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

时间:2024-02-13 点赞:51010 浏览:10304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关于韦伯及价值及类型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韦伯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相关论文范本,对写作韦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韦伯是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写下了关于西方现代文明与资本主义起源的经典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讲,他的理论开创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是来自于新康德主义,吸收了里克特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分的看法.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价值的论述,二是关于理想类型的论述.韦伯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应当像自然科学一样,以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可验证性为目的.同时他也认识到,社会科学对理论的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的追求,与自然科学相比要困难的多.但这并不是社会科学家拒绝知识客观性的理由,相反,它要求社会科学家应当以广阔的胸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来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判断问题.

【关 键 词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价值;理想类型

韦伯是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写下了关于西方现代文明与资本主义起源的经典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讲,他的理论开创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新范式.韦伯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除了与其本人的博学多才和敏锐的洞察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得意于其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创新.在本文中,笔者试着简要的叙述和评论一下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

一、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想渊源

在一定程度上讲,韦伯的方法论思想是来自于新康德主义.新康德主义是十九世纪末在德国兴起的思想运动,主张“重回康德”.新康德派分为两个支派,一是马堡学派,二是西南学派.其中西南学派对韦伯在个人和学术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韦伯的历史观深受西南学派的代表人物海因里希里克特和西奥多奥姆森的影响.尤其是里克特的知识论深深的影响了韦伯.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粗略的了解一下里克特的知识论主张.里克特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即,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因此对它的论述是不可能完全的,所以,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家不可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一般规律.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基本的难题,就是我们的概念与客观世界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存在一个无法超越的“非理性”断裂.真正的“现实”对于人们的认识来说它是不存在的.从广度上讲,我们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必定有限,从时间上来讲,也是“此一实,非彼一实”.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通过认识现实世界来为自身服务呢?


人是理性的动物,科学是理性的活动.按照里克特的看法,虽然我们无法认识整个客观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把现实的某一部分划出来作为我们认识的对象,然后我们可以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实现概念与现实的统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概念来改造现实.但是“现实”具有连续差异性,它是一刻接着一刻的变化的,我们不能说这一刻的现实与下一刻的现实是无关的,我们的每一个活动感觉上都有它的连续性,但是我们又不能说这一刻与下一刻是同样的.现实的这一性质似乎让我们无法捉摸.但里克特认为,我们可以用理性来对“现实”进行巧妙的改造.一种方法是把现实改造成同质的不连续体,就是说,我们把现实的事务看成是同质的,但是不连续的.例如,现实中的“树”都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都符合共同的规律,而且总体的“树”与单个的“树”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特殊可以从一般当中分离出来而不改变其“质”,特殊与一般都符合共同的规律.这种被改造的“现实”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对象.另一种改造是把现实变成异质的连续体.就是说,我们着重把握了“现实”的连续性,即把握了现实的“历史”.由于时间上的不同,历史不可能重复,历史的每一刻都是特殊的,所以这种“现实”也是异质的.这种被改变的现实是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这样通过对现实概念的理性改造,人们对现实的认识便有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分.自然科学是研究同质的事物和现象,对特殊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可以推至一般.例如今天做了一个实验,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是成立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再作实验还会是同样的结果,虽然实验是不连续的,但我们可以把把实验所要证明的现象看成是同质的而加以推断.但是历史呢?我们把它当作一个连续体,然后去考察某一段时间里面它的连续性,然后去考察这一段时间里面它的特殊性.但是它虽然是连续的,却是异质的,某一具体的历史事件在发生之后是不可能重复的,历史不可能像自然现象一样可以再来一次.里克特认为,有了这样的区分我们在讨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差异上就有了基础.

韦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里克特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分的看法.但是,韦伯却认为里克特这种看法会导致一种很严重的后果,即,使人们觉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方法,这种两分法会产生这样一种后果,因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方法,所以,就可以冠冕堂皇的拒绝一切科学研究方法.韦伯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他认为,科学的客观性,不能因为其研究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应当追求一套客观的,可以验证的东西,这才能称之为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韦伯希望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种研究方法上的特色.他认为尽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异质的连续体,但是他也是一门经验科学,对它的认识不能只凭主观的好恶、感受和直觉,不能把其建立在很不可靠的主观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应当建立在现实的经验基础之上.因为人类的经验不仅包括了自然领域,也包括社会文化方面.韦伯基本上认同里克特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认识上的区分,但是他认为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在此,我们可以看出韦伯深受里克特的影响,而又试图超越其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认识论上所作的区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论.

二、价值关联与价值判断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价值的论述,二是关于理想类型的论述.首先,我们先看一下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问题的论述,并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

在上文中我们讲到,里克特认为社会文化现象是无法被人们的认识所穷尽的,因为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他是有价值附着在上面的,人们无法通过自身来认识自身.里克特所讲的价值附着事实上就是一种价值关联.在这一点上,韦伯赞同里克特的观点.韦伯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里,现实世界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对人来说是有价值的.现实之所以与人相联系,是因为价值关联,单纯的客观事物如果没有价值附着在其上面,那么这种客观事务是没有意义的.简单的说,现实之所以有意义,又有被认识的必要,是因为与人发生了关系,与人无关的现实便不具有意义.韦伯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价值关联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没有了价值关联,也不会有人的活动,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无法摆脱价值关联.例如,在我们从事一项研究时,要选择什么题目,关注那个研究领域,价值关联可以说是最后的根据.你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总要有个理由吧,你为什么要研究提炼浓缩铀,为什么要讨论自由市场经济,你可能说这是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原因,而在这其中事实上已经有了价值关联,是这些关联为你选择这些题目提供了最终的理由.但是研究的目的却是追求一套客观的知识,在自然科学中,价值关联在研究过程中可能较容易被排除,因为在自然科学中,人们对现象的可控性很低,主观意图在研究过程中无力改变改变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但是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最初的价值关联却很容易带入研究过程,从而形成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纯粹的主观好恶,在某一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些价值判断是一套固定的成见,这套成见会让一个研究者以本人的好恶来下判断,而不是根据客观的事实情况来做判断.韦伯认为这种价值判断是所有科学家在追求客观真理的时候所必需放弃的.简单的说,韦伯认为科学的研究无法排除价值关联,韦伯承认科学家在研究指出的价值关联的不可避免性,但是他认为,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当排除价值判断,对事物只做事实判断,做到价值中立.

但是笔者认为韦伯所主张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应当保持价值中立,对研究对象制只做事实判断,而避免对其做价值判断的说法是非常模糊和牵强的.

首先,韦伯所主张的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当保持“价值中立”是一种规范,而不是一种事实.它不可能对社会科学家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约束.这种“价值中立”的主张是一种态度、偏好,“价值中立”主张本身也是一种价值判断.

其次,韦伯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关联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在研究过程中的价值判断确实可以而且也是应当避免的,“价值中立”是可行的.韦伯的初衷是好的真诚的,但是他过分高估了人的能力和自觉性.在当代政治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韦伯对人的能力和自觉性的高估是存在的.例如,我们可以看到在政治系统论的代表人物戴维伊斯顿和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阿尔蒙德的研究成果中,不论在研究之初的选题,还是在理论结构的设计和内容安排上都充斥了价值判断.例如阿尔蒙德在考虑行动的政治系统时是十分倚重韦伯和帕森斯的,他在研究中采纳了伊斯顿的投入产出和反馈的框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功能分类:四大投入(政治社会化和政治补充、利益表达、利益聚合、政治交流)和三大产出(规则制定、规则应用、和规则仲裁).在三大产出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这种分类所反映的欧美观念,而且他还认为这四大投入和三大产出的理论对发展中地区的政治的发展特别有用,其中所反映的价值判断一目了然.

最后,我们可以退一步讲,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是可能的,但是我们也无法保证研究成果就是完全客观而不掺杂主观偏好的.因为我们无法保证研究的出发点就是“正确”的,价值关联为我们选择了研究方向,就像是我们出门选择了方向一样,我们只能顺着此方向走,也可能在此过程中我们放弃了“只此一路”的想法,往前走走,往后退退,但是我们所行进的方向终归是无法改变的.韦伯所讲的价值关联本身就隐含了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无法再研究中完全剔除,但是韦伯给其来了个“乾坤大挪移”,把价值判断放在研究之初的价值关联里了.韦伯在对其“理想类型”的研究工具的论述中,也同样进行了一次这样的“乾坤大挪移”.

三、“理想类型”方法的定义及特征

韦伯所使用的ideal type 这个词是从一位jellinek的宪法学者那里借用来的.根据韦伯的说法,理想类型从本质上讲是一套认识工具,其本身并不具有真实的理论内涵,它是根据价值关联建立起来的一套思维图像,这种思维图像是超越现实的,它纷繁复杂的非理性现象通过主观的理性改变,把它安顿在一个理性的秩序内,它是一套存在于思想里面,具有逻辑自洽性的秩序,它的作用是我们用它去跟我们研究所得的资料或是我们在现实里面对经验的整理加以对照,从而认识到现实与理性

关于韦伯及价值及类型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韦伯方面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相关论文范本,对写作韦伯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类型之间的差距.韦伯所讲的理想类型是以价值关联做后盾的,在理想类型中,人们可以充分的讨论其价值关怀,而又不至于陷入价值判断,因为韦伯认为其理想类型是纯粹主观的理想图示,并不涉及客观的经验事实,所以也无所谓对客观事实的价值判断.韦伯说:“这些只是乌托邦,有待于进一步在历史或周围的现实世界里去衡量到底现实世界与理性类型存在什么差距,我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工具,在这里我并没有下价值判断.”例如,韦伯谈到“资本主义精神”,这究竟是指的什么呢?在研究之初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个理性类型,然后把一些历史事实及分析的成果,慢慢的通过跟理性类型的对比 ,只有在研究结束的时候我们才能清楚的认识到“资本主义精神”到底是何物,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韦伯的理性类型可以形成一个大致的认识,但是理想类型真的可以像韦伯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门用来承载研究所社的价值关联而避免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吗?根据我的理解,韦伯对理性类型功能的期望与其实际作用并不一致.的确,韦伯的理性类型使我们认识到在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自觉的了解概念的功能及限制是什么,当我们在研究中使用包含某些价值关联的概念时,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一种理性类型.但是,在这里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理性类型从哪里来的?真的像韦伯所说的,它是纯粹主观的产物吗?更重要的是理性类型真的可以避免在研究过程中价值判断的潜入吗?我认为只要理性类型与客观现实及人们的经验存在关系,它就根本无法避免价值判断,尽管这种价值判断时常是被价值关联所掩盖.理性类型与人们的经验存在关系吗?或者更准确的说经验是理性类型的必要条件吗?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经验是理性类型的必要条件.如果是这样,理性类型也无法避免价值判断.既然在社会科学研究指出就具有价值判断,那么很难说整个研究过程就一定是价值中立的.

理想类型的最大弱点是,当我们一开始谈到这个概念的时候,它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已经具有关于这个概念的知识.例如,当韦伯在构建其“资本主义精神”这个概念的理性类型的时候,尽管在论述的开始是从一个特定的观点出发,但是,在这个过阶段,他已经强调在“资本主义精神”里面具有一种清教徒的禁欲精神,存在一种工具理性的行为.然后,他再用这些东西来解释西方社会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禁欲精神和工具理性这样的因素,所以才产生了资本主义.这好像是在原地打了个转,成了一个套套逻辑.再比如,韦伯认为中国之所以没有发产出现代的资本主义是因为中国存在实力太大的传统主义,但是,什么是传统主义呢?在解释传统主义的过程中,韦伯通过与西方的对比,把不利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因素都归为传统主义.这样,就产生了他的传统主义概念的理想类型,然后,用这个理想类型解释中国因为具有这些传统主义的因素,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的资本主义.韦伯在这里,把某些未经论证,或者是主观想象的因果关系放入其理想类型中,作为一种最终的因果关系来解释事实.也就是说,理想类型在一开始设计出来的时候,尽管如韦伯所讲的,它事实上只是个“乌托邦”,但是它已经隐含了论证的最终结论.韦伯一再告诫读者,他的论证结果如何,只有在论证的最后才能明晰,但是,当我们读韦伯著作,看到其对理想类型的设计的时候,就差不多能明了韦伯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理论结果了.

最后,我们对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做一个简要的总结.韦伯充分认识到,社会科学应当像自然科学一样,以追求知识的客观性、可验证性为目的.同时他也认识到,社会科学对理论的客观性与可验证性的追求,与自然科学相比要困难的多.因为社会科学不仅要解释客观现象,还要理解其意义,它要处理与文化、价值之间的关系,这就使得社会科学所处理的问题要比自然科学困难和复杂的多,但是这种困难和复杂并不是社会科学家拒绝知识客观性的理由,相反,它要求社会科学家应当以广阔的胸襟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来处理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关论文

社会科学方法演进小议

该文为韦伯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与社会科学方法演进小议相关哲学学术论文,可作为马克思哲学专业韦伯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

拉斯韦尔模式比较主流社交网络

该文是国际传播专业社交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社交相关电大毕业论文,与拉斯韦尔模式比较主流社交网络相关论文范文例文,适合社交及网络及网。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差异

本文是一篇自然科学论文范文,自然科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格式,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的差异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

将社会科学方法运用到比较法学中

本文是一篇比较法学论文范文,比较法学有关大学毕业论文,关于将社会科学方法运用到比较法学中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比较法学及社会科。

《社会科学方法》读书报告

本文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科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读书报告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社会科学及社。

韦伯《大二重奏》第一乐章

本文是一篇单簧管论文范文,单簧管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关于韦伯《大二重奏》第一乐章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单簧管及小节及韦伯方。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科学方法论论文范文,科学方法论方面学年毕业论文,关于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科学方法论及社会。

社会科学方法演进小议

本文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类有关函授毕业论文,关于社会科学方法演进小议相关开题报告范文。适合社会科学及科学方法论及自然科学。

生社会科学方法课程

本文是一篇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类有关毕业论文题目,关于生社会科学方法课程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社会科学及教育科学及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