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

时间:2024-01-31 点赞:49151 浏览:10046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粮食及数据库及贸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粮食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粮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 基于非传统安全视角,在综合考虑国内外粮食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内部产业因素和受控可能性的基础上,构建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后发现:1992―2011年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状态多为贸易弱态和贸易劣态,总体处于基本安全和基本不安全状态,且口粮和饲料粮的贸易安全状态高于工业用粮;在粮食贸易安全变化趋势上,小麦贸易安全水平有小幅上升,而稻米贸易安全水平波幅减小且略有下降,玉米贸易安全水平围绕0值上下波动,大豆贸易安全水平呈“阶梯式”下降;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产业竞争力、国内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产业政策、受控可能性和国际市场行情.

[关 键 词 ] 非传统安全; 粮食贸易安全; 指标体系; 粮食安全; 安全状态;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Measurement of Chinese Food Trade Safety from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Perspective

Gu GuodaYin Jinghua

(College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hina)

Abstract: 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epens and food trade increases, its crucial to measure and evaluate Chinas food trade security from the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perspective. From a single countrys perspective, food trade security means a country can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sist the impacts of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sharp price fluctuations, grain embargo,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crisis, and obtain the needed food through trade to fill domestic food gap. In view of multiple countries, food trade safety is the superior coexistence between food trade subjects. Various food trade subjects ga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mutual reciprocity and benefits by food trade.

Principal ponent analysis (PCA) was taken to measure Chinas food trade security level. The conclusion is: First, from 1992 to 2011 the overall security situation of Chinas food trade is mostly in the weakening and degradation survival state, involved between basic safety and basic insecurity, and wheat, rice and corn trade he higher security state than soybean. Second, wheat trade security has a all rise, the rice trade security has fallen slightly, corn trade security fluctuates around zero, and soybean trade security step down. Third, the main influences on Chinas grain trade security, in sequence of importance, include the 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the domestic market, the external impact factors, industrial policy,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controlled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is article may he three innovations. (1) The research contents focus on Chinas grain trade security, which the existing research has not been carried out in depth. (2) The measurement thought marks a step in advance of traditional security concept, deeming the superior coexistence between China and her food trade partners as trade safety, extending trade safetys boundary to multilateral security constructions, emphasizing on nationally, regionally and globally trade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trade rules revision, and joint responses to global food crisis.(3)This article evaluates trade security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security tranormation,″ ″security threats,″ and ″security sense.″ First, considering the program from domestic and foreign perspectives, to what extent the factors leading to Chinas grain trade ″safety″ problems are investigated, including world food gap, international food price volatility, domestic food gap and per capita food purchasing power. Next, how the factors threaten Chinas grain trade security are examined, such as the volatility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ssets price, energy price and the exchange rate, and the domestic food industrys petitiveness. Then, the possibility of being controlled is introduced as simple objective decision criteria for ″trade security sense.″ The deficiency of this article is the political changes and wars are not taken into account in evaluating food trade security because they are sudden and hard to quantify.

Key words: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ood trade security; an indicator system; food security; security status; variation trend; influencing factors

一、 引言

始于2007年的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令作为粮食净输出国的部分发达国家受益,而粮食不能自给的亚非国家则面临困境,引发国际粮食危机,并由此造成社会动荡.此次粮食危机为各粮食净进口国敲响了警钟.我国是粮食净进口的人口大国,国际粮价上涨会通过输入型通货膨胀威胁到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尽管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但粮食进口量却持续攀升,反映出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粮食安全风险日益加剧.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粮食贸易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有必要基于对外经贸关系的非传统安全视角,科学构建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评价体系,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准确预测及预警能力,准确锁定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的风险来源.

现有的粮食安全水平的测度思想可分为产业安全观、粮食安全观和非传统安全观三大类.目前,我国国内影响较大的产业安全观综合了产业控制力说、产业发展环境说、产业竞争力说和产业权益说四方面[1].产业控制力说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引起国家产业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产业发展说强调产业在开放环境中的持续发展能力,及国内产业发展不受威胁.产业竞争力说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强弱是产业安全问题的根本所在,产业不安全多发生在竞争力不强的产业.产业权益说以国民权益为核心,认为产业安全就是要保证产业的国民权益在开放条件下不受侵害.产业安全观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对确保特定产业比如粮食产业的供给安全有一定意义,但两者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差甚大:产业安全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的安全,而粮食安全则是农业安全的子集.

而粮食安全观则是各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关切.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认为粮食安全包括粮食可供性、可获得性、利用率和稳定性FAO, ″Food Security Indicators,″ http://.fao./economic/ess/ess/esadata/en/#.UpMScbKBSuo, 20140920..可供性意味着个人可以获得足够数量的合理而必要的粮食种类;可获得性即个人必须有足够的收入或其他资源来获得能够维持足够的营养水平的合理的粮食水平;利用率指应该合理利用粮食;稳定性指食物供应的稳定性.该观点既注重食物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也强调食物的生产和利用方式.粮食安全包括国家总体、家庭和个体水平三个层次[2].国家层面的整体性中长期粮食不安全源于持续性不足、结构性贫困和低收入问题,家庭层面的短期性粮食不安全则由国际粮价、外汇收入、国内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年度波动等短期经济原因造成[3].在开放条件下应通过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来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45].然而,该粮食安全观只考虑了与粮食安全直接相关的传统因素,忽略了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条件下,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非传统安全观则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拓展.

与军事和战争领域的传统安全不同,非传统安全涉及范围超越了军事和战争领域,波及层次跨越了国家层面,威胁来源呈多样化趋势,带有特殊的社会复杂性[6]86;内容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安全等方面,其中经济安全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等方面[7].比如高帆和龚芳指出,当前国际粮价的波动原因已从2000年之前的供给需求和库存转变为金融和能源[8]5;张鹏和钟昱遂将粮食生产的石油化和金融化倾向对我国粮食价格及生产的复合影响界定为粮食的非传统安全[9]6.粮食安全的风险可能来源于国内粮食生产、消费、流通和对外贸易等各环节.现有研究从多角度剖析了国内粮食产业链的风险来源,但对粮食对外贸易的分析仍停留在“增强比较优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层面上,未能深入研究粮食贸易安全的风险来源.考虑到全球经济的依存度日益加深,以及粮食安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笔者认为从非传统安全视角来评估我国的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较为恰当.

与不同的粮食安全观相对应,现有文献对粮食安全问题的测度共有三类指标.第一类指标侧重衡量粮食的可供性、可获得性、利用率以及稳定性,从影响因素和结果两方面来测度世界各国粮食安全水平同上..其中,粮食安全静态和动态影响因素包括可供性(食物能量和蛋白质供应指标)、物理可获得性(道路和铁路密度指标)、经济可获得性(国内食品价格水平指数)、利用性(水源和卫生设施改进指标)、脆弱性(进口率和耕地灌溉指标)和冲击性(政治稳定指标、食品价格波动和人均食品供应指标).粮食安全结果则涉及粮食可获得性(食品短缺指标)和粮食利用程度(孕妇及5周岁以下儿童健康指标).该指标体系侧重于全球化背景下家庭和个体层次的粮食安全,未考虑发展中国家整体层次的粮食主权问题.第二类指标包括产业发展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贸易依存度、产业控制力四方面[10],侧重于单一国家视角的产业安全,未能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考虑国际粮食市场和国内粮食市场的联系.第三类指标涵盖了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储备安全、国内流通安全、进出口安全[1113],虽然反映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宏观水平,但缺乏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深入分析.

本文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出发,试图构建完整的粮食贸易安全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既考虑我国整体层次的粮食主权问题,又从国内外比较的角度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的联系.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第一,研究内容上,聚焦于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探究既有研究未能深入挖掘的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变化.第二,测度思想上,超越传统安全观,将我国与粮食贸易对象国之间的“优态共存”看作贸易安全,将贸易安全的可能性边界拓展到多方的安全建设,强调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贸易政策协调、贸易规则修订及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共同应对.第三,指标设定上,从粮食贸易的安全化、安全性和安全感三个维度设立测度指标:(1)从国内外市场联系的角度,考察世界粮食缺口、国际粮价波动、国内粮食缺口、人均粮食购买力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粮食贸易安全化;(2)将外部冲击因素和内部产业因素同时纳入评价体系,测度开放条件下国际金融资产、国际能源的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国内粮食产业竞争力如何决定中国粮食贸易的安全性;(3)从国家层次的粮食主权角度考量,将受控可能性指标作为我国粮食贸易主体“感到危险”的一个简单判定标准. 二、 粮食贸易安全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粮食贸易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粮食安全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安全的属性,包括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储备安全、国内流通安全、进出口安全等方面.经济安全涵盖了国内产业、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等方面[7]10.粮食贸易安全可视为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交集,是粮食安全的一个细分领域.

1.粮食贸易安全的含义

从单个主体角度来看,粮食贸易安全指一国能采取有效措施抵御粮价大幅波动、粮食禁运、国际政治和经济危机等外部因素的冲击,通过贸易途径获得平抑国内粮食缺口所需的粮食;简言之,即一国能随时随地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从多个主体角度而言,粮食贸易安全是粮食贸易主体间的“优态共存”:不同层次的粮食贸易主体共同努力,通过粮食贸易上的互惠互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境况.贸易“优态”指粮食贸易主体间可持续发展的生存境况;贸易“共存”指粮食贸易主体通过粮食贸易互惠互利达到“共优共存”.仅以“粮食贸易的威胁不存在”来界定粮食贸易安全,其安全的可能性边界永远划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粮食贸易安全也只能是相对的安全.若以粮食贸易主体间的“优态共存”来界定粮食贸易安全,其安全的可能性边界就拓展到了安全建设的双方甚至多方,粮食贸易安全就有了某种绝对的意义[14]8.

粮食贸易问题要成为安全问题,需经过“非政治化的非安全问题”、“政治化的准安全问题”和“存在性威胁的安全问题”的安全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有三种重要因素.首先,粮食贸易安全化的客体,即“存在性威胁”是什么,它可以是个人和群体(如贫困家庭、低收入群体等),也可以是问题领域(粮食价格及粮食采购、加工

关于粮食及数据库及贸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粮食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粮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仓储、物流、分销等领域).其次,粮食贸易安全化的施动者,即由谁来宣布我们面临粮食贸易的“存在性威胁”,它可以是政府、政治精英、学术团体、军队或市民社会.最后,粮食贸易安全化的过程,即运用言语和行为使大众确信存在粮食贸易安全威胁.一旦大众接受了粮食贸易安全威胁是既成事实之后,威胁对象就成为安全客体,粮食贸易安全化也就完成了[15].因此,粮食贸易安全问题呈现为“安全性”(存在威胁)、“安全感”(感到危险)和“安全化”(主体间一致认同)三者互动的状态.

2.粮食贸易安全的影响因素

粮食贸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政治、产业和自然因素四个方面(见表1).经济因素可分为经济形势、市场行情和制度因素三类.政治因素包括国际纠纷、政治关系和国际战争.产业因素涵盖产业竞争力、产业依存度、产业控制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等内容.自然因素包含自然灾害、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条件等内容.

在不存在粮食禁运的自由贸易条件下,粮食贸易安全主要受到经济形势、市场行情、贸易政策、经济关系、经济规则、贸易摩擦、粮食产业、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禁运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外交关系恶化、政治变革或战争的爆发.现有研究一致认为未来发生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很小[1617],而且政治变革、战争爆发具有突发性,难以量化,因此,下文设定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时,未考虑政治变革和战争等因素.

3.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衡量标准

借鉴已有研究朱丽萌将农业产业指标安全分为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和危机四种状态.参见朱丽萌《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产业安全预警分析》,载《财经科学》2007年第6期,第111117页.,按照贸易主体的生存状态类型,粮食贸易安全水平可分为四个层次.(1)粮食贸易优化状态,是无危险、无威胁、无伤害、无贫困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一种“优态共存式”的安全模式.即粮食贸易主体以保障“人”和“社会”的粮食安全为核心,通过粮食贸易互惠互利,令和平与发展有充分保障;强调粮食安全的“优态共存、顾全本土”,表现的是“你安全我才安全”的心态.(2)粮食贸易弱化状态,是和平与发展有基本保障的基本安全状态,是一种“结盟协作式”的安全模式.即粮食贸易主体相互依赖,通过贸易联盟、贸易合作及多边贸易组织,实现粮食安全的集体防御、推进和协作;强调粮食安全的“安危与共、进退同步”,表现的是“你不安全我也不安全”的心态.(3)粮食贸易劣化状态,是和平与发展基本保障被破坏的基本不安全状态,是一种“隔离防守式”的安全模式.即粮食贸易主体通过关税、补贴、进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及国内农业政策等,高度隔离国内外粮食市场,防守本国粮食安全;表现出“我安全重于你安全”的心态,尽管以防守为先招,但仍相信任何时候都有战争的危险,认为只有依靠武力才能最终保证安全.(4)粮食贸易危险状态,是和平与发展无保障的极度不安全状态,是一种“进攻拓展式”的安全模式.即粮食贸易主体把粮食安全视为国家最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粮食安全,甚至认为可以不顾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以破坏其他国家的粮食安全作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条件;强调粮食安全的“危态对抗、强者为王”,表现的是“你不安全我才安全”的心态[14]8.

(二) 粮食贸易安全水平测度指标设定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拟从粮食贸易安全的安全化、安全性和安全感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首先,粮食贸易问题从一个非安全问题走入安全领域, 成为一个安全问题, 我们把它称为粮食贸易问题的安全化.粮食贸易安全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表明了粮食贸易问题上升为安全问题的过程, 另一方面意味着我国通过贸易途径保障粮食供应的状态受到威胁并处于危险境地.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导致了1973年世界性粮食危机的爆发.而2009年的全球性粮食危机导致37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粮荒,全球饥饿人口突破10亿,为过去四十年来最高值FAO, ″The State of Food Insecurity in the World 2009,″ http://.fao./docrep/012/i0876e/i0876e00.,20140928..全球性粮食危机表现为国际粮食供应短缺、国际粮价飙升、饥饿人口飞速上升;国内粮食危机体现为国内粮食供需失衡、国内粮价飞涨、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所以,本文选取世界粮食产需缺口、国际粮价波动、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国内人均粮食购买力作为“粮食贸易安全化”的测度指标. 其次,外部冲击因素和内部产业因素共同体现出粮食贸易的安全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粮食贸易的安全威胁具有多源性,风险来源跨越国境和产业.目前,控制全球粮食交易量80%的四大跨国粮商,在垄断全球粮食市场的同时,与控制定价权的金融力量联手,在现货和期货交易领域同时操控粮食价格,导致粮食的金融属性日益增强.我国粮食生产高度依赖的化肥、农业机械等要素价格,与国际石油价格相关程度较高,导致国内粮价(通过生产要素价格传导机制)与国际油价直接关联、波动加剧,粮食生产的石油属性愈发凸显[9]6.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程度越大,粮食贸易的信息成本和履约成本越高,对粮食贸易安全冲击就越大.一国粮食生产成本越低,技术进步越大,产业支持力度越大,则比较优势越强,国际市场份额越大,在粮食贸易中越能占据主动地位.因此,本文选取国际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国际能源价格波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表示我国粮食贸易的外部风险来源未对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国际能源价格指数波动和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异常值进行处理,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异常值本身可作为“经济危机”的指标,能够说明粮食贸易安全化的程度;二是经过主成分分析中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会部分减少数据的波动性和离散性.;选取产业绩效(我国粮食市场份额、比较优势)、产业绩效决定性因素(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及产业政策(国内市场价格支持、国营企业粮食收购量占总产量比例、粮食关税率)代表我国粮食贸易的内部风险来源.

最后,一国粮食进口集中度越低,进口占世界出口比例越低,进口依存度越小,出口依存度适中朱丽萌提出,农业产业出口依存度在20%―30%为安全,10%―20%及30%―40%基本安全,5%―10%及40%―50%为不安全,在0%―5%及50%以上为危机.1992―2011年我国小麦和稻米的出口依存度在2%以下,玉米和大豆在5%以下,处于0%―5%区间,其数值大小与安全程度呈正向关系,所以未对该数据进行处理.参见朱丽萌《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产业安全预警分析》,载《财经科学》2007年第6期,第111117页.,意味着一国粮食贸易的脆弱性越小,粮食贸易主体“感到危险”的程度越低.所以,本文采用进口集中度、进口占世界出口比、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等指标衡量我国粮食贸易的受控可能性,作为我国粮食贸易主体安全感一个较为简单的直观评判标准.

本文按照指标与粮食贸易安全呈正向关系的原则,对指标体系进行同趋化处理.国际粮食价格、国际金融资产和能源价格、汇率的波动程度越小,粮食进口关税率越低,进口集中度、进口占世界出口比、进口依存度越低,则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程度越高,所以采用1与以上各指标相减进行处理.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三、 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方法

为了较为科学地确定权数,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得出较为客观的综合指标,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进行测度.

主成分分析步骤为:(1)将原始数据标准化;(2) 对标准化矩阵Z,计算相关矩阵R;(3)求出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出贡献率,确定主成分的个数;(4)计算出主成分;(5)对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主成分变化情况提取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前N个主成分,如公式(1)所示.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对指标进行加权,得到一个综合指标Y来表示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综合指标表达式为公式(2),其中V是各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F1等于a11x1+a12x2+等+a118x18

Fn等于an1x1+an2x2+等+an18x18(1)

Y等于V1F1+V2F2+等+VnFn(2)

(一) 相关系数

指标相关是提取主成分的重要条件,只有指标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才可能提取公共的主成分并进行深入分析.主成分法相关系数检验标准是相关系数在033以上.根据小麦产业相关系数来看,部分指标间相关系数高达093以上,大部分指标相关系数达到046以上.玉米产业相关系数矩阵中,部分高达098以上,大部分达到043以上.稻米产业部分相关系数高达091以上,大部分在042以上.大豆产业相关系数部分在092以上,大部分在042以上.因此,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二) 主成分提取

如表3所示,根据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出的特征值、各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对小麦和玉米确定了6个主成分,对稻米和大豆确定了5个主成分.四类粮食的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8815%、8539%、8679%和8604%.可见,已提取的主成分较好地反映了原始指标的信息.

F1国内购买力、国内小麦缺口、国内收购政策支持3522 市场份额、出口依存度、比较优势3131 比较优势、生产成本、关税率、国内购买力、市场份额2927 生产成本、比较优势、进口占世界出口比3838

F2市场份额、比较优势、出口依存度2020 能源冲击、进口依存度、金融冲击1764 进口集中度、进口占世界出口比、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2099 能源冲击、金融冲击1671

F3能源冲击、进口依存度、技术进步、进口集中度1114 国内价格支持、关税率、生产成本1385 国际价格波动、金融冲击、能源冲击1612 技术进步、国内收购政策支持1502

F4汇率波动、生产成本、世界小麦缺口945 关税率、国内购买力1010 技术进步、世界稻米缺口、汇率波动1169 国内大豆缺口、市场份额1011

F5国内收购政策支持、技术进步645 技术进步、进口占世界出口比685 国内稻米缺口、汇率波动、国内价格支持872 世界大豆缺口、国内收购政策支持583

F6汇率波动、进口集中度569 汇率波动、生产成本565

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影响因素,按照贡献率大小排序依次为产业竞争力、国内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产业政策、受控可能性和国际市场行情.(2)小麦、玉米和稻米的产业竞争力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020、038和040,与朱丽萌的权重赋值(025)相近[10]115,而大豆的产业竞争力主成分贡献率更高(053).(3)市场行情方面,小麦的国内市场行情主成分贡献率为035,接近高帆对粮食消费和流通方面的权重赋值(02)[18]6;玉米、稻米和大豆的国内市场行情主成分贡献率为005、009和010,接近李光泗等提取的消费结构主成分贡献率(006)[13]74;稻米和大豆的国际市场行情主成分贡献率为016和006,但李光泗等的结论中国际市场稳定性指标李光泗用“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率”和“国际贸易中的价格需求弹性”代表“国际市场稳定性”.贡献率不显著[13]76.(4)小麦的受控可能性主成分贡献率为011,与李光泗等所提取的粮食进口受控风险主成分贡献率(011)[13]76及高帆的权重取值(010)接近[18]7;稻米的受控可能性主成分贡献率为021,接近朱丽萌的权重赋值(025)[10]115.(5)玉米和大豆的金融和能源冲击的贡献率为023和017,小麦的汇率波动贡献率为015,说明玉米和大豆的金融和能源属性较强,受外部冲击因素影响较大现有研究测度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时,较少涉及国内外粮食缺口、外部冲击因素、产业政策等方面,原因在于现有研究聚焦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宏观水平,通盘考虑粮食生产、消费、储备、流通、进出口、受控可能性等方面的同时,难以进一步对粮食安全的细分领域“粮食进出口安全”深入挖掘.,而汇率波动对我国小麦贸易的影响较大.(6)小麦和玉米的国内粮食价格支持及市场准入政策的贡献率为006和023,说明产业政策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具有较大影响,不同于朱丽萌认为的中国加入WTO时农业方面的承诺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影响不大的结论[10]115. (四) 综合评价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与标准化数据,分别测算各主成分的分值,按照各主成分的贡献率测算粮食安全水平综合指数,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判.

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Y1等于0.35F1+0.20F2+0.11F3+0.09F4+0.06F5+0.06F6

Y2等于0.31F1+0.18F2+0.14F3+0.10F4+0.07F5+0.06F6

Y3等于0.29F1+0.21F2+0.16F3+0.12F4+0.09F5

Y4等于0.38F1+0.17F2+0.15F3+0.10F4+0.06F5

Y1、Y2、Y3、Y4分别代表小麦、玉米、稻米和大豆的贸易安全水平综合指数.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综合指数与粮食贸易安全状态对应关系见表6:

表6贸易安全状态划分

安全状态对应分值区间安全状态对应分值区间

贸易优态[05,1)

贸易劣态[-05,0)

贸易弱态[0,05)

贸易危态[-1,-05)

根据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综合指数,得出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变化趋势(图1)和安全状态(图2).既有研究一致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但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变化趋势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粮食安全程度在提高但存在显著波动[13]76 [18],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粮食安全处于从基本安全到不安全的状态[10]115.与粮食安全整体状态相比,我国粮食贸易安全具有更加复杂的特征.首先,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状况总体上多为贸易弱态和贸易劣态,处于基本安全和基本不安全状态.1992―2011年,小麦、稻米、玉米和大豆的贸易劣态和弱态年份比例为85%、80%、95%和80%.其次,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保证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意味着主要作为口粮的小麦和稻米的贸易安全重要性,超过主要作为饲料粮的玉米和主要用作工业用粮的大豆1992―2009年我国小麦口粮需求比例在83%以上,稻米口粮需求占比约80%,玉米饲料粮需求占比为82%左右,大豆加工需求比例从46%升至74%,大豆饲料粮需求在2%―9%之间波动.数据来源于FAO食物平衡表,http://faostat3.fao./faostatgateway/go/to/download/FB/BC/E,2014年9月20日..口粮、玉米和大豆的贸易不安全年份比例分别为55%、35%和65%,说明口粮和饲料粮的贸易安全状态高于工业用粮.再次,小麦贸易安全水平有小幅上升,而稻米贸易安全水平波幅减小且略有降低.最后,玉米贸易安全水平围绕0值波动,除2008年外其波动幅度小于口粮;而大豆贸易安全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

关于粮食及数据库及贸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粮食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粮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征,1992―1996年为正值,1997―2002年稳定在0值左右,除2006年和2007年外2003―2011年均为负值.

图1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变化趋势(1992―2011)

图2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状态

(五) 测度结果分析

小麦贸易安全水平有小幅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小麦购买力上升,产需平衡能力增强,国内采购政策和价格支持力度增加.国内小麦人均购买力由1992年的348吨上升到2011年的1611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012年版;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发展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012年版..小麦产需差额占产量的比例由1992―1999年的584%降至 2005―2011年的512%产需差额等于产量-需求量,取绝对值,数据来源于http://faostat3.fao./faostatgateway/go/to/download/FB/BC/E,2014年9月20日.,其方差则相应由0011 2降至0000 4,说明我国小麦生产和需求的平衡能力增强,波动程度减小.国内小麦收购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企小麦收购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1992―1999年的3286%增至2008―2011年的5307%数据来源于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发展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012年版..国内小麦价格支持力度增大,小麦SCT单一商品生产者转移1992―2005年均值为-6 53883百万元,2006―2011年均值则为59 65418百万元数据来源于OECD农业政策与支持的中国PSE数据库,http://.oecdilibrary.,2014年9月20日.我国小麦SCT单一商品生产者转移1992年为0值, 除1994、1995和1998年外, 2005年前均为负值,2006年后为正值..


稻米贸易安全水平略有降低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

首先,我国稻米产业竞争力主成分贡献率为4096%.其中比较优势、关税、生产成本和市场份额主成分贡献率为2625%,技术进步主成分贡献率为1063%.我国稻米MFN关税率由加入WTO前的114%,逐步调整至2003年后的65%数据来源于WTO关税数据库,http://tdf.wto./ReportersAndProducts.aspx,2014年9月20日.,表明我国稻米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减小.1992―2011年稻米比较优势指数由293降至017比较优势指数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UNtrade,http://trade.un./,2014年9月20日..中美稻米每英亩生产成本比由1992年的39%逐步上升为2011年的87%,中美稻米全要素生产率之比在60―80间波动中美稻米成本比、全要素生产率之比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012年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年版;USDA数据库,http://.ers.usda.gov/dataproducts/moditycostsandreturns.aspx,2014年9月20日..我国稻米市场份额由1992年的6%降至2011年的2%稻米市场份额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UNtrade,http://trade.un./,2014年9月20日..尽管我国稻米关税壁垒降低,但是我国稻米生产的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减弱,市场份额降低,技术进步缓慢,总体上令稻米贸易安全水平略有降低. 其次, 受控可能性主成分贡献率为2099%.1992―2011年,我国稻米进口占世界出口比基本稳定在5%以下,进口集中度由1992年的492%上升至2011年的3389%,进口依存度由017%上升至045%,出口依存度由1%下降至05%进口占世界出口比、进出口集中度、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数据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UNtrade,http://trade.un./,2014年9月20日.,表明总体上我国稻米贸易的安全感较高,但受控可能性的增加令稻米贸易安全水平略降.

再次,国际市场行情和外部冲击主成分贡献率为1612%.国际稻米价格波动程度1992―2007年均值为006%,2008―2011年为019%,增加了217倍.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波动程度2007年以前都在36%以下,而2008―2011年间在6%和64%间剧烈变化.除2008年外,1992―2011年国际能源价格指数波动程度都在42%以下,2008年该指数波动程度超过10%国际粮食价格、美联邦基金利率及能源价格指数的波动程度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IMF的WEO数据库, http://.imf./external/ns/cs.aspx?id等于28,2014年9月20日; 世界银行数据库, http://.imf./external/data.,2014年9月20日;美联储网站,http://research.stlouied./fred2/,2014年9月20日..为了减少国际粮食市场(特别是口粮)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我国政府通过关税、补贴、进出口限制等贸易政策,以及最低收购价、粮食直补等国内农业政策,使国内口粮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较大,因而2007―2011年国际稻米价格、国际金融资产价格、国际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并未导致我国稻米贸易安全水平大幅下降.

最后,国内市场行情主成分贡献率为872%.国内稻米产需缺口波动较大:1992―2000年国内稻米产需盈余均值为464万吨,2001―2005年国内稻米产需缺口均值为852万吨,2006―2011国内稻米产需盈余均值为413万吨数据来源于FAO食物平衡表,http://faostat3.fao./faostatgateway/go/to/download/FB/BC/E,2014年9月20日..汇率波动程度增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程度由1995―2005年的046%增至2006―2011年的345%1993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导致199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4958%.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199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 .国内稻米价格支持政策随市场行情而变动.1992―2000年,稻米SCT单一商品生产者转移金额均值为-34 039百万元,我国的稻米产业政策仍处于“负保护”阶段数据来源于OECD农业政策与支持的中国PSE数据库,http://.oecdilibrary.,2014年9月20日..2001―2005年,我国稻米SCT单一商品生产者转移均值为19 918百万元,对国内稻米价格起到支持作用.2007―2010年国际稻米价格飙升,为了稳定国内稻米价格,我国稻米SCT单一商品生产者转移均值为-105 466百万元.2011年随着国际稻米价格回落,我国稻米SCT单一商品生产者转移为30 812百万元.灵活的国内稻米价格支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稻米产需缺口波动和汇率波动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豆贸易安全水平呈“阶梯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要原因在于产业竞争力,该主成分的贡献率为5340%.其中,生产成本、比较优势、进口占世界出口比主成分贡献率为3838%,技术进步和国内采购政策支持主成分贡献率为1502%.1992―2011年,中美大豆每英亩生产成本比由55%逐步上升到116%;我国大豆比较优势指数由124降至0034;大豆进口量占世界出口比由613%上升为7493%,年均增速为637倍;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之比在1―12之间徘徊;国营企业大豆采购量占产量比例由1992―2000年的3194%降至2001―2011年的2459%中美大豆成本比、大豆比较优势指数、大豆进口占世界出口比、中美大豆全要素生产率之比、国营企业大豆采购量占产量比例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012年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编《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2012年版;USDA数据库,http://.ers.usda.gov/dataproducts/moditycostsandreturns.aspx,2014年9月20日;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发展报告》,(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012年版. .这说明我国大豆丧失了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严重依赖世界市场,生产技术无明显进步,采购政策支持力度下降,导致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下降,大豆贸易安全水平降低.

第二类原因在于金融和能源冲击,该主成分贡献率为1671%.大豆是现今交易最活跃且能源属性最强的粮食品种之一[8]14,受到国际能源和金融冲击的影响较大.国际能源价格指数波动程度2008年超过10%(其余年份在4.2%以下),美国联邦基金基准利率波动程度2008―2011年间在6%和64%间剧烈变化(2007年以前都在3.6%以下)国际粮食价格、美联邦基金利率及能源价格指数的波动程度经作者计算而得,原始数据来源于IMF的WEO数据库, http://.imf./external/ns/cs.aspx?id等于28,2014年9月20日;世界银行数据库, http://.imf./external/data.,2014年9月20日,美联储网站,http://research.stlouied./fred2/,2014年9月20日..2007年以来国际能源和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导致我国大豆贸易安全性降低. 第三类原因在于国内外市场行情.国内市场行情主成分贡献率为1011%,国际市场行情主成分贡献率为583%.1992―2011年我国大豆产需缺口由176万吨增加到5 758万吨,年均增速为16670%.1992―2006年世界大豆产需盈余都低于500万吨,2007―2010年均值增至1 183万吨,2011年转化为2 132万吨的缺口中国大豆产需缺口、世界大豆产需缺口数据来源于FAO食物平衡表,http://faostat3.fao./faostatgateway/go/to/download/FB/BC/E,2014年9月20日..国内大豆产需缺口的迅速扩大,国际大豆产需缺口波动加大,令我国大豆贸易安全水平降低.

四、 结论及启示

本文从非传统安全内涵出发构建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如下结论:(1)1992―2011年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状态多为贸易弱态和贸易劣态,总体处于基本安全和基本不安全状态,且口粮和饲料粮的贸易安全状态高于工业用粮.(2)粮食贸易安全变化趋势上,小麦贸易安全水平有小幅上升,而稻米贸易安全水平波幅减小且略有下降,玉米贸易安全水平围绕0值上下波动,大豆贸易安全水平呈“阶梯式”下降.(3)我国粮食贸易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是产业竞争力、国内市场行情、外部冲击因素、产业政策、受控可能性和国际市场行情.

以上结论蕴含了提升我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丰富的政策含义.首先,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应加强农业技术的培育和转移,提高技术进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与市场准入政策相比,应更重视国内价格支持政策和收购政策的作用,维持稳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改革粮食定价机制,继续延续最低保护价格的同时,探索目标价格和价差补助形式;鼓励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农业市场竞争,支持商业化经营的粮油贸易企业参股控股国外农业公司,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跨国经营能力;在政府主导下加快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进口企业的行业协会,整合进口需求,形成合力,争取贸易话语权.

其次,在稳定国内粮食市场方面,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增加其粮食购买力;可以考虑以国际价格变化趋势为基准稳定我国粮食价格,国内价格稳定区间上下限的设定应涵盖粮食的运输和管理成本,减少对国内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通过舆论引导和制度约束,提高粮食利用率,减少粮食浪费.

再次,在应对外部冲击方面,应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和能源市场的风险预警和控制,建立和形成完备的国际金融和能源市场战略研究体系,对粮食贸易主体提供国家和行业层面的信息服务,制订具备前瞻性、全局性以及产业和地区导向性的风险控制规划.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对外汇期权,争取尽快推出人民币指数期货,支持我国粮食贸易企业采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最后,在稳定国际市场、应对全球性粮食危机方面,应建立产业安全和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在减少不合理进口对国内粮食生产的冲击的同时,让国际市场对我国需求有更加稳定的预期;加快发展与完善双边和多边贸易机制,充分利用双边协定和多边协定,建立互利、稳定的出口国货源基地;加强国家间边境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区域内贸易的交易成本;可以考虑与区域组织成员合作建立区域性粮食储备制度,由成员提供指定数量的国际储备,由拥有自由裁量权的监督委员会在紧急情况下释放或增加国际储备;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全面参与世贸组织关于市场准入的谈判进程,与其他WTO成员方协同行动,对WTO出口规则进行修订.

[参考文献]

[1] 何维达、李冬梅: 《我国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06年第8期,第7476页.[ He Weida & Li Dongmei, ″The Industry Security Theory Research Review in China,″ The Economic Aspect, No.8(2006), pp.7476.]

[2] E. Rehber, ″Food for Thought: ′Four Ss with one F′: Security, Safety, Sovereignty, and Shareability of Food,″ British Food Journal, Vol.114, No.3(2012), pp.353371.

[3] C. Cafiero, ″What Do We Really Know about Food Security,″ NBER Working Paper, No.18861(2013), pp.133.

[4] Q.T. Do, A.A.Levchenko & M.Rallion, ″Trade Insulation as Social Protection,″ in J.P.Chas, D.Hummels & B.D.Wright,The Economics of Food Price Volatil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

关于粮食及数据库及贸易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粮食有关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非传统安全视角下中国粮食贸易安全水平的测度相关论文范文集,对写作粮食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icago Press,2014, pp.345366.

[5] C.Gouel, ″Food Price Volatility and Domestic Stabilization Polic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BER Working Paper, No.18934(2013), pp.149.

[6] 崔顺姬、余潇枫: 《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范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期,第8496页.[Cui Shunji & Yu Xiaofeng, ″Security Gover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Management,″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No.1(2010), pp.8496.] [7] 余潇枫: 《从危态对抗到优态共存――广义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战略的价值定位》,《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2期,第813页.[Yu Xiaofeng, ″From Dangerous Confrontation to Superior Coexistence: The Broad Security Concept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No.2(2004),pp.813.]

[8] 高帆、龚芳: 《国际粮食价格的波动趋势及内在机理:1961―2010》,《经济科学》2011年第5期,第517页.[Gao Fan & Gong Fang, ″The Variation Trend of International Food Prices and Internal Mechani: 19612010,″ Economic Science, No.5(2011), pp.517.]

[9] 张鹏、钟昱: 《我国粮食安全的多维思考: 一个文献综述》,《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10期,第611页.[Zhang Peng & Zhong Yu,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A Literature Review,″ Contemporary Economy & Management, No.10(2012), pp.611.]

[10] 朱丽萌: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与农业产业安全预警分析》,《财经科学》2007年第6期,第111117页.[Zhu Limeng, ″Import and Export of Chinese Agriculture Products and Earlywarning Analysis on Agriculture Security,″ Financial Science,No.6(2007), pp.111117.]

[11] 李林杰、黄贺林: 《关于粮食安全即期预警系统的设计》,《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1期,第1721页. [Li Linjie & Huang Helin, ″Design of Immediate Warning System on Grain Security,″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No.1(2005), pp.1721.]

[12] 陈婷、戴尔阜、傅桦: 《运用AHP法构建粮食安全预警体系及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的评析》,《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第8期,第 6874页.[Chen Ting, Dai Erfu & Fu Hua, ″A New Type of Food Security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AHP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Food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No.8(2009), pp.6874.]

[13] 李光泗、朱丽莉、孙文华: 《基于政府调控能力视角的中国粮食安全测度与评价》,《软科学》2011年第3期,第7478页.[Li Guangsi, Zhu Lili & Sun Wenhua, ″Evalu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Chinas Food Security Based on the Government Control Capability,″ Soft Science, No.3(2011), pp.7478.]

[14] 余潇枫: 《安全哲学新理念:“优态共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512页.[Yu Xiaofeng, ″Superior Coexistenced: A New Concept in Security Philosophy,″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2(2005), pp.512.]

[15] 王江丽: 《安全化:生态问题如何成为一个安全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3645页.[Wang Jiangli, ″The Safety: How Do Ecological Problems Bee a Safety Problem,″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4(2010), pp.3645.]

[16] 尤利群、范秀荣: 《粮食出口禁运的福利及政策效应分析》,《财经论丛》2009年第5期,第612页.[You Liqun & Fan Xiurong, ″On Effect of Welfare and Policy under the Embargo on Grain Export,″ 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5(2009), pp.612.]

[17] 公茂刚、刘力臻: 《粮食禁运问题的博弈论分析》,《求索》2009年第3期,第2830页.[Gong Maogang & Liu Lizhen, ″The Game Theory Analysis on the Problem of Grain Embargo,″ Exploration, No.3(2009), pp.2830.]

[18] 高帆: 《中国粮食安全的测度:一个指标体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第12期,第510页.[Gao Fan, ″Chinas Food Safety Measure: An Indicator System,″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o.12(2005), pp.510.]

相关论文

中国区域金融差异水平的测度

为您写金融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金融类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中国区域金融差异水平的测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包括关于金融及金融结构及差异。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这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属于参考文献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国际贸易类毕业论文,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文献综述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自动生成。适合国。

世界经济视角下的粮食安全

本文是一篇经济学论文范文,经济学类毕业论文范文,关于世界经济视角下的粮食安全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经济学及粮食及世界经济方面的的。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该文是文献综述专业国际贸易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国际贸易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文献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检索,适合国。

经济全球化视角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本文是一篇经济全球化论文范文,经济全球化方面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经济全球化视角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经济全球。

FDI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本论文为关于服务业相关电子商务贸易论文,关于FDI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可用于服务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