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近三十年(1983―2023)硕、博士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

时间:2024-03-26 点赞:55628 浏览:118925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美国近三十年(1983―2016)硕、博士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及比较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前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本研究选取美国近三十年来以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问题为选题的65篇硕、博士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论文基本信息、论文选题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儿童发展比较”一直是关注度较高的研究选题,同时学前儿童的“特殊教育”选题的关注度逐年升高;量的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为质的研究方法;在三地的比较中,大陆相关研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关 键 词】美国;硕、博士论文;中国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02-05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对外学术交流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籍(包括香港、台湾)学生在美攻读硕、博士学位.随着中国学前教育越来越多地为世界所关注,不少在美中国留学生的硕、博士论文选择研究中国学前教育问题.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他们站在异国的土地上,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多视角、扩散状地关注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

美国硕、博士论文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关注,让我们有机会从西方视角以及身处海外的中国人的视角出发来看待中国学前教育,从中有所反思,获得启示.而通过此类信息的分析与交流,也能让我们更加开阔眼界,多视角地看待学前教育的发展.

本文对过去近三十年中,美国硕、博士论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回顾更好地了解其研究状况、分享其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文献法,通过美国Proquest硕博士论文数据库,综合检索关 键 词(包括“China”“Chinese”“Taiwan”“HongKong”“education”“development”和“children”).并根据研究单位标准(美国大学)、学位级别标准(硕士或博士)、研究对象年龄标准(含3岁~6岁儿童)、研究所属地标准(含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和研究时间标准(完成于1983年-2012年间)等收缩范围并筛选出以中国学前教育为选题(包括中国学前儿童教育及发展方面的研究,但不包括在美中国幼儿的教育及发展方面的研究)的论文,最终确立65(所需文献索引可联系作者)篇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上述65篇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研究对象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美国学者BernardBerelson首先把它定义为一种客观地、系统地、定量地描述交流的明显内容的研究方法(见Krippendorff,2012).具体地,以论文基本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年份、地域、学位级别、参考文献页数、综述页数和论文总页数)、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作为分析单元,建立编码系统(具体将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介绍),对每篇论文依照编码系统赋值,最终将数据输入Excel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关于总体研究状况的分析

1.学位论文分布特点分析

(1)中国学前教育选题学位论文发表时间分布

为便于了解近三十年来论文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特点,此处以及之后的分析将以十年为区划,将近三十年分割为三个十年(分别为:1983-1992、1993-2002和2003-2012),按此三个时间段分析论文的分布特点.

分析结果表明,近三十年,美国硕博士论文中,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的论文数持续增加.相较于第一个十年的9篇论文,第二个十年的论文数量快速增加到25篇,第三个十年的论文数量进一步增加到31篇.

(2)中国学前教育选题学位论文的地域分布

此处分析了美国有关中国学前教育选题硕、博士论文研究对象的地域分布状况,具体按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三地划分,并且依据“时间”这一变量进行分析.由于个别论文的研究对象涉及两地或三地儿童,因此采用累积频次分析.

由图1可知,近三十年的美国硕、博士论文中,一半以上的论文研究选题为大陆学前教育,其次是台湾学前教育,最后是香港学前教育.从趋势来看,第一个十年中,三地研究数量相差不大.但是最近十年中,大陆增幅最大.总体来说,近三十年中,针对大陆学前教育的研究数量有快速递增的趋势,针对香港学前教育的研究数量缓慢递增,而针对台湾学前教育的研究数量在第二十年内较多,其后有所回落.

(3)中国学前教育选题学位论文选题的论文级别分布

65篇学位论文中,博士论文为54篇,占总数的83.1%.其余的11篇为硕士论文.由此可见,相比硕士论文,更多博士论文将中国学前教育问题作为选题,并进行相关研究.

2.学位论文的文本结构分析

从文本构成的角度对美国硕、博士论文进行量化分析,主要关注65篇论文的综述页数、参考文献页数、总页数、综述页数及参考文献页数占总页数的比例,旨在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为论文质量分析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分析表明,其整体情况为:综述的平均页数为31.8页、参考文献的平均页数为12.6页,论文总的平均页数为182.6页.近三十年来,硕、博士论文的综述页数比例和参考文献页数比例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并保持相对稳定性.从三个十年内的变化情况来看,相比第一个十年,在第二个十年内二者比例都略有下降,但从第三个十年的数据来看,二者比例都有小幅的增长.

(二)关于研究选题的分析

1.研究选题的分析框架

通过反复阅读65篇研究论文,并结合学前教育学科的结构特点,同时参考刘晶波、王磊和孙永霞(2007)关于中国学前教育选题的划分,建立编码系统,把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划分为“五大领域教学法”“儿童发展”“教师”“课程”“教育与社会”“游戏与材料”“教育哲学”“教育评价”“跨文化比较”“教育史”“教育经济学”“0―3岁教育”“师幼互动”“教育政策与管理”“特殊教育”和“家庭与社区”共17大编码类别.其中,“儿童发展”又细分为“认知”“语言”“个性与社会性”“健康”与“艺术”.“跨文化比较”细分为“比较教育”和“儿童发展比较”.2.研究选题的总体频次分布

美国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硕、博士论文选题总体频次分布,由高到低,如下表所示.由于一些论文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题,因此采用累积频次分析.

由表l可知,美国硕、博士论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中,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儿童发展研究(共计39篇)以及跨文化比较(共计17篇)两个方面.更细致地来分析,论文以“语言发展”为主题的论文数最多,其次为“儿童发展比较”“特殊教育”“比较教育”“健康”和“个性与社会性”等.而“儿童艺术发展”“教育史”“教育经济学”和“师幼互动”等选题未涉及.

3.研究选题的时间分布

为了进一步了解研究选题在不同时间内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选取总体频数前四位的研究选题(即“语言发展”“儿童发展比较”“特殊教育”和“比较教育”),分析其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

由图2可知,近三十年来,“语言发展”和“儿童发展比较”一直都是关注度较高的研究选题;“特殊教育”选题的关注度逐年升高,并在近十年内达新高,其受关注程度甚至超过“儿童发展比较”选题;“语言发展”相比其他选题受到更多关注,尤其是第二个十年内的研究数量远远高于其他研究.

4.研究选题的地域分布

为进一步了解研究选题的地域分布,本研究选取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受关注度较高选题的前三位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大陆、香港,还是台湾,“语言发展”和“儿童发展比较”都是第一、第二位受关注研究选题.而关注度处在第三位的研究选题方面,三地情况有所差别:大陆为特殊教育,香港为教育政策与管理,台湾为比较教育.

(三)关于研究方法的分析

1.研究方法的分析框架

基于对65篇学位论文方法部分的阅读与分析,参考Reeves(2000)提出的研究分类框架,结合刘晶波、丰新娜和李娟(2007)分析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的经验,并考虑到本次研究的实际情况,将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四类:

文献法,即从所要研究课题的历史出发,搜集与该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从中抽取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地调查或者比较分析,展开深层次的研究与思辨.

量的方法,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

质的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并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

混合方法,指研究者在同一研究中综合调配或混合定量和质性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方法.

2.研究方法的总体频次分布

由数据分析可知,61.5%的美国硕、博士论文采用量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学前教育,16.9%的论文采用质的研究方法,13.8%的论文采用混合研究法,另外只有7.7%的论文采用文献法.

3.研究方法运用的时间地域分布及变化趋势

研究方法的时间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在过去的近三十年中,量的研究方法一直都是美国硕、博士论文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一直占主导地位,从第二个十年开始,质的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以及文献法的运用均有所增加,但总体而言,相比量的研究,应用量数还不算高.

在研究方法的地域分布方面,针对中国大陆学前教育的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其次为质的研究方法;而针对中国香港的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其次为量的研究方法;针对中国台湾的研究主要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其次为混合方法.

4.选题与研究方法的综合分布

为进一步了解研究方法的选题分布,本研究选取了分别运用四种研究方法的三个采用较多的选题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由表2可知,在质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法三种方法的使用上,“语言发展”选题都独占鳌头.“比较教育”选题更多地采用文献法和混合研究法.“教育与社会”选题更多地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和文献法.“儿童发展比较”选题更多地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方法.

四、讨论

论文质量

通过对65篇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的量化分析,并结合通篇阅读的感受,可以得出65篇学位论文质量普遍较高的结论.首先,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较高.具体体现在论文题名、目录、摘 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一应俱全,数据呈现规范、图表选用恰当,排版印刷标准等.其次,论文的内容质量较高.这既体现在论文内容和题目的拟合度和阐释广度上,也体现在每篇论文综述的广度、深度和研究选题的广度上,还体现在参考文献的新颖度和针对性上.最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较高.具体体现在一半以上的论文采用量的研究方法,并且取样、实施较为严格,分析合理.


研究选题及方法

本文是一篇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学前教育方面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美国近三十年(1983―2016)硕、博士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及比较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学前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的特色

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中,“语言发展”为最主要的选题,这也和量的方法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密切相关.但值得探讨的是,之前关于研究方法的选题分布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在65篇学位论文中,量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同时最多地应用在“语言发展”选题.这不仅因为此类研究的进行对中国学生较为具有优势、便利,能够体现特色,也呈现出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多形态、多视角.而“儿童发展比较”和“比较教育”等跨文化比较相关选题也能够较为便利地借助地域、条件便利的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为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主要选题.当然,总的来看,儿童发展类的硕、博士论文相对较多,而教育类的硕、博士论文相对较少,这可能与赴美留学生选择儿童发展方向的人数较多,以及儿童发展的跨文化研究兴趣相对较浓厚有关.相比之下,课程教学系等的研究聚焦在东西方文化差异上的研究还比较少,值得进一步探究.另外,除了65篇论文合理采用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外,在方法论层面,诸如复杂科学思想、教育生态观、解释学立场等教育研究中的方法论体现反映了美国学术发展的思潮,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关于学前教育领域选题与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彼此呈现一些“互补”特点:(1)研究选题互补.国内已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五大领域”“儿童”与“教师”是热门选题(刘晶波、王磊和孙永霞,2007).而美国硕、博士论文的热门选题――“语言发展”“儿童发展比较”与“比较教育”一方面体现了美国硕、博士论文的优势与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国内已有研究形成互补之势.(2)研究方法互补.国内已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我国硕、博士论文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中,27.8%运用了混合方法,25.6%运用了质的方法,还有20.9%运用了量的方法(刘晶波、丰新娜和李娟,2007).该结果与美国硕、博士论文中,63.2%运用量的研究方法,16.2%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和13.2%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有一定差异.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学术研究和中国学术研究的偏向性有不同,但同时也为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方法多元化走向提供了启示.当然,国内的分析局限于对学前教育系的论文结果分析,而此处学前研究相关选题的分析,论文来源除课程教学系之外,还更宽泛地包含了儿童身心发展相关系科的硕、博士论文.总的来说,可以从“互补”的角度积极看待美国高校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与我国本土研究间的关系,这样可拓展我们研究的视野,避免“偏信则暗”的误区,使我国学前教育研究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更加蓬勃、有力地发展.

陆、港、台三地发展情况

由之前的分析可知,虽然近三十年,美国高校关于中国学前教育选题的硕、博士论文总数呈上升趋势,但分地域来看,大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香港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而台湾从第二个十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这与三地赴美留学人员的数量变化以及三地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或有一定关系.

在研究选题方面,三地研究人员都会较多地选择与“语言发展”和“儿童发展比较”选题,除此之外,大陆“特殊教育”选题相对较多,香港在“教育政策与管理”的选题上,台湾在“比较教育”选题上占多数.大陆特殊教育方兴未艾,发展需求较大,或许这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大陆对特殊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当然,硕、博士论文的选题,不仅仅反映了研究生的兴趣,同时也反映了研究生导师的关注点和兴趣.大陆在学前教育政策、文化建设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

五、建议及展望

美国高校关于中国学前教育的研究数量不断增长,反映出发达国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美国硕博士论文的具体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达国家对中国学前教育的成果、问题与发展的研究视角以及侧重点,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突破口.

在论文的质量,论述的角度、方法论及具体方法的应用、论文的规范性等方面,美国硕、博士论文有诸多可以引以为鉴之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硕士、博士论文的质量;同时期望继续加强海外与中国的学术交流、理解与合作,以及我国陆、港、台三地的合作,共同为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提升努力.

另外,本研究建议进一步对美国本土学前教育以及国际范围内中国学前教育选题的研究生论文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扩大学术研究的视野.同时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以及学术研究的社会应用价值,放眼海外从不同视角认识中国学前教育,取长补短,并实现这些研究成果对中国学前教育的现实应用价值,使得我国的学前教育在比较、分析、反思中踏实前行.

相关论文

内蒙古电子政务十年(2002—2023)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电子政务方面b2b电子商务论文,关于内蒙古电子政务十年(2002—2016)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电子政。

十年寄语2023年第11期

本文是一篇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范文,关于信息技术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十年寄语2016年第11期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信息技术教育及信息技术及。

2023年攻读博士学位生

该文是研究生论文专业博士生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博士生类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2016年攻读博士学位生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适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