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其实现机制

时间:2024-04-01 点赞:46324 浏览:9182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本科论文专业学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学生方面大学毕业论文,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其实现机制相关论文例文,适合学生及能力及教师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型小学教师.他们应具有浓厚的小学教育志趣和关爱儿童的教育情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厚实,具有较强的教育问题意识和小学教育研究能力;文化视野开阔,具有从事小学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专业优势,教学技能比较娴熟;能以教育者的“慧眼”和“心智”引领儿童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教育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要立足综合培养,专业有所侧重;突出教育理论,形成科研优势;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教育技能;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创新精神.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 培养目标 教育型小学教师 实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6-0159-04

我国自1998年试行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以来,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目标怎样科学定位,国家教育部至今没有具体统一的规定,主要由各培养单位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与特色自我定位,致使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在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这一核心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小学教育专业大都是由高等院校的教育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举办的,他们为了发挥教育学、心理学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倾向于培养综合素养高、教育理论功底深厚、教育研究能力见长的小学教师;也有培养单位立足综合培养、学科专业有所侧重,以教学技能熟练而见长的教学型小学教师为目标追求.而大多数用人单位比较欢迎学科专业知识宽厚、教学技能娴熟的小学教师,甚至有的地方至今不认可小学教育是个专业,不接受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因此,深化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论研究,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力求和社会用人单位达成共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机制进行理论思考,以期对小学教育专业内涵建设有所裨益.

一、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1 高校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择师导向的利弊分析

目前,高校培养单位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理解及其定位存在意见分歧,归纳言之,大致可分为“研究型”、“教学型”、“实用型”三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应该说,三种类型的目标定位各有优势,现就其利弊作简要分析如下.

第一,“研究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之得失.主张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高校认为,在广大学生及其家长乃至社会普遍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到“研究者”的转型,必须具备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具有研究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论基础和能力.他们走上小学教育岗位后,不仅要适应小学教育,而且要引领小学教育.为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就要为他们奠定宽厚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研究能力.这种认识及其定位是具有前瞻性的,是顺应小学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潮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正高职教师职务的规定,也印证了培养研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性.我们相信,一个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小学教师,不仅能够较快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有望引领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其不足在于,学生的素质结构不健全,任教学科专业(语文、数学等)的知识和能力不厚重,从师技能不够熟练,走上教师职场的适应性不强.道理十分明显,四年的大学教育时间是个常数,在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研究能力训练上用时多了,势必影响任教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研究能力是他们的后发优势,在任教初期显现不出这种优势.这恐怕也是用人单位不太认可、接纳“研究型”小学教师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学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之长短.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在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的就业理念影响下,有些院校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型”.在业务素质上,强调学生掌握宽厚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从师技能;课程设置突出语文、数学或英语等学科专业课程的比重,注重“三字一话”、媒体课件制作等从教技能的培养.这种目标定位的优势在于,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毕业生具有比较厚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教学技能比较熟练,在求职应聘过程中容易“显山露水”,走上小学教育岗位,工作适应期较短,很容易完成从新手教师到胜任型教师的角色转换.其缺陷在于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科研能力薄弱,专业发展的潜力不大,后劲不足.在由胜任型教师向骨干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他们因为缺乏实现这种角色升级转换所必须具备的教育研究能力及其成果而不再占有优势.

第三,“实用型”小学教师目标定位之利弊.这种目标定位主要表现在社会用人单位方面.从每年小学教育毕业生竞聘就业岗位的反馈信息来看,绝大多数教育局和小学普遍希望毕业生任教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宽厚扎实,教育教学技能熟练,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教学岗位需要,最好没有适应期.相比之下,他们更喜欢教学型小学教师.如有选择的空间.他们宁要中文系、数学系等学科专业院系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而不要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这既有传统用人观念的影响,又有“应试教育”环境的制约.在他们看来,只有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宽厚的教师,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有希望不断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这种选聘教师的导向有利于高等院校重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和教学基本功培养.其弊端在于,对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及其对教师素质的合理诉求认识不足;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科学构成认识不足;对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本质内涵及其规律认识不足;以此“认识不足”的择师导向要求高等院校与之“无缝对接”,不利于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2 教育型小学教师的目标定位及其依据分析

我们认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应当定位于“教育型”小学教师.其素质特征表现为,他们具有浓厚的小学教育志趣和关爱儿童的教育情怀;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厚实,具有较强的教育问题意识和对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能力;文化视域开阔,具有从事小学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胜任某一学科教学的专业优势,教学技能比较娴熟;能以教育者的“慧眼”和“心智”引领儿童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他们是未来人民教育家的预备队. 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应坚持学科专业有所侧重的原则,确保学生既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又有某一学科的专业优势,使学生在未来的小学教育生涯中既有宽口径的适应能力,又可以成为某一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这种学科专业优势怎样形成呢?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其一,课程教学计划采取学科交叉、学程分段、方向分流的模式.在二三年级或三四年级让学生分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语文、数学、外语、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方向的专业课程.每个专业方向开设10至12门主干课程,在两年时间内,用600至800学时修完.其二,实行主副修制.“四维立体”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教学计划立足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副修制形成.两种方案均需要依托各专业学院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需要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2 夯实教育理论基础,培育教育科研优势

教育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应借鉴研究型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功底深厚、教育研究能力见长之优势.首先,强化教育理论教学是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将来面对的主要是正处于个性发展关键期的小学儿童.这就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工作不需要过于深厚的文科或理工科的专业知识,他们大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了解人的心理,熟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上.其次,强化教育理论有利于增强专业发展的后劲,提高职业适应性.现代社会在为教育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发展机会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要求他们必须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变换教育对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具有更强的迁移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由于学科专业优势的不显著,对上述职业适应性的要求更为突出.而建立在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基础上的教育教学能力的迁移必然更容易,能够切实提供专业发展的后劲,有效提高其职业适应性.

如何形成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优势呢?可通过三种措施:第一,系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学生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类课程的设置最好四年不断线,使学生在系统连贯的学习中形成丰厚的教育理论素养.第二,加强教育科研训练.教育科研能力既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撑,又要植根于教育科研实践.大学一二年级,应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指导学生撰写教育科研小论文,使学生经受初步训练.大三,应要求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四年级撰写毕业论文.论文选题可由导师提供,也可以自选,要尽量贴近教育实践.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应从严要求,为每个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加强研究过程的指导,对学生进行规范化训练.第三,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可以有计划地邀请教育科学领域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介绍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邀请中小学名师、名校长为学生介绍成功的教育经验和教改动态;要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学术影响力,经常举办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学术沙龙等;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的积极性,大学生社团活动、学风建设应加大学术含量.引导学生关注学术研究,参与学术研究.通过此类举措,潜移默化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3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教育技能

小学教育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技能.而教育技能的形成离不开丰富而扎实的实践训练.音乐、美术、舞蹈、书法、说课等课程的教学应加强实践训练,以培养学生唱、画、舞、写方面的技能.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论等学科教育课程的教学应辅之以一定的实例分析与实践验证,这有利于教育理论联系教育实际,有利于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有利于学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必要的见习活动,其方式可采取到小学实地观摩,或观看优秀教师上课实录,最好能从大一开始,组织教师专业发展“1+1”牵手行动,即由一位小学教师负责指导一名小学教育师范生,通过全程“浸入式”见习.培育学生的教育情怀、教育信念和教育技能.教育实习安排14至16周为宜,最好分阶段进行.教育实习除安排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之外,应开展教育研究实习,要求学生对小学教育教学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课外活动应提倡学生积极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学生社团活动应提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寒暑假到社会上举办爱心学校,挂职锻炼,文艺演出,为社区服务等等,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组织管理能力.

4 建立激励机制,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形成需要适宜的环境和土壤,需要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激励机制的构建.

首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主流价值取向,推进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的改革.学生的创新精神有赖于教师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敢于打破清规戒律,敢于冲破整齐划一的教学弊端,对于学生任何创新尝试都要给予热情鼓励和积极引导.教学内容求精、求新、求实,要“授人以渔”,把创新思维方法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树立整体优化的教学方法观,把启发式、开放式、问题式、质疑式、辩论式等方法引入课堂,以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架起有效传递知识、开启创新思维的桥梁.

其次,以激励创新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传统教学管理注重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多以“监控”为手段,广大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绪对立.要建立激励创新为导向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应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评估固然要评价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吻合度,教学重点、难点、深度、进度的合理性,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更要考查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尤其要考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措施、方法与效果.二是抓考试制度改革.考试要实行教考分离;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考试内容要向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倾斜,引导师生“兴奋点”转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创造个性的发展.三是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考核要进一步加大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的指标权重和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对教学改革与创新给予更多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双学位制、主副修制等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提供更大的时间弹性与选择空间.

再次,建立、完善鼓励创新的奖励制度.目前,各大学都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奖励机制,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奖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优秀学生的评比,主要看综合测评成绩,尤其智育的总评成绩成为关键因素.这固然有利于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但如此评选出来的大都是老实勤奋、四平八稳的“平庸”之才,缺乏创新精神.为此,应改革奖励制度,奖助学金的发放、优秀学生和优秀学干的评选、发展党员等激励措施要向勇于创新且有创新成果的学生倾斜.哪怕综合测评成绩一般,但在某一方面有创新成果,也应给予奖励.

最后,大力倡导学术自由,努力营造异质、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条件.19世纪德国大学由于力倡科学自由、学术自由,师生自由地进行探索,迅速走向辉煌,各科学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产生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爱因斯坦等一大批著名思想家、科学家.这种异质、多元、开放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大学成为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的集散地,使不同文化在这里发生冲突与融合,使不同的思维模式在这里得到互补和改造,不同的创新思想得到凸现与升华,不同的研究方法在这里得到综合与创新,因而使得大批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在这里得到熏陶、培养和提高并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袁海军)

相关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范文,旅游管理有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旅游管理及课程设计及改革。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与

本文是一篇小学教育论文范文,小学教育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与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小学教育及小学教师及教。

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文是一篇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美术教育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美术教育及美术。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音乐课程体系

本文是一篇小学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小学教育毕业论文,关于小学教育专业(本科)音乐课程体系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小学教育及音乐教学。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本文是一篇小学教师论文范文,关于小学教师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小学教师及教育教学。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小学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小学教育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适合小学教育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