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基本模式

时间:2024-02-18 点赞:48451 浏览:9722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生产力及模式及社会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生产力类写毕业论文经典网站,关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基本模式相关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对写作生产力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具有独特性,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因此,它们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用既定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模式,既有对经典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坚持,也包含了根据国情探索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新途径.实践证明,由于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结果,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生产力水平,其结果就是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所以,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改革传统的生产力发展模式,根据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关 键 词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生产力;模式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42-04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人类的理想社会必定是建立在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理想社会的生产力由于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而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发生之后,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作为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用既定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抓革命,促生产”就是对这种生产力发展基本模式最形象的概括.实践证明,由于新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结果,那么,这个发展模式虽然通过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解决了落后国家在短时期内快速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经过了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短暂阶段之后,其不可持续性的缺陷就充分暴露出来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模式终究受到了社会发展规律本身的惩罚.

一、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才具备条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却出人意料地率先在俄国、中国等落后国家首先发生,那么,马克思恩格斯认定的理想社会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状况就发生了很大的矛盾.历史已经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的生产关系不是建立在先进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仍然属于落后的封建社会,保留着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国民经济固定资产的构成是农业占53.7%,工业、交通、商业、事业总共占46.3%;国民收入中农业占53.6%,其余占46.4%.工业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1913年工业产量仅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的4%,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量的34%左右[1].同样,1949年的中国仍然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在社会总产值构成中,农业产值占90%,工业产值只占10%;全国总人口为5.416亿,国民收入35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民收入只有66元人民币.1835年英国的生铁产量为102万吨,1848年法国的生铁产量为47万吨[2],而1949年中国的生铁产量仅为25.2万吨;1949年美国的原煤产量是中国的13.63倍,原油产量是中国的2 074倍,发电量是中国的80倍,钢产量是中国的447倍,生铁产量是中国的199倍[3].

所以,列宁等社会主义实践者面对的历史难题就是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新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与此相适应的经济基础.面对这个难题,一方面,他们还是坚信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的支持和引导,不然是难以持久的,他们并不认为落后国家能够单独建成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出于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遵循,他们又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结论作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后者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逐渐成为被社会主义者遵从的基本原则,人们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完全可以建立在落后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因此,社会主义实践者在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后,首先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然后用既定的生产关系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事实上,与我们既有的一些看法不同,发展生产力其实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任务,没有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想努力发展生产力,问题的症结在于它们选择了一条独特的实践证明并不成功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列宁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4]623“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4]16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实践者根据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总结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可以说,这三大基本特征高度概括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也成为衡量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区别的标准.在既定的生产关系的推动下,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化运动.列宁对工业化的判断是,国家工业化的任务为实现电气化,“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6]364.工业化运动可以说代表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主要特征.这个运动既包含着对新的生产关系的肯定,也表达了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路径选择.因此,列宁说:“计算和监督——这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常地运转所必需的主观条件.”[5]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建立了以单一的公有制和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也就正式宣告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基本模式的建立,这两个模式是统一的,既包含了新的生产关系,也包含了发展生产力的主要方式.斯大林建立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工业化模式被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接受.在苏联模式的指导下,所有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实践证明,苏联模式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实践者超越生产力状况,试图尽快步入理想社会的结果.社会主义实践者这种急躁情绪又反过来强化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基本模式.中国当然以苏联为榜样,并以苏联模式为其基本的制度选择,通过三大改造使得新主义社会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也开始了向理想社会进军的历程.同列宁、斯大林一样,也自信地认为新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他说:“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6]也就是说,党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认为,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他坚信通过建立完全依据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能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以数倍于资本主义国家的速度发展.因此不难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方式,其本质就是试图通过先进的生产关系推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进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相关论文

融合传统ERP的协同电子商务模式

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电子商务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关于融合传统ERP的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系统。

欧洲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特点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方面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欧洲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特点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