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4-03-05 点赞:49982 浏览:100216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群体方面学年毕业论文范文,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可作为参考文献专业群体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群体及管理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摘 要 :学校班级建设的重心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群体规范.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和影响,分析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及其存在的合理性,分析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和类型,根据群体心理发展规律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和管理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发挥其积极作用.简要介绍和评述学者们在这一领域所作的研究及成果.

关 键 词 :群体学生非正式群体作用管理

关于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以及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已经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他们有的从社会学角度,有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有的从组织行为学角度,有的从管理学角度,以及学校管理、学校教育学角度,青少年心理需要角度等等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述.本文旨在对有关非正式群体论述进行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概念界定

1.1群体

个体的一生都是在不同的群体中渡过的,总是群体中的一员,不仅从属于许多群体,而且从属于正式群体或非正式群体,并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独特的个性.因为个体只有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才能成为社会成员.所谓群体,有学者认为,就是个体的共同体,是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的集合[1].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在现实社会中,总是隶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他总是居于某种地位拥有某种身分,担任某种职务.并在社会组织、群体中获得具有某种地位、身分、职位的社会角色[2].

1.2正式群体

有学者认为,正式群体是由正式文件明确规定的群体,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纪律[3].美国学者加里·约翰斯认为,正式群体是为了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建立起来的,通过有意识地安排而把个人努力引导到一个合适的方向上来的群体[4].美国学者梅奥认为,正式群体是为了达成有组织任务,有明确关联的特定目的以及执行组织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成立组织机构[5].

1.3非正式群体

学者们普遍认为,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有学者认为,未经正式规定的群体,就是非正式群体.把非正式群体归为非正式组织,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劳动中,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思想情感而自然形成的组织,以情感或友谊为纽带,以满足个人的不同需要[6].美国学者加里·约翰斯认为,非正式群体是在组织成员对共同利益的反应方面自然形成的并非组织批准的群体[7].

2.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在中学阶段,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是学生在生理上出现“突变”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一方面,他们在心理变化方面最明显的特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萌发了成人感和独立意志,要求被理解、被承认、要求交往和归属.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随便将内心世界展示出来,也不肯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生理发育上的困惑、随之而来产生的各种想法告诉家长或老师,于是,希望找到与自己情趣相投的朋友倾心交谈,吐露真情[8].

有学者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因为青少年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脱离大人和家的束缚,走向独立的道路;另一方面,在心理、情绪和社会经验上,他们尚未成熟,还不能担负起相应的社会功能.这种矛盾促使其寻找支持,这种支持往往来自同龄少年,即他们参与的群体.这种群体也是他们的参照团体,给个人提供强大的支持和导引[9].有学者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是由于个体进入青少年阶段以后,开始与同辈群体有更密切的交往,他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朋友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以及接纳他人成为群体中的成员等行为成了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10].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与学生对正式群体的不满有关[11].

还有学者通过调查,得出学生中非正式群体(尤其是网络型、团伙型、型、自卫型)形成的原因有学校教育的错位(如应试教育、学校和班级的等级划分、第二课堂活动的缺陷);社会周边环境不良文化的影响(如体制转型带来的困扰、网络文化、影视文化等);家庭教育的缺失(如独生子女教育缺失、家庭结构的松散或解体等);未成年学生自我价值观念的萌生和独立人格的初步形成等[12].

3.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具有维持功能,能够使其成员获得安全感,通过社会比较,满足亲和和归属的要求,满足成就感和自尊心的需求,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非正式群体的作用超过正式群体.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控制功能,即体现在群体行为的规范上的约束力,成员自觉遵守这些规范;改造功能,即成员按照非正式群体的态度和行为模式来要求自己使之与群体保持一致;激励功能,由于非正式群体成员的群体观念很强,他们可能在正式群体中甘心落后,而在非正式群体中却不肯示弱.此外非正式群体对实现组织目标有着巨大的影响[13].

美国学者加里·约翰斯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自我防御、工作帮助、增进友谊,防止自身遭到实际所感知的威胁或不平等的损害的作用.它是一个以工作为目的的正式群体的自然结果.非正式群体不象正式群体有引人注目的象征性或制度上的支持,但它对却能够有效地发生作用[14].

4.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有学者根据物质或精神利益的一致性、兴趣爱好的一致性、共同情感或际遇、信念理想抱负目标、血缘地缘将非正式群体分为利益型;爱好型;情感型;信仰型;亲缘型等.或者根据非正式群体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一致将其分为积极型;中间型;消极型和破坏型等[15].

有学者依据调查结果,认为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有兴趣娱乐型,这种类型的未成年学生,不满足学校安排的活动,希望有更丰富更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和活动内容;以网络为依赖获得信息和交友的网络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现实书本知识、课堂教学实践、人际关系交往不适应;团伙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对社会有对立情绪和反抗心理;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在校形成小群体;自卫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学习较差、自卑感强、抵制管理或阻挠班级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等[16]. 5.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有学者认为,非正式群体具有如下特征:(1)以相近的心理特征和共同的心理需求为基础;(2)大都以满足成员个人需求为目标,以相互之间的情感为纽带,不带政治色彩,有很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不易解体;(3)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威信高影响大;(4)有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成员之间交流畅通,具有明显的自卫性、排外性,同时也不稳定;(5)群体意识强烈,群体压力和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成员的从众行为和标准化倾向强烈,行为和信念高度一致或达到模式化程度;(6)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17].

也有学者指出非正式群体具有形成的自发性,目标的隐蔽性,规范的非正式性;角色承担者的不稳定性等特征[18].

有学者认为,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关系的情感性、交往的密切性、无形的制约性、时空的邻近性等特征[19].

还有学者发现,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具有成员间地位平等、结构的不稳定性、本班化、本校化、同龄化、同性化的特征[20].

6.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有学者建议,对非正式群体应该接受并理解,试图消灭是不能奏效的;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恰当考虑他们的利益;培育合作的非正式群体,但不能让其在班级中处于支配地位;正确影响其群体规范;重视核心人物的作用;加强沟通[21].

学者们对青少年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促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需要.但学者们对正式群体的凝聚力从正面强调较多,而对于重视非正式群体和做好非正式群体工作,才能真正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却论述得不充分.在班级管理中怎样对待非正式群体,学者们的实证研究关注不够,具体案例和切实的操作手段都显得匮乏.学者们对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比较普遍的退缩型或消极型,还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此外,学者们对非正式群体的负面作用强调过多,持不赞赏态度还比较普遍,而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意义或积极作用却关注不够.

注释:

[1]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75.

[2]、[3] 、[6]贺云侠.组织管理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60,282,383.

[4]、 [7]美.加里·约翰斯.组织行为学[M].彭和平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246,247.

[5] 吴江霖,戴建林,陈卫旗.社会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5.

[11]陈安福.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16,135.

[9]范明林,张洁.当代社会工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67~68.

[10] 郑越爱.青年非正式群体与青年的发展成长[J].青年探索,1999,1:34.[20]寇彧.如何评价青少年群体中的亲社会行为[J].教育科学,2005,21(1):43.

[8] 江宏.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01,2:15.

[12]、 [16]林岳新.在校未成年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3):34,31.

[13]、[15] 贺云侠.组织管理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228~289.

[14] 美.加里·约翰斯.组织行为学[M].彭和平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248,276.

[17] 贺云侠.组织管理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284.

[18] 吴铎.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35.

[19]郭英,戴艳,游永恒.学校心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67,369.

[20] 林岳新.在校未成年学生非正式群体问题的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3):32.

[21] 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88.

相关论文

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信念文献综述

这是一篇关于英语语言类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信念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范文。是参考文献专业与英语语言及信念及学生方面相。

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测评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大学生。

军人非正式群体综述

该文为群体方面有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与军人非正式群体综述相关论文的文献综述怎么写,可作为文献综述专业群体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

军人非正式群体综述

本文是一篇社会学论文范文,社会学类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军人非正式群体综述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学及群体及心理学方面的的大学硕士。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女大学生论文范文,女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女大学生及就业难及大学生方面。

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信念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英语语言论文范文,关于英语语言方面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学生英语语言学习信念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英语语言及信。

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文献综述

本文是一篇财务危机论文范文,关于财务危机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文献综述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财务危机及统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