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法律于生活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关键

时间:2024-03-01 点赞:48179 浏览:97324 作者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本文是一篇法制教育论文范文,关于法制教育方面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关于还法律于生活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关键相关硕士论文范文。适合法制教育及德育教育及大学生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法制教育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单纯依靠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无法解决此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观念,还法律于生活.惟有学生在甘常生活的体验中,发自内心的尊重法律,崇敬法律,相信法律,其法律信仰才能建立.

[关 键 词]法律信仰;反思;还法律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14-02

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人们对法律的一种认同和依归,其实质是追求法律至上和法律统治.只有信仰法律,才可能守法.法律作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法律信仰的灵魂.守法精神要求的是主体不仅要遵守法律,更要把法律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动守法为主动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纵观人类发展史,越是和秩序化的社会,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需求就越强.人们之所以追求法律至上,不仅因为他们习惯于信赖法律,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条件通过法律规则来保证自身的权利,且实现对政府权利的控制.因此,要使国民具有一定的法律信仰,必须从教育人手,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人手.

一、对当下高校法制教育的反思

当代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究竟如何呢“硫酸伤熊”案的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坦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但我们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伤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等”从这段话中,或许能让我们得到比“事件”本身更有意义的启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已迫在眉睫.

我们不妨对当前高校的法制教育进行一下反思.

首先,学校的法制教育一般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无自身独立的地位,即把法制教育视为德育教育的一部分,事实上就是按照德育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虽然均属于社会价值的范畴,但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讲,两者的目的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从区别上讲,德育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心灵,法制教育则重在规范人的行为.因此,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必须从思想和行为两方面入手,把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而不能有所偏废.

其次,不同类别的高校.基本上都要强行划一地开设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教者犹如蜻蜓点水,为了赶进度,只能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的罗列和堆积,学生往往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者更是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法制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所以,我认为要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是通过学一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所能及的,而必须还法律于生活.

二、还法律于生活的现实意义

首先,法律源于生活.有不少人认为法律是枯燥的,一些未接触过法律的人,甚至对法律敬而远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学生,甚至我们的一些教师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在他们眼里,法律似乎仅仅是纯粹规则的体系,仅仅是逻辑脉络中抽象概念的演绎,法律毫无生机,抽象枯燥与之相伴,法律与生活毫不相干.其实,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我们从摇篮走向坟墓.在一般人眼里,法律是具体的,人们对它的理解更多的只是遵循.但是,作为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则必须让学生懂得:法律文明是迄今为止文明探索过程中最辉煌的成果,是最完善、最高层次理性体系的反映,是理性与人性之美的结合.正是法律蕴含的社会协作精神才使我们能够生活在竞争而有序的环境中.我们对待法律应当有起码的温情与敬意;有了这种温情与敬意,方能舒缓我们对法律枯燥的理解.法律虽然是由我们人类创造的,但是至始至终都具有一种超越一切人意志和理性的最高价值,并不断塑造我们人类自身的品质.比如学习法律史后,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社会规则的不同塑就了不同风格的法律文化,由此人类文明才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发展轨迹.法律不过是将一定时期内对社会形成足够影响的生活规则翻译成法律语言.法律发展的趋势就是延承社会习俗,而社会习俗则承载着人类的共同价值和共同福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就是在社会习俗的支配下,通过自我信念的作用,凭借理性推理的力量,为建立便于遵循的具体秩序而不断奋斗.

其次,法律离不开道德.学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看到的往往是法律条文彰显的是非观,看不到法律关系所蕴含的道德本性.其实,道德本性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的世道人心,它决定着法律的内涵和本质.世道人心一旦借助法律理性凝结为法意,则表达为规则,也就是体现为公平、正义、仁爱、诚实、安全、自由、平等、人权、、宽容等基本价值.所以说,这些道德因素极大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友善真诚,拥有这些品质的人会受到尊重.对这样的人而言,守法是愉快的,而且是必然的;在他们看来,法律的具体条文指向的目标及追求的效果只不过是这些道德因素的影响力.因为法律一开始就是习俗,法律的发展过程就是明确哪些习俗可以上升为法律的过程.法律本身不是自然规律,法律是社会公约性质的,表达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的共同规则.而这些规则来自生活,是为了保证生活的方便与和谐.法律规定的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法律就是人们推理和有意识行为的必然结果.因此,遵循这个结果,了解法律的思路与逻辑,就可以把法律还原于生活,把晦涩枯燥的法条回归于平凡无奇的生活经验.而生活中的绝对规则就是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合作.所以,学生不应该排斥或惧怕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对法律技能的掌握,因为法律的发展赋予我们的启示比其他任何社会科学都多得多.我们从法律的历史中可以发现我们人类曾经的共同生活.法律的每一条规则都不是哪位立法者的创造,而是亿万大众持续地、前赴后继践行的结果.


再次,个人习惯离不开法律的控制.在日益理性的环境中,我们时常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远离本能的,而事情的发生又往往源于本能.在大脑支配下的本能往往是随机的,这些本能写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固有的、抹不去的行为标准,并在潜意识的作用下统治着我们.但是,人类漫长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则:个人对他人的行为必须符合常人一般行为和习惯做法,符合习惯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对一切人都适用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只有当每个人都以同等的方式行事时才有自由,也就是说,只有习惯性的行为形成时,自由才能最终实现.为求得公正,人们必须按习惯行事,否则社会就有失去自由与平等的危险;要实现平等,就需要所有人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因为其实每个人都在内心深处渴望着什么,但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能够满足别人心中这样的渴望,又怎能苛求自己的心愿得到满足呢因此,我们每个人心中存在的行为标准仅仅是自己的习惯,个人的习惯必须依靠法律的理性支配方能发挥作用.

最后,法律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世代传承的公序良俗的生活经验规则,法律只是把这种生活经验规则翻译成法律的语言,它是人类世代传承的文明.我们通常说要“依法办事”,其实就是按照法律背后的生活经验办事.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规则无效的现象,不仅彰显了“法治”的不尽如人意.更体现出了世道人心的紧张.所以,每一个法条都承载着生活规则和生存意义;每一条规则都蕴含着道德关怀,都在追寻着“人应当享有什么样的生活”这一终极命题.所以,惟有从社会生活入手,还法律于生活,还枯燥的法律于鲜活的生活理解,给学生传递一种法律精神以及法律对人类的价值意义,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才能真正得以建立.

相关论文

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大学生法律信仰培养相关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法律及法律方面的。

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电大毕业论文,关于如何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方面。

大学生法律信仰建设途径

该文为关于大学生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与大学生法律信仰建设途径相关法学专业论文题目,可作为部门法专业大学生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构建相关大学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法律及法律。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有关毕业论文模板,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法律及法律意识方面的。

还法律尊严还人民公道还社会正气

这篇城市经济论文范文属于版权法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城市经济有关自考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与还法律尊严还人民公道还社会正气相关法学专业毕。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树立

本文是一篇大学生论文范文,大学生方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关于大学生法律信仰的树立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适合大学生及大学生法。