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

时间:2024-04-02 点赞:43334 浏览:82668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为您写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学生方面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与《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学生及残疾人及品德方面的论文题目、提纲、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参考文献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是免费优秀的学生论文范文。

在实施《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应把课堂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世界,在发展智慧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情感世界,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教师以满怀的有效引导,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效率.

生活 实践 探索 活动 兴趣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贴近生活,增进友情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思品课的核心,所以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拉近,让历史复活等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例如,我在上《生活在集体中》一单元时,增加了一项教学内容――走近残疾人(当时学校里有一位腿脚不利索的学生,在平时我会时不时地听到有同学在取笑他).上课时,我就让学生开展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因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我把学生就按座位分成四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第一组,单手穿上外衣;第二组,把腿绑在一起走路,体验肢残人生活的艰辛;第三组,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第四组,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如我要上厕所,感受聋哑人生活的不容易.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项模拟活动顺利进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在班级中交流自己在活动时的切身感受,从心底里同情残疾人,从真实感受中乐意去帮助残疾人,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残疾人,对残疾人产生友爱之情.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校园中主动为腿脚不利索的同学服务,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节课就在这热烈而开心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得到的教育远远比教师讲的多得多,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观察生活,培养习惯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才能让学生积累经验,扩大视野.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现实中的一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教学生如何仔细观察生活,不断改变观察生活的视角,时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及他们的变化,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我就带他们去寻找秋天,学生来到校园的草地上,通过观察周围的变化来感受秋天:学生看见地上的草变枯变黄了,树叶被风一吹就纷纷飘落下来.再往远处看:田野里高粱红了,稻子成熟了,水果挂满了枝头,农民在田野里紧张地忙碌着等学生经过寻找,把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进行了积极而热烈地交流讨论.通过活动,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从而产生了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兴趣,勇于探索

上好一堂品德课,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感到新奇、有趣,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索、乐于学习.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从小爱科学》一课时,我提早一周布置大家,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动脑筋、找材料,收集资料,动手做实验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把收集或创作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交流,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制作过程.于是学生的劲头十足、兴趣特浓,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上课了,一位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又用一张纸盖在杯子上,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学生们都抢着上来,可上来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坐在下面的学生更是揪心地睁大眼睛看,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那张纸仍然牢牢的粘在杯口时,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此时,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心思很快就集中到学习上来,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大胆探索的勇气也在此凸显,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有兴趣,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到达了高校课堂的目的.

四、走出校园,体验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学习,去体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我也会当家》时,我就提早半个月的时间,就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期间与父母一起到集市上、超市里购物,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品价格里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体会父母经营一个家庭的不容易,懂得尊敬长辈,学会感恩.上课时,我让学生谈经历,说感受,一节课下来,大家谈了许多,议了许多,收获远远超出我的意料.因此,我们要知道良好的品德形成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实际教育时,着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实际,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揭开生活中的秘密,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论文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

本论文为关于德育教育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标注,关于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相关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可用于德育教育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关于学生及评价及品德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学生有关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相关论文范文,对写作学生论文。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为您写学生毕业论文和职称论文提供关于学生相关开题报告范文,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相关论文范文集,包括关于学生及品德及小组方面。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本文是一篇课堂教学论文范文,课堂教学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相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适合课堂教学及品德。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学生论文范文,关于学生类本科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学生及思想品德及小学生。

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

本文是一篇德育教育论文范文,德育教育相关毕业论文,关于对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德育教育及素质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文

本文是一篇思想品德教育论文范文,思想品德教育类有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文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适合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