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保险的中国地图

时间:2024-04-15 点赞:47644 浏览:9315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关于寿险类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外资保险的中国地图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是中国论文中心专业与寿险及比较好及金融类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寿险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外资对于中国保险市场的热情正在迸发:先是10月8日汇丰控股宣布以6亿美元的天价,获得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的股份;然后是注册地在上海的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人寿在广州开设了第一家分公司,标志着合资寿险公司开始迈出了向全国性公司扩张的步伐;紧接着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总经理王宪章表示,花旗集团将可能参股中国人寿,参股比例高达25%.

在这些大张旗鼓的事件背后,10月20日前后,在中国营业的外资保险公司中独占鳌头的美国国际集团(AIG)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悄然访问了北京.据悉,格林伯格此行的主要目的是争取更多的保险牌照.

当然,并非所有消息都是好消息.作为2001年9月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七张牌照之一的拥有者,德国格宁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德凯陆告诉《财经》,格宁保险已经向中国保监会退回了那张令人羡慕的筹建一家经营非寿险业务的分公司牌照.而且,格宁保险北京代表处也将于今年年底关闭.无论如何这是令人伤感的,毕竟,为了获得这张牌照,德凯陆从1995年起就一直在努力.

来来往往的背后,昭示了在中国入世后的特定监管环境及“911事件”影响下,不同类型的外资对中国保险市场看法的微妙变化以及相应的进入战略差异.

寿险全国布局

尽管目前尚难以确定格林伯格此行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但AIG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AIG旗下的友邦保险(AIA)仍是惟一一家获准在中国以独资分公司来经营人寿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而其竞争对手只能采取合资方式.

友邦的这种特殊待遇是历史上形成的,因此也是去年底中国入世谈判中欧盟与美国争议的焦点.关于寿险开放,中国入世时的承诺是:允许外资以合资方式经营寿险业务,外资比例可达50%.因此欧盟要求AIG共同遵守这一规定,而美国代表则坚持要求维持AIG的特殊待遇,即AIG仍然可以以独资的方式来开设新的网点.最后中国方面提出的折衷建议获得双方认可,即中国再给予AIG两张独资分公司的牌照,此后AIG新设立的人寿保险分公司将以合资方式经营.2001年12月10日,AIG旗下的友邦保险获得了在北京和苏州开设两家独资分公司的牌照,其中友邦北京分公司现已营业.

挟此优势,友邦保险已经拥有了外资寿险公司中最大的分支机构网络,包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北京四家分公司和佛山支公司,以及正在筹备中的苏州分公司和东莞、江门分公司.2001年友邦三家分公司的保费收入超过20亿元,远远超过其他合资寿险公司.而在友邦最早进入的上海市场,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10%.如果考虑到外资保险公司不能经营团体寿险业务,友邦在个人寿险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还要高.

目前中国尚不许外资保险成立独资寿险子公司.据了解,为了协调各地分公司的业务,友邦在上海有一个名为“中国区”的机构,由IT、精算、法律、人事等人员组成,香港友邦总部也有一部分人隶属中国区.友邦上海新任总经理陈润权曾对媒体表示:“各分公司还是相对独立的,中国区的职能是制定及策划公司策略,协调、统一公司内部的一些行政工作流程,同时支持友邦各分支公司的运营.”

面对友邦的领先优势,处于“第二梯队”的合资寿险公司也开始加快扩张的步伐.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所有合资寿险公司均只在一个对外开放的城市经营个寿险业务,而绝大多数合资寿险公司都聚集在上海,注册资本均为2亿元.根据相关规定,要成立全国性寿险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并且业务规模也要达到一定标准.合资寿险公司于是纷纷提出增资申请,以谋求全国市场的通行证.

第二梯队中,在增资及向外扩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是中宏人寿和金盛人寿.2001年9月和12月,金盛人寿和中宏人寿已获准筹建一家分公司.为此,两家公司已经将注册资本提高到5亿元,中宏人寿广州分公司更是已于10月开业.此外,太平洋安泰和信诚人寿也已经完成增资计划.

新近加入“第二梯队”的是去年获准在内地开业的太平洋人寿.作为香港中保集团旗下的寿险公司,解放前即已在内地经营寿险业务的太平人寿于去年底获准在上海开业,并设立了北京、广州、成都三个分公司.太平人寿目前保费收入已超过10亿元.

去年刚获准建立合资公司的外资保险公司也加快了筹建步伐.部分筹备中的合资寿险公司一开始就注入了超过5亿元的资本金:英国商联与中粮集团即将合资成立的中英人寿注册资本为5亿元,而恒安保险与英国标准人寿计划在天津成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3.02亿元;荷兰国际集团(ING)在已经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资建立太平洋安泰后,近期又与首创集团签订了在大连建立合资寿险公司首创安泰的协议,形成了南北并进的格局.

非寿险:营运资金之困

与合资寿险积极向全国性公司迈进相比,外资财险公司似乎比较沉寂.中国有关外资保险分公司营运资金的规定,加上对客户范围的限制,使得一些实力较弱的外资保险公司必须重新评估在中国的短期获利前景.而一些已经在华经营,并且业务开展较好的外资公司希望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但由于监管部门尚没有相关的规章或指引,这些公司在申请新的分公司牌照方面进展缓慢.


目前在中国经营非寿险业务的外资保险公司共有八家,即AIG旗下的美亚(AIU)、海上、香港中保集团旗下的民安、瑞士丰泰、英国皇家太阳、美国联邦保险、三井住友、三星海上.除了美亚保险拥有上海、广州、深圳三家分公司以及实际为中资的香港民安拥有深圳、海口两家分公司,其他六家公司都仅拥有上海一家分公司.据记者了解,目前两家日本公司海上和三井住友在申请第二张非寿险分公司的营业牌照.

一家美资保险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表示,对外资非寿险分公司运营资金的过高要求阻碍了相当部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根据去年年底颁布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外资保险分公司应当由其总公司无偿拨给不少于两亿元人民币等值的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而在该规定颁布之前,开设一家分公司的营运资金要求为1亿元.据他介绍,在其他国家,很少单独对分公司提出运营资本要求,因为分公司并不是独立法人,而且分公司的债务最终由母公司承担.这些国家通常根据分公司业务量的大小规定不同的营运资金标准.

放弃已经到手的非寿险分公司牌照,即将离开中国的格宁保险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德凯陆也持同一观点.德凯陆先生长期兼任中国欧盟商会保险工作委员会主席.德凯陆说:“外资保险公司通常对于投入新兴市场国家的营运资金有一个限额和目标收益率.然后按照不同国家投资收益率由高到低排列,根据收益率进行资金分配.”而在目前的中国,“由于外资非寿险分公司业务范围局限于单一城市,而且在两年内只能向外资企业提供服务,这些公司的保费收入不会增长很快.外资母公司投入的运营资本的收益率是很低的.一些外资公司的管理层很难说服董事会在中国一个城市投入2亿元的资本.”

目前几家在上海经营非寿险业务的外资寿险分公司中,除美亚保险保费收入超过1亿元外,其他几家年保费收入都少于7000万元.从上海的外资非寿险公司公布的业务情况来看,正在中国取得比较好的经营效果的也就只有三家(美亚、海上、英国皇家太阳).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上海分公司的副总经理陈晓认为:“对于业务做得好的公司来说,营运资金提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与总公司董事会要钱的时候比较容易一些,比较好开口;而做得不太好的公司,可能比较难一些.”

近期美国商会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履约情况所作的一份报告,也表达了同样的忧虑.报告认为:“入世前就已经存在并且目前仍在发挥效力的中国保险条例对资本和偿付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大大超过了通常的范围,其中包含了许多有关市场准入和扩展方面的禁则障碍.更进一步,在保险公司将其最初的经营范围扩展到其他地方市场的时候,对于追加投资还有很多不确定的环境要求.一项有关资本要求的国际比较研究显示,中国在这方面的要求高得有些不合理.”

该报告还对中国保险监管的透明度提出批评:“外国保险经营者并不清楚新的管理规定究竟与现有法律法规有何关系,也没有人向他们进行宣传和解释.对于新规则发表意见的机会也因为时间太短、草案中太多自相矛盾的条款等因素而严重受阻.新的保险规定是模糊的,它允许政府在其中能够进行很大程度的干预.”报告建议,“在中国政府考虑新的执行规则的时候,中国保监会应该允许相关团体――包括在中国市场中的本国和外国保险公司有充分的机会在规定发布前对其发表意见.”一些外资保险公司表示,中国去年年底出台《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时,并没有征求主要外资保险公司的意见.而中国的证券和银行监管部门在透明度方面要好得多.

当然,并非所有外资非寿险公司都对营运资金的要求表示担忧.对于那些母公司实力强,对中国市场看得比较长远,并且公司在上海经营业绩良好的外资非寿险公司来说,2亿元运营资金的要求并不构成很大限制.海上的陈晓表示:“我们与董事会曾经提到过中国对运营资金提高的事情,董事会也支持,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中国保监会有这样的要求,我们就会增加.”但他又表示,“这中间也有一些牵涉到WTO协议的问题,就是怎么安排中国的外资保险市场.因为对一家公司来说,只要遵照执行中国有关部门的规定就可以了,但是因为这还牵涉到其他的公司,保监会对整个市场应该有个通盘的考虑.不能因为一家公司可以拿钱就提高标准,应该有公平和公正性.”

据记者了解,海上在2001年中国入世前夕获得了保监会允许其在上海区域范围之内成立一个支公司(sub-branch)的许可,预计该支公司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开业.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外资非寿险分公司成立的下属支公司.而海上和三井住友都在积极申请第二张非寿险分公司的营业牌照.但是由于监管部门没有关于外资增设分支机构的明确规定而进展缓慢.

第三条道路

对于那些资金雄厚的综合金融集团而言,直接参股国内占优势地位的保险公司,特别是人寿保险公司,是分享迅速成长的中国保险市场的一条捷径.因为如果这些金融集团要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进入的话,不仅在时间上已经落后于先行者,而且由于在主要城市,包括上海、广州、北京,竞争已经相当激烈,这些后来者未来成功的机会也很微弱.

面临化解巨额利差损问题以及国内保险市场竞争国际化的双重压力的中资寿险公司,也纷纷将目光瞄向了国际著名的综合金融集团.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911事件”后,很多国际保险巨头都受到重创,很少有保险公司能够拿出大笔资金向外投资.而中国占优势地位的寿险公司的规模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外资即使希望获得10%的股权,也需要相当庞大的资金.

10月8日,汇丰控股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汇丰保险将出资6亿美元参股平安保险,获得平安保险10%的股权.平安与汇丰集团将在汇丰集团正式成为平安股东时签定策略性合作及技术支援协议.其内容包括汇丰集团将在个人金融及保险领域,向平安提供技术支援.而且,在中国法律许可时,汇丰将与平安在个人金融服务范围内,成立多方面的策略合作及联盟关系.相对于平安2001年年底每股净资产3元左右计,汇丰的出价高达每股20元,可见汇丰非常看好中国保险市场的潜力以及平安保险的发展前景.

平安保险首席财务官汤美娟在接受《财经》杂志采访时表示,双方达成的价格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外界认为是一个很高的价格.但在我们看来,包括在汇丰看来,这是一个合理的价格.汇丰作为一个以稳健著称的全球性金融集团,不会出过高的价格来参股一个企业.从平安的角度看,太高的价格,因要考虑以后股东回报,平安可能也不会接受.”她说,“平安对于汇丰的吸引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品牌、网络和管理团队”.

据了解,汇丰方面认为,与自己直接拿牌照或者成立合资公司相比,投资于平安是非常值的.对于价格,他们认为,金融类公司与非金融类公司的估值方法不同,而且银行与保险也不同.保险公司的盈利常常滞后于保费收入的增长.汇丰认为,“平安保险管理团队具有良好的与外界沟通的能力,这对于谈判的达成是非常重要的.”

无独有偶,10月22日,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总经理王宪章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CEO年会”上表示,花旗集团入股中国人寿的谈判已经进入“关键性阶段”,“可能年底就有结果.花旗集团最高可能收购中国人寿25%的股权.今年稍后我还会去美国,与花旗集团及其他公司商讨入股中国人寿的可能.”根据中国人寿的股本规模以及汇丰参股时的出价,花旗如果参股成功,参股金额可能创下新记录.

相关论文

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

该文是中国论文中心专业外资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外资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与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外资及营销渠道及科技。

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

本文是一篇外资论文范文,关于外资类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外资及营销渠道及科技发展方面的的。

外资保险公司内控机制借鉴

这篇成本控制论文范文属于财产险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成本控制方面硕士毕业论文,与外资保险公司内控机制借鉴相关保险公司会计论文。适合成。

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

该文是社保专业金融市场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金融市场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金融市场。

外资并购与中国金融安全

该文是银行管理专业银行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银行相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外资并购与中国金融安全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银行及外。

外资逐鹿中国保险市场呈五大趋势

这是一篇关于外资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外资逐鹿中国保险市场呈五大趋势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汽车保险专业与外资及中国市场及跨国公司方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