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相关综述

时间:2024-02-12 点赞:43500 浏览:83202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是应用社会学专业心理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心理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相关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适合心理及社会及挫折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心理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目前对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的研究重点是和谐社会定义、心理和谐范畴及其定义、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以及促进心理和谐的途径等方面.关于和谐社会对心理和谐体系构建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心理和谐的研究力度有待加大.心理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同时并进,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为心理和谐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心理和谐;并进

为解决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人”的问题,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心理和谐”的概念,并在《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论断强调和谐社会不仅是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与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同时也意味着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的构建相关性高.

为了解我国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相关的研究现状,笔者借助中国期刊网,对1911至2009年的文献进行检索,以“和谐社会”主题词,共检索到32134篇文章;以篇名为“和谐心理”进行检索,共检索到66篇文献;以篇名为“心理和谐”进行检索,共有169篇文章,篇名同时包含“心理和谐”和“和谐社会”的文章只有29篇,且将“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一并提出最早的是在政策瞭望杂志中发表的《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笔者主要对与和谐社会和心理和谐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

一、和谐社会孕育着和谐心理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上协调统一、相对稳定,通过减少社会负性事件和促进形成积极的心理等方法可实现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尽可能减少社会负性事件发生的几率,减少改革阵痛,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程度和水平;二是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人们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在教育、心理医疗、思想政治工作等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林燕清在《构建和谐心理的路径探讨》中,不仅提出和谐社会、心理和谐的含义,还提出通过构建社会和谐来实现构建和谐心理的一些途径.她在文中指出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在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道德为规范与支撑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指的是社会生活和状态的和谐、安定,也包括社会成员心理的和谐和安定,且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心理和谐的根本要求.她还提出五条构建和谐心理的途径:(1)通过完善社会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广大民众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2)通过整合道德价值文化体系,使广大民众树立多元包容的文化心态,通过多元包容文化,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3)引导和培育社会成员以健康的心态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以克服人们在个性追求方面的心理障碍;(4)打造具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主导文化价值观念,重视发展先进文化,把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与人格价值统一于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中;(5)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缓解社会基层人群的心理压力,使广大民众拥有持续稳定的心理安全感,从而达到人民群众的心理和谐.

石国兴等人提出,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人的精神压力加大;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突出,人遭遇或面临的负性生活事件多,要促使心理和谐,要尽可能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哲学素养,掌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其内化为一种素养、为人处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一切问题;培养为人处世的积极心理和应对方式,积极开展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优化心理素质,善于适应生活和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人们只有尽量减少消极心理,提高幸福感,善于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来排忧解难,才能处于心理和谐的状态.

二、和谐心理造就和谐社会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繁荣的标志.潘玉腾提出,心理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集中表现为人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心理的和谐状态能够为实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心理和谐是实现人与自我和谐的需要,是促进人与人和谐的需要,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邓联庆指出,促进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谢春艳指出,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最基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的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心理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培养社会成员健康的心理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心理不和谐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所提出的“挫折—攻击”假说为心理和谐对社会和谐构建影响提供了理论注脚.多拉德认为,攻击是受挫的继发行为.人类的攻击行为是由挫折引起的,挫折总是引起攻击行为.多拉德等人后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某种程度的修正,提出了影响攻击行为产生的四种因素:遭受挫折的驱力的强弱,遭受挫折的驱力的范围,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攻击反应可能受到惩罚的程度.此外,多拉德等人进一步指出,由挫折引起的攻击主要指向三个方面:(1)直接制造挫折的人;(2)与挫折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的人,迁怒于人,找出气筒便是如此;(3)受挫者本人,是其极端表现形式.这种假说曾经对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关于攻击行为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美国犯罪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这里,多拉德等人所说的挫折指的是行为挫折,而由此诱发的和导致攻击行为的刺激显然是心理上的不和谐状态,是一种心理挫折,是一种攻击驱力.这种心理上的不和谐或心理挫折,尽管在一定条件下未必产生攻击性行为,但它毕竟是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之一,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心理因素.事实上,社会上许多故意伤害他人和危害社会的攻击性事件就常常是由心理挫折这种心理不和谐状态所引起的.石国兴等人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减少负性生活事件,促进人们心理和谐的根本之策.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社会成员的美好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不能不重视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问题. 2007年,光明日报《促进心理和谐 夯实社会和谐基础》一文提出,通过确立符合社会主导价值准则的心理导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心理层面去关怀社会成员,努力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引导人们从心灵深处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消解人们身心的矛盾与冲突,为人的心理走向和谐提供关怀;建立健全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构筑心理咨询网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体系,政府准确把握人们的心态,了解人们的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消除心理不和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人们懂得并实际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指导现实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努力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目的.

吴大保则认为,心理和谐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激发社会活力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基础.促进人的心理和谐,有利于提高人的健康素质,推进人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心理和谐是指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心态和文明道德风尚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心理“和谐”中的“和”的根基、“谐”的纽带,也是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另外,朱其训认为,和谐的社会现象是和谐社会表象,社会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只有社会人心理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公平、正义是心理和谐的平衡点,作为治政者,要注意培养社会人的心理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心理是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必然体现社会和文化属性.人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还要重视人的内心和谐;心理和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促进和保持社会成员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和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目前,对和谐社会与心理和谐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对和谐社会、心理和谐的概念的阐述,对心理和谐的范畴的定义,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近几年以及促进心理和谐途径等方面,大部分学者认同心理和谐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对和谐社会对心理和谐体系构建的作用认识不够,且心理和谐的研究时间较短,研究深度有待加强.社会好比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组成社会的每个人就是一个个富有活力的细胞.若生命体的一些细胞内部发生病变或被侵染,这个生命体的内环境可能发生紊乱,生命体则成为一个病体.同理,人自身内部发生冲突,个体不和谐,就算人与人交际友善,整个社会也不可能出现和谐的美妙画面.可见,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可以推进社会和谐的构建步伐,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任务之一,人心理和谐了,和谐社会这一愿望才可成为现实.


相关论文

近年来和谐哲学综述

本文是一篇哲学论文范文,哲学方面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近年来和谐哲学综述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和谐社会方。

党内和谐问题综述

这是一篇党内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与党内和谐问题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是文献综述专业与党内及政治生活及人际关系方面相关的免费。

和谐理渊源与和谐林业综述

本文是一篇现代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现代农业科技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和谐理渊源与和谐林业综述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现代农业科技。

回归生活的生和谐德育综述

本文是一篇和谐德育论文范文,关于和谐德育类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回归生活的生和谐德育综述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适合和谐德育及生德育。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文献综述

该文为社会医疗保险有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我国社会医疗保险改革文献综述相关论文参考文献哪里找,可作为参考文献专业社会医疗保险论文写。

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一面镜子

这是一篇关于诗歌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与社会文化心理变迁的一面镜子相关电大毕业论文。是品德与社会专业与诗歌及民族及诗歌创作方面相关的免。

运动员心理训练理综述

为您写大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大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范文,与运动员心理训练理综述相关论文范文检索,包括关于大学生及心理及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