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传统文化

时间:2024-04-17 点赞:44918 浏览:8534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汉语及文化及汉民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汉语相关论文范文检索,与汉语与传统文化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汉语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汉语里积淀着传统文化的结晶,文化也因汉语的流传而更为久远.本文从探讨研究汉语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意义出发,重点从汉语对成语的影响和汉语对修辞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了汉语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 键 词 :汉语;传统文化;修辞;成语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2

一、研究汉语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关于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陈章太先生曾在给郭锦桴教授的新书作序时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而厚重,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活动的精神结晶,又为中华民族的不断进取和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并提供无穷的动力,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辉煌!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优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给后代留下的巨大财富.就精神文化而言,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还有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心理思维、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内容广泛,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中国传统文化在演进中需要不断创新与发展,并包容、吸收其他国家、民族先进文化的精髓,以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和鲜明的先进性.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汉字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字,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主体语言文字,从雅言、通语、官话、国语到普通话,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现代汉字,包含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广博、精深、厚重的内容与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保存与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汉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具体内容,对促进汉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增强汉语言文字能力,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汉语言文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和应用水平,无疑会有显著的作用.”1,可见,研究汉语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其具体表现,对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汉语发展,提高汉语、文化的教学、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汉语成语的影响

汉语成语的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特点,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表现,一是成语的形式,二是成语的内容.从形式来看,成语的外在形式主要是四字格为主,构词的成分是单音词,追求平仄与和谐的搭配,各个成分之间也有讲究,就是对内在的关系讲究对称,这种形式最大的特点就好比一个文化符号,通过不一样的角度与测面把汉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充分地反映了出来,也把汉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的发展过程充分的反映了出来.从内容来看,民族文化的载体就是汉语成语,它把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准确又全面的体现,也把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了出来,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审美的情趣.从汉语成语当中,我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每一个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无论是天文历法,山川与地理,还是宗教与艺术,饮食起居与政治军事,再到思想观念与道德伦理等,通过汉语成语都体现了出来,并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展示在我们面前,它是一个传统文化传播的平台与窗口.

首先,从服饰的角度来看成语.在我们国家的古代社会,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就是服饰.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的打扮都是“凤冠霞帔”、“珠围翠绕”,而粗布衣是普通的百姓妇女的穿着;朝廷命官穿的都是“象简乌纱”、“顶冠束带”,而有钱的人的穿着则是“冬裘夏葛”、“绫罗绸缎”,在古代普通的百姓是不可能穿凤冠霞帔的,它代表的是权贵女人的美丽与高贵.有喜事发生的时候就会“披红挂彩”,用来表示庆祝;有了丧事的时候就会“披麻戴孝”,表示悲痛的场面.在汉民族的历史中,颜色的不同也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帝王色是黄色,因此,只要是皇帝出的文告都叫黄榜,衣服也叫黄袍,官阶是由朱、青、紫以及绿色来代表的,其中,朱色与紫色是封建官僚中最高层的代表颜色,所以用“大红大紫”来体现他的地位,而青色与绿色是中层与下层官员的服饰颜色,表示地位低下微小,因此,在官场失意的人都是用“白发青衫”来体现的,平民百姓的服饰颜色是白色,有句成语叫“白衣秀士”,就是说还没有做官的读书之人.在我们国家的古代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就这样通过服装的颜色进行了充分的反映.

通过古代服饰中的各项规定就可以看出,服饰代表了古代人的社会地位,志趣节操、经济实力以及思想情感等,因此,在汉语中有很多诸如上述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也是正常的.

在汉民族的精神文化中还有一些是不可缺少的,就是文学、艺术、音乐、书法、绘画、戏曲以及舞蹈等,这都是构成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语言中有很多把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成语反映了出来,从中也可以对它们的面貌进行系统与完整的了解.

其次,从传统制度文化来看成语.我们国家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民族也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包括了宫廷以及民间的礼仪制度以及官制,还有习俗与外交制度、婚姻制度、教育科举制度、兵制与天文历法,以及一些民间的迷信、风俗与禁忌等.通过下面的例子加以说明.“折冲尊俎”原来的意思是说在进行会盟谈判桌上制人取胜.尊俎是说古代的用来放肉的祭器与酒器,是在进行谈判时不可缺少的物品,这就折射了外交谈判制度.“歃血为盟”是古代诸侯间进行盟约订立时的一种仪式,也就是用牲畜的血涂在口旁,这是信守誓约的意思,也是一种较为庄重的仪式.还有一些成语是直接表现宗法制度的,包括“尊卑有序”、“光宗耀祖”、“夫贵妻荣”等,描绘家庭成员关系亲密的成语有“承欢膝下”、“扇枕温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此种亲密的关系也是汉人对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的看重,也是对家庭进行维护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那时的制度.


三、传统文化对汉语修辞的影响

文化是历史现象中的一种,是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同一个民族的人们继承的都是本民族中最优秀的文化传统,而同一个民族中时代不同的人所表达出的一种客观的对象而反映出来的意象也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在很多名人诗句中都会有“死”字出现,死对人来讲是一种客观的规律,但是,人们在认识死的价值观上都是出于一种自主观的意识,很多作品中都认为,若为国家、为民族的理想而献身的,就可以流芳千古,价值比泰山还重.这就表明汉人在死的认识上有一定的主导观念,它折射出了贵族世界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在对内容进行修辞中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深受汉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思维习惯,都对汉语的使用特征与功能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人类思维方式可以看出,人类各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具有思维模式是不同的,也就是原始时期的人类思维在文明社会以后都发生了很大的分化现象.思维特点深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语言的表达时,为了能够把较为复杂的事物进行简洁的表达,把抽象的事物进行客观的说明,人们通过日常的经验总结,并结合事物间存在的一些相似的特征与相关点进行相应的事实解释.因此,在汉语中就出现了很多修辞的表达方式,如比拟、示现、借代、移用、比喻、移觉以及象征等方式. 比拟与比喻这类的修辞手法与汉文化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楚辞以及诗经中就有很多种辞格出现.比如:女比比喻.《孟子公孙丑上》:“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拟人.《题都城南庄诗)?“人而小知他处去,桃花依旧笑春)从.”借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小相欺,况大国乎?”曹操《对酒》“二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自小负戴.”这些都是汉民族文化特点的体现,也是汉文化思维特点形成的一种修辞的方式,经过了近代以及现代的发展,也非常的成熟,在修辞中有非常大的分量以及关键的地位,并且广泛应用在汉语中,也影响了汉语的表达.例如;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并未直抒胸臆,似乎仅仅是些名词的罗列,但当“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在人们面前展现出这些形象以后,那种凄凉悲切的场景对人产生的震撼力与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语言也随之发生了相应了变化.修辞也因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有了一定的拓展与丰富.在新时期修辞方式成了新生词的催化剂,对借代、象征、比喻这些新词的产生起到很大的促进用.结合文化现象来讲,修辞折射出的文化特色是来源于语言现象说,这也是在文化特点以及思维特点的影响下形成的修辞特色.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汉语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一方面,汉语本身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记录、反映、表现着汉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并为文化传承、传播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是汉语的内容与底蕴,它赋予汉语丰富、深厚的内涵与旺盛的活力,是汉语发展的重要原动力.我们必须构建现代文明的民族文化传统,弘扬现代文明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汉语与传统文化更好地向前发展,推动国家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汉语是我们的民族之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在大街小巷常听到是节奏感极强的外国歌曲,我们的民乐光盘上却落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在我们的周围英语培训机构满大街都是,可怎么也寻不到几个国学教育机构?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多的是一份沉痛的哀思,少的是汉语的字正腔圆.其实,字正腔圆 “之乎者也”才是我们民族才是我们民族的味道.我国的传统文化,养就了我们的民族风骨,养成了我们民族的现代风采.先辈们辛苦创下的中华文化怎么能够在我们这一代陷入危机,甚至就此消亡呢?我们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我们的肩负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使命,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它继续传承下去,并把它们发扬光大,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了天与地而立心,为了生民而立命.即使在全球化的浪潮已经非常凶猛的今天,我们依然愿意做一个中华文化的守望者.相信我们将写出更加刚劲的汉字笔画,舞出更加矫健的中华龙姿!

注释:

[1]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商务印书馆,2012:1.

相关论文

基于传统文化的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该文是房地产营销策划专业传统文化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文化方面毕业论文范文,与基于传统文化的型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相关论文范例,适合。

圣诞节前中国传统文化

这篇文化论文范文属于外文翻译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化类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圣诞节前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专业论文翻译软件。适合。

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

这是一篇中学生类本科论文范文,与中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经典论文网专业与中学生及多媒体及中学教学方面相关的。

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企业文化论文范文,关于企业文化类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

为您写文化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文化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相关论文例文,包括关于文化及节目及受众方面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