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思想政治理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时间:2024-01-20 点赞:47091 浏览:9332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教学内容论文范文,教学内容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简议思想政治理课教学内容的设计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教学内容及内容及教材内容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学内容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实现从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这是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交融、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结合、规范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根据教学内容的预成性和生成性,把预成性设计和生成性设计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关 键 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材内容;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10-0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常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来讲授,一种是脱离教材,根据教师个人的喜好和知识储备来讲授.这两种情形都没有处理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实质是未能进行必要且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思政课”承担着意识形态功能和育人功能,有着特定的、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做初步讨论,以深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认识.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不能把教材内容等同为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逻辑把课程内容组织到教材中的学科知识,教学内容则是根据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环境,既沿用教材内容,又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加工、编制、组合和补充,由此重构而成的学科知识.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的基础和载体,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的调整、丰富、拓展和个性化.教材内容一般具有稳定性、系统性,而教学内容具有变动性、针对性.因此,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是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这个转化过程就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从“思政课”使用的教材来看,当前高校“思政课”普遍采用由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教材.这套教材注重理论内容体系的完整、表述的严谨,比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进展,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和系统性.其教学价值在于坚持课程的基本标准,承载课程的基本目的,给定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范围.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的多层次、多类型以及在招生中就出现的生源差异性,我国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多样,在客观上要求“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针对性,统一编写的教材无论多么完善,也不可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加上现行统编教材存在着内容重复、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等问题,决定了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必须从各个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需要出发,在符合党和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要求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设计.

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来看,“思政课”教学目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认知目标,即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道德法治观念等理论知识,第二层次是能力目标,即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第三层次是观念情感目标,即大学生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一层次目标是基础性,第二、三层次的目标较第一层次的目标更为重要,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支配性要素,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思政课”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而要更加关注能力的培养训练、情感的激发和观念的生成,由此决定了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进行选择、调适,从而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引导力.统一、规范的教材内容固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但并不一定保证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提升“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在遵循教学活动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知识素材和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编制和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既要遵循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公共政治理论课在教学目标、课程功能上的特殊性,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的交融.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性质,课程性质决定着课程教学各个要素的表现形态.高校“思政课”的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即青年大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其最鲜明的性质就是政治性.这种政治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实际上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课程内容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坚持政治性,最高程度地围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功能来选择、编制教学素材和信息,从而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每一个从事思“思政课”教学教师的职责.如果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搞“去意识形态化”和“价值中立”,使“思政课”变成纯粹的传播知识,必然与“思政课”的性质相悖.

但是“思政课”的政治性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就是简单空洞的政治说教和意识形态宣传.应该看到,“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和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高校的其他课程内容一样,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和原理为支撑,包括核心原则和规范在内的,按照一定的科学思想和逻辑方法建构起来的知识系统,具有科学性,与学术(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之间并没有鸿沟.而且意识形态的学术化是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推进,日益用学术研究的理性话语来表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21,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学理色彩.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着重于“讲道理”,按照科学的方法或法则来组织各方面的素材,充分吸收利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严密的逻辑、典型的论据、充分的论证来说明理论观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具体的现实问题和思想观点,减少简单地价值判断,把政治性寓于学理性之中,使教学内容达到列宁所讲的“彻底”状态,能够以理服人. 第二,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是贯穿于全部教学环节的基本规律.对于“思政课”而言,尽管课程的基本内容是给定的,一些教学内容的表述口径也有严格规定,但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能够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具特色.

在“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选择、确定主要的教学信息及其表达逻辑、方式,明确教学内容对学生观念形成和能力训练的指向,预计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情境,从知识和观念方面作正面引导的准备;学生也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参与者,其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对教学内容安排提出要求和建议,提供认知基础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在教学活动中,基于既有知识和材料就某一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自我教育等,这些主体性活动将对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对教材内容的筛选、一些补充内容的选择等产生影响,并形成一些新的观点、态度和经验.经过师生共同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些是课前教师准备,有些是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既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又不完全因循教材,既反映教师作为主导者的教学意图,不简单迎合学生兴趣,又与学生的思想实际、思想需求相契合.

第三,规范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概念、范畴和原理的解释、对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的评述、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介绍等,既要遵循政治方面的规定,也要符合学术方面的要求,教学内容的体系安排也应基本符合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由此确定了“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应有规范性,这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质量和正确导向的保证.

强调规范性并不排斥“思政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拓展的空间.“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的重点在于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即与学生的思想需求和发展需求相契合,这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符合教学规律中“育人律”、“发展律”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认知基础和心理特征,使教学内容中包含对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切身利益问题的回答,贴近学生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为此,就要对教材内容要做些取舍,对重难点的确定不必一律,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评论可以多维度、多视角,对相关论据资料的选择运用也可以多样化.总之,“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具体接受特征来确定教育内容的组织,这种教育内容的组织才是最佳的,才是易于教育对象所接受的,因而也才是最有效的.”[2]91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设计的两种类型

德国教学法专家希尔伯特迈尔认为“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习得的”[3]52,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展开了关于教学思维、观念从“预成论”向“生成论”转变的讨论[4],并讨论在两种不同教学思维下,教学内容设计存在的鲜明差异.笔者认为,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自身的规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性质、目标和功能上相对高校的专业课程具有特殊性,其教学思维不能在“预成论”与“生成论”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就教学内容而言,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不是单纯的预成内容或者生成内容,而是预成内容和生成内容的集合.理想的状态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教材为依据的“预成性内容”,能够通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共同参与探究,生成为学生拥有的知识、精神、经验、观念和能力,即预成性内容转化为生成性内容.因此,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预成性设计和生成性设计的结合.

预成性设计是基于教学效果的预成,其假设前提是好的教学效果来源于好的预设.虽然好的预设与好的教学效果之间不是因果对应关系,但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没有好的设计.预成性设计关注的是课前的准备,设计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凸显的是教师主导性的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预成性设计是教师(以集体或者个人的方式)在研究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导引,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课堂教学中表达呈现的信息所作的编制、构建.在这个设计中,教师要遵循课程教学的规范,包括和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要求;理解教材基本精神,把握教材整体的编写思路和章节之间的联系与分工,把握每一章节的主题,确定某一主题在观念形成和能力培养上的指向,了解主要理论观点逻辑推理的关键点;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梳理、归纳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研究学生关心的社会生活中有较大影响或争议的问题,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思想之间的契合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中应呈现的材料信息,按照一定表达逻辑编制这些信息.这些设计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生成性设计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具有动态性,其假设前提是教学过程决定教学效果,设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凸显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保证生成性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部分预成性内容以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明确要求后,由学生在合作中自主探究答案,并在课堂上按照他们设定的表达逻辑和情景加以呈现.教师对生成性内容的设计主要是:在预成性设计时保持一定的弹性,预计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在知识和分

本文是一篇教学内容论文范文,教学内容方面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简议思想政治理课教学内容的设计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教学内容及内容及教材内容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教学内容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析上做一些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及时调整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根据教学现场的实时特点而动态生成新的教学方案,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拓展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讲解,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着符合教学目标的方向发展.学生在生成性设计中的主体性表现为对预成性内容的反馈、加工、内化和创生,所生成的内容表现为学生发表的意见、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也包括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的变化.

有种观点认为,既然生成性内容是“不确定性知识”,具有灵活性和随机性,那么就不是设计出来的.笔者认为,由于“思政课”课程体系的总体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教学过程就是实现这一认同的教化、引导过程.教化、引导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指向性,那么在教学活动中生成出来的内容不可能是盲目、随意的,而是在预设的基础上教学对象知情意的持续生成与转化、科学观念的不断建构与能力的提升.所以生成性内容虽然不能从细节上加以规定,但是在价值取向和思考方向上是可以预设的.

“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其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学内容设计的理想状态应是,遵循教学规律和“思政课”教学的要求,把预成性设计和生成性设计结合起来,在转化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

相关论文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效果的

这篇政治理论论文范文属于党建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政治理论有关本科毕业论文,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效果的相关政治理论论文。适合政。

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该文是高中政治专业政治理论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政治理论类毕业论文,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检索,适合政治理论及。

高职思想政治理课教学的与实践

为您写政治理论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政治理论方面本科论文范文,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课教学的与实践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包括关于政治理论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