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时间:2024-03-02 点赞:45838 浏览:9025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学年论文专业顶岗实习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顶岗实习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关论文范本,适合顶岗实习及工程技术及企业实习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顶岗实习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革,但现阶段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顶岗实习、校企联办、订单式办学、校企一体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对比,本着“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遵旨,“零距离就业”视角下的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零距离就业;装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13-02

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虽然近几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探索改革,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较为规范和固定的教学模式,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随着社会对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毕业生在短期内还是很难满足企业的要求,加上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本着“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遵旨,“零距离就业”视角下的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其改革成为了新的社会热点.

一、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状分析

1.理论培养与实践运用脱节,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

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结构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很多的结构和抽象概念让学生难以轻易理解,无法熟知这些结构和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目前主要的教学培养模式户要是:第一年重点是文化理论学习、德育培养、企业文化与专业认知,第二年进入专业学习并根据需要安排一些模拟项目在校内进行一到两周的实训,第三年深入专业学习,上学期安排综合实践项目进行毕业设计,下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种模式虽然较以前的纯课堂教学有很大优势,但是还是依旧没有做到寄学于用,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学习理论阶段,缺乏动手机会无法深刻理解理论;而在实训阶段,又离理论学习阶段较久而生疏理论,不能很好地完成顶岗实习.

2.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之间的具体问题

装饰设计主导型与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上难以区分,如果采取艺术类招生方式( 有美术加试) 将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装饰设计和装饰施工并重型及全能型将遇到学时偏紧的问题,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全面掌握设计和施工两个方向的各项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更加无法实现全面发和深入研究,进而可能造成学生每个方面都不精,无法适用具体的工作.装饰施工主导型是应用程度最高、要求最具体,但是装饰设计类课程与装饰施工类课程之间的关系区分度不高,难以做到精且深.因为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之间的各种问题,可能造成供需不平衡,导致某种类型的人才严重剩余,同时某些岗位可能找不到合适员工形成空缺,产生人职不匹配,浪费社会资源,影响员工和企业的发展.

二、几种主要培养模式的分析对比

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结合当地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做到人职匹配.分析区域经济特点,了解区域内居民生活水平、人才结构构成,从而可以了解装饰工程技术各种专业人才的缺额,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计划.丰富培养模式,综合就业形势.目前,全国各大高职院校,都提出来“零距离就业”,但是各自的培养模式都不尽相同,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校企联办、订单式办学等.

1.顶岗实习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多是流于形式,因为其更重理论而轻实践.再有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校疏于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因同工不同酬而产生不公平心理,导致学生在实习中走过场,给“零距离就业”制造障碍.因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建立完善顶岗实习体系,明确顶岗实习责任制,构建顶岗实习配套服务,疏导学生实习心理,端正学生实习态度,完成实习任务,从实践中得到提高.

2.校企联办

校企联办,是以市场为导向最直接的培养方式之一.企业全程参与,以企业的长期岗位需求为依据,与学校进行合作,针对性培养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企业与学校间的对接,明确企业的岗位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招生人数,有利于保证企业员工的补充和学校学生的流出.

3.订单式办学

订单式办学,是比校企联办方式更加具备针对性的培养模式,以企业订单为基础进行培养.在招生前期就知道企业需要多少岗位,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入学便意味着就业.订单式办学因为其针对性强,所以能够做到每一份教育资源都得到最大地利用.但是也正是这种高针对性,易造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懒散,所以务必保证学校在改培养方式下保证教育质量.

综合利用这些培养方式,进而丰富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保证“零距离就业”

三、校企联办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教学、实践交叉进行,学校、企业联合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三个学年分别分为3、3、2个学期.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9月至次年2月为第一学期,重点进行文化理论学习,道德培养,企业文化的初步认知.作为一个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理论,道德培养是不可或缺的,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的个人品质保障.3~7月为第二学期,重点学习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一些基本技能训练.8月为第三学期,学生在企业进行“识岗”实习,初步认识今后的工作环境与工作内容,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第二学年分为两个学期,9月至次年6月为第一学期,由学校教师教授专业核心课程,另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校教授学生更多的实践技能,将理论拓展开来,配合一些实训项目,让学生融会贯通教材的理论知识,也对企业的工作方式有个初步体验.7月至8月为第二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在企业员工的带领下熟悉岗位、参与岗位工作.这一阶段的实习是关键,学生已经学习了一部分专业课程,掌握了一些技能,对企业的要求与环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职业定位,工作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三学年分为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9月至次年2月,学生主要在校学习专业拓展课程,提升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这一阶段,学校可安排综合项目作为毕业设计,让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完成,这样让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有了完整的了解,也锻炼了团队配合,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第二学期为3月至7月,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由于有了之前多次到企业实习的经验,这一时期学生已经能初步独立完成岗位工作,在企业老员工的带领下,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来,等到学生5个月的顶岗实习结束,必然已经是一个有系统理论知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也实现了学校让学生“零距离”就业的初衷.

学校教育与企业实习反复转换,不仅让学生有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也让学生有了深入了解企业环境、岗位要求、自身能力的机会,促使学生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要实现以上培养模式,必然需要一些基本保障.校企合作办学,是符合当前实际,也是能让学校、企业实现共赢的一种办学模式,既能提供经济保障,又能扩大企业知名度与影响力.学校可与若干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也可有针对性的开设一些“班”.对于假期到企业实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也可根据一定的自愿原则,让学生跟企业签订相关工作协议.这样,企业是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是企业的人才培养中心,双方互利共赢,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便捷、可靠的平台.


四、结语

“零距离就业”视角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是一篇电子产品论文范文,关于电子产品相关硕士毕业论文,关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电子产品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