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中走出的陶艺大师

时间:2024-04-16 点赞:47259 浏览:9240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陶瓷艺术论文范文,关于陶瓷艺术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泥土中走出的陶艺大师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陶瓷艺术及大学生及美术史方面的经典论文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陶瓷艺术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艺术是做给自己的

佛山三水区南山镇东河办古粮仓1号,是一块还没有开发的田园似的农庄,四月的田野草长鸟飞,春雨拍打着泥土,散发着阵阵泥土与青草的香味.龙神山盘踞在眼前,山泉水库点缀其中,北江在不远处缓缓流过,再过去便是清远.没有工业与市场,人烟稀少,一派田园风光景象.这里方圆五十亩是杨英才的陶艺工作室,也是杨英才正在筹办的本原国际艺术家村.这里是作为一个文化本底慢慢成长,文化的东西不是那么快就能复制的,它要在这里适应当地,扎根以后从泥土里面吸收营养,才能慢慢的为当地做一些文化的工作.

“华之岭南,珠水之滨,唯南山镇福地也.山有一翁,和发土习泥成器,羽火乐烧,能者闻而效之.颂日:南山陶瓮孟台,结缘陶说是也.”这是杨英才的自述,短短五十个字,一个以天为盖,以地为庐的陶者形象跃然纸上.

生命取之于泥土,又还之于泥土.从下里巴人的泥土中,通过思想与精神的熔铸,成为阳春白雪的艺术品,在泥土中寻找与天地人生共存的和谐之道,可以说,生命与泥土、天地共存是杨英才所遵循的生活方式.“我想成为一个陶者,就是一种用泥巴创作一个陶瓷作品的生活,其实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过多的追求.”

在回归山水泥土之后,杨英才总结出一个成功者的标准,不是拥有多少财富,也不是拥有多少名和利,寿命的长与短,而是在生活的道路上,充实的活到老死,这就是最成功的.充实是个正能量的词,它避免了懊恼,沮丧,空虚,无聊,然后生命很自然的终结了.“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生活这种理想,平淡一点,充实一点,开心一点就好了.”

已过不惑之年的杨英才留着一头蜷曲的长发,从骨子里透出一种艺术的气质,声音里听不见岁月的痕迹,更多的是乐观与童真,脸上洋溢着一种从泥土中散发出来的温和光芒.很多人问杨英才看上去并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的原因是什么,他总是回答说是玩泥玩的,“我们经常把各种泥巴结合在一起加工,在加工碾碎的过程中它有温度,这种能量释放得特别明显,我是非常有感受的,每次打开粉碎的瓷罐的时候,有扑面而来的气息,那是一种特别香的泥土的味道,其实那就是远红外线留给我的一种印象.所以我觉得做陶就是我的一个生活方式,不要为做陶而做陶,而是要为生活而做陶,为自己而做陶,我以前也说过—句话,做艺术是给自己的,你是为自己做艺术,不是为别人做艺术,更不是为市场做艺术.”

创新源于实践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这是鲁迅很经典的—句话,与此同时还有另一句意思相反的,“世上本来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没有路了”,对于陶艺而言,确实如此.

在杨英才看来,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偏偏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早熟的民族,南风古灶的窑火烧了五百多年,五百多年来石湾的陶艺技术已臻至完美,传统文化的那一套已经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还是做些关公,神像,只不过是对传统的重复,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创新的人勇于打破旧观念建立新观念,即使不被理解,艺术家也不应该放弃创新的精神.”这是杨英才时常挂在嘴边的—句话,也是他创新精神的凝聚.

柏拉图说过,只凭经验做事而不总结规律的人,只能成为匠人,而不是大师.杨英才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正是因为他善于总结规律,打破传统.作为石湾公认的最有创新意识,最具有先锋气质的青年陶艺家,杨英才有一套自己完整的创新思路和方法.从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之后到石湾二十年,杨英才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把陶艺用到的材料从头到尾完整的梳理了一遍.如果不梳理的话就无法创新,就不会有新的配方,也就无法获得这个配方的专利,所以从配釉到烧成,到火的感觉,他一个人可以把它掌握下来,只要掌握了它的核心系统之后,就可以随意去改变、创新.而这个创新的结果就是轻质陶泥.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两天,杨英才刚刚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通知,申请的专利已经正式通过了,这个专利就是杨英才去年申请的轻质陶泥.

在实践过程中,杨英才发现传统陶泥容易爆裂,而且质量重的时候烧成的成本更高,如果减轻了它的重量,体积还是一样大,可能烧成的成本就降低了很多.由此,按照这个思路,经过长期实践,杨英才终于在废弃工业原料中找到一种新型的陶泥——轻质陶泥.

传统的陶瓷里面含有黏土,来保证可塑性.传统瓷砖为了保证性能的稳定性,不开裂,不变性,满足审美要求,就要尽量少用泥土,多用石头,所以比较重.而杨英才的陶泥是用来做艺术品,不需要各种标准,只需要看上去好就行,因此杨英才去掉传统陶泥中的石头成分,保留了其中的泥质,可塑性就非常强.这种陶泥使用范围非常广,一是可以做得很薄,可以搓成头发丝大小,做得薄如纸,像蛋壳一样;二是可以做得很厚,甚至可以做成实心,传统的陶瓷必须做成空心,厚度均匀,否则就有可能因为受热不均而开裂,而轻质陶泥的膨胀系数很大,内部不熟也不会影响外边.与传统陶泥相比,它使用范围更广,能量消耗更少,烧制成本更低,并且更加环保.

对于杨英才的作品,大师潘柏林对他的评价是,“你的作品是没有跟着传统的走,但是你的作品的形式感挺好.”

厚实凝重是泥土所赋予的不是空的外形,陶瓷的材质美与生俱来不需要雕琢.在杨英才的作品中,看不到太多的人工雕琢的东西,更多的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造型和形态.他认为经过认真雕琢的陶瓷只能成为陶塑,而不能称之为陶艺.而陶瓷之所以能成为独立的艺术,就在于经过造型、烧制,通过材质和烧窑,融入陶艺家的思想,使之变成一件陶瓷艺术品.

重塑石湾陶艺美学经典

“杨英才给石湾带来一股清流,他以设计为内核,将现代元素大胆植入,在创作中突破层层藩篱,打破人们对‘石湾公仔’的传统想象,重新构建起‘石湾陶艺’的美学思维.”

杨英才说,把作品做得很简洁,没有琐碎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取舍,这就是时尚的元素,再加上用马口窑来烧作品,让它有贝裂的闪光的感觉,那种釉彩本身就给人一种时尚感,它不是那种很苦涩很厚重的,因为现在美院派就喜欢追求苦涩笨重的釉彩,地方又追求地方传统的特色,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做一种非常,非常时尚的色彩,像面,像绢,像好的布料那种质感,让人很想用手去触摸它,很想拿在手上的感觉.陶艺就是经常会被人触摸,触摸会传递肉眼不能得到的一种信息,因为它不会唱歌,但你要是触摸以后就会反复听到了一首歌,一定要触摸. 在杨英才看来,再精美的陶制品,都不能只是孤立地以艺术品的形式而存在,同时要把它融入生活中,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实现艺术与生活的无缝对接,这也是杨英才在陶艺上的追求.

“当陶瓷遇到设计,用双手唤醒泥土,让她恢复呼吸.”在杨英才眼中,当泥土融入了人的思想,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泥土,而是有生命的,能够呼吸的艺术品.

对艺术而言,固步自封,死守经典的人是无法成为大家的.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失去了创新,艺术便不再有生命,便无法存活.

然而,创新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承受缺乏创新意识、固守传统的人的质疑.

即使是作为石湾公认的最有创新意识的人,杨英才仍然不断的遭受到各种质疑和不解,也遇到各种挫折,比如有时候做出来的东西根本不是想象中的情况,在业界也有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做这一行完全可以不是现在这个状态,偏偏那么执拗.

“我觉得他们永远不理解,面对这些我想起一句话,不被别人理解,你也不去恼恨他.我觉得是一种修炼.我们不需要用不完的钱,不需要为钱所负担,碰到一个好时代我不需要去积累那么多的财富,而是要累积自己的作品,这个作品早晚有—天会被他们所理解,所认同.”

即便是不被外界所理解,但是只要有一个人理解就够了,这就是杨英才的太太.“我太太懂我作品,因为她跟我生活在一起,她能揣摩到我的用心,她能揣摩到这件作品有没有体现出来你琢磨的东西,她最懂,所以我的每一件作品出来最早评价的人就是她.”

石湾公仔属于民间陶艺,是一种下里巴人的艺术,而杨英才就是敢把石湾陶艺上升到一种阳春白雪的高度,使之成为一种生活美学.在杨英才眼中,从不把陶艺看成一种下里巴人,即使它来自泥土,杨英才依然把它奉入艺术的殿堂,并渴望重塑新的经典.他说,“重塑经典是我的一个目标,在树立市场信心上面的一个目标.”

杨英才出生在河南钧窑,学习成长在景德镇的窑上,又在石湾窑上确立发展了自己,成就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是泥土养活了他们.现在,杨英才有了自己的窑来重塑经典.杨英才认为,很多人不理解他的作品,是因为还没有形成新的经典,单个作品是无法看出来的,但是如果新经典建立了,人们就会觉得你这个就是一个系,一个派别,年轻的追随者接触到那些作品就愿意跟你去学习的时候,新经典就建立了,形成了审美的新经典.过去之所以抱着传统不放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去是个经典,他们不敢放弃经典,也无从建立一个新经典,而我们要有勇气去完成—个新经典.

黄金有价瓷无价

钧窑,在今河南禹州八卦洞与钧台一带,因古钧台而得名.始烧于唐代,盛于北宋,金元时继续烧造,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采”的神奇“窑变”而闻名.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称.河南禹县因此被誉为“钧瓷圣地”.

1962年2月,在河南禹县一个叫杜家坡的小山村,杨英才降生在这片钧瓷圣地上.杨英才的父亲在他11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母亲拉扯着四个孩子住在离村子很远的一个窑洞里.由于家里穷,杨英才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贴补家用,“我一定要挣钱,挣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这是杨英才一直以来的梦想,也是支撑着他走过贫苦童年仍不缀耕读的力量.

杨英才父亲是画画的,虽然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对杨英才的影响却很大,在钧瓷圣地的熏陶下,杨英才从小对泥土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可以随意的捏出很多造型.

初中毕业的杨英才在厂里打工,每个月有18块钱的收入.每天早上,杨英才都赶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起床,在水井里打起一担水挑到山上的厂子里,老板就支付他2毛钱,那个年头,2毛钱可以买4个鸡蛋.

虽然很早父亲就不在了,但是幸运的是,杨英才有个开明、能干的母亲.即使再穷,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愿意读,哪怕砸锅卖铁也行.”

在厂里上班时候,杨英才拿出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台收音机听英语,现在回想起来也想不通当时为什么这么做,但是母亲没有反对他.当年跟着父亲学画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暑假在县里办了个美术班,找到母亲,母亲问杨英才愿不愿意去学,杨英才说,愿意.杨英才从大学生那听说读书可以上大学,而上高中就可以考大学,当杨英才小心翼翼跟母亲说的时候,母亲还是那句话,“只要愿意读,哪怕砸锅卖铁也行.”

就这样,20岁的杨英才直接插班到了禹县二中的高三,但是由于前两年没有上学,他必须在一年之内补完高中三年的课.即使是这样,杨英才仍然很珍惜读书的机会,夜晚,寝室里灭了灯,他就捧着书到路灯下读.然而,由于三年的课程太多,第一年高考,杨英才落榜了.第二年,依然落榜.回到家里,他跟母亲说,如果第三年再考不上,他这辈子再也不读书了.

中国有—句老话,皇天不负苦心人,用在勤奋的杨英才身上再适合不过了.

经过三年的努力,杨英才以全省美术专业最好的成绩考上了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班,这个班每年在全国只招10个人,杨英才是其中一个.知道成绩的杨英才往家里赶的路上,—边跑一边落泪,他想告诉母亲,他考上大学了.

四年大学,杨英才没有跟家里要过钱,全靠勤工俭学和奖学金,还把奖学金往家里寄,供养弟弟妹妹上学,这在当时学校里成为一个佳话.

回想起坎坷的童年,杨英才觉得这是很丰富的经历,“我觉得人生从小,只有那个时候才能吃得了苦,人生第一步不要走得太顺才会知道人生的艰难,绊倒了再爬起来一点没有问题,所以说人生的苦那个时候吃尽了以后就少吃一点苦,多一点快乐,在我身上你看不到有什么忧郁,不开心,我整天是乐呵呵的.”

从黄土文明走向蓝色文明

1993年,杨英才大学毕业.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政策,因为家在河南,所以杨英才要回到河南的钧瓷研究院上班,他的职位在那边,当时钧瓷研究所每个月工资是180.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找工作. 1993年,改革开放刚刚在广东兴起,蓝色文明的热浪席卷大江南北,冲击着每一个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是家喻户晓的口号.

毕业之后的杨英才目标只有一个,到广东去.原因是首先是珠三角的地域优势,这边较之内地开放程度更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为完善,也就能提供更多的机会;第二方面则是“石湾瓦,甲天下”,石湾本身为陶瓷重镇,有着悠久的制陶传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

到石湾以后,杨英才没有想着要一定要找国营单位,只要有人看重他的手艺他就给谁干.一个大学老师下海到广东一家瓷砖研究所当所长,在大学老师的介绍下,杨英才来到一家名叫“南江”的陶瓷厂,在这里,他遇上了恩师潘柏林.

一开始潘柏林便爽快的替杨英才偿还了学校所有贷款,并支付一千多块钱的跨省费,实习期一个月.一开始潘柏林让杨英才临摹一些公仔,并给他一个床位,马上就有人去买被子、枕头、凉席,那时候天淅沥沥下着雨,杨英才觉得广东效率真高,文化也不错,便决定跟着他干.第一个月,杨英才拿到了800块钱工资.那个时候潘柏林跟他说,我看不起大学生,但是我觉得你是可以通过我的,你的手艺可以,你在学校学到了东西,不是在那里混的.

第二年,杨英才的工资便翻到了2000,并带着他去见石湾的老一辈陶艺大师刘传、曾良.杨英才一直觉得潘柏林对他有知遇之恩.“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不要追求太多虚的东西,要务实,务实是根本.”所以杨英才跟着潘柏林一干就是三年,三年来他们就像朋友一样.

第三年,杨英才的工资已经涨到了3000块钱.杨英才就拿着这些钱供应家里,供弟弟妹妹上学.在老家那个小穷山沟里面,杨英才的妈妈养活了四个大学生,杨英才是第一个.

此文是一篇陶瓷艺术论文范文,关于陶瓷艺术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泥土中走出的陶艺大师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陶瓷艺术及大学生及美术史方面的经典论文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陶瓷艺术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是此时的杨英才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工资,而是想自己干,对此潘柏林很支持.从潘柏林那里出来之后,杨英才便和另外一个年轻人一起创办了一个品牌,叫土天陶.“土,我们对土的感情是很深厚的,离不开,土和水和在一起就是泥,泥就可以塑造一切东西,这个是对土的一种情分;天代表一种完美,巧夺天工,是一种无形的美,无形的力量;土、天,最后成就一种陶,陶瓷和陶艺,就是土天陶.”

2009年,杨英才与师弟杨发韵一起成立了佛山市三水区哥弟窑陶文化有限公司,杨发韵主管经营,杨英才则专心创作和创意设计.公司目前主要经营业务是手工艺术砖,服务于设计师,是让家装设计师选材的,为家装设计师提供优质的手工艺术作品,优质的陶制品.

“我们坚持的是纯手工制作,每一块都是手工,下面都留有人的指纹,它是一种气息,是一种轻松的气息,因为现在机械性的作品都是横平竖直,古板的,千篇一律的,人就要追求像小草一样随风摆动无拘无束,把这样的轻松用到我们的建材上面,给人的感觉也是轻松的,它没有直线,没有边,没有角,它像鹅卵石拼出来的墙面,但是它里面有基本的美学规律.”

在杨英才看来,手工艺术砖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轻松的,而不是严肃的,这是手工艺术砖的生命力所在.现在不需要太多的宫廷建设,不需要那么威严,它就是一种生活,一种放松的生活.他希望给人回归农村本原轻松的生活,都市人每天工作很累,回到家里,回到放松的场所时候就不要把神经绷得很紧,不要有镜面效果,照出来的还是一个疲惫的人.而手工艺术砖就是一种哑光的材质,有一种火感和泥味,能勾起自己的记忆和回忆.留心的人会感觉到,这里有—种气息会传递给他.

实现传统陶瓷向艺术过渡

陶瓷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中国没有陶艺这个说法,都是称为某某窑上的某某瓷器,例如河南钧窑上的钧瓷,它是一门工艺,而不是一种艺术,陶瓷画的作者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匠,而不是一个艺术家,尽管他画得很好.陶艺这一词最先是在西方兴起,而国外原本是没有太多传统陶瓷的,它脱离了陶艺实用的功能,把它变成纯粹的独立的一门艺术,可以与传统的纯艺术并列在一起,不能说它是工艺品.学院派最早接受了这种理念,这是杨英才在陶瓷学院学到的.

作为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系毕业的学生,杨英才在学校接受的是学院派的教育.学院派是一个系统的学习,首先是在审美上,从当代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国外美术史,以及在历史上发生的事件,人物,和它所要表达的这种情感和时代性,帮你梳理得很清楚.同时通过实践课让你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在学院里学的是差异化,在瓷区学的是共性,必须符合大家喜欢的共性的东西,才能生存.

学院派的理论和视角让杨英才可以站在当代艺术立场上进行创作,也培养国际化的审美趣味,这些学院派的特征融入到杨英才的陶艺中,促使其完成作品的定位和风格的确立.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杨英才陶艺与石湾民间传统陶艺融合的难度.在与石湾传统陶艺的融合中找到自己的路子,在杨英才看来是很痛苦的.

“这个就是价值观的一个左右摆动,因为纯石湾不是我们想要的,纯学术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也不在学校里当老师,把学术做得多么优秀,我也不能像民间纯靠手艺来定位自己,怎么样才能找到第三条路,又有地方特色,又有自己的创新,这中间是非常痛苦的.确立一种风格并不断去重复去实践,况且还在理论上能站得住脚,在市场上能站得住脚,我觉得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有时候你自己都坚持不住,如果能坚持住了就成功了.”

从学院派的相对自我到民间陶艺的面向市场,在实现两者的平衡过渡中,杨英才认为自己不是在美院当教授,不用为学生传递学院派的思想,没有为人师表的责任,就可以到地方上吸收地方的营养,然后不断把地方特色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使人家一眼就看出这是石湾的东西,但是它的手法很另类.而他们所做的,更多的是让它具备一种装饰性,把石湾陶艺的形式感和当代的趣味都变通以后放在家居里面,实现收藏和装饰的双重功能.

带着石湾陶艺走向世界

2011年7月,由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主持选拔评审的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广东共有2人摘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杨英才是其中之一.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评选标准需要满足几个条件才有资格参选,一,需要有鲜明的陶瓷艺术个性和风格;二,其作品有陶瓷艺术的高度和难度;三,能引领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潮流;四,具有陶瓷艺术高度和难度的陶瓷作品的数目;五,对当代陶瓷艺术业内社会的影响力;六,可估量对后世社会的影响力.


除此之外,杨英才还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被聘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广州市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建环陶艺系外聘教师.

杨英才的作品《晨》被中国收藏,《法》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蚀》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达摩禅坐》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佳创意金奖.

在获得的众多荣誉中,不乏国字号的称谓,但是杨英才认为他最希望的还没有到来,而他最希望的,就是成为一个陶艺家,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还不算,应该是一个陶瓷艺术家,一个能在国际陶瓷行业协会里边获得的奖项,“这样我就觉得我带着石湾的陶艺走向了世界,被世界艺术家所认可,艺术家认可了我就觉得可以了,因为只有艺术家才懂你,收藏你的人不懂,收藏你的人看的是你的荣誉,不一定是你的作品,他通过这些判断你的作品有没有影响力,真正懂你作品的人是评你的那些评委.”

是金子总会发光,埋得越深光芒越高.在岭南这片开放、包容的土地上,一定会走出国际性的陶瓷艺术家.

人们评价杨英才的作品“有石湾的韵,有钧瓷的神;有民俗的根,有陶艺的魂;有传承的美,有创新的真.”或许这是对与杨英才不断创新,不断融合,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独具—格的陶艺风格最恳切的评价.

相关论文

食堂走出的焊接大师

本文是一篇电力系统论文范文,关于电力系统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食堂走出的焊接大师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电力系统及焊接工艺及焊。

土家山乡走出的时装设计大师

本文是一篇服装设计论文范文,服装设计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土家山乡走出的时装设计大师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服装设计及文化。

走出教育误区,促进幼儿一生的

本文是一篇幼儿园论文范文,幼儿园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走出教育误区,促进幼儿一生的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幼儿园及幼儿教育及。

我国基础教育如何走出困境

这篇教师论文范文属于养成教育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教师类有关学年毕业论文,与我国基础教育如何走出困境相关学前教育相关论文。适合教师及。

让阅读教学走出困境

这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属于英语教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阅读教学类毕业论文的格式,与让阅读教学走出困境相关高一教学论文。适合阅读教。

走出模式化窠臼,倡导个性化教学

该文为个性有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走出模式化窠臼,倡导个性化教学相关教育教学论文投稿,可作为课堂教学专业个性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

走出小学生作文教学困境

本文关于小学作文教学及语文教师及小学语文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小学作文教学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走出小学生作文教学困境相关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