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终身教育改革

时间:2024-03-08 点赞:49808 浏览:10112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是一篇教育改革方面有关教育教学论文征稿,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终身教育改革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改革及终身教育及课堂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改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制定教育目的和指导方针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探讨终身教育改革,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教育内容确定、教育方法选择和信息化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策略,对促进我国教育终身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 教育终身化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教育终身化,也就是终身教育,在我国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继续教育,限定在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分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指各种培训)两种类型,其中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又分为成人高等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三种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还有赖于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从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然而,从当前我国终身教育的现实来看,还普遍存在着诸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淡薄、社会认可度不高等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②教育的各个领域必将发生急剧的变化.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契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探讨终身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终身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终身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终身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系统内部的失调.自从终身教育理念产生以来,我国已进行了50多年的教育实践,但长期以来终身教育的教学沿袭了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为主体的方式,与全日制教育在组织模式上基本没有区别,仅仅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略有些差异而已.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教学时间投入的不同,将全日制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照搬到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上,就造成了“教”与“学”之间失调的问题.

这种失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育组织方式不合理.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方式,难以有效解决成人学生相对分散和工学矛盾的现实问题,结果往往导致成人学生无法按时参加上课和学习,到课率低等现实问题.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教科书仍然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在编排上更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和逻辑体系,许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只偏重理论性内容,与成人学生的职业需求相脱节、与学生兴趣不相关,严重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效果.三是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终身教育教学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上课缺乏且流于形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四是课堂教学方式无法照顾到成人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成人学生由于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其差异性比基础教育和全日制高等教育的学生更为悬殊,而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组织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习基础的学生需要.

教育改革的外部条件.诚然,终身教育的改革也面临着一些外部条件和压力.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由此带来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的深刻变化,要求教育不断培养和开发各类专门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另一方面来自于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和劳动效率,也已成为教育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极大推动力.在终身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改变教学内容表现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创新和优化教学组织结构,有助于缩短教学主体间的时空距离,以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终身教育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

关于终身教育目的进一步思考.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任务、教育内容选择取向以及教育活动的组织.终身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只有明确了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从事实践工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可以帮助我们从总体上深刻地把握终身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努力方向.

在教育目的观上,由于哲学观点不同,教育思想史上曾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一是个人主义思想,认为教育以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作为根本目的.如卢梭主张教育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佩斯泰洛奇认为教育目的是个人一切能力的谐和发展,这些观点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教育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人的完善.二是社会本位论思想.自从19世纪中叶孔德创立社会学以来,一些社会学派代表人物如孔德、纳托尔普、涂尔干、杜威等人,开始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教育,认为教育必须服从与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在德国教育家纳托尔普看来,“个人教育的观念是一种抽象.”③涂尔干主张“在社会化时个性化,二者统合于一个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在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上,二者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④也就是说,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人又是社会的人,完全脱离个人需要的纯粹的社会教育目的是盲目的,完全脱离社会需要的纯粹的个人教育目的也是抽象的,二者都不可能存在.根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教育的性质和目的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一定的教育目的也总是反映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这就凸显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20世纪90年布“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把教育放在战略位置,这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育目的的反映和深化.然而,就高等教育而言,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和条件,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上大学”的需要,需要终身教育予以补充;更重要的是,在完成学校教育之后,人们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当前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等思想观念也已深入人心,“教育必须按照每一个人的需要和方便在他的一生中进行”.⑤因此,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又一新目标. 辩证唯物地认识终身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任何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教育改革也一样,它自觉或不自觉地受某一种理论的指导.在具体的教育改革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解决教育问题,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为终身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的改革提供原则性的指导.

首先是要正确认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坚持教学相适应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之前,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根据“自然适应性”原则探求教育原则,认为教与学相适应是客观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辩证体现,这一思想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因素.后来的许多教育家,如卢梭、佩斯泰洛奇、皮亚杰等都进一步阐述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实际上,教育活动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活动主体,还包括代表了一定教育目的任务的教学内容、教育资源、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教学环境因素,教与学相适应思想阐释了教育过程的内部规律,也反映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以辩证唯物主义来分析教育活动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时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心理倾向、学习风格、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在尊重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调用和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辩证地看待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体现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⑥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体现在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也指个体主体性的发展.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列宁也曾指出:“旧社会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等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需要用对基本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⑦但是“由于每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状况不同,当前的目的不同,因此每个人想在思维中获得的所谓‘有意义的东西’都是不同的.”⑧由此可知,通过教育掌握知识和文化,是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必将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⑨这些论述,都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教育活动中只有自觉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做到理性知识传授与学生日常感性生活实践相联系,才能促进人的认识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深化终身教育改革的若干策略

精心规划和编排教育内容.首先,在课程知识结构上,结合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注重基本原理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要求课程的涉及面尽量广泛,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便使得学习者可以各取所需.

其次,在教学内容编排上,结合具体课程特点,设计多种教学策略.如基础类课程以知识逻辑为线索,按照从理论到应用的顺序安排;应用和案例类课程可按照若干事例为中心,以案例、主题为主线展开;而研究类的课程则可以问题求索原理展开教学.

再次,在内容表现形式上,课程内容载体应不再局限于教材,而应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综合采用多媒体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就内容选择上,还应该充分联系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善于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寻找素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开拓性和灵活性.调查表明,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对象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一直是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有力条件.一方面,终身教育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开展教师授课技巧培训,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对年轻教师加强指导,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做到逻辑性强,生动活泼,并灵活运用启发式、提问式等方法.另一方面,应当引入网络教学手段,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并规定学习过程的任务,包括视频点播、小组讨论等,制定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然,任何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在教学方法选择时还应提倡结合课程特点,科学、综合地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对于理工科等推理性较强的课程,可采取坚持课堂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原则;而对于一些文史类的通识课程,则可以适当降低课堂教学比例,采取网络互动答疑和组织讨论等方式.此外,还可以将教师讲解拍摄并制作成为视频录像等数字化资源,允许学生通过网络异步学习,从而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更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

坚持知识学习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在教育活动中,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内在认识规律,做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适应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适用于年龄相同、知识结构相同的学生,缺点是难以实现个别化教学.

因此,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转变传统师生关系观,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职业需求,努力做到:第一,教学内容与教育对象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教师应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教学素材;同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第二,转变传统师生观,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认识往往会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和冲突,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和冲突来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进一步的思维和讨论;同时,教师还应该学会利用认识冲突来不断完善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适时调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新的教学和学习高度的产生,实现教学相长.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评价和考核是衡量人才培养是否满足培养目标的把关环节.要使评价真正起到作用,必须要做到客观和科学,因此改革的思路是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评测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科学的评测系统,既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评测,又方便实现学生自我评价.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统计,可以方便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从而有助于教师进行学习诊断.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系统能实现和推送出各类反馈信息,方便学生自我诊断,为进一步调整自身学习活动、修正学习进程提供依据.这种明确的、针对性的、及时的反馈,有助于学生强化头脑中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明晰自己当前学习活动与学习要求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自我管理,体现学习主体性.

总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促进教育终身化指明了方向和思路,在教育目的上应坚持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统一;在改革实践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革新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旨在促进主体性的发挥.终身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并蕴含着“终身学习、人人成才”的先进理念,但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时展的需要,根本上要诉诸于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当然,关于教育终身化的理念,我们不应把它仅仅看作是文化和知识传授的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观念和培养主动学习习惯.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本文系2012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学校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教与学新型模式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9120810)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33页.

②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7日.

③转引自吴俊升:《教育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④⑥《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上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96页,第406页.

⑤联合

本论文是一篇教育改革方面有关教育教学论文征稿,关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终身教育改革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教育改革及终身教育及课堂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教育改革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24页.

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列宁论教育》(修订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43~24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8页.

⑨顾明远:“课程改革的实际回顾与瞻望”,《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第18~19页.

责编/丰家卫(实习)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