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的教学新尝试

时间:2024-03-16 点赞:49108 浏览:9788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论文为关于语文课程类创新教育教学论文,关于《胡同文化》的教学新尝试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语文课程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语文课程及语文教学及胡同方面论文范文。

中职语文与专业相结合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将语文教学分为基础、职业、扩展三大模块,其中职业与拓展模块均在尝试通过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基本难题.

笔者所在学校以建筑为重点专业,围绕专业特点,传统语文课程应如何改革、如何转向建筑文化、如何在建筑文化课程当中体现语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等问题需要众多的尝试与探索.本文拟从汪曾祺《胡同文化》一课入手,试图将传统语文课程进行改革,兼具建筑文化和传统语文课程双重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胡同文化》为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是一篇建筑文化内涵深厚的散文.传统《胡同文化》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京味”用语,体会其表达效果.二、通过段落之间的联系,把握全文写作思路.三、了解北京胡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根据以上教学重难点,传统《胡同文化》教学,教师教学方式具体步骤略有不同,但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大板块:一、积累词语,重点生字生词讲解.二、作者介绍以及写作背景介绍.三、阅读课文,对每段大义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全文的结构,理清写作思路.四、根据全文结构,体会“胡同”的起源、发展,理解胡同文化的特征,领悟胡同的人文价值.五、体会并讲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包括:文章当中的京味方言、内部语境所体现的北京地方色彩和历史的沧桑感.也就是说,传统《胡同文化》的教学,在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中,更注重对语文工具性的理解,字词、段落概括与分析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人文性只是服务于工具性.

作为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语文基础本身就较弱,对课文的字词理解、语境内涵、表达效果带有一种习惯性的抵触情绪,不是按部就班听老师说答案,就是面对此问题一筹莫展,上课时常有沉默、冷场出现,教师处在被动的局面.曾不只有一位学生说起“学习这些有什么用?”于是部分学生仅为了应试而学,部分学生索性放弃不学,还有部分学生何其用功而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在针对建筑专业特点及学生对建筑文化了解较少的情况之下,笔者将《胡同文化》授课重点由写作方法、写作思路转向课文知识、建筑文化内容的理解与普及,学生听课情况有很大进步,现将授课内容与方式介绍如下.

同传统《胡同文化》教学不同,根据教学步骤,笔者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变口头介绍为音像资料,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课堂大多是以教师口头介绍胡同与北京的关系开始的,通常教师会提问“大家见过胡同吗?胡同和北京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此问题,对于中专学生,尤其是北京的学生,设计得过于简单,许多学生普遍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从上课开始便觉得索然无味,失去了接下去学习的兴趣.


针对此问题,笔者从网络中搜寻到一些介绍“胡同”的纪录片,并从当中选取时间较短、内容较概括、适宜作导入的片断作为课堂导入的音像资料,再针对这段纪录片,设计与课文相关的五到八个问题,引导学生边观看纪录片,边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不仅看到了胡同的相关图片、影像资料,而且还了解到了“胡同”一词的来源、胡同的历史、胡同之最、胡同的命名方式等众多与课文息息相关的内容.根据音像资料,还适当地引申出北京对称式城市布局的建筑文化基本常识,从文化角度引起学生对老北京建筑、老北京胡同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二、变分段为课堂预习,变自律为强制

传统课堂中,教师鼓励学生归纳每段段落大意,再根据大义分层,以此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疏通与理解.此方法锻炼学生对整体文章的把握与阅读能力,是语文课当中的通行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中职课堂上却有一定的实施难度,部分学生将书本摆于桌面,却从不肯轻易翻书,部分学生书本翻开,读两段却难持久,学生以往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懒于读课文,研读课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课堂中除需要让学生自律之外,更需要强制性方法,笔者将课文的段落部分进行研究,针对每部分提出相关问题,规定学生当堂完成,并记入课堂成绩.将课堂回答记入平时成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学生不看书、不写字、不做预习的局面.此外,再接下来的课文讲解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预习作业对老师的问题进行回答,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作业和同学进行讨论,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变重语言为重知识,变无趣为有趣

传统《胡同文化》课文讲解,主要将文中出现的“京味”字词,放入全文语境进行解释,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这种对作者语言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对于非应试的中职学生,他们对“咬文嚼字”却不感兴趣,尤其是北京的中职生,对于北京的方言词汇本身就耳熟能详,对方言的体会在这里就显得苍白多余.倒是文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很多学生注意,如“胡同原为蒙古语的‘水井’”、“琉璃厂”、“张自忠路”、“小羊圈胡同”、“段祺瑞总统府”,这些词语与信息对于北京的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形象又抽象,而且“胡同文化”历史与文化积淀本身也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将重语言特点变为重知识讲解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烦躁情趣,增加学生对专业文化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建筑文化的内涵本身包罗万象,再处理课文内容的时候,首先,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核心.从课文入手,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在与同学的讨论中,与教师的对话中,落实文中涉及到胡同的基本内容,如“胡同”一词的来源、胡同的历史、张自忠路所体现胡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兴衰.

其次,在课文内容之外,进行多方面的建筑文化扩展.如在讲解“胡同”的时候,可以简要介绍胡同内的标志建筑“四合院”、在讲解“张自忠路一号”的时候,可以根据图片中的建筑形式判断院内建筑的建造年代与人物故事.在讲解胡同历史的时候,可以出示从唐代到当代的北京城轮廓图,使学生在北京城的历史变迁背景下了解胡同的历史,做到图与史结合、史与物结合、从实物到理论上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胡同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 另外,还可以适当地扩展其他文化方面的内容,以引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如在讲解“胡同”一词来历的时候,可以指出语言的外来现象,从“学生所学习的蒙古语词汇变为汉语词汇”引申到“一些英文词直译或意译变为汉语词”,以激发学生对于汉语现象的探寻与思考,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失去语文学科本身的教学特点.

四、变基本知识为深度思考,变有限为无限

传统语文教学在对文章内容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之后,一般进入练习环节,课文层面的进一步讨论与思考基本结束.但是作为以建筑文化为专业根基的中职学生,只是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了解胡同的基本情况是不够的.笔者针对《胡同文化》表现出来的“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之间的矛盾,特别设计了汪增祺的散文《再见、胡同》以及网络当中外国人的北京胡同游记两组图片与文字,让学生体会衰败破旧的胡同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障碍,体会胡同文化对于北京文化的传承,并引导学生假设自己为城市设计师,针对“是否拆除胡同”、“如何改造胡同”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诉诸文字,变有尽的课堂为无尽的思考空间,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五、变语文课堂为专业与语文相结合课堂,变外行为内行

在学习建筑文化知识的同时,以语文工具性为依托,不忽视文字、语句及课文写作思路、写作技巧的学习.同时,在学生完成课文基本内容讨论与思考之后,展示部分国家现有保护胡同的措施和条例,以及突出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文化思考、形而上思考跨度到专业思考,使语文课堂改变传统的模式,进入专业领域,为学生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从学生上交的作业来看,部分学生对胡同问题谈出了自己的想法与见解,虽然稚嫩,但是同以前的教师读答案、学生抄答案的情况相比,效果值得欣慰.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之下,在语文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之下,“建筑文化”很好地涵盖了语文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为今后建筑专业语文教改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然而,针对现有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低年级的学生对建筑文化的作用是否能够深刻体会,建筑文化是否真正投其所好,以及建筑文化教材的编写与实施,建筑文化与传统语文关系的结合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中解决.此外,在专业与语文相结合的同时,不失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合理地安排工具性和人文性也需要更多的尝试与教学设计.

注:本论文由“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北京市职业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资助.

关颖,北京城市建设学校语文教师.

相关论文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

这是一篇学生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中国民俗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课程论文专业与学生及课程及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