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通用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的校本

时间:2024-03-27 点赞:54591 浏览:11606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综合素质论文范文,关于综合素质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通用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的校本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综合素质及职业教育及技工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综合素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预备技师、技师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在高技能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高技能人才通用核心能力和培养.本文从技师的技能特征着手,通过校本通用核心能力课程的设置的研究,学习和借鉴香港特区和相关技师学院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提出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通用核心课程设置的方案,以期在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过程中,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群策群力,共谱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的华章.

关 键 词:预备技师技师核心能力课程设置校本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06

一、技师培养与通用核心能力课程

(一)什么人是技师?

技师是技能高超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在本工种难度较大的工艺加工、复杂设备、调整维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能根据所在单位担任传授技艺的角色,培训技术工种的熟练工人.其考评内容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劳动态度、生产工作成绩(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攻关、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及学习、消化、推广和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传授技艺、培训技术工人的能力等.

(二)技师的技能特征

经过理论的学习,我们不难发现,技师应该成为这样的人:

1.具有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等方面的品德和素质.

2.技艺出众,有高招绝技,能解决技术难题.即进行生产现场管理、技术维护和全生产线员工的技能指导.

3.有制定本专业的生产加工工艺和与新产品试制相关联的工艺整合的能力,编制相关的技术文件.

4.有撰写技术论文和技能培训的能力.

如何在培养和训练未来高技能人才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训导,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职业行为能力、善解人意的交往合作能力、科学的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技术难点和问题的方法能力、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寻求答案的聚焦点一定在课程设置方面.

(三)通用核心能力课程对技师培养的意义

通用核心能力课程是相对于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而提出的.指影响学生学业、智力发展和技能获得的公共类文化和综合素质课程.它在技师培养阶段,为技能培养与技能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保障,促进高技能人才达到精、通、新、多(技能精湛,通晓规律,富于创新,技能多元)的培养目标,增强技师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于核心课程,国内一般认为专业类课程更为“核心”,但西方课程论者则认为非技术、跨专业、可迁移的通用类核心课程才是核心,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课程,其他课程需围绕核心课程进行,专业教育也是如此.尽管东、西方核心课程取向存有差异,但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位居核心位置、且具有生成力的观点基本形成共识.

以上问题的提出,让我们共同思考一个问题,即: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核心课程的设置.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主要基于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通用知识和综合素质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整合.

二、深圳技师学院通用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的现状

毋庸置疑,深圳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专业课程设置应该是比较系统和完善的,加上生源质量好,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文化基础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但现有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课程的设置和结构仍有值得商榷的余地.例如教学计划和实际课程除了《应用文写作》、《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中公共知识和综合素质课程断层值得深思.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审慎地分析具体情况.

(一)毕业生分析

毕业生信息汇总,结果分析不难看出,毕业生希望:

1.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这是毕业生提升竞争力的基础.

2.加强综合能力培养,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这是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3.在关于毕业生岗位发展优势方面,已经在岗的预备技师层次的毕业生选项排序是自我学习和适应能力、综合素质、与人交流与合作、专业技能、创新发展.在给母校的建议方面,预备技师毕业生选择率排序为综合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综合管理水平和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生座谈会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1.关于课程,学生反馈意见为合理安排开课时间顺序及课程内容,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多讲点.

2.关于教学,学生反馈意见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只知道做事情,做实操,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的更好,理论知识讲授太少.

3.关于教学法,学生反馈意见为学生期望加强老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老师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及综合素质;希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多讲些思路、想法,启发学生创作,而不是跟着老师的固定框架走.

(三)不合理、不科学因素思考

1.对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及评价标准认识尚不统一.对“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康的人格”理解不到位,重专业、轻基础、忽视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存在.

2.对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前瞻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课程设置功利化.看到了课时资源,忽视了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未能最大程度发挥课程育人的有效作用.

3.对人的认知规律认识不够、领会不透.

(四)高技能人才培养知识和技能的关系探讨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总结说:“在教育目标上,从来没有抽象和孤立的技能,它要通过行为去表现,要有知识支持它,要有人格充实它.”

站在技能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知识并不等于技能,但技能的形成必须运用知识.知识愈丰富,对克服技能学习的难点愈有帮助.心理学家曾对电器装配工人进行过实验研究.一组工人只是机械地、重复地学习技能,而对另一组工人则讲解操作原理.结果发现,两组工人最初的水平差不多,但后来第二组工人的绩效远远超过第一组工人的绩效.研究表明,知识型能力与技术型能力的形成有清晰的正相关关系,知识型能力越低,技术性能力获得和进步越慢.反之,知识型能力越高,技术性能力获得和进步越快.知识是基础,没有知识,奢谈培养能力是不可能的;培养能力是方向,是目的.知识和能力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高技能人才教学的基本任务,不可偏废.技工教育重视人的能力培养,但并不否定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要在学习方式上强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课题(BBA080049)《学科领域知识和学业成绩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研究成果表明:在简单加工任务上,学优生和学困生工作记忆广度差异不显著.在复杂任务上,学优生的工作记忆广度普遍显著高于学困生.

人们容易忽视技工教育培养过程中知识技能的主要原因是知识型能力多是隐性的,除非是面对面的交流、写作表达,否者操作台面上知识价值的输出优势不明显.正因为知识型能力不直接参与竞争,人们所观察到的表象均会以操作规范、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形式出现.殊不知,能开启非智力因素的智慧钥匙只能是知识.

三、相关院校和发达地区核心能力课程开设状况的调研与分析

(一)宁波、苏州、常州、南京技师学院稳健发展,步步为赢

1.善于遵循教育规律,重视学生德育和综合素质培养.常州技师学院“厚德笃行,尚能致业”;苏州技师学院13门素养训练课程以多种途径得以落实;宁波技师学院“修德、务实”;南京技师学院德育为先等,无不体现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重德育、重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能帮助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理解专业,认识社会和认识人生,从“内心”激发行动的动力,促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2.“双高”并重,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双高”并重(高级工+大专文凭,或技师+本科文凭),通过课程互认、融合和增补等,弥补了技师阶段学生综合文化类课程和知识量的不足,客观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和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高技能的获得,促进了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课程研究,致力提高教学效能.以负责任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基础、专业、人文取舍有度;课堂、实训、自习合理配置.课程设置高屋建瓴,科学、合理,服务于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位课时的教学效能,让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核心能力的主战场.

(二)广州工贸技师学院以“1”试水高技能人才公共课程改革

2012年5月份,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和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联合举办“全国通用职业素质师资培训”班,交流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广工贸将公共类课程统称为“通用职业素质课”.课程改革目标是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通用素质课程,关注学生的素质养成,为专业教学服务,为培养适应社会、胜任工作、自我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课程改革中,协调核心文化基础课程,强调其与专业课程的互补关系,具体:

1.保留核心文化课程:《应用语文》、《应用数学》、《英语》、《欣赏与评价》、《思想政治》、《职业指导》.


2.在所有专业教学计划中增设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包括《解决问题

与创新》、《数字应用与信息处理》、《自我管理》、《沟通与合作》、《职业价值》、《职业与人生》、《基础体育》、《职业体育》共8门课程,从做人、做事、思想品德、身体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方法技能、社会技能、价值观和体育技能.

课程改革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三)香港职业教育和培训重视“全人发展”,凸显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香港职训局把“全人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人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作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全人教育”以人为本、全人发展(WholePersonDeveloping),在德(Spiritual)、智(Intellectual)、体(Physical)、群(Social)、美(Aesthetic)、事(Career)、情(Emotional)七方面全面发展,促使学生成为处世成熟,关心社会,对社会有贡献的知识型、技能型专业人才.

在资历架构认证的专业《能力标准说明》中,能力单元包括:认识、知识及应用能力.因为基础知识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非技术性,是了解和掌握任一学习领域所必需的知识.

针对三产发展需求,将学历和职业资格明确对接起来,无论全日制或非全日制,课程中的文化知识、通识课程均未减少.三产培养的人才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又要有横向思维能力”.服装专业把文科的理念放在职业教育中,把知识型导向的专业化为技术性的产业.为不同背景的学员提供多元化课程,引发学员潜能的发挥.

足多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四、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的探讨

(一)提高认识,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技工教育绝对不是唯技术的教育.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职业教育振兴计划,职业技术推广中心向全国推出八大核心能力.国内不少技工院校了解国家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信息和实践方法后,纷纷引入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并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定位到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高度.我院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研究在全国技工院校是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先后引进了六门课程,并组织了关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讲座.&

本文是一篇综合素质论文范文,关于综合素质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通用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的校本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综合素质及职业教育及技工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综合素质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0294;是,由于核心能力课程未进教学计划,学生受益面小,未能形成课程资源优势.

(二)坚持课改,确立核心课程改革宏观思路

时至今日,强基础(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仍是技工教育致胜的“秘密武器”.技工学校乃至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课程的改革上,学院层面要有课改的宏观思路.培养目标的成长不会等待,市场需求的质量标准不会等待.需要我们依据专业定位,结合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依照专业技术培养的深度和广度,着力思考公共类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三)强化实践,整合与优化核心课程,增强课程的互补关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提出:“要根据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结合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坚持能力本位的办学理念,通过加强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社会能力的获得绝不是玩“空手道”,而是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获得的.在全日制背景下的学习,课程仍是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最坚实的基础和支撑.从同行院校实践效果看,合理安排文化课程与职业素质类课程,增进课程间的互补关系,有益于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

1.结合学院的发展,切实按照学院提出的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能、健康的人格“三位一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潜心研究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阶段公共知识和综合素质课程,以对学院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规划课程,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构建结构科学、合理的预备技师、技师培养课程结构.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课程的内容能有效地建构学习领域中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知识的“零碎”和技能的“片段”,有效地促进学习者获得的技能在工作领域中得到迁移;这里的合理指的课程内容对相应职业和工种能力的含盖、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架构、课时分配、时段安排等,不为人才培养留遗憾.

2.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共课程设置的要求,避免主观减少课程、课时,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认识专业、认识职业、认识人生的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阶段的教学计划中增开相应层次的核心文化课程(语文、数学、德育、体育)等,工科专业开设必要的物理课程,文科专业开设必要的人文、历史类课程.两大学科还可以交叉设课.为了体现课程设置的梯次和能力提升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阶段可参照的核心课程模式:

在核心课程进计划的同时,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指导学生有效选读任选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讲座,跨系、跨专业交流.

课程是学院实践战略目标的宝贵资源.课程实施是传输知识和技能、达成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在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上,深圳技师学院黎德良院长谆谆告诫我们,技能人才培养,“有技能无知识是次品,有知识无技能是废品,有知识、有技能、无人格是危险品”.学院每一位有事业心、热爱学生的教师,都要跳出本位观念,沉下心来思考课程,构建层次清晰、结构互补、知识优化、支撑技能的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培养公共核心课程体系,服务专业教学,服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为了工作和生活培养技能”,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精神已经在高职高专中发酵.我们在为这个回归常识的主题而欢呼的同时,把视野落在我们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活动中.身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区位优势突出,我们有科学可行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有需求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岗位和产业群,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只要我们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群策群力,就一定能谱写出预备技师、技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动人乐章.

相关论文

技师学院模具技师培养模式的与实践

本文是一篇模具设计论文范文,关于模具设计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技师学院模具技师培养模式的与实践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模具设。

预备技师资料,预备技师是什么学历

本文是一篇技术创新论文范文,技术创新方面有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预备技师资料,预备技师是什么学历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技术创新及技。

预备技师课程评价体系的

本文是一篇技师论文范文,技师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预备技师课程评价体系的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技师及教育发展及社会保障。

技师学院数控车工技师培养与考核的

本文是一篇数控车工技师论文范文,数控车工技师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技师学院数控车工技师培养与考核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数控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