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来的《史记》刘邦概述

时间:2024-03-04 点赞:50847 浏览:102523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人物论文范文,人物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建国来的《史记》刘邦概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人物及历史唯物主义及评价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人物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总结了建国以来《史记》刘邦研究的三个阶段和特点,并分析了问题和原因.

关 键 词 :史记;人物研究;特点;综述 ;刘邦

作者简介:赵吟剑,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0级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4-0-02

建国以来整个《史记》人物评述牵涉的人物较多.关于《史记》人物研究情况的综述有杨宁宁的《建国以来《史记》人物研究综述》[1],而关于建国以来刘邦的人物评述的梳理和研究,目前国内尚无学者发表过相关的论文和著述.笔者根据上海市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1950年—2012年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统计结果如下,建国以来关于《史记》人物刘邦的研究论文一共有270余篇.建国以后的的刘邦研究可以按照时间段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作为第一个划分界限,将南巡讲话作为第二个划分的界限.

第一阶段1950年到1979年,这一个时期研究刘邦的论文有79篇,其研究的特性带有浓厚的时代特色,以文化大革命为中间线,有三个比较集中的主题,1.关于刘邦的阶级成分的判定,2,儒法斗争的问题 3重新评价刘邦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主要讨论刘邦的阶级问题,相关的比较重要的有冉昭德1961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试论刘邦的阶级出身》,雷敢1962年发表在《湖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上的《试论刘邦的阶级出身》等,主要给刘邦划定阶级成分,以及做阶级性和人民性的定性分析.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儒法斗争的日益高涨,关于人物研究出现了,政治化,实用化的错误倾向.关于定性的法家人物,有大量的吹捧文章,作为法家人物的代表人物刘邦,这个时候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小型的,较之前有大量的增幅,总数在60篇左右.在倒台,结束以后,又开始有人站出来,运用唯物史观来重新评价刘邦,同时抨击.

第二阶段1980年到1992年,关于刘邦的研究有66篇左右,笔者将这一阶段内对于刘邦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1)1980年至1982年为第一阶段,本阶段内,对刘邦人物评述主要在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刘邦的重新评价问题,80年以前的历史学界对于刘邦的历史地位问题已经开始有所改变,大家纷纷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了进行对刘邦人物的研究,如卢文辉在《辽宁师院学报》发表了《“褒项贬刘“辨》一文,对出现的错误评价进行了辩证的批驳,既驳斥了关于刘邦是大法家,并且给项羽扣上奴隶主,儒家,搞复辟倒退的影射史学,又对朱诚如褒项贬刘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卢文辉认为,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的来评价刘邦.不能一味简单的对其进行褒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刘泽华,王连升在《南开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论刘邦—兼论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一文,探讨了在刘邦参与的历史事件决策中的必然和偶然的问题,继续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刘邦的一生进行客观的分析.刘维本在《辽宁师院学报》上发表了《刘邦是农民起义领袖吗?》一文,指出了刘邦是农民起义的参加者,虽然其境遇前后出现了变化,但是他在起义中逐渐转变为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地主阶级革命者,而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董伟康在《南方日报》上发表了《刘邦的转变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其中探讨了刘邦在起义过程中身份的转变,以及拥护他的知识分子在帮助刘邦建立政权时起到的作用.周国瑞在《司马迁为陈涉立传就是为汉刘邦立传吗?》一文中提出,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为标准而不是以阶级出身为标准来评论刘邦.赵文润在《重评刘邦—项羽的成败原因及其是非功过》一文中对刘项进行了客观的重新评价,继续驳斥解放以来的“褒刘贬项”观点.上述6篇文章都认为,要客观的评价刘邦,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客观的评价刘的功过,不能依照惯例和个人的喜好来代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并且对刘邦的历史地位给出了客观课公正的评价.(2)从1983年到1987年为第二阶段,这一个阶段里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将刘邦和项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如胡一华,毕英春在丽水师专学报上发表的《刘邦和项羽》一文中提出,刘项虽然不同于陈胜吴广,不能称之为农民革命领袖,但是和陈胜吴广一样都是大时代造就出来的英雄豪杰,同时分析了这两人的异同以及刘邦最后能取得成功的原因.胡一华,毕英春同时又撰文指出:分封是刘邦战胜项羽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刘邦的用人问题: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会用人,敢用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论文较多,最主要的有:窦连荣在《历史教学》(天津)上发表了《刘邦之所以“有天下”在于能“与天下同利”》一文,其中阐述了刘邦的用人观念.胡一华在《丽水师专学刊》上发表的《刘邦重儒论》提出了和以往研究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刘邦并不是不喜儒,而是不喜腐儒,并且他开创了历代尊儒的先河,是中国古代帝王中尊儒的先行者,对终汉一代乃至以后历代帝王尊崇儒术儒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王铭在《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楚汉战争与刘邦项羽的用人》一文,将刘邦和项羽的截然相反的用人政策进行了比较,体现出来他们不同的人才观念,最终深刻的影响到了楚汉战争的结局.另外还有人对刘邦的谋士群体展开了研究:如宋文公,何晓明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了《略论刘邦的谋士群》一文,以及谢宝耿的《略论刘邦政权中儒士的作用》等.以上的文章坚持使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对刘邦历史地位基本确定的基础之上又对刘邦成功的问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3)从1988年到1992年是第三个阶段,该阶段内关于刘邦评述的问题又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关于刘邦历史地位的问题基本解决,因此关于历史定位的文章虽然也有出现但是相对较少,最主要的突破是关于心理特征对于人的行为的作为,王坚在《历史教学问题》中发表的《刘邦个性特征浅析》中提出:长期以来史家往往用阶级分析儒法斗争等等方法来剖析刘邦的成功之路,从而忽视了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以至于许多问题都无法得到解释.王坚认为:“刘邦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性格:进击与包含,气质:灵敏与善变,能力:审时与高效.从刘邦,项羽的性格差异中可以看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性格优劣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具有较大的作用.而形成刘邦这种性格的原因则是与刘邦读书不多,出身细微,农民家庭出身等因素有关,他没有项羽世世为楚将的优越感.孟祥才在《文史哲》中发表了《论刘邦的思想和性格》一文专门讨论了刘邦的思想性格以及其形成的原因,论证了刘邦不但是一个经过农民战争,统一战争等一系列极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锤炼出来的一国帝王,同时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司马迁写作实录的研究,王树范在《松辽学刊》发表了《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实录无隐”与“散见”初探》一文,文中分析了司马迁在对刘邦的写作中存在一种巧妙的安排—既实录与散见相互补充的描写方法,使人耳目一新. 第三阶段 1993年到2012年


这一阶段的关于刘邦的研究的论文有131篇,这个时期的刘邦研究较为前2个时期略微增多,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西方的新研究方法已经开始运用到中国的史学研究上来了,在人物研究中凸显的就是心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心理研究来探讨和评价历史人物.关于刘邦研究的范式其实在第二阶段就已经形成,关于刘邦全方位的研究包括了生平考证,政治思想,军事思想,人物性格,成败功过,用人思想等几个重要的方面.在1993年到2012年这一阶段内,对刘邦的研究始终没有超出过这几个层面,继续在这几个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探讨.随之刘邦研究的深入,和刘邦相关人物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这也是这一时期的不足之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葛剑雄在《东方文化》发表的《秦汉之际的儒生与刘邦》等.

综上所述,本文勾勒一个建国以来刘邦研究的大致情况,刘邦研究从建国以来经历了一波三折,对刘邦的研究还需要继续进行,对和刘邦相关人物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也需要继续进行.

注释:

[1]、杨宁宁:《建国以来《史记》人物研究综述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

相关论文

《史记》教学的四个维度

本文是一篇文学作品论文范文,文学作品方面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史记》教学的四个维度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文学作品及怎么写及。

由《史记》文言文教学

该文为关于人物形象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由《史记》文言文教学相关教学论文范例,可作为识字教学专业人物形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

《史记》的经济观

这篇和谐社会论文范文属于世界经济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和谐社会相关硕士学位论文,与《史记》的经济观相关粮食经济论文。适合和谐社会及体。

《史记》人物刻画的艺术

该文为关于人物形象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史记》人物刻画的艺术相关艺术教育类论文,可作为多媒体专业人物形象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史记》与口述历史

本文是一篇历史论文范文,历史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史记》与口述历史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历史及什么叫及史料方面的的大学。

《桃花源记》:幸福社会蓝图

此文是一篇桃花源记论文范文,桃花源记类有关论文范文,与《桃花源记》:幸福社会蓝图相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桃花源记及政治家。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仁人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岳阳楼记》教学设计相关硕士毕业论文。是音乐教学专业与仁人及作者及情怀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