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

时间:2024-04-02 点赞:44967 浏览:8793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关于新课改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新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相关教学论文,可作为生物教学专业新课改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新课改及自主学习及中学历史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本文为河西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编号:219)研究成果

【摘 要】 本文以张掖市某中学为例,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课改现状、存在问题与原因,探讨了在教学方法中采用引导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注意问题,认为引导式教学法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和概括提炼能力;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增强自我意识,掌握学习策略,加强自我监控.在教学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和形式主义.

【关 键 词 】 新课改;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引导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近年来历史学科的改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仍然是制约中学历史新课改进程的主要因素,因此,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去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历史教学方法.

一、明确目标

所谓明确目标,就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要研究历史教学方法,必须要明确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能够探究性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展开讨论.

二、新课改进行的现状

1.张掖市新课改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挑战.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很多历史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够,在教学中仍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我们最常见的满堂灌的方法,而不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从学生角度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新课改认识不够,对于历史课程教学方法缺乏改革意识.根据调查显示:100名高中生里面有67%的学生对于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否并不关心,56%的学生上课从来不会主动回答或者提问,45%的学生从来没有参加过小组讨论,以上数据表明,张掖市中学历史新课改的现状很不乐观.

2.造成该现状的原因

第一,从学校层面来说,由于应试教育下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要求,使学校对历史课程的要求与历史新课改的某些目标相悖,同时对学校历史课程的改革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第二,从学生角度来讲,一方面是他们把历史课程区别于语数外,将历史课程当成副课来学,对于历史课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更别提对于历史课改的重视了;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历史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的教法不够吸引学生,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课无多大兴趣,在上课过程中缺乏问题意识,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从来不会主动提出问题,而这种状况也极不利于新课改的推广.

第三,从历史老师的角度来说,新课改受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的影响过于深重,使许多中学历史教师仍然注重学生认知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解决问题方法过程和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和独立思考等能力.

三、教学方法研究——以引导式教学为例

初中阶段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知识的储备量较更高一级学生略显不足,笔者结合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并综合历史教学特点,认为引导式教学是真正适应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实际的一种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了两种不同的角色,那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我们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去探讨.

1.教师——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在这种教学法中,老师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准确定位角色,介入,引导,演示,管理,为学生提供“示范”,“支架”,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的习惯.因为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这就更需要教师加强学生对历史自主学习方法的示范引导.教师要根据历史课堂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实现既定学习目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历史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涵盖量大,纵贯古今中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讲授知识点,要求学生识记内容,却从未像语文课那样,带领学生细读,分析文章,提炼中心.可以说,任何自主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理解的基本能力.历史知识纷繁复杂,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容量有限,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交叉融合,去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慢慢积累,就会使学生逐渐提高.

(2)培养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历史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建构规律,运用技巧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概括提炼出来,加以梳理整合.在这里,教师不妨借鉴理科的一些思维方式,创造一些整理历史知识的公式,加以套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

历史事件等于背景+时间+人物+过程+内容+结果+意义+评价

历史阶段特征等于政治(统治者+政治事件+政治制度+政治措施+政治局面+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农业+手工业+商业)+军事(著名战役+防御工程+军事机构+疆域)+思想文化(天文+数学+地理+农学+文学+史学+艺术学+宗教)

例如:

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大秦

作用:沟通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比较是一种历史阐释能力,是开拓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的基本因素,发现比较的一般规律.如从背景,性质,内容,结果,意义等方面入手,进行对分析.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可以利用这一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提高疑问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因此,历史教学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如何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需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去发现历史学习中隐含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需了解学习者.学生是引导式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运用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需要,因此,在运用引导式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的了解学生.


(5)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需要转变传统的以师为主的观念,要认识到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有其独立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真诚对待学生,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自主学习

在引导式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有自觉地意识和反映,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方法,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引导式教学法能否成功运用,学生的参与度起了很大的作用,具体来说,学生需要:

(1)增强自我意识.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就需要有自我意识,如果没有自我意识的形成,学生就不可能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体,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有效引导.

例如:

英国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香港岛?这个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影响是什么?请大家通过阅读课本自己完成下列题目.

条约:《 》,签订时间: 年

影响:

(2)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掌握学习策略,也就是学生要会学,对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要适应引导式课程,就必须要会学,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策略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性学习策略,它适用于包括历史的任何科目,另一类是具体的学习策略,适用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历史笔记,复述等.如果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那么对于实施引导式教学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推动力.

(3) 加强自我监控能力.引导式教学中教师只是起引导性作用,所以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监控能力,对历史学习能够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所谓自我计划,就是在学习之前对自己的整个学习目标有一个清晰地计划,这样就能更好地适应教师的引导式教学;自我调整,即在教师引导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根据老师的要求,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内容;自我强化,即课程结束后的学生“工作”.我们都清楚课堂容量是有限的,学生自身要想有真真的提高,就必须进行自我强化,学生必须在上完课后,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自我强化.

四、引导式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1.引导式教学切忌急于求成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接受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老师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切忌急于求成,而应该充分了解中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逐步引导,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如果说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相信在进行引导式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减轻一些教学阻力.

2.引导式教学中不能搞形式主义

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引导式教学中老师的的引导、示范等都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要使引导式教学不至于流于形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要花费一定的功夫,就要衡量引导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选好引导的内容,创设引导的情景,适时提出有价值的、有引导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进而体现出引导式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这对于教师来说,运用适应于新课堂的新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所提到的引导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能否起到一定的作用,就需要在课堂中去验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向东.中小学课堂教学策略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克明.有效的教学技能[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3] 钟启泉,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但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 李帅军.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 董娜.让学生真正“动”起来[J].中国校外教育,2009.1.

[7] 郭立泉.浅谈中学历史新课改的特点[J].教学研究,2009.5

[8] 刘根文.培养“问题意识”转变学生学习历史方式[J].新课程研究,2009.7.

[9] 王渊.历史课程改革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探微[J].政史地研究,2009.24.

【作者简介】

田 苗(1991-)汉族,甘肃定西人,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指导教师:武鸿钧.

相关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本文是一篇阅读教学论文范文,阅读教学方面函授毕业论文,关于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阅读教学及语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本文是一篇高中历史论文范文,关于高中历史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中历史及历史教。

落实校本教研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本文是一篇校本教研论文范文,校本教研方面有关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落实校本教研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校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