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制观调查

时间:2024-04-17 点赞:45407 浏览:8691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大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大学生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大学生法制观调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包括关于大学生及法制教育及法律知识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大学生论文范文。

【摘 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全体公民具备成熟的法制观.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是构建和谐法治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学生尚未形成用法习惯,对法律权威缺乏信任,人治思想、法制腐败、法制教育低效等都影响了大学生正确法制观的形成.因而完善法制教育、加强法制实践、优化法制环境,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观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法制 法制观 法律信仰 法制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3-0004-03

大学生的法制观,即大学生关于法律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倾向.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真实了解大学生法制观的现状,探究健全大学生法制观的方法和途径对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直接、真实地了解大学生法制观的现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广州大学城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总数986份,其中有效问卷984份,按性别分为:男生526份,女生458份;按年级分为:大一256份,大二245份,大三246份,大四237份.用统计分析工具SPSS v19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如下.


一、大学生法制观的现状

调查表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还没形成运用法律的习惯;没有充分认识法律的重要作用,对法律的权威缺乏信任;影响因素众多,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1.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没有形成运用法律的习惯

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宪法、民法、刑法和经济法是大学生了解最多的部门法.在调查中,认为自己了解的所有法律知识最多的是宪法的占29.7%;认为自己了解的法律知识最多的是刑法的占15.7%;认为自己了解最多的是民法的占25.3%;认为自己了解最多的是经济法的占12.5%.调查还表明,大学生对法律机关的职责,也有一定的了解.当被要求区分各法律机关的职责时,702名同学选择了正确答案,认为“机关是执行机关之一”,占71.3%.这些调查显示,经过法制教育,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有一定的法律素养.

了解、学习法律,最终是为了用法,但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没有将运用法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当成一种习惯.在各个结果中,大学生们的行为选择充满了实用性和功利性.当被问到过马路时,遇到红灯,而路上恰好没车,也没交警,选择也和别人一样走过去的占51.3%,站在原地等绿灯亮了再走的占48.7%.在对“明知某种行为是违法的(不包括犯罪),但有好处”这个问题的回答,更表现出大学生的功利性,即是否违法取决于利益的大小,29.4%的大学生权衡利弊大小后再决定,24.5%认为取决于对社会或他人的危害程度,仅有46.1%的大学生坚决不做.对“如果你是某区人大代表,现在要选举人大代表,你会如何做”这一问题的回答,同样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还没有形成用法的习惯,没有好好珍惜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认为“自己一定会去的”只占33.7%,“不会去的”占25.7%,“看自己是否有时间的”占40.9%.

2.没有充分认识法律的重要作用,对法律的权威缺乏信任

法律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保证.“低估甚至否认它的作用必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极大的损害”.但调查显示,被问及“您认为维护社会文明、秩序稳定、人民安康主要靠什么”时,仅41.7%的学生认为主要靠法律,有25.2%的学生选择“道德”,14.7%的学生选择“物质实力的增长”,还有学生选择“金钱权力”、“宗教”、“教育”等.在对“您认为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这一问题时,仅有27.1%的大学生相信法律能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30.5%的大学生认为“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29.5%的大学生认为法律现在还不能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12%的大学生觉得“说不清”,也就是说72.9%的同学对法律在我国现代生活中的权威地位持怀疑态度,对法律的权威缺乏信心.

由此可见,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对法律在国家、社会的发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还不够,对法律权威缺乏信任,法律的权威感仍未树立,大学生对法律在处理日常纠纷、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的信心仍然不足.

3.影响因素众多,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德大于法、权力至上的思想、人情、传统习惯等对大学生法制观的形成起着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这些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大学生的法律行为.

当被问到“您对自己采取某一行为时是基于什么标准”时,61.7%的大学生采取行为的标准是基于道德,仅12.7%的大学生是基于法律.对于法与权(钱)的关系,有18.1%的同学认为只要有钱,犯法就可以没事,10.8%的同学表示不好说.当被问及“明知同学做了违法的事情,您会主动向公

安机关汇报吗”,回答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的只占43.5%,56.5%的大学生选择不会汇报.对于父债子还,有14.9%的同学认为父债子还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这些都表明,不管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原因,人情也好、习惯也好,大学生的法制观呈现出两极化的差异,有部分同学法制观念较强,有不少同学法制观念较弱,尚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大学生法制观存在差距的原因

大学生法制观存在偏差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分析起来,中国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现代社会法治腐败导致的社会法治文化的缺失以及长期以来法制教育定位不清、方法陈旧、法制实践的缺位等都是大学生法制观存在偏差的原因.

1.“人治”思想的延续

“人治”是一个与法治相对的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治思想长期存在,影响深远.历史上,儒家虽没有明确提出“人治”的概念,但实际上是倡导“人治”的,即孔子认为的“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政息”,荀子和孟子不仅坚持“人治”,而且论述更完整.荀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人而不是法,即“有人治,无法治”.孟子主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法家的“任法而治”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仍然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之下的“法治”,即法律只是维护封建专制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君主专制的结果必然就是君主的言论即是法律,统治阶级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正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如张中秋先生所说:“人治通过法律控制社会,但是法律始终不是社会和权力的基础,而是国家最高权力的工具,权力终究大于法律.”“人治”思想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三方面.在政治方面,权大于法、官僚主义等现象长期存在,影响深远.在经济方面,钱权交易、结、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也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社会关系方面,办事靠人情、成事靠找关系,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等,重人情、讲关系、爱面子的熟人社会传统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定的影响. 2.法制腐败的现实导致法律信仰失范

法制腐败会导致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失范.首先,法制腐败不利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形成.正如苏力所说:“信仰法律并不是一种言词的表白,一种决心,而必须是一种身心的投入;而且由于法律是一种社会全民的事业,因此对法律的信仰甚至也不是某个或某些个体的心灵活动,而是整个社会的实践显示出的对法律的尊重和倚重.”只有外在的法律真正诉之于人性,符合人的心理或情感,并由衷敬重法律、信仰法律时,法律才能根植于人的内心,被人们真正信仰和信赖,才能有力量,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其次,会影响大学生学法、用法、护法系统产生故障.大学生认为法律具有“有用性”时才会去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才会切身体验到法律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信任法律.但由于人治思想在我国当今社会仍然普遍存在,且经常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案例出现,使大学生对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是否能达到预期结果产生了怀疑.尤其是在“人治”传统思想影响下,某些单位或国家公职人员的一些做法有悖法理、有悖于法律精神时,让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实际生活确切感受到权大于法,法不如权,法与自己的权利和生活格格不入,从而影响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

3.法制教育的低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多年来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目前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的形成.首先,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知识的教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但目前法律教学中,师生的教学活动仍然主要是围绕法律具体制度、条文展开教学,以已有法律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缺乏系统的法律意识教育.其次,教学方法仍以课堂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机会.目前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方式,是一种单向的、填鸭式的传授,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很少开展讨论或任何形式的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系统的知识传授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教学时间,没有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再次,以笔试为主要评估手段.笔试仍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而且考试中较多的是对记忆力检测,不是对分析能力的测试,测试强调的仅仅是结论或分数而不是过程.

三、健全大学生法制观的对策

大学生法制观的建立健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制教育是树立健全法制观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法律自觉的最有效的方式,法治环境是大学生健全法制观的外部条件.

1.完善法制教育

传统的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大学生法制观提出的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大学生法制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观.

第一,调整法制教育的目标.法制教育的价值在于倡导法治精神,以确认法律的权威和至上性、培植法律信仰为核心.因此,在高校法制教学的实践中,应该以培育学生的法治信仰作为法制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仰,首先,要培养大学生“法律至上”的观念,让他们自愿自觉地守法、护法和用法,使他们将对法律的感性认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意志.其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引导大学生将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与认同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之中.最后,要培养大学生的自觉守法、用法、护法行为习惯.此处所说的“守法行为”是指大学生的自觉、自愿的守法行为,还包括用法和护法,即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主动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当法律的权威遭到践踏时,能主动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第二,改善教学方法.教师应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法制教育的效果.可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案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拓展法制教育的内容,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结合,以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2.加强法制实践

加强社会实践力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法律的自觉性,但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一,建立法制实践基地.(1)建立校内实践基地.学校设立专门的法制教育场所,如“模拟法庭”,让学生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护等模拟活动感受法庭的神圣.(2)建立校外实践基地.高校与机关、人民法院等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部门去见习、实习,完成一定学时的学习.

第二,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活动.就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应用,学生通过办理真实案件,参与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并深刻理解法律和律师的社会角色.学生通过相关学习,在法律诊所中进行案例的模拟操作,使用法律的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组建法律社团,开展法律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组建如法律文书写作协会、法律辩论协会、普法协会等法律社团,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并委派专门的老师对这些社团的活动加以指导,拓宽大学生法律知识,培养法律能力.

3.优化法制环境

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良好的环境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法制观的重要保证.对大学生观念形成影响较大的法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一,重视和完善家庭教育.完善家庭教育,首先,家长要杜绝“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其次,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父母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很重要的是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素养,做孩子的榜样.

第二,严格依法治校,给大学生最直接的体验.校园是培养和教育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校园环境的优劣对养成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人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法治校可采取以下措施:(1)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做到在处理事务的过程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形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事事按照规章制度的流程办理.尤其是规章制度涉及学生时,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制定.(3)管理方式法治化.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按程序办事.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为违纪学生建立申诉机制.学校应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寓于日常的管理中,通过严格的纪律和管理向大学生渗透法制教育、灌输法律意识、培养法律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

为您写大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大学生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大学生法制观调查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包括关于大学生及法制教育及法律知识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大学生论文范文。

第三,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单独存在,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成才有重要影响.因此,杜绝法制腐败、加强大众传媒的法制宣传是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法制观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杜绝法制腐败.要不断提高法律从业人员素质,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法律监督.其次,大众传媒要加强法治宣传.大众传媒在所有的环境要素中,导向最为鲜明,也是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大众传媒的内容是否在宣治文化的价值,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制观有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可通过建立专门的法制栏目,讲解与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精彩的案例分析、故事重现等传播法律知识,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

依法治国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呼吁全体公民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法制观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法律素养的高低.因此,在今后大学生法制观的培育上,务必要完善法制教育、加强法制实践和优化法制环境,不断健全大学生法制观,培养高素质的中国公民.

注 释

①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2

②《中庸·问政》

③《荀子·君道篇》

④《孟子·离娄上》

⑤《礼记·曲礼上》

⑥张中秋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295

⑦苏力.法律如何信仰——《法律与宗教》读后[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

⑧郭英华.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浅探[J].江苏高教,2005(3)

⑨陈万柏等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92

○10李辉著.大学生环境适应优化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31

相关论文

大学生法制观调查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生法制观调查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法制教育及法律知识方面。

大学生状况调查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大学生状况调查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及社会实践方面的的大学硕。

大学生情况调查与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相关学年毕业论文,关于大学生情况调查与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及方面的的。

2023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2016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

大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

本文是一篇近视论文范文,关于近视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大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近视及大学生及眼睛方面的的。

2023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调查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就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就业类毕业论文模板,关于2016纺织专业大学生就业调查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就业及大学生及。

无锡市大学生创业调查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创业论文范文,大学生创业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无锡市大学生创业调查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大学生创业及大学生及。

当前大学生情况调查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当前大学生情况调查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及方面的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