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大国的“隐痛”

时间:2024-03-20 点赞:44160 浏览:83867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关于纺织品及对外贸易及美元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纺织品类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贸易大国的“隐痛”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对不知道怎么写纺织品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的作为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进口与出口,如雄鹰之双翼,缺一不可.

中国长期以来的“重出口、轻进口”贸易战略必然带来持续的贸易顺差、频繁的贸易摩擦和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中国的贸易战略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诧异的速度.

1978年,中国在全球进出口贸易中的份额只有0.6%.1981年,这一比例首次达到1%,1992年超过2%,1999年超过3%,2001年超过4%,2003年超过5%.2004年,中国以1.2万亿美元的对外贸易总额,一举超过日本而位居世界第三,成为世界瞩目的贸易大国.

然而,这又是一段曲折而艰难的历程,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始终伴随一阵阵挥之不去的隐痛.

出口导向根深蒂固

正如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路径一样,我国在很长时期以来都是沿袭着“重出口、轻进口”的路线前进.大体上,1990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进口替代政策.1990年以后,我国的进口替代政策又转向出口导向政策.

在工业化的初期,由于大量的机器设备都需要进口,我国的外汇极度短缺.为此,当时的政策目标当然是不惜一切代价出口换汇.出口大量的初级产品,换回花花绿绿的票子,用这些票子再进口技术和设备,构建了我国初步的工业体系.从此,“出口创汇”的迫切性和好处由此开始深入人心,并自然而然地成为外贸活动的“主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还不高,刚刚从传统计划体制的短缺经济走出来,国内居民消费旺盛,那时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居民消费需求带动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的消费层次和消费需求尚未形成,但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带动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出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后来,中国一直采取的是鼓励各类产品出口的政策,给予出口产业大量的优惠政策,其中作用最大的便是出口退税政策及给予两头在外的出口企业进口设备免税优惠.在国家战略调整和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大量沿海地区的企业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出口,不仅发挥了中国的比较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如何为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整个90年代,中国都保持了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其中顺差最大的1998年达到434.7亿美元,占当年GDP的4.6%.这说明,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在中国特定的发展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客观而言,我国出口导向贸易政策是在两大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一是长期的计划经济基础,决定了国内市场和管理政策的相对封闭,观念上一直认为进口对于经济发展更多具有负面作用,如侵占国内市场、冲击国内企业等等,而出口能够带动国内投资和就业的增加,创造更多的外汇收入.二是亚洲国家出口导向模式的成功,也促使我国自觉不自觉地试图复制亚洲起飞模式.

即便是目前,这一贸易政策在中国依然是根深蒂固.为了鼓励出口,我国各级政府仍旧在制定并实施着各项优惠政策,出口退税,减免税收,实行低价租赁土地和低价水电能源,进行各种变相补贴,形成了获取大量“租金”的出口利益集团.

贸易体系严重失衡

世事皆有规律.长期的重出口轻进口的贸易战略,必然带来高低不等的瘸子效应:放大两种政策的负面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成为毫无疑问的贸易顺差大国:1990至2003年间,除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逆差之外,其余13年均为顺差,且1995年以来贸易顺差始终高于100亿美元,1999年以来贸易顺差一直高于200亿美元,1997年、1998年两年贸易顺差更高达400余亿美元.

节节攀升的贸易顺差,引来了全世界警惕的目光.然而,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贸易顺差更加让人瞠目.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2006年,这一数据再次被刷新,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

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直接推动了中国外汇储备也一路飙升.

1978年,中国外汇储备仅有1.67亿美元.在199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年度增量首度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368亿美元.到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年度增量迅速突破了2000亿美元,总量达到6099亿美元.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越日本,达到8536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而截至2006年12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又首次突破一万亿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一举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一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结果,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以及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如何尽量避免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合理运营巨额外汇储备,最大化地实现收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这些都将是摆在中国外汇管理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大国,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我国的庞大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蕴藏着巨大的危机.首先,巨额经常项目顺差将激化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争端.其次,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外汇储备资产和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内流的组合,本质上只不过是中国用海外低收益资产替换了国内高收益资产.为此,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收益代价.

同时,由此带来的外贸依存度也在持续走高.20余年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从1978年的9.8%提高到1999年的36.4%、2000年的44%.2002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升至51%,2003年上升至60%,2004年升至70%,2005年以来这个比例已超过80%,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贸易环境日益恶化

与日俱增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早已触动国际社会绷紧的“神经”.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外贸企业势必遭遇更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报复,并引发了此起彼伏的对外贸易摩擦,导致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盛行.

近年来,中国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密切相关.

以美国为例,我国对其贸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而按照美国的统计口径,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存度达到20%,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也层出不穷.

美国工会曾扬言,中国产品倾销美国,中国人抢了美国人的饭碗.而在最近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讨论中,我们也看到了发达国家有关利益集团的身影,有的 美国国会议员甚至推动了美国的一项立法,如果中国在半年之内不调整人民币汇率,将对中国出口产品实行27.5%的惩罚性关税.2005年以来,由于美国设限,中国纺织品和服装对美国出口至少减少了20至30亿美元.


除了传统的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平稳增长外,其他贸易救济措施(如保障措施、纺织品特限措施)和贸易壁垒措施调查(美国337条款调查、技术壁垒调查等)也被主要贸易伙伴频繁使用,作为抵制中国产品的方法和手段.

据商务部统计,从1995年WTO成立至今,国外共发起700多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每七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一起涉及中国,这使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涉及4000多种商品,每年约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

同时,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正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摩擦领域逐步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扩展,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涉及特保条款、337知识产权调查、环保标准等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2006年厄瓜多尔、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土耳其先后对中国纺织品提起特保和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显示,2006年前三季度共有2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约70起,案件数量为历年同期之最.贸易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会给出口持续增长带来重大威胁,而且还会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

资源危机不断加剧

除了外部贸易环境不断恶化之外,长期以来的“重出口、轻进口”政策还造成我国国内的能源和环境安全受到空前威胁.

从体制因素来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国资源价格水平长期偏低,这不仅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粗放型经济增长,而且还导致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长期大量出口,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矛盾.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多而资源少的国家.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约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三.

但是,粗放型的出口意味着出口越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国,如果中国仍然保持粗放型的出口模式,那么我们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并不是为中国的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而是为其他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让资源和环境压力已经如此脆弱的中国来承担这种高消耗的发展负担,无异于用短期利益换取慢性.

一方面出口着大量廉价商品,另一方面却污染着环境、浪费着资源、忍受着低福利,挨着各种各样的骂名却让别人享受着中国的低成本产品,这显然是得不偿失.

实际上,这种资源和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桎梏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一国际价格的突袭便是最好的教训.

2006年4月1日起,中国钢铁业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将“铁矿石价格上扬71.5%”的残酷局面――此价大大超出之前国内业界涨幅在30%至50%的预期.对于全球最大钢铁出口国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灾难性价格.因为,如果铁矿砂全年平均价格上涨71.5%,全年中国钢铁企业将多支出近100亿美元,使目前利润已经较为单薄的钢铁企业雪上加霜,并通过传导机制,使下游产业如汽车、建材、家电、机械、造船、房地产等许多行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进一步加剧国内通货膨胀预期.

此外,中国经济还成为国际油价不断飚升的买单者.目前,中国原油进口排名全球第二,各月平均超过1000万吨.按每桶上涨10美元的价格测算,我国每个月多支付人民币60多亿元,全年多掏“腰包”近100亿美元.油价上涨通过进口、零售等影响消费,又通过成本和效益影响投资,通过环境和成本影响出口,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尽管如此,石油出口目前依然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创汇渠道.2006年1至5月间,中国向亚太地区八个国家日均出口石油122151桶,且在未来五年内中国石油出口仍不会急剧下降.

编辑:李振宇

相关论文

多哈到达沃斯:中国通向贸易大国之路

该文是国际贸易专业对外贸易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关于对外贸易类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与多哈到达沃斯:中国通向贸易大国之路相关论文范文集,适。

金融与国际贸易关系述评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关于国际贸易毕业论文格式,关于金融与国际贸易关系述评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国际贸易及金融市场及金融体。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文

本文是一篇服务业论文范文,服务业有关毕业论文,关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文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服务业及对外贸易及高科技方面的的。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际借鉴

本文是一篇金融市场论文范文,金融市场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际借鉴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金融市场及金融危机及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