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文化之根与自然之根

时间:2024-02-24 点赞:49982 浏览:10021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文艺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文艺学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学的文化之根与自然之根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包括关于文艺学及心理学及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文艺学论文范文。

鲁枢元,著名文学教育家,本刊顾问.生于1946年,现任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生态批评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文艺学跨学科研究,在文艺心理学、文学言语学、生态文艺学诸领域有开拓性贡献.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遴选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代表作有:《创作心理研究》《文艺心理阐释》《超越语言》《精神守望》《生态文艺学》《生态批评的空间》《心中的旷野》《文学的跨界研究》《陶渊明的幽灵》等.其中《陶渊明的幽灵》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同时该书并于2014年荣获中国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文学有根吗?文学的根在哪里?

1984年年底在西湖边举办的那个为期一周的研讨会上,韩少功等人的发言随后引起一场波及全国的“寻根文学”文学思潮.那次会议我被邀请参加,这里先抄录一段我当年的日记:

(1984年12月12日)晨六时起,乘车赴杭州.车行四小时,与茹志鹃、许子东、宋耀良同座.近午,至杭州,住陆军疗养院十三号楼,楼前修竹数百竿,亭亭玉立.余与上海文联党组副书记、上海作协秘书长徐俊西同住一室.

午后,一行游西湖.先至花港观鱼,后乘船游小瀛洲三潭印月处,途中与陈建功谈及小说创作,谈及风格、语言,谈及宏观、中观、微观,谈及厨川白村,甚投契.与郑万隆谈起苦闷的象征.又与莫言、程德培、张帆(南帆)诸君谈等①

那次会议原定的主题是“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不料,“寻根”却成了会议上的热点与.从记中的记录以及现在的回忆看,我在这场很快成为当代文学史上重大事件的讨论中,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甚至还有些茫然.一是会上兴风作浪的多是小说家,他们对于文学的“断根”、“失根”状态有着敏锐的直觉,二是“寻根”其实是“寻文化”,当年这些冲锋陷阵的小说家可都是些有文化的人,像韩少功、郑万隆、陈建功、李杭育都是后在大学结结实实读了四年书的高材生,钟阿城没有大学学历却出生于文化名门,自幼已经饱读经史.而我,作为一个老大不小“青年评论家”,由于的缘故,大学只读了一年半,只能算一个高中生,实在就没有多少文化.“文化”的概念在我的脑子里还是一盆浆糊.

会后,杭州会议上的这些“寻根者”便把他们在会上的言论整理发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韩少功的《文学的“根”》、郑万隆的《我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李杭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

作为这场思潮的第一发动者,韩少功在他的《文学的“根”》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绚丽的楚文化流到哪里去了?”急迫地表露出他对当代文学失根状态的关切.“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②这句话后来便成了寻根派文学的一面迎风招展的大纛.

以我的理解,“寻根文学”是以文学创作探寻文学以及中国社会生活中已经久久失去的“文化之根”.

具体到不同的作家,探寻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韩少功看重的是颇具“人类学”、“人文地理学”色彩的“地域传统文化”,如他在文章中开列的“湘楚文化”、“南粤文化”、“吴越文化”、“北疆文化”、“商洛文化”等,钟阿城钟情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文化,诸如“周易”、“诗经”、“道家”、“儒家”、“佛学”、“禅宗”等,郑万隆偏爱的可以说是植根于荒原与幽谷中的“原始文化”,具体说来是那些尚且游离于文明社会之外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如“鄂伦春族文化”、“赫哲族文化”、“达斡尔族文化”等.正如韩少功文章中指出的,一批青年作家已经开始从这些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青年作者们开始投出眼光,重新审视脚下的国土,回顾民族的昨天,有了新的文学觉悟”,“他们都在寻根,都开始找到了根”.他把这种寻根文学倾向视为“一种对民族的重新认识”.③

文学界对于“寻根文学”始终存在着分歧与争议,但在我看来,首先应该高度评估的,是其鲜明的时代色彩与深刻的思想价值.

在杭州会议掀起“寻根文学”运动之际,中国社会“文化断根”进程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从旧中国的洋务运动、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思想改造”、“反右斗争”、“厚今薄古”、“文化革命”,中华民族大地上持续不断地在上演着一系列的“拔根”运动.知识界、思想界在强大政治意识形态支配下,把自己的传统文化视为落后文化,务必扫荡一空,将自己的民族之根贴上“劣根”的标签,务必铲除净尽.认定只有让“美式文化”或“苏式文化”在自己的国土上生根发芽,才是国运昌盛的唯一正途.于是便酿成了民族的无根状态.

一个无根的民族是没有生机的,一个无根的国民是没有灵魂的.

对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漂泊于国家沦陷、民族危亡之际的法国思想家西蒙娜薇依有着切肤之痛.这位仅仅活了三十四岁的杰出的女思想家在她去世前写下的最后一本书《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1943)中指出:“扎根(enracinement)也许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拔根状态便是种致命的疾病.”④关于“拔根”给一个民族造成的伤害,薇依说:

拔根状态是各种人类社会之疾病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它会自我增殖.真正被拔根的人只有两种表现:或者他们落入一种灵魂的惰性状态中,几乎无异于死亡,就像罗马帝国时期大部分奴隶那样,或者他们总是倾向于投身于――常常采用最具暴戾的方式――那些不是尚未被拔根的,就是已经被部分拔根的人的拔根的活动中.⑤

薇依在她的书中结合世界上诸多民族的历史分析了造成“拔根”恶果的原因,一是异族的武力入侵与蛮横统治,二是金钱诱惑下的经济支配力量的诱导.她讲到法国、巴勒斯坦、德国、日本以及印度支那的情景.当讲到中国时,她用了这样一个句子加以表述:“中国则神秘莫测”.那时节的中国,固然也存在“异族入侵”与“金钱诱惑”,但“拔根”的病象更多则是以“思想革命”的方式呈现的,那是一场持续展开的“自我拔根”运动,这令薇依迷惑不解. 薇依不解的“拔根”,却实实在在地侵害着中华民族的躯体.这种被薇依定性为“各种人类社会之疾病中最危险的疾病”,几乎成了现代中国的慢性病.后期,我曾经去了趟曲阜县寻觅孔子的踪迹,在孔林我看到孔子的坟墓被挖出一个巨大的深坑,连带着被挖出的树根、草根在烈日晒烤下干枯萎缩,在秋风中瑟瑟颤抖.这似乎就是我们民族文化被彻底“拔根”的一个象征!

由此看来,在中上山下乡获得丰厚社会体验、又在大学里获得理性反思能力的韩少功、郑万隆们,能够在1984年的杭州西湖之滨对中国的“拔根”病痛加以反思,从而发出“寻根文学”的呼吁,也就不奇怪了.他们是在反观一种历史的病症之后,顺应了一种时代的吁求.

“寻根文学”的提出如今已经过去30年,对照薇依所说的“扎根是人类灵魂最重要也是最为人所忽视的一项需求”,我不认为“寻根”的话题已经过时,反而认为有必要将“寻根”运动持续下去.

当年,韩少功在他的那篇文章中也感觉到:“根”,是深埋于一个民族的历史纵深处的.用他的话说,光是寻到“地壳”还不行,还要深入到地壳之下的“岩浆层”(以岩浆喻寻根,字面上多少有些陌生,姑且如此).

地壳下面的岩浆会是什么?

仍然是文化吗?

从杭州会议下来已经30年.那时节我还正在热衷于“文学心理学研究”,关注的是作家个体的创作心理,似乎没有搭上“寻根文学”的列车.当然,杭州会议上的美食我也没有白吃,我在稍后发表的《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文章,引起文坛一场不大不小的骚动,最初就是在杭州会议上提出的.而“向心灵内部的探索”与“向历史深处探寻”或许并非没有一点联系.

只是杭州时期我的文学心理学研究也不过仅仅接触到弗洛伊德.前面日记中提到的与小说家郑万隆大讲“苦闷的象征”,那肯定是现发现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是深层心理学,他的潜意识的深处,是遗忘的记忆,是压抑的,这些也都可以看做是文化层面的东西.

后来,我渐渐热衷上古斯塔夫荣格.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种族无意识学说进一步打开我的眼界,顺着荣格的指引往人类历史的纵深处追寻,去探索人类赖以存续的“根”,我发现那就注定要突破“文化”的藩篱而进入一个新的地层,这个地层,应当就是“自然”!

荣格挖掘出的人类心灵深处的须根,被他归结为种种“原型”,如“阴影”、“阿妮玛和阿尼姆斯”、“地府母亲”以及“曼荼罗”等等,都与人的内在自然性相依相存.荣格的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心理学很容易与中国古代哲学联系起来,荣格本人也是一个顽固的东方主义者.在中国古代哲学中,“自然”是“天”,“自然性”即“天性”,“天性”才是人的“真性情”.《庄子秋水篇》:“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这里的“真”,是本性,天性,自然性,与人工相对,当然也是与“文化”相对的.《庄子渔父》中又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真”为天、为自然,礼为人事、为文化.“真”与“礼”并不在一个层面上,自然与文化也不再一个层面上.自然应该是一个比文化更幽深、更隐蔽、更丰蕴的层面.

自然,而不是文化,才是人类更悠远、更初始的根.

文学呢?文学艺术与自然的渊源较之文化要更幽深、悠远.我在文艺学的课堂上曾经反覆地讲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在不会说话时就已经会唱歌,还不怎么会直立行走时就已经会跳舞,没有文字的时候就已经会画画,黑格尔还说人类在没有文字的时候也已经有了诗、诗的意象.那时,人类可没有这么多的文化!

遗憾的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根”原本是深扎在自然之中的.更其甚者,为了建造更辉煌的文化,尤其是那些物质文化、技术文化、市场文化,竟然视自然为对手、为敌人,一再向自然开战,一心要征服自然.其结果,大家都已经看到,那就是酿成了今天世界性的、代价惨重的、几乎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态批评应时而生.

美国当代思想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Holnes Rolston III,1933― )说他自己曾经历了一个“从文化转向自然的”的过程,“我的职责是要引导文化去正确地评价我们仍然栖居于其中的自然”.他还曾讲到“文化”、“自然”(他常常将其称作“荒野”)与“根”的关系:

文化容易使我忘记自然中有着我的根,而在荒野中旅行则会使我又想到这一点.我珍视文化给我提供的通过受教育认识世界的机会,但这还不够:我也珍视荒野,因为在历史上是荒野产生了我,而且现在荒野代表的生态过程也还在造就着我.想到我们遗传上的根,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体验,而荒野正能迫使我们想到这一点.⑥

澳大利亚生态批评家凯特瑞格比(Kate Rigby)对于现代文学理论界长期忽略“自然”的现状表示极大不满:

对文学文本的研究竟伴随着对土地的忘却等现代文学批评只是在19世纪早期才得以学院化为一种学术研究,而那正是‘自然’与‘人文’科学开始被生硬割裂开来的时期.⑦

伴随着生态危机的阴影而日益临近的生态时代,“寻根文学”的文学也应当进一步寻一寻自己的根吧.“文学寻根”不仅要寻到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寻找的文化之下更深层的“自然”,那才是文学之根更原生态的、更丰饶的土壤.套一句30年前韩少功说过的话:“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天地自然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

与“寻根文学”不同,新时代的“文学寻根”不但要寻回文学艺术这棵大树久久失去的“自然之根”,同时还要

为您写文艺学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文艺学方面有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文学的文化之根与自然之根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包括关于文艺学及心理学及当代文学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文艺学论文范文。

;反馈自然的养育之恩,发挥文学的精神感召力,在地球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为自然招魂,以女娲补天的大爱修补日趋崩溃的自然生态系统.就像当年杰出歌手毛阿敏反复咏唱的: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⑧

怀着“绿叶对根的情意”,数年前我所指导的一位博士生、烟台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张守海,开始了他对文学之根的探寻,其结果便是他的那篇洋洋洒洒写了近20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视域中的文学寻根》.守海博士在他论文中开章明义地写道: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韩少功、李陀等人发起的文学寻根,面对的时代问题是“文化断裂”,目标是通过文学创作深入到民族文化的深层,寻觅文学的文化资源.而当前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由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急剧恶化.因此,本文的目的将指向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自然”实则应是人类文学之“根系”中更深远也更为“根本”的“根”.文学不只是人学,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学.我们希望,通过对文学的自然之根的探寻,能为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某些参照,进而为现代人走出生态困境,为当代文学走出生存危机多少做出一点贡献.⑨

守海的论文旁征博引、左右开弓,其文字尚嫌青涩,用语时见唐突,但毕竟是怀着年轻人的一腔热血,从韩少功、李陀、钟阿城、郑万隆等前辈手中拿下“接力棒”,踏上了由“寻根文学”到“文学寻根”的漫漫征途.

至于前景如何?我不如年轻的守海博士,并没有十足的信心.

文学如梦.文学的寻根一如梦寻.

就在那次澎湃、众议纷扰的杭州会议临近结束之际,也就是1984年12月15日夜间,我做了一个梦:

与会诸君于一机关大院中讨论,(周)介人主持.忽仰望天空,见一雄雕盘旋于高空之上,少顷,雕乃变为孔雀,孔雀愈飞愈低,在空中开屏,绕于众人头上,不见孔雀,但见五彩烟雾中金光闪烁,极为壮丽.孔雀落于一变压器之电杆上,尾羽下垂.宋耀良跳跃而起,揪下尾羽一根,余以为不佳,再视羽根,则渗渗然有体液如露滴出,余甚怜悯.后,数人搭人梯,驮黄子平上,将孔雀捕下,然孔雀已化为人形,乃一端庄美丽少女,然面带愁容,眼含泪珠,似无限悲恸,余心大不忍,遂醒.会上余将此梦谈出,众人皆唏嘘不已,以为余等偕力探求的结局,终不过一个美丽而又忧伤的幻影.⑩

结局,不是我等所能预测的.还是那句老话,一切一切的寻觅,其意义都还在寻觅的过程中.

注 释

①鲁枢元:《梦里潮音――我的80年代文学记忆》,第126页,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2集,第18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③同上书,第185页.

④【法】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第33、34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⑤【法】西蒙娜薇依:《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第37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⑥【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第213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⑦Kate Rigby, “Ecocritici,” in Julian Wolfreys ed.Introducing Critici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p.152.转引自鲁枢元主编:《自然与人文》(下册),第987页,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

⑧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王建作词,谷建芬谱曲,毛阿敏演唱于1986年.

⑨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生态视域中的文学寻根》,博士论文内容提要,待出版.

⑩鲁枢元:《梦里潮音――我的80年代文学记忆》,第127页,海天出版社2013年版

相关论文

莫言纵中国文学与文化

这是一篇文学作品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莫言纵中国文学与文化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是现代文学专业与文学作品及文学艺术及比较好方面。

近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选择

本文关于文化及后现代主义及文学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化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近三十年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化选择相关专科毕业论。

莫言纵中国文学与文化

这是一篇关于文学作品类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莫言纵中国文学与文化相关学士学位论文。是世界文学史专业与文学作品及文学艺术及比较好方面。

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走向

这是一篇文学评论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消费时代的文学与文化走向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是世界文学史专业与文学评论及学术界及现代性方。

探究英美文学的文化气质和审美传统

本文是一篇英美文学论文范文,英美文学有关在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探究英美文学的文化气质和审美传统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