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9例临床

时间:2024-02-15 点赞:50412 浏览:10209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参考文献及健康教育及大学学报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参考文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关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59例临床相关论文范文资料,对写作参考文献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2007年5月,河南省首先在我院发现以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该病主要传播途径可能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不排除“细菌”感染.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卫生部已于2008年2月20日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给予指导.关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卫生部于2010年9月29日又公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不断更新,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该病为新发疾病,临床经验少,现统计2011~2012年8月收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59例,临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以来,我院收治了59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60岁以上34例(57.62%),60岁以下25例(42.37%),男14例(23.72%),女45例(76.27%).主要症状为发热(100%)、乏力伴肌肉酸痛(90.62%)、呕吐(50%)、腹泻(34.37%)、血小板减少(78.12%),部分患者有出血表现(18.75%).大部分患者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其他临床表现不一.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心肌酶部分患者异常,大部分患者尿蛋白阳性.酶学异常和尿蛋白阳性同时并存者占65.62%,伴淋巴结肿大者9.37%.入院后采集血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化验检查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34例(57.62%),其他25例未明确病原体.有3例患者在我院细菌室“血培养”查出“梭状芽孢杆菌”,2例“鲍氏不动杆菌”,(没有做到所有患者都作血细菌培养).

方法:治疗均给予“利巴韦林+利福霉素或多西环素”,其中有15例(25.42%)开始未用“利福霉素或多西环素”,症状无缓解,加用后病情好转.其他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辅以输血浆、蛋白,血小板等.

结 果

住院7天后病情好转者19例(32.20%),大部分在10天后好转,最长住院时间56天,平均住院12天(部分患者未满7天转上级医院).

讨 论

本组患者大部分居住在丘陵山区,小部分居住城市(但到过农村),当地环境适宜蜱虫生存.其中24例(40.67%)有明确蜱虫叮咬史,其余无明确接触史,有叮咬史者,从叮咬到发病时间6~2个月余(以前是否有叮咬不清楚),平均潜伏期15天左右.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1].

结合治疗过程分析,该病病原体大部分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无形体”,不排除“细菌”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因较多,但国内近年来以新型布尼亚病毒和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多见,临床表现相近,后者对抗生素敏感,确诊有赖于病原体检测.

该病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从本组病例看,该病毒具有泛嗜性,对血液系统、心肌、肝、肾、肺、消化道都有侵犯,主要表现为头疼、乏力、腹泻,肝、肾、心脏、血液等多系统受累,血小板显著减少,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出现多脏器衰竭而死亡[2].

对本组病例采取了严密隔离、消毒措施,未发生二代病例,也未传染给医务人员,密切接触的家属也未发现继发病例,无人传人的证据.

治疗方面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应用抗病毒、抗无形体、抗菌药.该病病程自限,预后较好.由于辅助检查条件有限,仍须进一步观察研究.

流行病学观察,该组病例有明确蜱虫叮咬史者24例(40.67%),其他无明确蜱虫叮咬史,临床上还有很多被蜱虫叮咬后不发病者,所以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蜱虫是唯一传播媒介.

相关论文

保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临床总结

为您写妇科炎症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妇科炎症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保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36例临床总结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