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良性互动

时间:2024-03-05 点赞:50960 浏览:10337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良性互动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教育发展及就业难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高等教育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是提高个体就业能力的助推器,社会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目前,由于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办学层次和高校内专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作用的发挥.要实现两者良性互动,政府必须加强调控,合理规划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必须正确定位.

关 键 词:高等教育社会就业良性互动

自高校扩招以后,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广泛关心的话题.有人认为我国社会就业难是由于高等教育非常规发展造成的;有人认为我国就业难是由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调造成的.不论哪种说法,都证明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研究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建立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解决社会就业难问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

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国内外有大量研究.国外相关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高等教育与个人发展等方面.我而国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从近年的研究分析看,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存在以下关系.

(一)高等教育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

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工作岗位是有限的,另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需要高等教育为其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力,这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其实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高等教育都发挥着社会就业“蓄水池”的作用.“美国大学创办的目的:大学的特点就像是一个巨型的仓库,由于美国人不知道如何打发年轻人的时间,大学的初衷就是占用年轻人的时间.真正意义上的读大学教育只是用来安置那些既未成年又不是孩子的年轻人的有效方式”[1].虽然,阿论金思伯格的观点有些消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美国人眼中,高等教育的“蓄水池”功能.适龄青年一般在大学或者就业岗位两个水池中流动.就业的“替代品”是上大学,考研热的背后不是真的有很多学生希望从事研究工作,只是为了延缓就业,或者提升自己入职的筹码.

(二)高等教育是个人就业能力提高的助推器

知识经济到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个人知识的拥有度、创造度、应用度决定了个人人力资本创造财富的集聚度,也决定了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2].事实上,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需要经过专门的高级培训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才能胜任.目前,我国存在结构性就业困难,一方面某些单位无法雇佣到胜任的人,另一方面,大量普通劳动者就业困难.“我国劳动力的知识与技能和胜任就业岗位需要的不适应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3].大学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对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拥有度和创造力有较大的作用,发挥着提升个人就业能力的助推器作用.

(三)社会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

就业状况始终是检验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人们把有限的积蓄,甚至不惜举债筹款来支付教育费用,不过是为了能够在将来获得金钱和非金钱的回报”[4].英国经济学家布劳格(M.Blaug)直白地表达了受教育者对教育的期望值,当然不否认有个别特例不期望回报,但只是极少数.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按照社会就业的需求状况确定自身的发展.目前,虽然高等教育的职能不断扩展,某些科技前沿的东西非社会所能预期,短期内可能无就业的空间,但这只是个案;对于大部分高等教育机构来说,特别是非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都是适应社会就业要求的,如果培养的学生不能就业就意味着办学失败.所以,从大部分情况看,社会就业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看,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高等教育充当蓄水池的作用明显,部分高校发挥了“仓库”的作用.总体上,高等教育在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就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作用发挥不充分,集中表现在地区布局不合理、高等教育层次设置不合理和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三个方面.


(一)高等教育地区布局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以省为单位的区域布局都极不平衡.我国“211”工程资助学校目前是112所.其中,北京市24所,江苏省11所,上海市10所,陕西省8所,湖北省7所,5个省市占了60所,超过一半;大部分中西部的省市只有1所.“985”重点建设的大学39所,北京市8所,上海市4所,共12所,占全部的三分之一,很多省市没有1所.不可否认,经济发达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要多于非经发达地区,但是其差距不可能成倍存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更需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可能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事实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毕业生由于某些原因更喜欢在学习地就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城镇一间房”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社会就业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针作用在高等教育区域布局上没有发挥作用.

(二)办学层次不合理

从1999年高等教育开始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就是最直接的证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升至9.76%.自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快速上升,根据2013年08月19日CCTV新闻公布2013年达30%.本科生教育迅猛发展,研究生教育顺势跟进,博士生教育乘势而上.而社会真正急需的职业教育却出现困境.本科、硕士、博士的扩招,超出了不少大学的培养能力,同时也超出了社会需求.一方面,导致培养的人才质量下滑,影响到高等教育提高受教育者就业能力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造成就业竞争力增强,提高了用人单位用人层次,造成了人才浪费.

(三)高校专业结构不合理

近二十年,我国高校的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普遍实现“大、高、全”.1995年,无锡轻工业学院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学院改大学的浪潮;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和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印证了合并组建的过程.目前,全国万人以下的本科大学或职业技术学院已难寻觅.学院改大学、技术学校改学院,改成大学的要建国内领先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改成学院的技术学校要创省内一流、部分专业国内领先的行业大学.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都喊出了“规模要大,层次要高,专业要全”的口号,并积极向这些方向努力.某些学校不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和历史,所有专业都上,结构极其不合理,出现千校一面的状况.高校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助推器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专业优势和特色上.只有有了优势的专业,才能加强专业研究,只有有了专业的研究,才能在行业中有地位,才能把握社会就业的需要,从而有目的地培养人才.而由于盲目地“大、高、全”,原有专业的优势逐渐化为乌有.三、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良性互动机制的构建

高等教育和社会就业只有良好互动,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和助推器作用,社会就业才能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指南针作用.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良好互动,必须从政府合理规划、高校做好合理定位两方面入手.

(一)政府要加强调控高等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的高校和作为个体的高校领导,追求单位和个人的卓越是本能.制定科学的规则、合理的规划,进行适时的监督,使作为单位的高校和作为个体的高校领导者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各种行为符合科学规律,不破坏国家的整体利益是政府的职责.目前,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之间之所以存在问题,与政府的规划不合理,调控不到位有较大的关系.高等教育地区分布不平衡,固然有历史的、高校自身发展的原因,但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划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是直接管制,不同于监控型,学校更名、专业审批、招生计划均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存在问题政府难辞其咎.因此,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要加大支持的力度.要合理均衡区域发展,增加经费投入,提升办学能力,提高中西部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影响力”[5].同时,要严格高校的分层管理,合理规划各类层次学校的数量和规模.最近,我国推出的把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作职业教育的改革就是教育分层可喜的一步.要通过政策和监督对高校的进行限制,不能盲目扩张.

(二)高校要合理定位

作为一个社会单位的高校和作为个体的高校领导希望有跨越式的发展美好愿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定要结合本单位和个人的实际,符合社会的宏观环境,特别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高校要根据传统积淀、人员状况等特点确定目标,坚信在不同层次、不同的领域都创造美好的春天,单位和个人的卓越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学不一定办成“高、大、全”才是卓越,所有学校不可能都发展成“高、大、全”.如果是研究型大学,就致力于知识创新,在高新技术创新、培养顶尖人才上下工夫,不做职业培训;如果是地方性大学,就要以服务本地方为目标,结合地域特点寻找卓越的途径;如果是行业性大学,就以服务行业发展为突破口,在行业的发展上建功立业;如果是职业技术学院,就要加大在学生实践教学上的投入力度,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上创特色.

本文是一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高等教育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良性互动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高等教育及教育发展及就业难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高等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6;6-10.

[4]科恩.教育经济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李凡.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大学生就业渠道阻塞的重要成因[M].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77-78.

基金项目:2012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2012―GH―045);2013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学项目(132400410701).

相关论文

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互动

该文是农村经济专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经济发展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实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良性互动相关论文范文资。

推进地方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

为您写经济发展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经济发展类大学毕业论文范文,与推进地方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相关论文范文,包括关于经济发展及地方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