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与社会进步之学术

时间:2024-03-23 点赞:42030 浏览:7846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这是一篇社会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人的与社会进步之学术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是人口学专业与社会及价值及关系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社会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关 键 词 ]人学;人的发展;社会进步;综述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1-0013-05

由中国人学学会和山东省委党校主办的“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于2012年8月25日至27日在山东泰安召开.与会学者围绕“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取得了许多重要共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人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向.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是本次会议的主题,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人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丰子义教授认为:首先,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是人学必须面对、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今天来理解社会进步,不能再沿袭以往的老路,仅仅从客体的角度来把握,必须关注社会进步的主体,即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社会进步是含有价值意蕴的历史运动.所以,对于社会进步必须给以人学的审视.这就要求对社会进步问题作出人学的理论阐释.其次,这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逐渐暴露出许多值得担忧的重要问题,如民生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就业问题、城乡问题、地区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光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正因如此,才有发展观的演变,这就是从经济增长发展观到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人的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来看,还是从现实来看,社会进步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人学应当有所作为,应当充分发挥人学的阐释和引导功能,以为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社会历史领域,人和社会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其主体——人.社会进步是含有价值意蕴的历史运动,社会进步同人的发展及人的价值实现直接相关.人追求和创造价值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内容,社会进步不过是人的发展的具体反映.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目的,离开了人的发展谈社会进步毫无意义.在当今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前提下应给予社会进步足够的重视.社会进步是人发展的条件,离开了社会进步,人的发展也是空谈.同时,这一主题也是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渐凸显的“三农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教育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危及社会的进步,迫切需要从人的角度反思并提出对策.多年来,人学始终从理论上给予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一类现实问题以导引和关注.本次会议主题鲜明,值得深入探究.

中国人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陈志尚教授从宏观上对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进行了阐释,强调要深入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性.他结合总书记“7.23”重要讲话,认为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是要科学发展,对于人学而言,我们还要研究人怎样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来源于马克思,其真谛是马克思的主客体相统一的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观.过去人们仅仅从客体角度去理解发展,而没有从主体的角度研究发展.从方法论方面讲,要贯彻三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从实际出发;二是主体性原则——以人为本;三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一方面,社会发展要讲科学,社会的发展要以人为本.人是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社会要尽可能的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人的发展也要讲科学,人要在实践中谋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为我们所说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实践是推动人发展的不竭动力.科学发展应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从来都是而且应一直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学学会顾问、党校崔自铎教授认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掣肘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始终主导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进步的程度客观上决定了人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遵循历史运动的规律,人的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即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丰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群体、人与自身的关系.每个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持续的提升,社会关系的丰富,势必会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进步.

山东省委宣传部张全新副部长认为,“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新理论,“以人为本”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进一步探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山东省委党校王延超副校长认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抽象的形而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求索的具体的形而下的问题.社会是人实践的场所,人的实践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

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社科联书记崔新建教授认为,“发展”应该是更高级、更全面、更自由.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一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二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三是幸福指数的提高.发展体现在社会方面,一是社会财富的增加,二是技术和力量的提高,三是社会关系的改善,包括人的自由度、信任度的提升,四是人的全面性、丰富性,特别是人的尊严和主体性的提升.

中国社科院罗文东研究员就深刻理解与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体思想进行了深入阐发.他依据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有关人体性的基本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对人体性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与发展,牢固树立人体性思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应坚持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与尊重人体地位的有机统一,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中国人学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徐春副教授就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的科学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应是互为前提和基础,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同时二者又常常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一是极权主义对人的发展的压制,二是个人对社会的反抗.以发展求生存,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和实现人的科学发展. 二、人的存在状态与人的生命价值

在集中研究“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关系的同时,本次会议还围绕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样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关于人的存在状态问题.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就人的存在状态、生活方式与人的发展谈了自己的体悟.他认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从马克思那里挖掘丰富的思想资源.当代人的生存状态隐藏着诸多现实矛盾,如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人与人的关系的不和谐,人的物质世界丰盛而精神世界空虚的矛盾,这些矛盾严重地束缚着人的发展.他以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切入,剖析了上世纪以来人类在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制造的各种各样的危机,并相应提出了对策.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他强调要摈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理念,人要善待自然,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有像爱护自身一样爱护自然才能化解生态危机.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人际间要抛开世俗的纷扰真诚的交往,使亲情、友情、爱情等一切人世间真挚的情感本然的流露和表达.对于第三个矛盾,他认为人的价值只有从不断的生产和创造的社会劳动实践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全面发展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中国,领导不仅要让每个人有饭吃,而且要让每个人有活干.

关于人的生活方式,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北京大学李士坤教授就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的劳动时间的缩短和自由时间的增加,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劳动与休闲的关系,以及休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把握好自由时间运用的质量问题.同时也要科学理解自由时间,自由时间并不是和劳动生产没有关系的闲暇时间,而是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山东大学吴文新教授也就劳动、休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对“共有工作、共同富裕、共享休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普遍的就业、有尊严的工作是人生存的保障,为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物质可能;全社会的共同富裕是对人性的丰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享休闲是对人的自由的最好张扬.解放军防化学院张维祥副教授认为,自由也是生活所应追求的.自由并不是散漫,而是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体现个性、自主性的自由.自由存在于主体人所构建的社会关系中.

党校邱耕田教授认为,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但究竟如何感悟生活真谛,还需要审美.审美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审美情趣的人是不健全的人.人只有具备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发现生活的美,激发潜在活力,优化人与自然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而创造更美的生活.济南社科院王鲁宁研究员认为,人的生活应该追求幸福,幸福是人生活的目标,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科学的幸福观兼有哲学和伦理学的意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核心.幸福并不是虚拟的、抽象的难以企及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能够实现的.幸福可以概括为人的合理愿望实现后获得的愉悦体验,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劳动实践是幸福获取的基本途径,通过劳动人获得了生活资料,通过劳动协作人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人得到了成就感.

山东省委党校贾英健教授谈了人的虚拟生存问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使人的生存虚拟化了.科技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影响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将会更加电子化、智能化,高效便捷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感到惬意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随之暴露,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虚拟化,技术主宰的社会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淡化人的社会属性,甚至连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构造也将发生变化,这不得不使人们对人的存在方式做长远的思考,关注人的虚拟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路日亮教授对于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列举了我国每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等惊人的死亡人数,分析了我国不尊重人的生命价值种种表现,以此证明我国的生命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他指出,人的生命之所以珍贵,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仅有一次.生命也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时,生命的力量有时显得很渺小.所以每个人都要倍加珍爱生命,全社会要关爱生命,尽一切可能维护生命的完整性.他进一步阐述了人的生命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指出人的生命是一切价值形成的逻辑起点,人的生命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载体,而人的发展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和对生命意义的彰显,因此,只有尊重人的生命才能实现人的价值.针对目前人的生命价值研究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路日亮提出要不要提倡用生命捍卫正义、怎样理解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性、如何理解同命不

这是一篇社会相关硕士论文范文,与人的与社会进步之学术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是人口学专业与社会及价值及关系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社会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516;价的问题、人的生命可不可以进行交易等问题提请学者们深入研究.

三、对人的发展的多维审视

人的发展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但本次会议对这一问题的研讨迸发出许多新的火花.

关于社会结构转型、力量转移和人的发展问题.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在分析社会和人的发展时有两种基本分析框架:结构分析法和过程分析法.以此,他具体分析了社会转型当中的人和人格转型当中的社会,认为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的背后存在着力量转移.人的依赖性社会是由权力主导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是由资本主导的,而自由个性社会则是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主导的.当代社会资本逻辑过于盛行导致人过度依赖金钱和物质,社会治理不够科学,社会结构亟须转型,即由权力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型、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由依附社会向自立社会转型等,应将人的力量转移到生产创造上来,充分发挥人改造自我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山东省委党校张友谊教授从恩格斯关于人的两次提升思想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走向时曾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经历两次提升.第一次提升是在生产过程中使人在物种方面把自己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第二次提升是从社会关系中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第一次提升凸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标志着人在自然界的地位;第二次提升凸现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标志着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两次提升”的根本目的在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现在第一次提升基本完成,而第二次提升远远没有实现.今天的中国人仍然没有摆脱家国同构的束缚,我们应以规范的社会组织构建市民社会,逐步使人从社会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社会结构的主人,成为自由人.河南工程学院宋德勇博士认为现代社会资本的异化效应、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和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威胁着以人为核心的一切社会关系,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身的矛盾.我们需要对资本逻辑所主导的现代性进行批判与反思.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将视野仅放在个人或少部分人组成的群体,而应考虑整个社会的人、整个人类的整体利益实现. 关于人的发展与公共行政价值的关系问题.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范文教授认为,公共行政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能够直接发挥促进社会进步、维护人的发展权益的价值.人本是公共行政的首要价值,应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体现主权在民和以人为本;效能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效能政府、节约政府,体现行政效率;公平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公平保障机制,实现治理公平公正;秩序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规范合理的生产分配秩序,建设法治政府,实现科学管理、人本管理;廉洁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应构建廉洁政府,用来限制权力等.

关于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文兵教授从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谈了人的发展与激进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后马克思主义以结构置换主体,以政治来消解经济利益,以话语来建构多元主体,用民主来置换社会革命.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批判,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的经济社会过于强调资本价值而忽视人的价值,政治对经济利益的消解作用明显;在一元化社会,人没有充分的话语权,社会治理缺乏真.我们应引以为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更加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关注的重点应由政治转向经济,使人们不仅要有饭吃,还要有活干,而且干得要有尊严.我们应该以的方式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使人的智慧和能力得以充分施展.吉林大学沈亚生教授认为,我们应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要科学、可持续,决策者、管理者应将视线由GDP转向GNP,切实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于人的发展与文化建设问题.郑州大学辛世俊教授认为,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人的物质和精神天平发生了倾斜,进而影响到了社会整体精神文明建设.当下,应该关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人”.“文”即文化、价值观,“化”即开化、教养,“化”的载体是任何可以以文化正向教育人的介体.当下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生产,塑造人文精神.中山大学林滨教授认为现实中的人大都面临着发展危机,其根源是资本的物化效应所导致的精神世界荒芜化.现代人普遍面临着共时态时间快速压缩所引发的焦虑、失落和无助,我们都需要一个文化母体、一个心灵得以安顿的精神家园.只有文化才能塑造一个人的灵魂,文化可以给人无限的精神养分.一个人也只有在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才能找寻到精神上的意义感、幸福感、自由感,使我们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北京交通大学杨蔚副教授关注了文化建设与人的精神需要.她认为现实的人是一种文化的生成,文化能够促进一个人的价值观生成;文化能够极大的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文化可以给予人心理上足够的慰藉.多年来我们的文化建设滞后,我们应按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加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关于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北京大学孙熙国教授就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的统一性进行了探讨.他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历史观及恩格斯的“三个主人”的思想,强调自然是历史的自然,历史是自然的历史.人在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自己,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的进化应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类应该在充分尊重、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主动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构建生态文明.

四、关于人学研究的展望和新思路

本次会议还就人学研究今后的设想和发展思路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关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道德的建设.山东省社科院涂可国研究员认为,人的道德素养、社会道德规范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内在关联,儒家道德规范学说可以对当今国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范导.我们仍然有必要遵从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部分(如仁、义、礼、智、信)规范人的行为,做道德的人.人是一种文化存在,具有道德理性.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人学研究要探讨儒学如何塑造人的德性,怎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调节人的行为,何以塑造民族品格.

关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与社会质量问题.中山大学钟明华教授认为,我们对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的研究,应从哲学思辨向社会学实证方法转变,其中有必要引入社会质量范畴.社会质量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研究范式,主要是指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共同体的社会与经济生活,具体体现在经济发展为民众创造的福利和社会经济保障,以及社会的凝聚程度、社会的包容、社会的赋权等.社会质量能为我们提供一种衡量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实证量化指标.人学研究应该由过去宏观的抽象研究转向具体的实证研究,关注眼下的住房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等民生福利问题,探讨今后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壮大经济总量的同时,怎样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保证人民公平的享有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分配权利.

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在对大会进行总结时指出,本次会议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召开的一次合适的会议,开得圆满成功,理论水平很高,使我们对人的发展、社会进步及其辩证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给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学发展创造了好的契机,又提供了许多可供深入研究的新的素材.也使我们更加认清了当前人学研究的迫切性及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的人学研究要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其服务于人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功能.当前的人学研究总的势头很好,也取得了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成果,但是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学科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针对许多现实问题,如何从人学切入并给予及时、科学的辩证分析是摆在人学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这些问题需要每一个致力于人学研究的学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人学的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在本次会议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是我们人学进一步开展研究必须坚持的根本理论.在当下,人学研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强化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探究.人学从根本上来讲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问,只有直面社会、关注民生、探讨热点,并及时的、尽可能的为决策部门和管理部门提出解决人的发展问题的对策,改善人的生存境遇,才能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的不断解放做出应有的贡献.也只有做出贡献,人学才能赢得认可和支持、才能获得继续发展的空间.二是要积极借鉴其他一些成熟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好方法,要加强人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融合.要用哲学方法论指导人学的建设,处理好学术性与现实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的关系,真正确立完整的独到的人学研究方法论.各个地方的人学研究者之间、国内的人学研究者与世界人学研究者之间要就人学思想加强对话与交流,全面构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本次会议还有其他学者就人学基础理论和社会进步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探讨.

责任编辑 姚黎君 丛 琳

相关论文

一部观点的社会保联学术著作

本文是一篇社会保障制度论文范文,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一部观点的社会保联学术著作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高校学术腐败引起的社会

这是一篇关于学术类开题报告范文,与高校学术腐败引起的社会相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是家庭社会学专业与学术及高校及学术研究方面相关的。

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探析

本文是一篇学术不端论文范文,关于学术不端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探析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学术不端及教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