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教育的情感之维

时间:2024-04-20 点赞:43283 浏览:8152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党性教育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党性教育的情感之维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党性修养及情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党性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情感是人的生命态度的重要表征,它的存在、表达方式及质量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启动党员的内在情感,激发党员的精神潜能,既是增强党性修养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情感文明的现实需要.党性教育要关注党员的情怀、情爱、情趣和情商等方面的发展,要积极吸纳现代情感科学的智慧,关注道德情感过程,建立情感护理网络,唤醒党员角色意识,营造党性教育氛围.

[关 键 词]党性,教育,情感

[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0)07-0045-03

近年来,党一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情趣健康”,进一步凸显出情感在党性修养中的地位.全面认识党性教育中的情感作用、充分发掘党性教育中的情感内涵、有效提升党性教育中的情感智慧,关系到党性修养目标的实现.

一、党性教育中的情感作用

情感是人们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所抱有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是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内心体验.启动党员的内在情感,激发党员的精神潜能,既是增强党性修养效果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情感文明的现实需要.

1.情感是认识和行动的转化媒介.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理论教育是否能激发受众的情感,不仅决定着理论的被接受过程和被信服程度,也决定着理论转化为行动的及时性和彻底性.理论具有普遍性的优点,也有抽象性的缺点,因而容易遮蔽思想和情感的个性和具体性,容易忽略人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有效的理论教育过程,应该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注入和情感唤醒的过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说到底要实现情感上的贴近.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能转化为行动.从认识到行为有一个中介环节,即以情感为核心的意向系统,只有在感情基础上产生意志能力,才能刺激主体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实现活动目的.

2.情感是党性和人性的共生天地.在内容上,关注人的情感使党性更加丰满.党性教育要以促进人的情感活动为基础,而不是回避或泯灭人的感觉、愿望、需要和.要重视与道德相关的情感的发育、培植、强化与提升,使美德变为党员性格的一部分.在方法上,了解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可以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要关心党员出现的负面的、破坏性情感,比如过度的焦虑、自卑,过分的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犯罪感、压抑感等,防止它们对党性修养起破坏作用.在任务上,重视情感问题也是党有效适应现代性转型的需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关注人的情感发展,促进人的情感健康,是社会建设也是执政党的重要任务.发展要科学、社会要和谐,就必须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物”为中心,关心人的灵魂、精神、思想、情感,使快乐有人分享,苦恼有人分忧,心灵有人抚慰,精神有人寄托.

3.情感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纽带.诺尔曼丹森指出:“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到他们自己的社会.”人在本质上的不完全性和非自足性,注定人要相互依存.只有情感才能将自爱、自尊推及他人、推及社会.中国传统伦理强调“推己及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高度重视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党性教育要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培育党员的同情、怜悯、移情、分享、利他等情感.要在肯定个人的价值和个人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奋斗的同时,倡导利他的理念、态度和行为,更多地为他人、为社会着想.大处着眼,有豁达的胸怀和端正的操守,做一个有境界的人,小处着手,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共规则,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4.情感是规范与自觉的精神能量.道德情感是人用一定的价值准则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表现和情感体验的产物,它既是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从实质上讲,情感是社会控制的核心,当一个人心中无所敬畏,他就会放肆、粗野、无所顾忌、没有自我约束,从而道德失落.所以,党性修养不仅需要诉诸道德认知,运用有关善恶的知识,更要诉诸道德情感――对善的敬重感、对恶的愤恨感.

二、党性教育中的情感内涵

情感是人的生命态度的重要表征,情感的存在、表达方式及其质量反映着人的精神面貌,情感修养不仅关乎党员个体的生产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且关乎党组织的运行水平、管理效能和社会形象.当前,党性修养至少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情感发展.

1.情怀.情怀是人的心地、心境,是人格的基本品质.根据党章规定,员在情怀上的要求,是要具有人民情怀、爱国精神、先锋意识、组织观念.具有人民情怀的人,会尊重人体地位和各项权利,致力于维护、实现和发展好人民的利益,顾全民众的心理感受.党性教育,不仅要反对那些放荡不羁的思想,鞭挞那些厚颜无耻的罪恶,还要防止那些司空见惯的“平庸的恶”.这种恶是不思考,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默认或实践社会环境隐含的不道德、反道德行为,并且抱有一种漠然的心态.爱国主义者始终有一种忧患意识,捍卫国家安全,珍爱民族文化,致力于建立一个充满生机的文明国度、一个公平正义的和谐乐土.员不仅要保证自己不做有损国格的事情,而且有义务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可爱.先锋意识就是要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境界高、眼界广、胸怀宽,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组织观念体现在关心组织命运,遵守组织纪律,完成组织使命,促进组织发展,捍卫组织荣誉.对党的会议、党的文件、党的政策、党的成员是否抱有积极情感,是一个党员组织观念的重要标杆.


2.情爱.情爱直接来自于感情,又可以加深感情.它包括与人际交情有关的“友爱”、“恋爱”,与血缘亲情有关的“亲子之爱”和“手足之爱”等等.在情爱方面,员要防止三种异化.一是防止把关系中的他人手段化.在交往中他人不是仅仅作为手段而存在的,而且作为目的而存在.在家里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在社会上诚恳待人,与人为善,在单位文明交往,团结协作.二是防止小范围关系侵蚀文明秩序.无论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要在法治和伦理框架内发展.党员干部的情感失范,会引发或加重社会的情感失范,使社会的情感规范和价值观念遭遇更大反抗,社会法律、道德对失范的情感控制更显乏力,社会情商调控机制失衡.三是防止公共权力被用于私下交易.要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坚持择善而交,多交普通百姓朋友,多交要求上进的朋友,多交学识广、品行好的朋友,远离那些别有用心之辈、趋炎附势之徒、投机钻营之人,决不因为人际关系损害党和国家、集体的利益.

3.情趣.情趣是在兴趣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精神追求.党员干部“生活正派,情趣健康”不完全是个人的私事,执政党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从某一侧面反映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看党员干部的形象,往往就是通过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来判断的.同时,人的某些情趣爱好若处之不慎,就可能变成弱点,甚至被人利用.从近年来查处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而道德品质上的问题又是从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入门的.玩乐、奢靡极易腐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行为不端,并可能引发违法乱纪等行为.党员干部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表现,既是社会的镜子,也是大众的表率.

4.情商.情商又称情绪智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党员干部要学会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来激励行为.从而使人勇于承受生活的负担和压力,对未来充满信心.要学会用情商来对待社会情绪.要辩证地看待群众的牢骚,既要注意给人面子,维护对方的自尊,又要注意了解里子,把握对象的核心关注点.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群众,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体察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情绪,从社会情绪中找问题,找原因,找解决问题和化解情绪的办法.

三、党性教育中的情感智慧

人应当有,同时也要有唤醒、维护和驾驭的本领.提高这些本领,需要吸纳现代情感科学的智慧.

1.关注道德情感过程.道德情感可分为情致、情愫、情操三个发展阶段.[2]情致是人类道德情感的初级形态,是人对社会伦理的积极的、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它表现社会客观伦理内容与个人主观需求的自在同一.如血亲关系中崇高的母性爱,纯洁的爱情,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同情、怜悯、友谊、理解等等.但情致只是个体在有限的社会活动范围内的情感反映.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在外部伦理关系的变动中,一旦原有的心理基质不能适应伦理要求,就会引起新的情感运动.如恐惧、焦虑、痛苦、疑惑、悲悯等负性情感反应.情操作为道德情感发展的高级形态,它的客体是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置于坎坷起伏的人生变故之中.因此,不能笼统地将道德情感归为人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刻板地认为某些人道德高尚、某些人道德低下,而是要把修养看做一个生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矛盾、有困惑、有斗争.正是疑惑、探究的心理和痛苦、悲怆的感情,使人生的追求、人生的使命,人的自由与依赖,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约束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情感世界中得以展示,使人的精神从“小我”升华到“大我”,走向宽广和深邃.

2.建立情感护理网络.紧张、不安、纠葛、怨恨、烦恼与苦闷等情感问题,要有人关心,有人排解,有人疏导.可以尝试设立广泛的情感护理网络,当民众精神、情感发生困惑时,能及时得到倾诉、排解.要更加主动地关心党员进而关心群众的情感问题,帮助人们解脱烦恼、摆脱困惑,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碰到的困难或坎坷,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虽然情感是由内而发的,许多细微的情感是隐秘的,但它们还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表现出来.处理情感的表征和表达方式,既有&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党性教育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党性教育的情感之维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党性修养及情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党性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8220;外在化”的道路,又有“内在化”的道路.所谓“外在化”的道路,是允许和鼓励人表露、表达情绪、情感,对其中不合时宜的可以帮助其掌握宣泄、转移和调整的方法,对正当的尤其是那些宝贵的情感发展性资源则要扶持、强化和放大.所谓“内在化”道路,是指重视感受、体验的积累性和孕育性,教育者有意识地使之定向稳固为人的价值趣味、习惯性行为方式以及人格倾向等.要把党员的情感发展为党性教育的重要目标,利用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通过不断的定向强化而走向情感的内化.

3.唤醒党员角色意识.美国社会学家谢尔登斯特赖克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在显著层级中的位置越高,越倾向于采用与角色期望一致的方式扮演角色行为,寻找能够为扮演这种身份行为提供机会的情境.[3]唤醒党员角色意识的有效途径,不仅是一般的说理教育,更在于生动的社会过程.首先,相对于组织中层级较高者,如果党员的主体地位、权利、正当利益和合理建议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将有利于唤醒党员的角色意识.其次,相对于其他党员,如果互动中有共属意识,行动中同心同德,困难中相互支持(物质帮扶和精神抚慰),将有利于唤醒党员的角色意识.再次,相对于普通群众,如果党员的行动合法性得到承认、权威得到尊崇、荣誉得到维护,将有利于唤醒党员的角色意识.相反,如果一个老板书记,在组织生活中,过分凸显老板身份,就会压低党员的身份自豪感,如果单位领导专断,党员权利和合理建议得不到尊重,就会降低党员的参与效能感,如果党员在争取和维护公众利益时得不到其他党员的热情响应,或者在遭遇困境时得不到组织关心,就会降低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4.营造党性教育氛围.党性教育要重视人的道德思想根基,进一步向日常生活世界回归.一方面,重视日常交往所需的基本品质,比如自我尊重、尊重他人、同感共受、承担责任、彼此分担等,另一方面,回归到人的最初、最近的社会关系中,让人在学业、交友、工作、事业上体验到成就感、友谊感、有力感、成功感.道德氛围是一定空间范围内,有一定数量的人们活动其间,由道德活动引起人们道德同感共鸣的心理效应场,包括家庭、学校和职业环境.它以人与人之间感性的、直接经验性的情绪、情感相互熏陶、感染的方式反映道德关系.道德氛围既是民族和时代伦理精神的折射,又比伦理精神距个体更迫近,更具日常生活性特征,对人的作用时间较长远,可以不断地为人们提供道德生活经验及情感经验,以情绪记忆的形式积淀到人们的潜意识层,逐渐累积为人们道德思维及道德行为的文化背景.因此,党性修养要特别重视道德氛围的营造.要为人提供道德表现的机会,使人及时获得精神报偿的权利,而且特别要在人对价值选择定向的关键时刻给予其精神上的支撑,使受教育者不同程度上产生崇敬感的心理体验,并有机会反复体验,渐渐构成对此类价值追求的情感定势,从而实现道德价值导向的目标.

相关论文

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党性教育类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党员及党性修养方面的的大学。

党校加强干部党性教育的思路和措施

该文为关于党性教育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党校加强干部党性教育的思路和措施相关骨干教师培训节业论文,可作为结业论文专业党性教育论文写作。

积极推进地市级党校党性教育科学化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党性教育相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积极推进地市级党校党性教育科学化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党性修。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育之我见

该文为情感教育类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育之我见相关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可作为法制教育专业情感教育论文写作研。

道德教育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本文关于道德教育及学生德育及道德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道德教育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道德教育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相关硕士学位毕。

加强文学教育培育情感德操

这篇文学教育论文范文属于美国文学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教育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与加强文学教育培育情感德操相关汉语言文学专。

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路径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党性教育方面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加强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路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大学生及。

关于构建生党性教育长效机制的

本文是一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关于党性教育方面毕业论文格式,关于关于构建生党性教育长效机制的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党性教育及教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