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

时间:2024-02-08 点赞:51382 浏览:10668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思想类开题报告范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科学发展观专业与思想及学生及社会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思想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笔者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探析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和谐社会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冲突

(一)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谐共生的整体价值观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种思想潮流、价值取向的融合、渗透与冲突,特别是充斥于社会各个阶层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物化思想等一些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剧了大学生正确选择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当今世界范围内多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中以个人主义价值导向为主的西方思潮对高校大学生产生一些不良影响.而总体讲大学生思想还是比较单纯,对新事物的认识侧重于感性直观,理性思维的能力较低,不能把二者统一反而割裂开来,缺乏理智分析.特别是当今,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状态之中,一部分学生面对目前出现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不能正确看待,对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不能恰当处理,对国外媒体的失真失实报道又缺乏判断力,以致在思想上积累了疑点、难点,产生了误区,甚至产生了追求个人主义的价值导向.

(二)大一统思想的消极因素和贫乏的抽象集体

意识影响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而不同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强调整体利益观念,这种思想需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但是,大一统思想的消极因素,塑造的中华五千年的社会性格势必造成当今大学生的顺从意识和随大流意识及一团和气意识,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而不同的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

在我们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中,依然存在不能面对实际情况,不能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合作、自由性和规范性、趋利性和服务性之间的矛盾,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种脱离个人利益的抽象集体思想还在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和而不同的市场竞争意识和个性差异意识.

(三)深层次的人文教育的缺失影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全面发展

当代社会变革使人们重视科学教育,轻视人文关怀教育,甚至存在工具性的教育误区,这种缺乏人性的教育,承受能力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同时,随着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大,大学生上学收费,就业形势的变化,竞争的压力,“金本位”和“自我主义”等等的影响,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大学生在学习、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危机感,这样很容易使其走向自我本位和自我封闭.从教育改革实际来看,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打造技术型人才,从而忽视了教育的人性价值、人文关怀.同时,教育界出现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势必导致教师和学生过分专注于知识的掌握和分数的高低,陷入应试教育恶性循环的局面.这种应试教育严重缺失人文关怀的现状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良好的校园和谐文化能够把大学生导向自身和谐发展的积极方面,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校园和谐文化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和谐文化氛围中,受到特定校园和谐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形成一种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完全一致的和谐文化意识、和谐文化品格,陶冶学生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竞争与合作、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素质.

首先,要开展校园和谐文化活动,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营造一种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校园和谐文化氛围,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和谐文化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用和谐社会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学生趋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们在积极的和谐文化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其次,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和谐环境,既要考虑种植树木花草的物质效果,又要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精神效果,更要引导大学生正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学会协调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大学生天人和谐的品格.

再次,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制订体现校园和谐文化理念的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树立“兼相爱、交相利”的合作精神,学会处理个人、学校、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师生要共同加强和谐道德素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鼓励师生爱学习、爱钻研和爱创造,营造一种和而不同的创新精神.

最后,学校教师要给学生树立构建和谐校园的榜样,以身作则.教师更要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尊重人、理解人、温暖人、体贴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发展人,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选择者,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自由、尊严、幸福和价值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且,塑造培养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重视和谐社会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能力,又要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教育,在实践中,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正反两面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良好修养和行为习惯,做到知与行统一.

实践教育就是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有益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通过参加和谐社会建设实践,体验马克思主义的和谐价值观,体验科学发展基本观点,培养自己构建和谐的理想和信念,塑造自己的和谐社会道德素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尊重主体性.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和谐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及和谐发展理念,就是要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调动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能力,把大学生看作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主体.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和谐发展观的理念,承认和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遵循大学生的全面而和谐发展的规律,倡导大学生的主动接受和积极参与,投身于社会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良性运行.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尊重个性,结合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教育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个性差异的社会,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进行个性关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即大学生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大学生因心理品质、性格特征、成长环境,社会经验各异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和思想实际出发,注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给每个学生自主发展创造空间,让其展示独特的个性优势,彰显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使命.

三、结束语

要根据学生的语言、行为、所处的环境的变化等进行细致的观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其心理本质,及时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既考虑学生总体思想水平和心理变化趋势,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的差异性,从而积极加深沟通和理解,增强凝聚力.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和真正实现大学生自由而和谐的全面发展.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加强调研,创新方法,探索出符合国情、适合需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相关论文

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是一篇关于大学生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思想专业与大学生及思想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