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心理建设

时间:2024-02-10 点赞:46408 浏览:9068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此文是一篇社会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心理建设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及心理及认同感方面的城市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现代社会不良心态已经成为引起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就需要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转变思路,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和建设观念,从社会文化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社会救助机制的形成等各方面出发,促进社会成员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促进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理解,使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基金项目]本文是上海市教委2012年科研创新项目《从角色认同到价值认同: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和谐心理建设的机制与途径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2Z9188)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入“矛盾凸显期”和“改革攻坚期”,社会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已成为各方关注的公共议题.从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到今年2月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专题研讨班”再到国家“十二五”纲要,社会管理问题均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但是如何提高和创新社会化管理水平是十分复杂的问题.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首先应该进行深入思考社会管理的真实内涵与管理目标,思考社会管理过程中不同社会组织与群体的作用,就要理顺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理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管理,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对社会管理加以研究,寻找到最好的社会管理的方法与途径.本文就是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对社会管理工作进行的探讨.

一、社会管理与心理建设

社会管理不是政府机构采用法律与政策的手段对社会群体与社会事物的简单管理与治理,而是进行全方位的社会资源的利用,社会资本的积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整体提高与发展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是分不开的.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教育、文化水平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形态、文化形态和居民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社会领域的各种矛盾都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这种状况,各级政府和社会管理部门就要在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变革.创新社会管理、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十分重要.

社会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不同层面,不同手段、不同组织机构的管理.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在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1].为了完成这些任务,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治标管理与治本管理”,“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2]

为了使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治标与治本管理、管理与服务切实结合,真正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我们就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系统研究中,我们就不可忽略心理建设的作用.

心理建设和促进心理和谐发展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许多矛盾不是利益矛盾而是心理上的困惑所导致的矛盾,是不良社会文化引起的矛盾,许多社会群体事件的产生,都是不良社会文化与社会心理的产物.简单地依靠行政手段和依靠刚性的法律手段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矛盾,而依靠柔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建设的手段可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心理预防机制的建立,对于预防极端行为与群体事件的发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社会风险不但来自于经济、文化与政治领域的不确定性的增多,也来自于社会文化心理领域的不确定性.[4] 要应对各种社会风险,降低各种不稳定因素对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消极影响,就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不但要加强各种刚性的管理手段,强化法律与制度的功能,也需要强化心理层面的工作,促进社会管理者心理与不同社会阶层成员的心理的健康发展.从社会安全稳定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角度来说,心理建设对于整个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

社会转型期许多社会矛盾和群体事件的产生其内在原因并不是物质利益的矛盾,而是内在的精神与心理方面的原因,许多犯罪行为的出现也与情绪的不稳定和缺乏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有关.仇官、仇富心理,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心理等都是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的不良心理因素.除了低社会阶层的不良心态之外,公务员队伍的不良心态也是广泛存在.这些不良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不良心态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学者和不同的社会成员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就从2011年四月份开始连续发表了许多直面社会心态的文章.[1]这些文章都在提醒广大干部在执政与社会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心理建设,不但重视自我的心理建设,也要正确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要善于倾听那些沉默的声音.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就可以明显地看出,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加强心理建设,促进整个社会心态的向积极方面的转换,对社会有序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心理建设的目标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心理建设的目标是多层次的.从个体的角度看和谐心理建设的目标就是促进个体心理的和谐发展,促进个体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的建立;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就是促进社会文化的整合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和谐相处,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减少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排斥;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和谐心理建设的目标就是促进社会管理机制和体制的转变,使社会成员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的存在,使社会心态朝着有利于社会平稳运行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无论是从个体的角度、还是从群体的角度或者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心理建设的核心目标都是认同感的建立.

(一)认同感的建立是社会管理创新下心理建设的核心目标

和谐心理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自我的认同感与社会的认同感.自我认同是个体认识我是什么和我是谁的过程,而社会认同是个体认同自己属于哪个群体、处于哪种社会地位,接受哪种文化的过程.[2]只有当一个人确定了自我的社会身份,愿意很好地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所规定的任务,这个个体就能扮演好自己“是”的角色,承担自己的使命.因此社会认同无论对个体获得自己的身份还是对社会的稳定来说都是必要的.

美国社会学家汉斯摩尔从个人层次与社会层次对认同作了分析,他认为在个人层次“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作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次方面“认同是一个基本的普遍有的信仰、模式及价值之综合,它能抵御外在诱惑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3]认同是个体获得自我身份和社会身份的过程.

认同感――尤其是社会认同感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形成积极良好的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都具有积极意义.每一个人的社会认同过程都有包含着角色认同、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等几个方面.

和谐心理建设的目标就是促进社会成员自我角色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的建立.我们发现在我国现阶段许多个体矛盾和社会群体事件的产生都与社会上的个体缺乏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有关,与没有一个整体的社会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有关.许多传统的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在社会转型期已经不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了,而新的、被广泛的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各种价值取向并存和价值多元的时代,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体系,促进不同社会群体形成基本一致的社会认同感,无论是对保持社会的稳定还是对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都十分必要和富有意义.

自我角色认同是每一个个体获得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的前提.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每一个人的角色都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由家庭角色,职业角色和社会生活中的角色等构成了个体角色的体系.每个个体都是在这个角色体系中生活的,只有当每个个体都十分清楚地了解并且接纳自己的角色规范、明了自己的角色责任、享受自己的角色权利的时候,这个个体的内心世界就是和谐的,他也就能很好地扮演好这个角色,也就是说这个个体就会产生自我的角色认同感.

但是每个人的角色的获得不是个体一相情愿的事情,它是在个体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获得的.要使个体获得自我角色的认同感,一方面需要个体进行自我身份定位,另一方面需要社会为个体提供良好环境,使个体的定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所以个体身份认同和角色认同的过程是个体的自我接纳与社会承认的过程.而要使这个过程顺利实现就需要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就需要社会对个体的角色实现创造条件,也需要个体接受社会的文化与价值体系,需要个体形成社会所赞许和提倡的价值观,角色认同,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在社会认同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形态中,个体的社会认同过程遇到了许多困难,出现了许多问题.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得不到社会的接纳、肯定和支持.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来自于乡村的人们还被称为“农民工”,他们已经是一个城市的建设者和企业的工作者,但是城市社会还把他们作为城市的外来者和农村人看待,他们要形成自我角色的认同感就存在困难;许多外来人口没有机会享受到基本的社会福利,没有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等.这种种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导致了许多个体要形成良好的自我角色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的困难.

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社会认同感的形成进程是不一样的,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社会地位高的成员建立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比较容易,社会地位较低的成员建立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感比较困难.社会排斥现象的存在是导致许多社会群体社会认同感形成困难的主要因素之一.许多个体在社会财富的占有方面和福利的获得方面是被社会排斥的,就像福利社会学中的社会排斥理论所关注的那样,弱势群体所面临的“社会排斥”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排斥中,有结构型社会排斥和功能性社会排斥;有主动性社会排斥与被动性社会排斥.处于低级社会阶层的成员,受到的社会排斥要多于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社会财富和物质资源的分配规则,使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都相应地向有利于社会上层的方向倾斜,社会财富逐步向市场竞争力优势者集中,并在社会中开始形成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弱势群体.[1]而要建立社会认同感,除了要解决社会的结构问题和完善社会功能之外,还需要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相互融合和积极主动的与其他社会阶层的成员交往和互动,还需要较低社会阶层的成员消除消极被动的心态,不要自己把自己排斥在主流社会文化之外.要使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能建立良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感,就需要主动的降低社会排斥现象,用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观统领社会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融合和促进每个个体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心理建设的主要目标

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不同

此文是一篇社会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心理建设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及心理及认同感方面的城市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0340;社会群体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占有的社会资源,获得的物质利益具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利益的多元化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运行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面对这中挑战,不但需要在社会分配的公平方面创新机制,同时也需要在社会文化的建设方面,在良好的社会心态的营造方面创新方法与途径.我国目前的许多社会群体事件的产生,既有物质方面的原因,又有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不良的社会心态和社会文化心理是导致许多群体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公务人员与社会管理者自我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弱化,使他们在处理社会问题和面对群众各种合理的心理诉求时采取冷漠和事不关己的态度,造成干群关系和党群关系的紧张;社会富裕阶层的成员及其子女与社会高层管理者的子女以傲慢和炫富的态度、张扬过市的行为,使普通社会阶层的成员产生心理上的不满和自我地位的焦虑感,形成了仇官与仇富的心理,导致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张;社会弱势群体得不到关心与理解,他们的合理诉求通过正当渠道得不到满足,导致弱势群体对社会进行报复的心理和行为出现.这些不良的心态就导致了不同社会阶层关系的紧张,导致极端偏差行为的出现;许多企业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产品质量,损害消费者的权益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信任感的上升,导致企业群体与消费者群体关系的不和谐.以上这些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就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不良因素.要促进社会和谐的发展,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使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因此现代社会管理的创新要注重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融合,促进每个个体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和谐心理建设的主要目标.

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理解、尊重、接纳和认同是实现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要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融合,首先需要每个个体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形成良好的角色意识,达到心理的和谐.而心理和谐实质上“就是人的自我和谐,是一种内在的和谐,是人格成熟的重要表现”[2].心理和谐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自我意识”,心理和谐的人具有“准确的自我定位能力”,他们“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具有良好的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和谐的人具有“人际敏感性,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心理和谐的人“具有自我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他们能够“避免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3]从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个体的心理和谐是形成整个社会心理和谐的基础,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心态向良好方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的社会管理视野下、和谐心理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大量的工作,促进每个个体人格的成长,使每个个体都达到了自我内在的心理和谐,在此基础上,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理解和融合,促进整个社会文化和社会群体心理的和谐发展.

和谐心理建设的两项目标是紧密联系的,核心目标是形成自我认同感与社会认同感,而要实现这一核心目标必须从个体对自己的接纳、社会群体的相互融合着手,在实现核心目标的过程中,社会群体的融合和个体形成积极的心态就十分重要.在和谐心理建设的进程中,通过具体的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工作,使个体的心理素养得到提升,有利于有个体组成的群体心理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和相互接纳,有利于群体的融合,最终有利于每个个体和群体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感的形成,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促进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发展.

三、创新社会管理视野下和谐心理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面对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消极的社会心态,如何进行心理建设,促进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发展、促进不同社会群体的相互接纳和融合,最终促进个体和群体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是全社会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加强社会的心理建设、促进社会成员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的提高,使全社会形成基本的价值取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树立新的社会管理观念,把心理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与方式之一

在过去的社会管理中,各级政府关注的要点都是治理与控制.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维稳工作都是围绕加强管理、强化监控和控制等来进行的.各个城市都雇佣了大量的维护稳定的管理人员,而没有从对社会人群心理的疏导上、社会文化的建设和人们基本社会认同感的培养上开展工作.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面对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就需要各级政府和各个阶层的决策者,树立新的社会管理理念,把心理建设作为很重要的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内容来抓.

社会心理建设和社会心态的培养问题,应该引起广大决策者的高度关注.目前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其根源都与不良的社会心态、与不良的社会文化有关.面对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问题,不能以法律手段来解决,必须从心理建设的角度出发,培养人们的价值认同与社会认同感.心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使这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需要坚持不懈努力的.因此在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就需要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消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不追求眼前的利益,而愿意为社会的良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进行制度与机制创新,用刚性管理手段为心理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管理创新不但包含着理念创新,同时也包含着机制和制度创新.因此,除了在理念上需要各级政府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能从社会系统论的观念出发,重视社会心理建设,也要求政府部门和社会管理的决策部门在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上下工夫,采用刚性的机制和手段为不同社会群体心理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在这方面社会的管理者、政府的决策者和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通过法制建设、制度革新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减少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排斥.我国目前法治意识还不尽如人意,社会保障和救助机制还不完善,这就使得许多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得不到维护,他们的生活保障得不到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员无论是在教育、就业还是在日常生活方面都处于弱势的地位,他们被排斥在许多主流的社会群体之外,这种社会排斥现象的存在,就造成了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的不满和极端心理和极端行为的出现.在和谐心理建设中,我们就有必要加大立法和制度建设的力度,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使他们的生活水平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得到相应的提高,使他们的利益和基本诉求能得到满足,为他们心理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第二、建立社会表达机制,为社会不良情绪的表达提供安全阀.科塞的安全阀理论向我们表明,在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冲突.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具有不可避免性.如何面对冲突是社会管理者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要使冲突向良性方面发展,最好的方法建立社会的安全阀.所谓社会的安全阀就是指政府机构和社会管理部门在对社会实施管理过程中,不要简单地以高压的手段制止冲突,不要回避矛盾和掩盖矛盾,而是要正视矛盾和冲突,并且要给老百姓不满情绪的发泄留有余地.只有让老百姓有表达自己不满情绪的机会,才不会使这种不满演变成对社会造成极大影响的和骚乱.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公平和令老百姓不满的许多现象,很多问题在短期内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社会能容忍不同意见,建立健全社会表达机制,给老百姓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提供机会.[1]

(三)加强公务人员的素质建设,提高公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公务员的角色就是社会管理者的角色,是为老百姓服务的角色.公务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各项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与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而公务员自身心态是否平衡、心理是否和谐又直接关系到公务员的工作热情与.政府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是依靠政府为老百姓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来提升的,而不是依靠政府的宣传.因此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使整个社会能形成一定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达到整个社会基本的价值认同,就必须从公务员的队伍建设入手,不断提升公务员的素质,首先要使公务员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们明白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并且愿意尽心尽力的扮演好这种角色,也就是说首先要使公务员形成自我角色认同感,才能促进他们社会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的提高.公务员的社会认同感和价值认同感的形成就会有力地促进整个社会形成最基本的价值观,最终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达到基本的社会价值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和公务员队伍的心理建设,不但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和政府形象,还关系到我们社会最终是否能形成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关系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否建立基本的社会价值认同感.

(四)加大社会文化建设的力度,为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社会转型期最大的特点就是价值的多元化与文化形态的多样性.目前我国社会心态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固然与社会贫富差距的巨大与利益分配的不公有关,同时也与社会文化的不良倾向有关.网络时代文化传播的多样性与匿名性、大众媒体的娱乐性等特点,在激发起人们物质的同时,也放大了社会生活中的消极事件的影响.这种时代特征与文化特征,不利于人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利于人们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这种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非理性的成分比较多,情绪发泄的成分比较多,这种传播无形中就夸大了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影响了现代人的心理环境,导致消极心态的泛滥.因此在和谐心理建设方面应该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为良好社会心态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建设在国家管理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价值.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已经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并形成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有关决议,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目标.我们希望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中,能够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塑造民族精神的工作长期地开展下去.在文化建设中,一定要避免把文化建设作为运动去搞,避免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的补充或者简单地把文化作为产业去搞的简单模式,而是应该把文化建设作为塑造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人心改变的人心工程去抓.只有使文化建设从对经济建设的从属地位中解脱出来的文化建设,才能在心理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培养弱势群体的自爱精神,促进弱势群体自身认同感的提升

社会认同感是所有的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在社会阶层的身份的认同与对社会价值取向的认同的综合体现.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个人心理的和谐和基本社会价值取向的建立.在我国目前要建立良好的社会,我们除了要在分配制度与社会公平机制的建立方面下工夫之外,还需要加强社会爱心的培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社会关怀,加强对弱势群体心态与素质的培养,促进弱势群体自我认同感的提升.要做好这方面的工

此文是一篇社会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相关论文范文资料,与社会管理视野下的心理建设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及心理及认同感方面的城市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社会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作,不但需要社会组织和社会管理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处于较高社会阶层成员的教育,使那些处于社会较高社会地位的阶层及其成员能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使他们愿意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消除自身的傲慢与对弱势群体的偏见,使他们能够表现出对弱者的关怀,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六)加强社区建设、提倡社区自治和居民的自我管理,提升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的自我角色定位水平

社会管理不是国家或者政府机构对社会的管理.如果社会管理仅仅指国家和政府机构对社会的管理,那么这种管理就不是真正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社会成员,居民组织和政府机构共同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因此要促进社会心理建设,促进社会心态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重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心在基层.要通过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在基层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1]形成基层与社区的管理体系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减少社会矛盾,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社区居民的自治和自我管理,促进基层民众的素质的提高,促进基层民众自我管理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促进社区基层民众自我定位能力的提高,从而为整个社会文化与社会心态向积极方面的转变奠定最扎实的基础.

(七)加强对中国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梳理与挖掘,培养民族文化基因中的积极因素,重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的民族.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伦理思想和追求和谐的思想,在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近几十年来这些民族文化中的伦理思想与道德意识却越来越被忘记.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没有救助事件的发生都预示着中华传统的丧失和现代社会伦理的迷失.所以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建设中,我们有必要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梳理和挖掘,挖掘我们民族文化基因中的积极因素,促进民族文化基因中的积极因素与现代社会的结合,重塑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总之,要创新社会管理,提升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做大量的工作,除了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和体制之外,必须重视社会文化建设和社会心理建设.社会心态的好坏关系到法律制度能够得到好的执行,关系到好的机制和体制能否发挥作用的问题.因此在社会建设中,最大的工程就是人心工程.要建立和谐的社会,首先就需要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需要不同阶层的社会成员都能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需要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够形成积极的社会认同感,促进整个社会形成基本的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可的价值取向.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社会管理者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个体都从不同的方面做出努力.

相关论文

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本文是一篇社会工作论文范文,关于社会工作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关于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工作及社。

社会管理背景下的公共行政伦理建设

本文是一篇行政伦理论文范文,行政伦理类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关于社会管理背景下的公共行政伦理建设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行政伦理及社会。

在社会管理中实现法律建设核心目标

此文是一篇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社会管理方面有关论文范例,与在社会管理中实现法律建设核心目标相关毕业论文题目。适合不知如何写社会管理及社。

社会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刍议

本文是一篇社会管理论文范文,社会管理方面有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关于社会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刍议相关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范文。适合社会管理及。

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

本文是一篇社会论文范文,关于社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适合社会及流动人口及民生方面的的。

心理管理视角党员心理建设

此文是一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范文,思想政治工作类论文范本,与心理管理视角党员心理建设相关毕业论文模板。适合不知如何写思想政治工作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