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医术,诚医德”对提升中医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4-01-18 点赞:53886 浏览:11427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中医药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中医药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范文,与“精医术,诚医德”对提升中医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相关论文范本,包括关于中医药及医学生及医患关系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中医药论文范文。

【摘 要】本文从分析影响中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素入手,浅谈“精医术,诚医德”对于中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其重要性,为中医院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发展局面,探索加强中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 】中医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精医术,诚医德

古人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种“进则救世,退则救民”的崇高思想世代延续,由此可见医生这一神圣的职业对于黎民百姓的重要性.可是在当今社会,医生,本应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相应的,中医院校对于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面临着新的考验.“精医术,诚医德”将是未来中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向,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种大爱情怀传承下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1.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因素

当今中医药事业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如果可以用一扇门来划分,那么这扇门是中医院校的校门.在校门之内,中医药文化面临着传承问题;在校门之外,社会面临着严峻的医患关系.简单地用六个字可以概括为:传未承,患闹医.而这两个基本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医院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1 传未承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普及,中医药文化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深受西医院校的影响,中医院校的教育模式背离了自己应有的特色,导致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面临缺失.中医和西医在其本质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治病,西医治人”.中医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注重辨证论治,而西医讲究病因,从症状入手加以治疗.据了解,目前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学总体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越来越趋同于西医院校.削减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弱化中医经典内容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等已成为一种趋势[1].

与此同时,当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医疗管理模式和现行法律法规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并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1.2 患闹医

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人们所追求的物质生活已经远远超过了精神生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医患关系愈发紧张,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激化着.从医学发展历史来看,医患关系是一种道德关系,病人相信医生,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寄托给医生,医生则以治病救人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医患关系本来应是一种拯救与被拯救,感恩与被感恩,充满圣洁情感的关系[2].但是,人们所追求的的物质生活已经让这种美好圣洁的医患关系全然改变.这种改变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本身都有关系,双方都应负有一定的责任.从医护人员的角度来说,部分医护人员的“逐利”现象、医疗信息的不对等、医护人员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等,从患者的角度来说,患者逐渐增强的维权意识、部分患者的“仇富”心理、部分患者的“求财”心理等,加上媒体报道出现负面偏差的导向等社会因素,都促成了今天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

2.加强中医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面对日益衰减的文化传承和日益激化的医患关系,中医院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面临着新的考验.而“精医术,诚医德”将为中医院校的教育模式提出一种新的发展局面.

2.1 中医院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医术与医德

医学科学是一门生命科学,那么,作为一名医学生,就需要有过硬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技能.同时也要具有高尚的医德.医术与医德,二者缺一不可.而这也正是中医院校对于医学生的重点培养方向.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了“大医习业”的方法:“凡欲为大医, 必须谙《素问》、 《甲乙》、 《黄帝针经》、 《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 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 诸家相法, 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 并须精熟, 如此, 乃得为大医.”孙思邈在这篇医论中,精要地阐发了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指出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中医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3].正如孙思邈所言,中医院校应重视学生对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以做到“涉猎群书,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同时,中医院校应加强学生医德的培养.中医院校的教师应言传身教,将中医文化人文精神培养意识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时刻以激发医学生热爱中医文化以“仁爱”精神的热情为己任,不仅要将中医文化的人文魅力传输给医学生,还要全方位地为医学生的中医文化伦理思想培养提供保障[4].中医院校应有意识地利用校园内的宣传资源经行医德文化的宣传,诸如学校广播、宣传栏、海报等;学校也应设立相应的医德文化社团以及弘扬医德文化的活动日等.使“精医术,诚医德”这一理念时刻萦绕在学生身边.

2.2 医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医术和医德

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需要学生自觉的配合学校,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医术和医德.

首先,医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中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医药文化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史上一块亮丽的瑰宝,后人有责任和义务将它传承发展下去.医学生可以通过读中医经典来熟悉中医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中医的整体思维模式及其价值观念.若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就需要具有精湛的医术.医学生应努力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及基础理论知识.需要具备“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这种刻苦专研的精神.习医者,精医术,方能行医术.同时,医学生也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身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习医者,诚医德,方能救死扶伤.医学生应自觉的认识到医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校园内与医德相关的社团及活动等.也可以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医学大家的人物传记及医学史等来提高自己的医德素养.

3.中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提升中医院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千年以前,孙思邈以解除病人苦难为唯一职责,其他则无欲无求,对病人一视同仁,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并身体力行,不慕名利,一心赴救,用毕生精力实现了自己的医德理想.一千年以后,即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考验,即使医患关系愈发激烈,也不能破除习医者心中最初的梦想,以及一颗坚定的救死扶伤之心.社会需要“精医术,诚医德”的中医人才,中医院校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培养这样的人才.

总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医术与诚医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中医学院校需要将“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有(下转第165页)(上接第90页)机融合,并将其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为社会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将中医药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陶艳.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6).

[2]李珍.安全护理之我见[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59.

[3]张焱.从孙思邈的“大医习业”看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21-122.

[4]孟令涛,闫冰,曾奇,赵峰,梁慧敏.论中医文化视野下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26-227.

[责任编辑:谢庆云]

相关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