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

时间:2024-03-18 点赞:46883 浏览:9167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关于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发展及社会及社会建设方面的应用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发展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必须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社会功能.根据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基层党组织功能开发的立足体系就是党的群众工作体系.党的群众工作体系,是政党直接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工作平台和实践载体.从内在的理论逻辑来看,党的群众工作就是政党扎根于社会,政党作用于社会,其本质是政党回归于社会.政党回归社会的核心就是要确立政党全面服务社会的政治逻辑和行动策略,政党正是在领导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有机互动中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关 键 词 】服务社会;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政党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1—0063—08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曾讲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许多政治观察家都已发现,貌似相同的结构实际上可能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因此,为了对政治体系进行充分的描述和比较,人们需要懂得各种结构在政治体系中是怎样发挥功能的.”[1]20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趋势下,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是健全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的关键,而在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大逻辑中,功能开发则需要对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体系进行准确的逻辑定位.

一、政党功能开发:政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建设的有效推进,党领导和执政所处的现实经济社会环境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这在客观上迫切需要通过党的组织建设来有效整合不断分化的社会,进而保障社会与国家转型的有效开展.党的基层组织是党面对基层社会,实现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斗堡垒.党要有效整合社会,就必须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社会功能.因为组织的活力直接取决于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而相比结构来说,功能更具有决定性意义.“要重新激发党的基层组织、使其在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进行必要的组织功能创新.”[2]298所谓功能创新,“最根本的就是要从执政的逻辑出发,把党作为一个执政的政党组织所应有的最基本的功能开发出来.”[2]299

从党的性质和党与中国社会的内在逻辑来看,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首先是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党的组织,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调整的核心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执政必须从纯粹的权力控制和权力统合的统治职能中走出来,更多地与社会发生联系,更多地依赖政党的社会职能.具体来说,就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更多地在社会层面发挥利益表达、利益整合、联系群众、协调关系、凝聚社会、引导社会的功能.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开发主要是由党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所决定的.从人类发展历程来看,社会的成长与发展是国家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曾论述道:“家庭和市民社会使自身成为国家.它们是动力”、“政治国家没有家庭的自然基础和市民社会的人为基础就不可能存在,它们对国家来说是必要条件.”[3]11-12因此,社会的成长与发展成为衡量国家发展程度与水平最为根本的标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中国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基层社会的建设是建立在基层社会自主性的逐步获取,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的逐步解放基础之上的.基于中国党建国家和党治国家的独特路径,与先发现代化国家相比,中国基层社会的成长和发展一直缺乏有效的自主性,成熟的现代社会并没有独立自主地成长起来,它需要强大的政党和国家力量的有效介入、领导和培育.而政党领导与国家建设对基层社会强有力的保障并不是以削弱基层社会的自主性为前提的,而是为了培育基层社会的自主性,更好地实现独立自主的现代社会.在党的执政体系中,党的基层组织是政党、国家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直接面对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而且它是党自身权力组织网络的最基础的联系点.伴随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重心也面临着相应的转变.现阶段,培育基层社会的自主性,推动现代社会的成长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政党领导社会、整合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完成此任务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就是基层党组织立足于基层社会进行功能开发.基层党组织功能开发的出发点为二:一是以关注基层社会自主利益,理顺社会关系结构为基本宗旨;二是必须成为引导基层社会成长和发展的强大推力,实现党的自身建设和现代国家建设的相互适应.在党、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体系之中,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而且是维系这个体系的支撑力量.这个双重角色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成为党推动现代社会成长的重要组织机制,决定了基层党组织必须具备整合资源、协调关系、凝聚社会、引导社会的功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就成为势在必然.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必须以党和基层社会关系的有效梳理为基础.“功能取向不调整,党的组织在新的空间中就缺乏生长的内在动力;如果功能取向调整了,而组织的生长空间没有转移,那么功能的发挥就会大打折扣.”[4]40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社会的发展和自主性的增强为有效梳理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而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下,社会利益的自主性、人的能动性以及现代社会关系的重构才得以真正实现.在基层社会转型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面临着与基层社会的结构调适以及对基层社会有效整合的任务.因此,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必须在党的建设与社会建设的有效调适中合理定位,功能开发要着眼于以基层党组织的广覆盖带动基层社会自身的有效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是党的自身建设与现代社会建设之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党的群众工作:基层党组织功能开发的立足体系

在中国社会急剧的变化和转型之中,利益的分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重组迅速推动了基层社会的重新组织化和社会自身的成长,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在改变政府与民众、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结构.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建设的战斗堡垒,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与基层社会的逻辑关系也逐渐被改变.如果说政党组织与转型社会的结构协调是调适党与基层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5]那么,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则是党组织实现功能开发的基本依托.因为根据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理,政党整合社会的有效行动路径主要取决于结构和功能这两大要素.从结构看,就是党的组织体系面向社会,并运作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之中,并不断吸纳社会先进的、积极的力量加入到党的组织;从功能看,就是党的功能体系面向社会,领导社会发展,代表社会利益,表达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大众.党的功能体系面向社会的具体工作形态,就是党的群众工作.在社会转型期,如何依据基层社会的成长与变化去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体系与机制,不仅是新时期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群众路线巩固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中国社会持续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障. 群众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群众工作,主要是党从社会总体和根本利益出发,调适社会内部的关系和矛盾,增强社会的福利与和谐.其工作范围主要涵盖农村、国企、社区、机关、高校、事业单位、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民族地区等领域.党的群众工作主体不仅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干部和党员,还包括广大的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无论是党的群众工作环境、党的群众工作对象,还是党自身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些新情况,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和新挑战.可以说,当前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内容和体系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面对基层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的新变化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群众工作基础上所作出的种种调适,包括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协调利益、构建和谐等就构成群众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执政的中国来说,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是密切党群关系、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渠道;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必须指出,由于党与基层社会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和党务工作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密切相关和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群众工作与党务工作都是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整合基层社会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党务工作是群众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而群众工作则是党务工作运转的主要宗旨和根本保障.

改革开放有效地激发了中国基层社会的自主性与发展动力,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基层社会从原有党政一体化的控制中逐渐解放出来,社会内在关系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基层群众也获得了更为多样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基层党组织不仅要继续完善和深化原有的党务工作及群众工作,而且需要转变理念和工作方式,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群众工作及其体系.与传统群众工作相比,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社会各类优秀人才;二是通过党的自身各类组织和广大党员与各类社会组织和团体建立联系.事实上,“基层党建之所以遇到问题,关键是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组织架构不能够‘适应’基层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脱节和空转现象.这就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主动承担起整合社会基层、协调与社会基层组织的关系、组织发展社会协商体系功能,把自身的功能拓展和调整到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上来.在新的社会基层管理模式和流动的社会形态下,党的基层组织架构也要从理念、网络体系、工作机制等方面作出新的调整,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圈子,树立带动区域和谐发展的‘大党建’思路.”[6]在农村,面对农村基层社会的发展诉求和自治实践,如何合理定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国有企业,伴随着国有企业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虽然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如何发扬现代企业的治理方式以增强国有企业的自主性和发展活力则成为国有企业党组织改进群众工作方式,增强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城市街道和社区是计划经济时代单位体制瓦解之后所出现的新的生活空间,这一变化使得党在城市基层中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面临着相应转变,如何切实培育社区自身发展,健全党在基层社区中的群众工作模式,增强工作能力,有效维护社区的发展、稳定与和谐,则是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改革后中国基层社会的成长和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政党、国家与社会的逻辑关系,国家与社会的逐渐分离以及党政关系的有效梳理使得党对于社会的领导方式和整合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有党政一体对社会全面控制的模式被逐渐打破,党的群众工作体系的确立与发展成为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内容.群众工作是基层社会成长背景下党所面临的全新任务,无论是党对基层社会的全面控制还是党在基层社会成长过程中从基层社会中全面退出,都不符合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政党与基层社会的协调发展,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都必将以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体系为根本立足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结构,伴随着社会的多样化和个体化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网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有所松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将降低党的基层组织网络对中国执政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在中国特定政治结构和政党制度下,强大的基层组织网络在任何时候,都是中国稳固执政的重要基础.面对基层组织网络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松动,党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7]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依托载体和立足体系就是党的群众工作体系.

三、政党回归社会: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对中国社会的改变是深刻的,“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社会结构变化的速度、深度和广度,恐怕没有一个时代能与最近几十年相比拟.”[8]101市场以其无以伦比的力量在快速推动社会的转型与成长,中国作为从社会领域产生,依靠群众革命和运动而掌握政权的执政党,不仅需要从执政的规律出发科学执掌国家公共权力,而且需要从执政的高度出发有效融洽自身与社会的内在联系.政党的功能开发,最主要的是开发政党运作于社会领域的基本功能,功能开发所依托的党的群众工作体系,则是政党直接与社会发生联系的工作平台和实践载体.从内在的理论逻辑来看,就是政党扎根于社会,政党作用于社会,其本质是政党回归于社会.

政党回归社会的一般机理是中国作为群众性政党执政的内在要求.意大利著名思想家葛兰西认为,一个政党要存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要素,首要的是群众要素.他强调,没有群众就没有政党,而要使群众真正成为政党的力量,政党就要组织群众.①中国历来重视广泛动员和汲取中国的“群众”资源,具备坚实的“群众”基础.刘少奇指出:“要使群众认定我们党、我们的同志是他们的领袖,并自愿地跟随我们去进行决死的斗争,就需要我们经过一个长期艰苦和正确地争取群众的工作过程.”[9]59作为执政党,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倾听群众呼声,代表群众利益,认真服务群众,凝聚党心民心,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合法有效的政治领导.我们党的领导人不至一次地强调:“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10]在中国,与群众的关系涉及党的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历史使命等命题.“党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存在,不论作为领导力量还是作为执政力量,党都直接存在于社会之中,具体来说就是存在于群众之中.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不仅要存在于群众之中,而且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群众的利益和意志,以群众的利益为最高的利益.[11]185既然党执政的根基和生命在于群众,那么,政党就要切实地扎根于群众,回归到社会.在政党的领导活动中:通过充分运用组织资源和干部资源与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取得权威和合法性;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和附属组织吸纳、综合民意,代表、保障民利等等.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中,通过、法治的制度和程序与群众发生紧密联系;通过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落实取得人民群众的满意等等. 政党回归社会的根本机理是政党的社会属性和现代政治的基本形态.政党,是政治组织,也是社会组织.不过,从政党产生的过程来看,它在根ੑ

此文是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关于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发展及社会及社会建设方面的应用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发展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2;意义上是社会性组织,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特殊组织.政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其应有的社会基础.现代政治的一种普遍形式就是政党政治,民众与公共权力的沟通和互动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而政党就是这种沟通和互动的桥梁和纽带.政治的基本框架都是由民众、政党和政府三个要素构成的,任何一个政党只有赢得社会,才有可能赢得政权.失去了社会基础,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大众的支持.根据政治学基本原理,在现代政治社会中,社会对政党的决定作用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现代政治的基本性质.现代政治的核心原则是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终极享有者和赋予者,以掌握政权为使命的政党,是在国家制度框架和社会资源空间之中运作的,政党要成为政治的主角,就必须是代表一定社会利益的组织,并且要努力使其所代表的利益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这就要求政党必须制度化地与社会发生联系,从社会领域获取执政的合法性、增强执政的权威性.这就要求政党不仅要贴近社会,而且要与社会紧密互动,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政党与社会紧密互动,重要的一点就是依赖于政党的社会职能.政党的社会职能主要是政党为稳定社会、发展社会,从社会提取合法性和权威性而作出的种种安排,包括对社会利益的表达和综合,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和整合,对社会矛盾冲突的协调和处理等.正如恩格斯所言:“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12]523二是现代政治的运行逻辑.在现代政治条件下,共和的实现方式就是代议,即人民通过他们的代表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参与国家事务的治理.于是,选举代表,委托权力就成为现代政治运行的核心.没有选举,也就没有现代.而选举代表,参与政治的基本形式就是民众通过政党作用于公共权力.政党只有通过选举,将社会民众的各种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诉求,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渠道,收集汇总起来,整合成系统的纲领和方案,赢得社会民众的广泛认同,才能合法地掌握国家权力.因此萨托利指出:“伴随着化过程,政党成为表达的手段同时,恰恰是因为政党为表达、沟通以及实践被统治者的要求提供了渠道,负责任的政府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反应型的政府.”[13]56选举的决定力量在社会,政党只有赢得广大社会民众的支持,才能赢得选举,从而成为执政党.所以,现代政党的生命之根都扎在社会之中.

政党回归社会的直接机理是转型社会的组织化需要政党的组织和整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的改变是深刻的、全方位的,还增强了基层社会的人员流动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各种社会组织的出现.“回顾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14]14不仅如此,在转型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空间、工作方式以及思想意识等都发生了全面和急剧的变化.当适当的社会利益分化发展到利益严重分化,而社会整合没有相应地有效展开时,社会的转型便无法有效深入,作为社会转型有效保障和推进力量的现代国家成长和党的建设也面临着相应的考验和危机.社会学之父帕森斯指出社会系统结构有“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潜在的模式维持”四种功能,社会整合是社会体系内各部门的和谐关系,使体系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变迁,维持体系内已有成分,以对抗外来的压力.[15]为了实现整个社会层面的整合,冲突各方应在更高层次上取得一致意见,遵循共有的基本价值和规则来控制冲突,使相互之间取得协调一致和结合的关系.因此,重新组织社会,重新整合社会,就成为当前继续深化改革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党、政府、各种社会团体和人民团体、公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建设的体系之中,党的基层组织是重要的主体之一.这种承担社会建设的现实使命必然决定了基层党组织肩负着整合社会、整合资源的功能,基于这样的结构和功能,基层党组织是党整合社会重要的组织机制,社会整合也是政党在基层社会的重要功能.政党的社会整合一方面要容纳民众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为民众的利益表达提供畅通的渠道,因为“执政党只有把社会分化出来的各种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整合成为有着共同目标的统一整体,把不断分化的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化,维持社会一体化的结构,社会矛盾和冲突才能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才能在内耗尽可能地减少中得到持续发展,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16]另一方面还要对这些多样化的利益诉求进行梳理、整合,归纳、提炼出反映民众普遍利益的诉求,并最终形成有影响力的政治决策,进而转化为国家权威性政策.因为“执政党要获得恒久性的支持就必须对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整合,并不断宣传和灌输执政党自身的思想、观念、文化或道德、信仰给社会成员”,“形成一种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价值标准和信仰体系,以获得社会的合法性认同,从而巩固其执政地位.”[16]正是基于转型社会的组织化和政党的社会整合这个直接要素,政党回归社会才直接具备现实的必要性.

政党回归社会的特殊机理是保护型社会需要政党作为治理结构的介入.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成长既是国家权力在社会一定领域退出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的增长,提升、保障了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现代社会的发育和成长越来越证实,只有市场的力量远不能带来成熟的社会发展,还需要国家作为有效的治理力量对市场进行驯服,对社会进行外在的保护.对于当前的国家体制和国家治理结构而言,政党显然是一个积极且有效的能够介入社会的治理结构.在当代中国社会,政党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力量.而在基层社会,政党介入社会的基本方式就是基层党组织彻底回到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参与社会建设是指党如何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通过其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政治生活和各种公共活动.如党通过法定的选举参与基层群众自治,党参与和主导社会志愿者活动,党要在这种参与中实现对市场的有效驯服,对社会的有效保护.中国的执政需要深厚的社会基础,中国的政治发展需要雄厚的资源,因此,基层党组织应该积极引导和整合民众的政治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这就需要扩大党的社会参与,使党的社会参与与的政治参与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良性的政治发展资源.在这里,党的基层组织无疑是党参与社会和引导社会的重要主体和行动者,而就是在参与社会和引导社会的实践运作中实现了政党对社会的回归.四、政党的社会化:政党回归社会的逻辑和行动策略 政党回归社会的核心就是要确立政党全面服务社会的政治逻辑和行动策略.必须指出,政党服务社会的基本前提是政党领导社会,政党领导社会的有效实现形态是政党服务社会.政党正是在领导社会和服务社会的有机互动中实现自身的社会化.中国和中国社会各自的特质及其关系逻辑决定了基层党组织既是基层社会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也担负着服务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必须始终坚持党在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地位.基层党建的历史现实告诉我们,党必须切实协调好领导社会与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党对于基层社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系便无从谈起,而基层党组织如果不以服务社会为根本旨向,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基础就会面临不断流失的危险.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政党服务社会的职能不仅关乎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开发和创新,更关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总的来说,全面服务社会,需要在扩大党组织社会覆盖面的基础上,全面开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功能体系,即代表社会利益,整合社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大众,以实现政党对社会的科学领导.

联系社会大众.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首先必须广泛联系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把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中国是劳动人民的政党,同时也是群众性政党.尽管如此,党要使群众成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还需要周到细致的社会工作,主动联系社会大众,培养和树立执政党的服务意识.执政党的服务意识主要是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只有在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执政的根基在群众,认识到为群众服务的宗旨,认识到勤俭节约良好的习俗,才能在行动上切实走进社会,联系群众.忧患意识是一种清醒的战略思想,是建立在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基础上的忧国忧民意识.人的忧患意识是以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克服困难、拼搏进取为追求,以争取国家长期繁荣、民族持续振兴、人民永久幸福为奋斗目标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公仆意识是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对人民负责、兢兢业业为人民谋利的意识.节俭意识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提倡节俭意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只要牢固树立了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那么,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多么艰难、道路多么曲折,都能通过顽强拼搏,战胜困难,不断走向强盛;相反,如果铺张浪费、奢侈腐化,就必然会蚁溃长堤,最终导致衰亡.

协调社会利益.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是多样的,也是独立的,基层党组织只有有效沟通党与群众的关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表达群众利益,保障群众利益,群众才能聚合在党的周围,成为党的事业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为此,一方面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组织功能,提高党的社会支撑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增强基层党组织维护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提高党的社会保障能力.政党的组织特性以及中国是人民利益代表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党在群众工作中承担着保障群众权利的功能.保障权利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作为劳动人民的政党对劳动者权利的维护;其二是作为执政党,对社会根本利益的维护.这一方面要通过党的路线、政策的创新以及党与政府之间的有效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要通过党在群众工作层面中的社会参与来实现.协调社会利益关键是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统筹兼顾发展能力强的群体与发展能力弱的群体的利益,统筹兼顾改革中得益较多的群体与得益较少的群体的利益,使改革中利益受损的群体得到合理补偿,让发展带来的利益增量为多数群众所共享.在有效发挥市场在社会利益调节中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的调控作用,调整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如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社会各阶层关系等),调整、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使社会不同群体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化解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经济与社会的多样化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充满内在活力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发展的矛盾性和风险性可能上升的体现.作为基层党组织,就必须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降低社会风险的使命.这里,一方面需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模式.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创新社会管理,管理主体从过去单一的政府变为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合作整体,管理规范由过去单纯的国家法令和政策变为法令、政策、社会道德和公民的自主契约等共同发挥作用,管理手段由过去单纯强调法治变为法治、德治和社会公民自治相互补充,管理流程由过去单一的自上而下变为上下左右互动,管理价值目标从“稳定压倒一切”变为公平、、效率、稳定并重.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必须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完善的沟通反馈机制,疏通自动排除和缓解不满情绪的宣泄渠道,建立使各方利益主体能够参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能够顺畅充分地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新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无阻碍的形式表达利益需求.既要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又要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强化工会的作用,赋予民间组织应有的利益表达功能.特别要将劳方、资方与政府三方协商机制落到实处,让劳动者享有与资本所有者同等的谈判与协商权利,依照平等的原则妥善解决各种不平等问题,通过严格的劳动合同制并推进集体合同制度等措施来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要综合地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节等多种方法,建立像民意调查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听证会制度、劳动申诉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公众利益诉求制度,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把利益矛盾冲突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凝聚社会思潮.任何社会的整合,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凝聚社会思潮,以核心价值体系,动态、有效地把各个阶级、各种团体和力量聚合起来,实现共同理想.政党服务社会,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政党的意识形态能够主导和凝聚社会的多元思潮.对基层党组织来说,就是要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凝聚社会思潮.首先,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新生事物和社会进步具有引领作用,它的构建必然受到代表旧事物和倒退势力的旧观念、旧意识的挑战,它不仅要“面对”,而且要“应对”,也只有在这种应对中才能提高鉴别力、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发挥主导和统领作用.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批判作用,应对各种怀旧、复古思想观念的挑战.基层党组织要在回应和回答中批驳颓废的、落后的、错误的东西,颂扬和提倡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再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作用,应对各种守旧、僵化思想的挑战.基层党组织要在引导中创新,在创新中引导,在引导和创新中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内在需要和重要功能.

引领社会发展.新时期的基层党组织必须承担起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使命,

此文是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关于社会发展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服务社会与政党的社会化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发展及社会及社会建设方面的应用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发展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而以人为本则是其出发点和归属点.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取向.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将群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群众幸福放在个人幸福之上.必须坚持群众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准则.引领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全身心地投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基本路线的要求,实现基本纲领提出的各项目标,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更多的利益.注释:

①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另外两个要素是:一是主要的凝聚力量,“他在国家范围内集中各种复杂的力量,如果放任这些力量,他们就轻如鸿毛或无足轻重.”二是中间要素,“它把第一种要素和第二种要素联系起来,并使它们保持实际、道德以及精神方面的联系.”

相关论文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这是一篇责任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相关电大毕业论文。是家庭社会学专业与责任及社会及校车方面相关的免费优。

立足服务社会

本文是一篇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类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立足服务社会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科技创新及旅游管理系及社会科学方面。

点亮城市服务社会

本文关于道路照明及环境工程及政治学习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道路照明方面论文范文集,与点亮城市服务社会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对。

画为媒服务社会的老人

该文为书画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画为媒服务社会的老人相关论文格式模板,可作为城市社会学专业书画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

诚信立业服务社会

本文是一篇社会责任论文范文,社会责任有关毕业论文,关于诚信立业服务社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感及银行工作方面的。

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

这篇高校论文范文属于教育社会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高校学年毕业论文,与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相关论文网。适合高校及社会及读者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