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伦理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

时间:2024-03-18 点赞:49322 浏览:99551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管理伦理论文范文,管理伦理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管理伦理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管理伦理及管理伦理学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管理伦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管理伦理是管理学和伦理学交叉研究产生的新兴学科.管理伦理学研究在中国出现相对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真正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尽管如此,国内管理伦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飞跃,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关 键 词:管理伦理,主题述析,历史逻辑,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B82-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0)08/09-0083-05

管理伦理作为学科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作为管理学和伦理学交叉研究产生的新学科的管理伦理学研究在中国出现相对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真正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尽管如此,国内管理伦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飞跃,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近十几年来管理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综合性的理论辨析.

一、管理伦理研究的历史逻辑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但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史,还拥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史,中国的管理思想史中也必然离不开伦理思想的渗透与介入.但是把管理和伦理结合起来并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发展,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之后才得以实现.概要说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伦理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

1.1988年以前,管理伦理“西学东进”的起始阶段

犹如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管理经验一样,我国的管理伦理研究也是从学习介绍西方管理伦理研究成果入手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学界对管理伦理的研究主要是关注西方研究动态,国内关于管理伦理的文章很少.西方对管理伦理问题的关注,国内学界普遍认同的是从20世纪60-70年始.

研究表明,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重视管理伦理的研究,并从多个层面展开,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整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西方学术界,管理伦理的研究路径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微观、中观和宏观.这种研究路径开始也是从企业管理伦理角度提出的.[1]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在企业管理伦理上更倾向于实践,欧洲人则比较重视理论研究,而日本人在研究企业行为的伦理问题时十分注重其民族性和实用性.毋庸讳言,这些管理伦理思想对于国内学界来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并逐渐成为国内引介西方管理伦理思想的缘由.

2.1988-1999年,管理伦理“登堂入室”的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之后,管理伦理的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我国理论界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管理伦理起步虽晚但研究空间很大的缘故,另一方面,它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内在需要.这一阶段,我国的管理伦理研究已经“登堂入室”,进入实质性的探索阶段.10余年间,国内学界,尤其管理和伦理学界的学者,在充分借鉴吸收西方管理伦理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研究,和第一阶段相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表了数十篇管理伦理方面和管理道德方面的论文,其中,不乏高质量、见解独到的文章,同时,出版了一批管理伦理方面的专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温克勤等人1988年主编的《管理伦理学》,该书在一定程度上讲对我国管理伦理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管理伦理学的诞生,这也是我国在管理伦理学研究领域跨出的实质性一步,为后来者学习研究管理伦理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石.


3.2000年至今,管理伦理“全面开花”的繁荣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且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中国各项社会事业都乘上了“和谐号动车”,获得全面的提速.乘着春天的脚步,管理伦理研究也可谓全面开花、蓬勃发展.短短10年,管理伦理研究不仅在量上有惊人的突破,涌现出了数百篇研究文章,博士、硕士论文10余篇,出版发行了20余本管理伦理专著,翻译介绍国外此类书籍文章数十篇,而且在质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界对管理伦理学科体系、管理伦理面向实践、中国传统管理伦理思想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管理伦理学已经获得学界和社会各界的深度关注,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二、管理伦理研究的主题述析

当前,管理伦理学无论在学科自身建设方面,还是在理论拓展方面都日趋成熟,尤其在实践性上凸显了学科的特点.管理伦理学作为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正日益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我国经济腾飞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对目前国内管理伦理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进行剖析解读,总结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更好地推动中国管理伦理的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管理伦理研究的学科辨析

何为管理伦理这是进入此学科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管理和伦理原本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两者为何结合两者之结合何以可能又如何结合作为学科,管理伦理学应该归属何种学科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对此学界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探讨,一直存在观点的争鸣.

1.管理伦理概念的合法性问题.没有管理和伦理的结合,管理伦理概念的合法性问题就是一句空话.国内学界有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伦理具有合法性,另一种认为,管理伦理没有合法性.后一种观点的主要根据在于,伦理学分支学科太多导致伦理学犹如打碎的花瓶,难以回答“总体性”问题,实质上这也是“泛伦理主义”或“伦理学帝国主义”.伦理学视域必然审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所有的人类行为,这根本不是“伦理主义”.而且现代社会生活的多样、多元、多变必然要求伦理学以学科分支,特别是应用伦理学的诞生来应对.在此意义上,管理伦理学是学科交叉发展的必然,是“管理学与伦理学‘嫁接’、‘杂交’”[2]的结果,两者融为一体,是企业伦理发展之后内在要求的管理和伦理的结合,不是人们主观任意想象的一种简单相加,更不是一种简单的“拉郎配”.

管理与伦理两者结合的内在逻辑关系,即管理学与伦理学之所以能够结合,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活动本身具有伦理性质.一方面,企业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需要考察它如何体现人的价值和给人带来了何种价值,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作为一种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方式,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纯粹经济性质的活动,实质上,却有着明显的伦理性质,管理活动(包括管理中的契约关系)所体现的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就是如何对待人.如何对待人本质上是一个伦理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管理学与伦理学的结合是管理活动本身的内在要求,而不是人们主观的强加.还有学者从管理伦理的价值论角度作了进一步的诠释,认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机理在于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种伦理价值模式,具有一种获得价值行动的意义.原因有三:一是管理伦理的发生是由管理活动和管理系统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二是管理与伦理具有同质性,三是成功有效的管理是体现人性的伦理管理.”[3]从内在逻辑、价值意义看,管理伦理概念具有内在的合法性,管理与伦理应该是一种有机的充满内在张力的结合,这实际上是就管理的内在本质来阐明其合法性的.

2.管理伦理学性质的厘定.对于管理伦理学的定位或归属问题一直备受管理学界、伦理学界关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管理伦理学,是管理学,二是认为它是应用伦理学,三是认为它属于伦理学.第一种观点是管理学学者的主流看法.周祖城认为,管理与伦理的结合是管理思想的深刻变革,管理伦理研究是管理学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不少学者倾向于认为管理伦理学是一门管理学与伦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伦理学.戴木才则发表不同见解,理由是从伦理学视角看管理伦理不但要考察管理的一般规律,更应该“追寻管理的社会本质和价值属性,探究管理的价值原则和根本目的”,从管理视角看,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应用管理学,它应当“从价值观的高度指导管理理论的研究和从思想理论上武装管理者,以获得管理的最佳社会效益”.所以,如果“以广义管理伦理学立论,管理伦理就不能简单地归入应用伦理学”[4].温克勤的观点与其相似,同时,认为管理伦理学与管理学也存在很大的区别.[5]

总体上看,管理伦理学存在的合法性已基本得到研究论证,其所谓“归宿”或“定位”问题实际上是在不同学术视域中的不同解读.反对将其归入“应用伦理学”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应用伦理学的理解本身差异造成的,在我看来,应用伦理学也存在自己的“元伦理”问题,在意义上,将管理伦理学归入应用伦理学问题是不言而喻的.

3.管理伦理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温克勤认为,管理伦理学应该主要研究如下四个问题:一是揭示道德与管理的关系.二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道德主体性问题,因为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道德的主体.三是寻找“善的循环”的途径.四是研究道德在管理系统内部及与社会整体相互联系的方式、中介和特点.唐凯麟在其《管理伦理学纲要》一书中提出,管理伦理学应该研究管理与伦理的关系,管理伦理的本质、构成及功能,管理伦理的历史运行轨迹和其在现实管理活动中运行状况,管理伦理的规范体系,管理伦理的实现机制,管理者的人格塑造等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6]

表面看来,上述学者观点存在歧义,实际上,他们都共同聚焦于管理与伦理结合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管理伦理的研究方法很多,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方法有:逻辑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行为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法.管理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新的研究方法也在实践中不断推出.还有学者对管理伦理的决策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提出在管理伦理决策过程中可以采用价值澄清法、评价法、平衡法等.[7]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其涉及到多种研究方法是管理实践的要求,也是推进高水平研究的要求,复杂方法的“视域融合”对研究本身必将起到细化深入之功效.

(二)企业管理伦理研究

企业管理伦理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热点之一,企业伦理的提出和应用内在地要求管理与伦理结合,所以,管理伦理在一定程度上讲,源自于对企业管理的反思与研究.近些年,国内学界发表了大量的关于企业管理与伦理、管

本文是一篇管理伦理论文范文,管理伦理类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管理伦理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管理伦理及管理伦理学及学校管理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管理伦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理与道德的文章,对企业管理伦理的合法性、必要性、实践性、核心内容等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客观上推动了我国企业的管理伦理化进程.

1.企业德性的合法性审视.企业德性,或企业的伦理品性倍受学界关注,争论焦点也颇多.首先,企业要不要讲道德为何要讲道德有观点认同西方的“非道德性神话”,把企业抽象为“伦理无涉”的纯“经济动物”,这恰恰迎合了我国市场经济初期企业家急于“减负”创业的内在单一非伦理性诉求.他们认为,企业的功能是纯经济性的,经济利润是衡量企业成功的唯一尺度,奉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唯一社会责任是在现行游戏规则内提高利润”[8],认为企业如果承担社会责任会使企业增加成本,这些成本通常会转移到产品价格上,从而削弱产品的竞争力.[9]因此,企业应该是与伦理道德无关的,如果接受伦理约束,企业就被捆住手脚,甚至失去未来的发展.这种观点和实践理念是受了弗里德曼和哈耶克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的影响.事实上,企业“非道德性神话”不但没有合法性基础,而且在西方已经被理论和实践所改写.即使从自由主义经济学的视角看,企业“伦理无涉”可以不需要道德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他们只对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顶礼膜拜,而忽视了它与生俱来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竞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伦理行为中心,它应当适度运用市场所赋予的自由主动协调自身与公众利益,处理好企业“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关系,从而为社会和谐发展有所作为.

2.企业伦理的必要性思考.企业为何要履行伦理使命,为何要讲道德,是企业管理伦理深度关注的理论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供了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讲,学者都倾向于认为企业必须讲道德,应该履行社会赋予的伦理使命.对于企业伦理的必要性论证有如下有效供给:一是权利-责任模式,认为企业享有社会赋予的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二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与支持,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既有利益关系,也存在道德责任,三是“伦理回报”模式,认为企业讲道德、履行伦理使命是会得到利益回报的,四是伦理价值模式,认为道德本身自有价值,并且不依赖于经济绩效独立存在.[10]由此可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是合乎伦理的,而且它的伦理机制不仅仅是外驱的,更是内生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诉求.

3.企业伦理的实践性思考.企业如何履行伦理使命,担负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伦理的实践向度,也是终极指向.这里仍然有两个维度,一是“应然”状态,即企业管理过程中伦理使命、社会责任内化的程度,企业因此而和谐发展的状态.二是“实然”状态,即企业管理过程中履行伦理职责以及伦理理念发挥效用的实际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学界对我国企业如何履行伦理使命、承担社会责任多有共识,然而,此类问题不能仅仅满足于“纸上谈兵”,更应该让我们的企业行动起来.国外,包括在华跨国公司基本都建立企业的伦理守册,对企业在管理运行过程中如何履行社会责任观,如何解决伦理冲突等提出明确的原则和操作要求.就我国而言,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体制转型、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一些企业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导致环境污染、矿难、毒粉丝、毒奶粉、苏丹红、石蜡油等骇人听闻的事件不断发生,使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公民”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存在的使命,而且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和良知的呼吁,而且它正逐步成为刚性的制度约束,不仅是一种理念、文化,更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社会实践.”[11]

(三)教育管理伦理研究

教育管理伦理研究随着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学界围绕学校管理伦理、校长管理伦理角色、学校管理精神价值、学校管理实践道德等方面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讨论.总体看,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凸显伦理精神和道德价值已日益成为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1.从学校文化视角看学校管理伦理.在学校管理中,通过塑造校园文化,实施伦理化的管理已是大势所趋.有不少学者认为,文化是学校管理伦理深层次的制约因素,认为伦理与道德应当成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成为学校群体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的学者甚至提出,在学校管理中“以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去代替直接的管理,既体现了一种学校的文化,又表现为一种管理的伦理”[12].有的学者认为,人文关怀是制度文化建设的一个核心部分,学校管理过程中应当注意重严格管理轻人文关怀的问题,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13]

2.对校长伦理角色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学校领导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要以德聚人、以德感人、以德影响人,校长应该是道德人格的典范.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校长伦理品格和伦理角色的定位.对此问题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但学校需要伦理型的校长已成为学校管理实践的呼唤.

3.关于学校管理精神价值的提升.有学者认为,我们应借鉴西方学校管理经验,将学校管理中的价值伦理问题作为我国未来教育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不少学者主张学校管理不能忽视“人”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否则,学校管理不但缺乏企业管理都追求的伦理精神,而且还会损伤学校价值主体的自由发展.因此,学校管理深层价值内核的反思和重建无疑是弘扬和落实学校管理伦理精神的重要转变.

4.关于学校管理伦理实践.学校管理活动本身的道德价值向度和公共伦理精神决定了精神价值和伦理标准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意义.这些不仅影响着学校管理者及管理对象的行为方式,而且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效率.“学校管理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管理者必须要研究和掌握学校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及其特征,引导人们在管理原则与伦理道德的双重调节之下进行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们的内在潜能,以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13]

三、管理伦理研究的反思

国内管理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尚存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三:第一,管理伦理研究的方法论存在不足.在管理伦理研究中,有的学者只是在伦理道德意义上探求伦理与管理的关系,强调伦理优先,甚至认为管理应该从属于伦理,从而强化了伦理的功能却忽视了管理的价值,有的则正好相反,对伦理只作效率判断,忽视了伦理的价值.在方法论上,都只看到管理和伦理的相斥性,而没有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一致性和统一性.方法论的问题对管理伦理的意义不可低估.第二,研究层面有待深入和拓展.管理伦理的研究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即管理与伦理“何以结合”,“为何结合”管理与伦理结合“何以可能”管理与伦理“如何结合”从总体研究状况看,对第三层面研究较多,其他两方面较少.从另一方面讲,管理伦理的研究对象有些局限,不能徘徊于以企业为主的几个有限的领域.譬如,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不乏管理伦理思想,而此类研究明显不足.第三,对管理伦理标准研究不够深入.学界虽然提出了管理伦理的普遍行为标准,但在实际的管理事务中,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问题还难以确定.例如,对人的尊严的理解、有关生命的神圣性、对章程和法律的遵守等.当这些问题被置于具体情境时,它们就不再是抽象、普遍的概念,而成为活生生的、个别性的特殊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所依据的正确与错误的标准也并非总是保持常态不动,相反,它们也是因环境的不同而有非常大的变化.[7]□

相关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

本文是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社会发展类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社会发展及道路及。

“2023中国管理会计坛”成功举办

本文是一篇管理会计论文范文,管理会计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2016中国管理会计坛”成功举办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管理会计及跨学。

中国管理会计:理与实践

本文是一篇管理会计论文范文,关于管理会计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中国管理会计:理与实践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管理会计及战略管理及。

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本文是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学论文范文,思想政治教育学有关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逻辑起点:现实的人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

本文是一篇社会发展论文范文,社会发展方面函授毕业论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发展及社会关系及社。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

该文为社会学方面有关硕士论文范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历史逻辑相关哲学方面的论文,可作为逻辑学专业社会学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

我国金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总结

本文关于金融创新及金融管理及经济金融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金融创新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我国金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总结相关本科论。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历史进路的再

该文为法律制度类有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与中国传统法律体系历史进路的再相关法学专业论文选题,可作为刑事诉讼法学专业法律制度论文写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