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山水文学的瑰宝

时间:2024-02-06 点赞:49212 浏览:98710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山水论文范文,山水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兰亭序》――山水文学的瑰宝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山水及文学作品及书法艺术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山水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王羲之《兰亭序》是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究竟归于何种体裁,众说纷纭.本文辨析了其山水文学特征,指出:《兰亭序》是中国山水文学的瑰宝,不仅为唐宋山水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也对以后山水文学的审美趋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王羲之,兰亭序,玄学,山水文学,审美趋向

《兰亭序》究竟是不是山水文学

唐太宗对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爱不释手:“尽善尽美,观之不觉其倦,览之莫识其端.”我们认为,唐太宗不单纯是从中国书法艺术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和喜爱《兰亭序》的,更是从序文思想内涵及其象外之神韵、意境等去把玩其中奥妙,并得到无穷审美乐感和新奇体会的.《兰亭序》不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奇葩,亦是山水文学的瑰宝.

作为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中国人与生俱来地跟山水有着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对山水自然的认识其实在远古时代就有记载,在《虞书尧典》上曾经记载道:“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在原始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山水带给先人们的并不是美的享受,更多的是恐惧,山水自然对人类来说是疏远、神秘,甚至对立的.“山神”、“山鬼”、“水神”、“龙王”这些神话了的形象代表了先人对山水的崇拜和畏惧之情.

《诗经》、《楚辞》时期,没有出现一首专门描写自然山水为主要内容的诗篇.《诗经》和《楚辞》中虽有大量自然景象描写,如“关睢”、“桃花”(《诗经》)、“薄荷”、“挚鸟”(《楚辞》)等,它们或是作为比兴之媒介,或是作为比德之物象,或是作为人事之背景,本身并不具审美的价值.另外诸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这样的写景佳句,也只是作为一种背景而出现,作者不是将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描写的――当然,后人仍旧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


春秋时期,山水自然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开始走进人们的审美当中.无论是孔子的“君子比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山水思想,还是道家的“澄怀味象”的山水自然观,都说明人们亲和山水自然,崇尚天人和谐,将山水自然拟人化、平等化.庄子的《秋水》言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俟渚涯之间,不辨牛马.于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篇可以集中代表中国古代的山水文学最初呈现状态,描写了秋水的气势,极尽夸张之能事.虽然山水仍然是以鬼神的形象呈现,但是较之以前的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人类的感情,山水已被人们纳入审美的范畴.

两汉数百年,乐府五言诗,特别是铺采文的辞赋,已有了较多的自然风光描写,对象领域较之《诗》、《骚》无疑深广了许多,但是,汉诗中仍未能出现山水之作.只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写了一首《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整篇写景,曲终奏雅,为汉以前诗坛献上了唯一的一首完整的山水乐章.

魏晋之前,诗歌的主题都是与人本身有关的生存、、政治、战争等等,自然风光还是未被人识的一块璞玉.当人们的认识逐渐发展,山水逐渐以美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游览与欣赏山水成为人们特别是文人所喜好的一项活动,相应的山水作品也就产生了.对此,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中有论述:“论山川,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按文以见时”,“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真正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诗人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写诗,始于魏晋六朝.学术界公认的中国山水文学出现在中古晋宋时代,尤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前者《登池上楼》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后者《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而王羲之的《兰亭序》是在二谢之前的作品,既是玄学,又是文学.

关于山水文学的界定,学术界有着很多的看法.(一)、以山水自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王瑶在《玄言山水田园―――论东晋诗》这篇文章中曾言:“所谓‘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并不是诗人们的思想和对宇宙人生认识的变迁,而只是一种导体,一种题材的变迁.”1这里面就包括了对山水文学隐含界定.这种看法获得了多数同行的认同.如陶文鹏在《山水诗概述》、李文初在其主编的《中国山水诗史》以及廖仲安在其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学辞典》中的相关论述都持类似观点.(二)、大自然已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袁行霈在其《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中讲道:“山水诗的产生,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大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物变成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欣赏对象.”2袁先生指出了山水诗对揭示自然美的意义,因为山水文学,使自然真正独立地进入人们美学审视的视野.(三)、山水自然成为人们情感寄托.罗宗强在《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一书中有这样的说法:“山水的美,只有移入欣赏者的感情时,才能成为欣赏者眼中的美,山水审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情的流注”,“东晋士人的山水审美意识,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移情山水,对于山水美的欣赏,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把强烈的生命意识移植于山山水水之中.”3他的观点则不仅仅在于重视山水这种题材,更为侧重的是在游山玩水中的情感抒发.

那么我们来看看《兰亭诗集》的性质:或径直将其看作山水诗,但有很强的玄言色彩,与一般的山水诗有极大的差别.4或认为其“大部分为玄言诗”5,袁行沛、罗宗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这样认为的:“兰亭诗的内容,或抒发山水游赏之乐表现山水审美的情趣,或由山水直接抒发玄理.”6我们分析,《兰亭诗集》的作品主要以山水景物作为审美对象,并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或有对人生苦短的哀怨,或有对命运坎坷的慨叹,或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或有对生死无常的无奈,所以,其实际上就是山水诗集.《兰亭序》也是山水文学作品.虽然很多学者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玄学上写景的典型,把它划出了山水文学的范围,但是无论从其山水风尚、题材、手法、玄思、风致等等来看,《兰亭序》都属于山水文学.

山水风尚.魏晋时士人们浪迹山水已成风尚,且庄园经济兴起,相当多的达官贵人依山傍水始建别院.摹仿自然山水的私家园林简中有深、淡中有雅,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脱离了汉代皇家苑囿以宫室楼阁为主的建筑构造,带有融通山水自然的精神追求,在人工与自然的巧妙构建中使人们获得心身的愉悦.建安诗人、竹林七贤,都喜欢畅游园林,啸傲山涧.至东晋,此风益盛.东晋贵族孙绰“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余年”(《晋书孙绰传》).东晋名相谢安“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晋书谢安传》).东晋名臣纪瞻“厚自奉养,立宅于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玩焉”(《纪瞻传》).王羲之“顷东游还,修植桑果,今盛敷荣,率诸子,抱弱孙,游观其间,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以娱目前”.晋宋以后,游山玩水真正成为士人们精神生活的内在需要.他们对于自然山水的依恋,已真正达到“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境地.刘宋宗室刘义恭“游行或二三百里,孝武恣其所至,车至吴郡,登虎丘山,又登无锡县乌山以望太湖”(《南史刘义恭传》).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园亭,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梁书萧统传》).对于山水美景的欣赏甚至感染到老百姓“(南齐)永明之世,十许年中,百姓无鸡鸣犬吠之警,都邑之盛,士女富逸,歌声舞节,炫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盖以百数”(《南齐书》).

山水题材.《兰亭诗集》本来就是徜徉山水之作,是兰亭诗人们曲水流觞后的作品总集,《兰亭序》亦是对这些作品的一个概括.《兰亭序》分为四个层次,描写景物和抒情言志各半壁江山,而且后面的抒怀是由山水景色及集会而生,由外物上升到对人生的无奈,对生死的感慨,可见在主题上,虽然有玄学义理的探讨,主要还是描摹兰亭风景、记录流觞风雅,以示后人.作者或俯视山川河流,或仰视天空飞鸟,或与朋友一觞一咏,或与知己清谈玄理,更多的是用感性体悟来接近自然之山川河流,诗中不乏情趣理智,境界清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境界,向外发现山川自然之美,向内发现心灵自由之美.在《兰亭序》中王羲之已经不只是把山水景物作为抒情言志的手段,更是以淡墨对山水自然进行描摹和赞美,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作者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人走进自然,同时自然深入人心.因此从题材上来说《兰亭序》是山水文学的创作.虽然没用对山水自然风光的详细雕琢,但是较以前的山水描写来说,言简意赅、细致生动,兰亭美景如现眼.

山水手法.山水文学“巧构形似之言”(钟嵘《诗品》评张协诗).因此,山水文学大都是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再借物抒情,或言志,或阐述对生死的感叹等.《兰亭序》已表现出特定的山水文学表现手法.第一部分作者带着游赏的心态进入景物描写,尽量避免感情抒发造成景物描写的中断,说明作者已经意识到了自然景物具有独立的审美意义,并且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景物之美,试图把自然山水景物

本文是一篇山水论文范文,山水方面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兰亭序》――山水文学的瑰宝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山水及文学作品及书法艺术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山水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316;为一个独立的审美世界加以把握.从艺术构思上来看,从叙述时间、事件写起,引出写景,再以写景为基础抒情言志,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山水文学的一种典型的结构模式.因此《兰亭序》在艺术结构的创作经验上,王羲之已经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注重写作的形式和技巧,运用了大量的对仗、比喻、前后呼应等写作手法,同时,善于用典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形式,注重对句和声色的描写.这种把握方式为后世山水文学的创作在山水审美观念上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山水玄思.《兰亭序》的玄言思想并不有悖于他的山水文学性质.中国文学以山水为主题,始於辞赋,而极盛於魏晋南北朝,以诗而言,陶渊明、谢灵运、颜延之等人,名作尤多,这也是很多学者从时间上把《兰亭序》作为变体玄言诗的原因.确实作为正在由玄言诗向山水诗过渡的重要时期,作者或多或少带有玄学清谈的思想.所谓玄学指的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它是在汉代儒学衰落的基础上,为弥补儒学之不足而产生的,是由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是汉末魏初的清谈直接演化的产物.晋代人们以清谈为乐,文人士子们摆脱礼法束缚,追求个性的张扬,寄居山水、玄学清谈成为他们颐养的生活方式.郭沫若认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与道家的混合物”.7《兰亭序》正体现了他思想的复杂性,特别是关于生死问题的思考,已经不单纯是玄学问题.借自然思考人的生与死、乐与悲、爱与耻这些问题,几乎成为山水文学的必不可少的内容.由此可见在我们不能因为《兰亭序》中有对玄理的追求,有对“道”的阐释,而把它划分到玄言诗中,它应该属于山水文学的一个范畴.

山水风致.在风致蕴藉层面,《兰亭序》写景上清新、淡雅,抒情上浓郁、悠远,韵味上空灵、娴静.王羲之通过对山水景物的特殊关注,侧重挖掘自然景物对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力,传达了山水文人对与人文相对应的自然的真正相融、无限倾心与追慕.并且他把美丽朴素的自然风光与人生的无奈、生死的感慨加以鲜明的对比,在抒情上上升到了对生与死的思索,飘散古文人特有的孤独情绪,使《兰亭序》更显厚度,令人琢磨和反省.魏晋时代本就是一个崇尚自然而人生迷离的时候,文人们善抒情,向外发现自然山水之美,向内渴望寻找内心的自然和宁静,因此在自然山水与主观内心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审美概念.钟嵘《诗品序》云:“若乃春风春、秋月祁寒、四时之感诸诗者也’,提出了著名的“物感说”理论,同时指出了园林山水景物对作家创作的感发作用,这也可以在《兰亭序》中得到见证,证明当时文人山水审美意识的增强,从自然山水中体认人生宇宙,冥心远思,拨动天地之弦,引起后世绵绵遐思.

王羲之以整个身心拥抱大自然,让自然的情趣与对人生的品味相结合,或乐或悲,均是真情实感,从心中自然淌出.他在物象的吟咏中,含蕴着自己的情怀、人格,真正达到物我同一的完美境界,山川草木变得象人一样具有丰富的感情,而作者的复杂情怀也在大自然中找到最为贴切的对应物来展现.这是一种用轻松化解悲哀,超越生死的审美方式,旷达中寓悲凉,浑厚深沉的感情与清新自然的风景融合一体,寓意深广.因此,《兰亭序》,看似平凡的意象,却有很深的象征意蕴,使之成为文学上由玄言题材向山水文学题材转变的里程碑.

王羲之对自然山水的欢愉、对宇宙人生的感悟,上承先秦,下启唐宋,并就此奠定了中国文人高逸旷达的山水人生模式.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8魏晋六朝的文学艺术的确是无比辉煌和美丽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其中奇葩之一.《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是生命意识、心灵觉醒、个性张扬的产物,包含着晋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生死殊异的认识.其不仅为唐宋山水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也对以后山水文学的思想内容、审美趋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2年版.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日版.

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

4邓福舜.东晋兰亭诗艺术经验论[J].求是学刊,2001,(3):87~91.

5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3.160.

6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7郭沫若.兰亭序与老庄思想[J].《文物》,1965年第9期.

8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相关论文

《语》的文学其学术

关于人物形象及文学创作及参考文献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人物形象类学术论文怎么写,关于《语》的文学其学术相关论文范文例文,对写。

石介《中国》的文学书写与文化意蕴

该文是美国文学专业民族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民族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石介《中国》的文学书写与文化意蕴相关论文范文素材,适合。

《红岩》,我文学道路上的灯塔

关于文学期刊及发表过及国家级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文学期刊相关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关于《红岩》,我文学道路上的灯塔相关。

《孟子》的文学成就

该文是翻译学专业人物形象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人物形象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与《孟子》的文学成就相关论文例文,适合人物形象及参考文。

《怀旧》在文学接受史中的地位

关于现代文学及接受美学及文学作品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现代文学类文学研究生论文,关于《怀旧》在文学接受史中的地位相关论文。

圣经《诗篇》的文学手法其审美赏析

本文是一篇诗篇论文范文,关于诗篇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圣经《诗篇》的文学手法其审美赏析相关本科论文范文。适合诗篇及中外文学及诗行方面的的。

路遥与《人生》(纪实文学)

本文是一篇伤痕文学论文范文,关于伤痕文学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路遥与《人生》(纪实文学)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伤痕文学及全国优秀。

对书法作品《兰亭序》的

本文是一篇书法艺术论文范文,书法艺术方面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对书法作品《兰亭序》的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书法艺术及高中语文及书法方。

《青木川》中文学对历史的虚构

这是一篇关于人物形象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与《青木川》中文学对历史的虚构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现当代文学专业与人物形象及商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