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时间:2024-04-19 点赞:45627 浏览:8860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大学生方面毕业论文题目,关于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大学生及高校体育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大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据有关调查,发现有20%左右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 键 词: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高校体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世界正向21世纪迈进,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联合国世界性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心理障碍已成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的一只“拦路虎”,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的事情.如何根据高校体育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高校体育手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一方面的探讨尚少.本文通过对四川理工学院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和学校体育的调查,探索一条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1,调查的对象.本校11级本、专科学生1081人.发出问卷1081份,收回有效答卷996份,有效率为92.1%.其中男生696人,年龄17-22岁之间,女生300人,年龄16-21岁之间.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

三,充分利用高校体育的手段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适度的体育锻炼.人在受到某种挫折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和懊丧之中.如果这时去从事体育运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的运动项目),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


2,利用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促进心理健康.经常进行兰、排、足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炼,在对抗比赛的过程中会让人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团结互助.而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气功等运动项目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3,充分利用体育课的主导作用,促进心理健康.有人作过调查,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同学之间相互交往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时间越长、密度越大,越容易产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调查表表明,有90%左右的学生对目前学校体育课持满意的态度.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其实践性十分明显.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4,积极参加各项体育竞赛活动,哪怕作为一名观众也好.调查表明,当学校(或系班)组织体育比赛时,积极参加占70%左右.说明大多教学生有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系科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

体育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通过比赛可以给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尤其可以使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得到转移,可消除情绪障碍,减缓和治疗某些心理疾病,而且能培养学生不回避矛盾,敢于面对现实,奋力夺取胜利的良好心理素质,也有利于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调查中表明有90%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时会激动呐喊助威就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看到,还有10%左右的学生对高校体育持否定态度.这一小部分学生限于一天的三点一线,即穿梭于寝室--教室--食堂,除了上课、读书还是离不开书,对校系班组织的文体活动漠不关心,认为与己无关.还有极少数的学生仅仅因为体育课是必修课,才硬着头皮应付,认为是额外负担.这些人不管是在运动场上,或比赛的场地上都很难找到他的身影,究其心理方面,确实存在心理障碍,在体育方面,也可能慢慢变成为“差生”.有关此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于广大的心理工作者和体育教师共同去研究解决.

五,建议

1,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应激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制订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和外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如利用墙报、黑板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提高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知识.(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体育部)



参考文献:

[1]宋维真《应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卫生》,《人民教育》1991年第1期.

[2]邵清秀《非专业女大学生在体育课中心理障碍的产生及克服》,《教育科学》1990年第1期.

[3]裴云奇《克服心理缺陷的体育锻炼方法》,《青年心理咨询》1992年第4期.

[4]陈明《大学生的体育竞赛心理》,《大众心理学》1992年第5期.

相关论文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类硕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人际交往及心理健康方面。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关系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毕业论文题目,关于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关系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心。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

本文是一篇心理健康论文范文,心理健康方面学士学位论文,关于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体育方。

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学校体育论文范文,关于学校体育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学校体育及心理素质及。

高校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关于高校教师及心理健康及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高校教师方面有关副高职称论文答辩,关于高校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

高校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高校教师论文范文,高校教师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高校教师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高校教师及。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文是一篇体育锻炼论文范文,关于体育锻炼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体育锻炼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