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公共艺术环境对艺术活动的影响

时间:2024-03-18 点赞:49319 浏览:9954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公共艺术论文范文,关于公共艺术方面学年毕业论文,关于校园公共艺术环境对艺术活动的影响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公共艺术及校园环境及艺术教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公共艺术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校园公共艺术环境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校园文化气质,体现校园文化精神,同时更具有艺术教育作用,是通过大学校园环境美化实施艺术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品对学生施予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美的认知能力,对促进创造灵感方面都大有裨益.

关 键 词 :校园 公共艺术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TU29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艺术的研究是近几年国际艺术领域的热门课题.我国经过20世纪初到现在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内涵上有了丰富的认知和积累.尤其是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浪潮冲击下的校园公共艺术,越来越彰显出不可忽视的巨大力量.

一、校园公共艺术环境的概念

1.校园公共艺术环境

这里的校园公共艺术环境是狭义的、具有针对性的,是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艺术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是校园公共空间内,结合学校发展历史、文化特点等进行的艺术作品与环境的设计.

2.校园公共艺术环境的特点

具有开放性、公开性,是显性客观存在的却具有隐性教育作用.是有着形象性与审美性结合、情感性与娱乐性结合、创造性与个性化结合的特征.形象性与审美性反映了艺术教学的基本属性,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艺术的审美需求相一致,情感性与娱乐性反映了艺术的独特性,与艺术教学特点和身心并育的教学宗旨相吻合,创造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特征,是艺术教学的最主要特征,它是与培养创新意识、推崇个性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相一致的.

二、公共艺术环境与艺术活动

1 校园公共艺术环境与艺术教学环境密不可分.要更好地进行艺术教学,就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校园公共艺术环境,使校园环境起到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学环境对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像其他教学活动中那种灌输式的,而是寓教育于生动形象和情景中,通过有形的、无形的或物质的、精神的多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艺术教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所以校园的公共艺术环境对艺术教学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良好的校园公共艺术环境同时会促进艺术教学过程的发展,也会强化校园艺术教学的氛围和环境.

2 公共艺术环境与艺术教学的互动.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校园公共艺术的活动当中来.这也是其它教学活动无法比拟的.具体的方案,可考虑在艺术专业学生中采取作品征集,提出意见、设计说明等形式,或是以学生集体组成设计群,进行艺术作品系列设计,使学生既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从而又使学生了解和体验公共艺术的美感和文化寓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挖掘学生的创作能力,群体意识.并用于设计中,使之成为艺术教学的一部分.

3.公共艺术环境对教学活动主体的影响.

首先,公共艺术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审美感受、促进设计灵感的产生.审美感受是从事艺术设计的审美创造的前提,一个审美感受力强的人,善于捕捉和发现生活事物中美的因素和形式所具有的意义蕴含,从而为自己的创造提供营养和参照.公共艺术环境提供给教学活动主体――学生一个美化的世界,是让学生的心灵获得无比自由,充分地施展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感性地领悟,抛开了种种理性束缚的因素,而这种来自心灵的领悟,是以审美感受在艺术中的渗入和审美体验的获得为前提的,是一种审美思维的表现.因此,校园中的环境设施对于求学的学子而言,可能作为教育的媒介或学习的对象.可以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为学生的审美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审美训练和自我陶冶,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所谓长期性即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一种自觉与不自觉相结合的渗透过程.

(1)公共艺术环境是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可更加宽泛地欣赏来自作品形态、形式、色彩、质地和纹理等方面的美,感受这种美所带来的震撼和引起的情感反应,并成为情感教育的主要来源.蔡元培曾认为“情感是人生来具有的,而因没有得到开发才被遗失,美感教育就是在艺术中找寻遗失的情感”,从中可知,艺术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台湾学者曾说过“校园公共艺术有其艺术教育之责任,更有其校园空间对莘莘学子身心影响力.”它以一种生动可感的形式,促使主体形成把科学、伦理结合在一起的完整的主观心理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是间接的,力量是巨大的.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2)公共艺术环境中的隐性德育教育作用.德育教育是教学目的之一,将道德价值作为艺术的最本质价值,是比之认识价值更强烈的一种信念.这种观念以道德为戒尺衡量艺术的价值所在,有道德诫训作用的艺术被称之为有效的好的艺术,具有净化情感、陶冶心灵、升华精神的目的,提升德育认知能力,否则就难成其为真正的艺术.歌德也曾经非常精辟地论述道,“艺术并不打算在深度和广度上与自然竞争,它停留于自然现象的表面但是它有着自己的深度,自己的力量”.艺术借助于在这些表面现象中建设合规律性的性格,尽善尽美的和谐一致,登峰造极的美,雍容华贵的气氛,达到顶点的,从而将这些现象的最强烈的瞬间定型化将道德价值作为艺术的最本质价值,是比之认识价值更强烈的一种信念.艺术并不经常带有直接的道德训诫目的,但是它仍然会对人产生道德影响,它的作用机制是如何的呢其实它也是通过审美直接作用于人性本身而起作用的.如陶冶、感化、暗示、促进、启迪等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美好心理意识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3)公共艺术环境对个性发展的长期作用.校园艺术环境的熏陶是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艺术教学环境作为学生长期生活于其中的,可知可感、具体生动的一种微观环境,对于学生成长及个性培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这不仅有利于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他们的求知.一方面是因为它促进了学生感性自我审美的形成,另一方面又因为他促进着个性生存与发展的协调,形成特有的思维模式、心理定势、生活哲学和处事方法,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塑造优良的个性品格.

三、如何营造和谐宽松的校园公共艺术环境

校园公共艺术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校园公共空间中亲近和欣赏艺术作品陶冶性情,更好的与艺术教学活动相呼应.因为校园公共艺术本身就是一件蕴含美感的艺术创作,它以广泛的表现形式出现在不同校园功能区域里,去扮靓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丰富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置形式

(1)中国古代园林式的设计.这种公共艺术环境可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优秀品质.如:结合中国园林设计理念,规划建设一些园林景观,并以一些具有积极上上的词语命名等等.(2)水景、自然状态湖泊和小的人工池塘.无论大小,其中的水体都能给予环境以生气,相对与体型巨人的建筑,它可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3)大面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人们成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以草地、富有造型的灌木、成排的树木围合成一个又一个生态空间.绿色可以使长时间从事脑力和视力活动疲劳的人脑和眼睛得以恢复,并且达到改善校园小环境、小气候的作用.四季长绿、三季有花的校园环境,为学习、教学、科研和生活在这里的学生营造更具恬静、怡心、自然的环境.(4)适当的校园广场建设.这种设计形式可以丰富校园内的院落感:现代小的教学组团型的教学模式是多人有一个围合的空间,这个空间很适合建设一个小型的广场,供学生举办小型活动使用.

2 人性化的公共设施

(1)具有视觉美感的雕塑.以雕塑的形式出现.这种设计应与周围的环境结合,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景观,体现校园的文化精神.雕塑艺术在校园中的功能表现为信息的传递.装饰性雕塑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直接体现人们审美行为,其造型特点是趋于具象,强调主体对客体上的感受,注重艺术规律和形式法则的运用以便在视觉上取得较好的欣赏效果,在视觉功能上起到对校园环境点缀作用,所呈现的空间形态是由周围环境来凸现作品特色的焦点形空间.(2)具有使用功能的公共设施.此类型的作品除了有具视觉美感的艺术造型外,兼具其他性质的附属功能可使用.例如:座椅、垃圾箱、指示牌、自行车架、自动取款机、自动贩卖机、信息资料栏等是常见的设施.他们不仅在视觉上丰富了校园环境,同时还美化校园环境,便捷了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3)具有休闲、观赏、区域划分之功用的植物景观公共艺术.创造具美感的植物景观,从而反映人们的审美情趣.所有这些都给人们无比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审美感受.除了具有绿化校园环境作用外,还起到区域划分的功能.(4)信息化的电子屏、人本化的警示语、优美的画廊、内涵丰富的文化宣传形式、展示学习成绩的展室展牌等等,这些公共艺术能够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激发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

3.突显学校教学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办学特色.在公共艺术的设置中就应尊重历史,凸显教学特色.在设置的过程中,应深层次的挖掘学校特色文化和精神内涵,用艺术的各种手段来体现特色文化.一般情况下,特色文化主要从校训、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现代化科技化设施等形式来体现.如激励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4 追求人文环境与艺术的融合.校园公共艺术环境不同于单纯的艺术创作.纯艺术是强调个体思想的展现,侧重于精神的愉悦和本体的超越,注重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表现和情感表达,可以说是单一化的个人行为,而公共艺术则是更多考虑艺术作品与其放置环境的和谐,重视与接受者――受众的互动性,是数人与作品交流、协同作用的结果.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要时刻着眼于单纯艺术创意与师生之间的意愿,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基点,进而创造出既有艺术性又有公共性的艺术作品.另外,校园公共艺术设计,还会涉及融和特定环境、历史与习俗甚至气候等诸多问题.

总之,校园公共艺术环境,在艺术教学中已形成了隐形教育和情景教育,以促进对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完善.知识经济时代推动我们营建优良的教学环境,培养具有身心健康的,审美能力,完美个性的创造性人才.校园公共艺术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应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营建,注重校园环境建设中的文化精神尤其是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嵌入,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丰富校园环境的审美功能,以审美作为切入点,通过大学校园环境美化实施艺术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项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工作实际,实践使学生全面发展理论的有待深入研究的综合性课题.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8)第184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研项目(2008).

参考文献:

[1] 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郑乃铭:《艺术家看公共艺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3] 班中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探》,天津纺织工学院宣传部,1997年版.

[4] 黄延复:《清华园风物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 魏嵩川:《清华大学校园划与建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简介:

孙丹昱,女,1973―,吉林长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宋岩,女,1978―,吉林白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单位:长春教育学院.

相关论文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共艺术活动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共艺术活动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艺术教。

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艺术教育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刍议新媒体环境下的公共艺术教育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艺术教育及大学生及。

大学校园提高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关于艺术教育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大学校园提高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艺。

公共艺术的社会学文提纲

本文是一篇公共艺术论文范文,公共艺术方面硕士毕业论文,关于公共艺术的社会学文提纲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公共艺术及社会学及艺术作品。

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综述

本文是一篇艺术教育论文范文,艺术教育有关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国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综述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艺术教育及公共艺术及大学。

公共艺术的角度看新中国60年

本论文为空间类有关艺术论文网站,关于公共艺术的角度看新中国60年相关毕业论文题目,可用于空间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

本文关于课程及高校及目的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课程方面论文范文集,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对。

城市公共艺术符号表意特征

本论文是一篇符号有关艺术学术论文,关于城市公共艺术符号表意特征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符号及艺术及文本方面论文范文资料,。

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的现状

本文是一篇公共艺术论文范文,公共艺术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艺术的现状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