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做法

时间:2024-03-10 点赞:47088 浏览:93319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该文为企业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日韩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做法相关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论文,可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企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企业及世纪及环境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伴随全球范围内信息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众多企业已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具有相互依托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企业能否自主地驾驭经济环境,已成为21世纪国内经济界研究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至此,本文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日韩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据国家有关部委的统计资料表明,2001―2005年间,国内工2个行业6000家有代表性企业的调查分析,其中管理机制完善、经济效益较高且具有很强发展态势的企业,占调查总数的48.64%,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日后劲不足的企业占28.38%,另外22.98%的企业处于一般水平,仔细分析其原因,上述处于良好状态的企业,无一不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有效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结果.相反,也正是这一要素,又成为导致企业走向衰退的诸多因素中的一个致命弱点.可见,企业能否自主地驾驭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实现既定目标,对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日韩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

1.信息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

20世纪末21世纪初,信息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遍及日韩两国,不仅推动了日韩两国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而且使企业经营面临严重的挑战.具体说来,可概括为两个方面:(1)电子商务迅猛发展.1995―2005年日韩两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其中,日本信息通信相关服务业,由17.91万亿日元增至26.98万亿日元,市场规模扩大50.7%.同期,通信业市场规模也扩大到106.5%.到2005年上网家庭普及率已由1998年的11%增至66.8%,上网人数达到852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581万人.2001年以来,日本众多企业充分利用因特网加速企业发展.到2005年,已有97.6%的企业加入互联网.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由2000―2004年的21.6万亿日元增至104.7万亿日元,扩大了近4倍.与此同时,韩国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信息通信产业市场规模扩大了70.33%,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扩大了2.95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推动和促进了韩国企业自主创新和应用高新技术的发展力度,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骨干企业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2)启动电子政府工程,日韩两国政府相继从2000、2001年正式启动“电子政府工程”,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因特网等网络系统,办理各种申请、申报、审批手续,并通过电子投标等实施政府网上采购,以及电子等,其中,2004年日本通过网络系统办理申请、申报等行政手续的案件为13669件,韩国同期为2409件,此外,为推进行政业务信息化,还专门构筑起“LAN(企业内信息网)、WAN(大范围网络)、认证局等共通的信息系统”.业务范围包括会计、、社会秩序、政策评价、就业管理等30余项.正如日本信息处理开发协会会长井川博所指出:“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的进步,不仅引起企业经营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而且也给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2.经济结构的转变

日韩两国战后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从1985年开始的,实施了经济结构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的转变.这一战略转变的基本点是要努力扩大国内需求,开放国内市场,以缩小贸易顺差.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上述战略转变的基础上,日韩两国又将推进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面向21世纪经济结构转变的方向之一.具体表现为:(1)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及资源综合利用.日韩两国在废!刚勿资回收中,对旧船舶、旧汽车、旧家电越来越广泛关注.目前’日韩两国有FRP废船分别达到1.7万只和7300只.此外两国还约有工4万只闲置船只,正在加紧回收或廉价处理,日本每年约有500万辆废旧汽车、韩国每年约有4.1万辆废旧汽车,分别由厂家负责回收,车主交纳部分回收处理费.2005年日本全国指定交易场所回收的4种废家电(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合计为1015万台,韩国全国指定交易场所回收的上述废家电合计为113万台,这些废家电也由厂家或厂家委托的交易所负责回收,用户向交易所支付少量费用,仅此一项,每年就可通过回收为日本提供10万吨左右的为韩国提供1.5成吨左右的铁、铝、铜、铅等金属,塑料、玻璃等有用物资.此外,日韩两国在资源综合利用上也有新进展,一方面表现为生活垃圾中资源综合利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工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推进“生物能源综合战略”.2002―2003年日韩两国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生物能源综合战略”.其中包括生物能源的生产、收集、运输战略;生物能源转换战略;生物能源转换后的利用战略等,这些战略,是将家畜排泄物、木质废弃物、有机污泥、食品废弃物等未利用的生物能源,转换成沼气等气体燃料或甲醇等液体燃料,成为具有广泛使用性的高效燃料.构成日韩两国近年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等)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建设无垃圾型城市,早在2001年,日本在大都市圈逐步建设无垃圾型城市,并确立了超过国家基本要求的废弃物减量化目标.韩国也于2005年着手进行相应的工作,目前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从日韩两国调整经济结构的发展分析,面向2010年的发展重点主要表现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良好型等方面.

3.国际经济摩擦的加剧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韩两国在经济和贸易方面与美国、欧盟等国家对外贸易顺差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却在不断增加.截止2005年底,在过去的10年内美国对日本、韩国的贸易逆差累计额已达6000亿美元,这已成为导致日美、韩美经贸关系紧张的重要因素.马来西亚的《南洋商报》曾撰文指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比起俄罗斯、欧盟对美国的威胁与影响,日本的经济力量对美国未来的威胁更大”.尽管日美、韩美官员年年举行会谈,美国对日本+韩国一再施加压力,但日美、韩美在家用电器、汽车、半导体和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经贸摩擦连续不断.同样,日韩两国与欧盟集团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已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状况.由此可见,国际经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确实给日韩两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带来了困难.

二、日韩企业成功应对市场环境的对策

为了适应变化的经营环境,日韩企业纷纷采取各种有效对策,以期在变化的外部经营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其主要对策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经营战略国际化

日韩企业作为适应环境变化的首要对策,是放开眼界,积极推进经营战略的国际化.从发展来看,日韩企业的这一做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1)以本公司为中心的经营国际化.这一阶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主要内容是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扩大商品出口,以克服贸易摩擦;(2)从同局部地区产业进行协作的方式,发展海外生产,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日韩众多企业已进入到这一阶段.主要措施是利用 本国的人力资源,加强海外子公司之间的人员交流和确立公司在海外的地位.其中,尤以日本企业的子公司与当地产业的融合最为突出;(3)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海外生产体制.这主要使海外子公司之间建立横向联系,最终形成日韩企业在世界范围的生产体制.这种模式已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面形成,预计到2010年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模式.

在经营战略国际化的推动下,日韩企业的海外发展大为加速.据有关资料统计,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1951―1979年为318亿日元,1980―1990年达到1085亿日元,1991―2005年为3045亿日元.另据日本通产省调查,到2005年为止,日本有4006家企业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孙公司26048家,从业人员达263.69万人,其中,日本企业派出人员达4.8万人以上.丰田、马自达和三菱汽车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已先后投产,日产、本田公司也在进一步扩大在美国生产汽车的能力.松下、日立、东芝等公司已将部分音响设备和家用电器生产线转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我国的香港、台湾等地.佳能公司也把一定量的复印机生产转到该公司设在德国、法国和美国的子公司进行.自从2001年以来,日本国内有人担心,随着企业急剧扩展海外生产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实则不然,事实上日本转移到发达国家的大多为“市场确保型”的加工组装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多为“出口替代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日本几乎全部留存国内,且其发展方兴未艾.与此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先后有3012家企业在国外设立了相应的子公司,直接涉及到11个行业,涉及到的国家达47个.向海外市场积极渗透和扩张已成为21世纪以来韩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其作用不仅带动一批国内企业积极寻找到国际市场机会,而且还从根本上实现了按国际经济发展模式改造和带动传统产业和发展.

2.研究开发体制化 “研究开发是企业的生命线”,研究开发也是日韩企业适应经营环境变化的重要对策之一.所谓研究开发,是指企业为促进技术和产品进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主要包括新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研究开发、产品质量研究开发、工艺改革和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等.日韩企业研究开发体制的建立,大体经过了20世纪70―80年代的建立和20世纪90年代健全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日韩企业的研究开发体制,包括以下四个层次:(工)在总公司内设立研究开发推进本部;(2)本部下设研究所;(3)各事业部设研究开发推进部;(4)各企业设众多的改善经营小组,开展基层研究开发活动,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韩企业的研究开发体制,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高度重视新产品开发.韩国经济学家金泰应教授强调指出:“企业经营的轴心是产品,如果企业不随经营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产品,那么不管是怎样优秀的领导人,也不管其拥有多么雄厚的资金,企业也是难以长期发展的”,据韩国政府机构调查,2005年在3000名企业经营者为提高企业素质而从事的工5件大事中,占第一位的是提高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此外,《日经产业新闻》也以“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为题,调查了300家有影响的制造业大中型企业,其中有113个企业的305种产品是近10年内由小到大成为本企业主要产品的.另有36家企业的178种主要产品,已超出本企业所属的行业范围,(2)实施“自主开发”与“共同开发”相结合,自1995年以来,日韩企业从本部到各事业部都设有研究开发部,从事自主的研究开发活动,同时,还积极参加科学技术厅和各产业协会、公司.许多大企业还以科学振兴财团的形式,与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产学合作”,如日产公司科学技术振兴财团,仅在2005年就支付研究开发补助费3,4亿日元,进行了46项产学合作开发研究;(3)迅速增加科研经费.21世纪以来,日韩企业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越发感到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各企业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企业的研究开发费占销售额的比率为1%,就很难维持生存.占2%则可勉强维持,只有达到5%左右,才会有较强的竞争能力;(4)不断充实科技人才.“开发在于人”,这是日韩企业公认的经营信条,在日韩汽车公司的4个研究所中,拥有上万名技术研究人员,约占全体员工的1/6.素称“化纤王国”的东丽人造丝公司拥有2000人的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3.3%.正是靠这支队伍的不断进取,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才使企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强大的竞争能力.

3.经营产生科学化

日韩众多企业家认为,企业管理的重心是经营,而经营的核心问题在于决策,21世纪以来,日韩企业把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制度,作为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对策之一.日韩企业的经营决策制度,大致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建立以企业内董事为主体的决策机构,在日韩企业内设立董事会机构,这与欧美国家的企业是共同的,但作为日韩企业独特的地方,是董事会的绝大部分董事都是由企业内部提拔并担任要职的公司内部人员担任;(2)制订决策与执行决策职能紧密结合,在日韩企业中,一般都是由常务会等组织代行董事会职能制订决策,而这一组织又作为总经理的行政机构,行使执行最高决策的职能.尤其突出的是,在日本企业董事会内,各常务董事、董事,又都兼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他们既是决策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二者紧密结合;(3)实行“U”型决策方式.一般先由最高决策机构提出企业发展战略的方向,然后下达到基层讨论充实.并经层层交流协商,向上反馈,最后由最高决策机构形成实施方案;(4)重视长远目标,由于日韩企业之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商社之间实行相互持股,各大股东又多为法人企业,而这些持股法人企业更加重视同该企业建立密切而稳定的关系,因此,这就使企业在制订决策时能避免短期行为,而比较重视长远目标,并减少决策的失误.

4.企业管理创新化

随着信息化与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日韩企业管理经历了一场深刻而持久的变革.归纳起来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以创新获取竞争优势.在信息化过程中,日韩企业深切地感受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首先,技术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企业在生产上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技术创新在日韩汽车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当前,日韩两国各汽车公司正在用信息化技术推进企业改造,积极推进车辆的IT化、高附加价值化,这主要是以研究开发为中心,从发动机运转到车轮部件、空调部件、安全保障部件等新产品和通讯等新车载机构的研制与开发,使汽车的作用不单纯是运输手段,而且进一步增加舒适性和通讯等新功能.

截止2005年底,各汽车公司应用信息技术在缩短新车开发周期方面,已初见成效.此外,日韩两国的一些汽车公司从整车厂家退出,转为零部件厂商,以开发专有技术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其次,管理创新也推动了日韩企业的发展,其内容涉及企业生产、利润、设计和管理机构的重新布局,资产重组,网上营销等不同的方面.据日韩两国相关机构统计,截止 2005年底,全国范围内约有94%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以互联网为主的网络系统,并实施了网上营销,网上营销这一管理创新形式,已成为企业将技术优势变为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

第二,以增强竞争能力来制定经营战略.战后日韩企业历来把制定企业经营战略视为获取高额利润,决定企业存亡的重大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农业产品价格下跌和市场竞争格局的重新调整,日韩企业中众多大企业将创造价值较少的业务转移出去,将主要精力集中到附加价值高,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业务领域.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围绕核心竞争能力制定经营战略,已成为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21世纪以来,未来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日韩两国中小企业,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正在迎来发展的极好机会,在经济评价方法上,随着企业向知识集约型发展,对传统的经营战略评价方法也作了充实和加强,实施了新的经济评价方法.在传统的经济评价中,只是对企业过

该文为企业类有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与日韩企业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做法相关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论文,可作为电子商务专业企业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免费下载教你怎么写企业及世纪及环境方面的优秀学术论文范文。

435;经营状态加以表述,而对评价企业的长期经营不够充分.新的评价方法,增加了“顾客”、“业务程序”、“成长和学习”等三个非财务指标.

第三,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产供销的核心.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顾客通过互联网可以从所有企业里寻找自己满意的产品或服务,并可直接与他们签订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如何满足顾客需要的竞争.据《东洋经济统计月报》2005年的调查统计,召本制造业企业的IT投资,已从基础投资向战略投资发展,这主要从IT投资在经营上的重要性分析,首先是通过加强全公司网络化管理,创造快速经营决策的环境出发;其次是提高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第三则是适应顾客的需要,从流通业的IT投资分析,主要是把“提高销售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经营速度”和“适应顾客需要”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另据政府调查资料显示,网络时代韩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已从以往的“封闭”、“非效率”、“生产者优位”型,转变为“流动型”、“超效率化”、“顾客主导”型,不论两国在提法上有何差异,一个共同的特征是,自始至终把满足顾客需求放在产供销的核心地位,并以此制定相应的具体事宜.

第四,以发挥员工创造性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日韩企业的发展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企业实现经营战略的保证,而且也是企业适应信息化革命挑战的客观要求.这正如日本经济企划厅在2000年版《经济白皮书》中所指出:IT是关于企业人事关系的技术.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组织进行重组和对人事管理的再认识.通过IT技术的引进,企业管理层能比较迅速地集中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使集权化得到进展;同时,在基础作业现场,由于多种信息的传人,也为员工发挥创造性提供了条件,从而推进了分权化.2003年,日本经济审议会进出的新经济计划《经济社会的应有状态及经济振兴的政策方针》,在企业方面强调指出:21世纪日本企业需要新的思维,应尽快进行以充分发挥创造性为宗旨.日本经济企划厅2005年对上市的3500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并进行了《日本式经营管理再设计》和《日本式经营体系再探讨》的调查.其结果是:目前虽然还有57%的企业实行“年功序列制”,但在未来的5年将有91%的企业采用“能力主义”,“终身雇佣”也要被修正,将与个人能力结合起来.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日本一些大企业为形成企业的创新机制,纷纷采取多种形式.如推进“风险事业工程”等等,以发挥员工的重要性.早在1998年,日本富士复印设备公司就开创了创立企业内部风险子公司的先河,其做法是:向员工征集项目方案,经审查合格后,由提案人牵头成立风险子公司.子公司的资本金由母公司出资90%,提案人出资工o%.子公司若在三年内赢利便可继续兴办,并可脱离母公司独立经营.三年内仍为赤字就宣告解散,员工回原职工作.上述做法,不仅被众多日本企业相继采纳,而且也受到了相当数量的韩国公司效仿.

三、日韩企业成功做法对我国的启示

1.正确把握经济环境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经济环境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函数关系.在这种函数关系中,环境因素是自变量,而企业自主发展是因变量.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定位、管理举措都必须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做出,并采取相应的对策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这方面,战后日韩两国企业界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面对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他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地观察分析,果断地应对驾驭.仅从1980――2005年的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由于日韩两国企业界采取的积极态度,其应对效果十分明显,期间出现失误或偏差的事例仅占10%以下.这些对我国企业面对“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战略使命,准确把握“人世”五年后全面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未来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承受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多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必须学会在变化的环境中自觉分析并主动地加以适应.以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努力,驾驭变化的经济环境.

 

2.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

从2005年国家有关部委对沿海省区3000家企业的调查分析,成功地驾驭市场经济环境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达到65%.剖析这些成功企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经营战略.而另外35%的企业正是由于存在对市场需求变化规律认识的差异与不足,在制定目标和把握行为之中,存在严重的偏差.为此,要想使企业自主地适应环境,驾驭环境,就必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变化规律,透视消费群体的心理行为表现,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有效地加以解决.

3.充分发挥外部有利因素的保证与支持

日韩企业成功经验表明:要想自主地适应变化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单纯凭借企业自身的力量有时也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必须紧密依托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和有关高等院校的帮助与支持,具体地说,依托政府组织的帮助,研究和认识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善于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及早掌握和熟识外部条件的变化发展,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依托行业组织的帮助,主要借助于行业协会能立足行业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摸准行业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形成积极应对的事实依据.依托有关高等院校的帮助,主要是请高校的专家学者到企业中进行实地调查,同企业人员一同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与技术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排查外界社会经济环境给企业造成的压力与威胁,从而使外界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的限度.面临2010年以后复杂激烈的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如何有效地借助政府组织、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的支持,是企业应认真思考和把握的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吴 宇)

相关论文

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

本文关于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管理及企业财务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财务管理类有关论文范本,与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相关在。

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

本文是一篇市场营销环境论文范文,关于市场营销环境类毕业论文格式,关于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市场营销。

经济环境与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本文是一篇财务战略论文范文,财务战略相关学士学位论文,关于经济环境与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财务战略及企业财务战。

经济环境与企业市场营销

本文是一篇经济环境论文范文,经济环境有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关于经济环境与企业市场营销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经济环境及市场营销环境及。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化

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论文范文,电子商务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化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适合电子商务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