多的资源,包括资金支持、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然而,那些更具有创新能力的中小型高新科技企业却因投资风险大、收益期长等原因,使得银行面对这类企业大多采取限制授信额度或提高贷款利率等方式,尽可能的降低银行机构可能承担的信贷风险.另外,由于国内商业银行普遍上市,基于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越来越重视短期投资利益,因此没有足够的动力对高科技环保产业进行长期信贷投资服务,进一步加剧了这类企业的融资难度.

2.2.3 优势资源不能顺利转向优势产业

从武汉城市圈的实际角度出发,作为一个科教资源大省,武汉城市圈已经形成了以武汉东湖开发区为主,以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分布网络,高新技术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带动作用,但是高新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则明显不足.科研成果的转化环节不畅,转化能力不强,使湖北的资源开采、利用和加工技术水平整体偏低.从产业的配套能力来看,武汉城市圈资源产业处于产业链顶端,其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初级资源类产品.由于配套企业和产业没有得到同步建设和发展,其深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产业链较短.这些环节的不足,会直接导致武汉城市圈内相当多的大型采掘类、重型制造类、化工类企业因为技术改造能力不强而无法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进而拖累整个城市圈的环保任务无法达标.

2.2.4 政策引导的缺失

武汉城市圈被确立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后,虽然省政府相关领导都给予了重要批示,但是直到2010年第一季度仍然没有出台相应的具有典型意义或是指导作用的政策法规.

缺少相关政策的正确引导会出现一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省内、城市圈内各政府职能部门没有统一的行动指南,各部门的相关建设有可能会相互阻碍或是发生抵制,二是无论对于亟待进行产业升级的企业,还是掌握有大量资金的金融类企业来说,都不能形成一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合力,三是相关监管机构没有可以依据的标准对融资类企业或项目进行有效的审核评定.

3.环境金融理论在武汉城市圈的应用

3.1 应用环境金融理论的必要性

武汉城市圈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作为中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该区域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进一步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在“结构性”问题中,资源消耗型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治理问题的矛盾显得尤为明显.因此,进行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武汉城市圈在建设“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在此种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应响应国家号召,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环境金融理论,以政府政策为先决条件,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资源配置环节的调节作用,合理配置资源,长期有效的解决或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问题.

3.2 环境金融的应用渠道

依照国际上通行的循环经济模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将市场主体划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公众.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遵循“政府先导、企业参与、中介机构组织推动、公众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见图1).

3.2.1 政府的先导作用

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市场的监管者,其应用环境金融理论的途径亦可多种多样.依据国务院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意见,湖北省政府应该在武汉城市圈建设初期有计划、有步骤的做好以下三点:

(1)由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联合湖北省银监局、保监局、证监局、环境保护厅、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等部门共同成立一个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直接负责的“环境金融政策发展领导小组”(部门名称暂定),由主管城市圈建设发展的副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与上述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制定适合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金融支持政策.

(2)在完善的金融支持政策框架下,充分考虑银行机构和环保监察机构的风险度量能力,制定一套严格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金融风险评价标准,用以实时监测环保产业项目的完成情况.同时,政府部门应将政策的实施和施行效果的反馈机制也完善起来,使得政策制定、项目评估、事后监察这一流程能顺利得以实现.

(3)在武汉城市圈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基金设立的目的是为具有重大环保意义的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进一步参与其中.基金的资金来源可以多样化,其中以政府每年定额的财政拨款为基本来源,同时将辖区内收缴的环境污染治理费和企业、组织、个人的捐助作为重要补充.基金的运作可以交由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操作,同时政府予以积极的监督.

3.2.2 金融机构的推动

(1)银行类机构:依照国际上通行的《赤道原则》和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法规,结合武汉城市圈的区域特色,制定一套惠及大型企业产业升级改造、高科技中小企业市场发展以及相关绿色环保产业融资的金融支持方案.同时,与省内各地的环境监察机构实现信息共享,按照项目融资的不同阶段,实时监控对环境保护治理具有重大意义的产业改造项目,不断调整对其的信用风险评价,决定信贷投放规模.

(2)证券类机构:高新技术的环保产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按照证监会上市标准来看,这类企业往往不能在主板市场进行上市融资,这就严重阻碍了此类行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影响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有鉴于此,武汉城市圈内的证监局、证券公司等应该在符合政府产业发展政策的框架内,充分考虑这类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及市场需求,为其开辟专门的上市绿色通道,例如在创业板中专门设置环保产业板块.这样做不仅可以扩大其融资渠道,同时引入证券业监管措施,更有利于规范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3)风险投资类机构: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具有价值投资意识和能力的产业机构,凭借着其优良的人才资促使具有市场推广潜力的中小型业成长和发展.湖北省政府应充分考虑到风投的专业能力,与国内外顶尖的风险投资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利用政府的政策优势加上风投的人才优势,全力推进城市圈内环保高科技产业的成长壮大.

3.2.3 企业的广泛参与

对于武汉城市圈内的大型机械制造类、采掘类、化工类等企业来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就意味着淘汰落后产能,并进行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在技术升级过程中一般会遇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资金来源,二是技术条件.其中,资金问题可以根据省政府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申报“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或者环保产业专项资金,也可以在得到政府的支持下向银行取得信贷支持.对于技术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可以利用武汉城市圈内丰富的科教资源,以企业技术部门牵头,省市相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人才资源为支撑,组成技术难题攻关小组尝试解决技术障碍,也可以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在国内外进行技术升级方案的招标来解决.

对于具有环保产业特点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来说,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获取资金解决技术转化问题.其实,在上述建议当中就已经明确表明,这需要政府在充分考察武汉城市圈内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引入风险投资机构或银行投资部门,根据它们所具有的严格的风险收益评价标准,判断企业未来的市场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在企业无能力进行抵押担保的时候,政府应酌情考虑其市场发展前景,如果确实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应该给予政府担保支持.


综合以上观点来看,武汉城市圈发展“两型社会”的宏伟蓝图必须在循环经济的框架内,依据环境金融理论充分调动社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以市场机制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护的相互矛盾.

相关论文

湖北高等职业教育与武汉城市圈建设

本文是一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范文,高等职业教育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湖北高等职业教育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高等职。

武汉城市圈佛教文化传播的历史

此文是一篇城市论文范文,关于城市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武汉城市圈佛教文化传播的历史相关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城市及参考文献及区域经济。

武汉城市圈谋定而动

本论文是一篇城市类专业论文修改,关于武汉城市圈谋定而动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城市及项目及产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城市。

武汉城市圈残疾人高等教育补偿机制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武汉城市圈残疾人高等教育补偿机制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高等。

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现状

本文是一篇粮食经济论文范文,关于粮食经济毕业论文题目,关于武汉城市圈粮食经济现状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粮食经济及经济发展及两型社。

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文是一篇公共卫生论文范文,关于公共卫生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武汉城市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公共卫生及社。

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开发

本文是一篇体育旅游论文范文,体育旅游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开发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体育旅游及大学学报及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