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经典名句

时间:2024-01-25 点赞:47540 浏览:9233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语文教育论文范文,语文教育方面有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语》经典名句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语文教育及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语文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对后代产生极大影响,本文探索《论语》中流传至今的经典名句特点与其语言修辞,尝试探讨经典与语文教学的和谐结合.

关 键 词 :《论语》 经典名句 语文教学 语言特点

引言

《论语》是我国2000多年古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世界教育的宝贵遗产.汉代以后,《论语》作为专书供后代学子学习,被列为科举考试必读书目.直到近代,《论语》对历代语文教育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语》其实有着丰富的语文教育功能,譬如,其首创的轻灵简便的直录式的散文小品体裁、言约意丰且非常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表现手法等.带领学生感受和学习这些语文元素,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具有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特质.带学生读《论语》,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语文元素,自然而然地就把经典阅读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为一炉.

一、《论语》经典名句的高度概括特点分析

“概括”是指语言的高度凝炼,字字珠矶,句句精粹,无雕章琢句之嫌,似格言、警句一般;所谓浓缩,是把众多的内容,浓缩在一句话中来表达,当然概括和浓缩是不能分开的.概括本身就是浓缩,浓缩本身也体现了高度概括.

“概括”集中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使用语言的高度精确性,“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万章上》)正是《论语》名句的特点,如: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它由四个分句组成,高度概括了与之相关的三件事,先总后分,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引人深思,催人反省,督促人们积极向上.它讲的虽然是封建的修身方法,但却超过了它的本义而又具有普遍的含义,给人以思索以鼓舞.如:

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这是一个并列的紧缩复句.讲的是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与思的对立统一,富有哲理性,它对于我们研究学问与学习,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谈的是新旧知识的联系,“温故”从而“知新”.前句两两对偶,珠两悉称,中间“而”字相连,把“为师”的条件表达得淋漓尽致,显然谈的是“因”;后一句气势连贯,似江河奔泻,谈的是“果”.“可以为师矣”,音调高亢,从不能“为师”到可以“为师”,给后代儒生以启迪,形成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如: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这也是一个并列的紧缩复句,前后两个层次均由动宾词组所组成,谈的也是封建的修身方法,然而它却具有普遍的含义.当然孔子理解的“贤”,与我们今天理解的“贤”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向先进人物、贤能志士、战斗英雄学习,历来都是为中华民族所积极提倡的.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四个分句各言一事,但又连贯而下,一气呵成,遣字造句信手拈来,毫不费劲,把虚心向人求教的道理表达得清清楚楚,干脆俐落,恰似晶莹澄澈的水.如: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三个分句各言一事,前两个分句为“因”,后一个分句为“果”.“忘食”、“忘忧”并举,“乐”、“忧”相对,写得洒脱自如,好似随口而出,音节响亮、悦耳,字里行间透露出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反复玩味、咀嚼,可使人受享不穷,倍感时光岁月的珍贵,切不可蹉跎岁月.如: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两句都是连贯复句.前句“无”、“有”对举,一反一正,相反相成,既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又把志士仁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充分描绘出来,给人的印象确是令人难忘的.后一句则以反问句的形式出现,分别说明了“任重道远”的含义.孔子提倡和宣扬的“仁”,我们当然应当摒弃,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任重道远以及后来演变而成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几千年来其生命力一直旺而不衰,成了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语汇,使用频率之高,完全出乎想象.


二、《论语》名句的形象化语言分析

《论语》的“立象”与“尽意”指的是用形象化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内心的宗旨,让主题明显突出.如: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前一句五个形容词并列,突出了君子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品德;后一句则强调文质结合,突出了君子内在外在的表现,说的是人的素质,均采用描述方法.君子的形象寓于景中,处处倾注深情,给人以直观感.如:

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反对用错误的手段获得富与贵.他把这种“富”与“贵”比之“如浮云”.目的是为了突出君子的正直、孤芳自赏,对“不义而富且贵”的人不屑一顾,鄙弃之情溢于言表.这是描写,也是比喻.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这里仿佛写的是一位孤愤、忧郁的老人,面对东去的流水,深深感到岁月有限,良辰美景不多,他好象告诫后人:应该加倍努力,珍惜这大好春光,不可虚度岁月,造成终身遗憾.用的也是比喻方法.如: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三句话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君子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比喻贴切生动,语句流畅、质朴,完全是先秦口语的天然本色,绝少人工雕饰.给人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的.如: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这是排比句,它强调立志的重要性.《朱熹四书集注》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已.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人无志不立,如人为外力所屈,则人决非人矣.含义深刻,语句精警.如: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论语泰伯》)

“大节而不可夺”正塑造一个受任于危难之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封建忠臣形象.前两句排比讲的是条件,后一句则讲结果.“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报言其小,不一定是实指.如: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

这是形象比喻,形容向善避恶,施德行善,强调人该做有公德之人,都是用的比喻方法.如: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学而》)

“荡荡”、“戚戚”形容词重迭,分别突出“君子”、“小人”不同的心理素质,造句精警,对称整齐,默吟一遍,便能记住.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效地使用《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班固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论语》名句的高度概括语言特点,形成了不少具有生命力的名篇,这既赋予经典教育新的内涵,又能有效地开发语文学习资源,切实地补益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经典的《论语》名句成了语文教学中质量上乘的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较好的语文能力增加了上好的养料,也为课堂增色添彩.

相关论文

让国学经典之《语》走入小学课堂

本文关于小学生及国学教育及国学经典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小学生相关论文范文文献,与让国学经典之《语》走入小学课堂相关大学毕业。

让国学经典之《语》走入小学课堂

本文是一篇小学生论文范文,小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让国学经典之《语》走入小学课堂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小学生及国学教育及国。

稼轩词之用《语》典其原因探析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儒家方面写论文经典网站,关于稼轩词之用《语》典其原因探析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儒家及参考文献及图书。

《语》的文学其学术

关于人物形象及文学创作及参考文献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人物形象类学术论文怎么写,关于《语》的文学其学术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对写。

《语》不妨这样读

此文是一篇读法论文范文,读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与《语》不妨这样读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读法及圣人及普通人方面的美学专。

《语》中“仁”的英译与

本文关于参考文献及西方哲学及社会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参考文献方面论文范文文献,与《语》中“仁”的英译与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

《语》中体现的教育观

该文是德育专业教育思想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教育思想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与《语》中体现的教育观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教育思想及教育。

《语》看现代教育

关于教育教学及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教育教学方面学前教育专科论文,关于《语》看现代教育相关论文范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